中国精神在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2024-02-21 02:03周莹林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话语体系一带一路

周莹 林佳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十年,十年间取得巨大成绩。当下新冠疫情不再是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经济处于待复苏状态,“一带一路”战略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用实践结果证明“一带一路”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中,中国精神贯彻始终。中国精神在悠久历史积淀中形成,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精神力量。“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中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并构建了新时代“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国精神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从而体现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国精神中蕴含的内容使“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富有中国智慧、中国自信、中国特色、中国梦想,为未来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中国精神|“一带一路”|话语体系

一、中国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略述

(一)中国精神略述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中国精神在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积淀中形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激励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系统且集中地阐述了中国精神。第一次是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明确了中国精神这一概念,把中国精神和中国梦连接起来,包含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二次是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两次会议提到中国精神,说明中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的概念从提出到发展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精神的凝练总结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二)“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略述

话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人类通过语言进行自身表达,另一个是从政治学领域而言,话语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学说。话语体系实际上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它以工具性构架承载特定思想价值观念,以实体性表征标示思维能力。[4]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角度而言,中国是这一倡议的主体,而“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整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话语系统。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容,把“五个世界”实践目标作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诉求。

二、中国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形成的关系

(一)伟大创造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的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中华民族几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各种领域迸发出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旨演讲中提到:“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5]在“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形成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倡导“三大原则”即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五通”即政治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用中国智慧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伟大创造精神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变革,也为世界的发展提供全新选择。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中国智慧,发挥伟大创造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并为其他想要获得解放、寻求发展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伟大奋斗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阐释的中国方案积极引领全球变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深知幸福需要奋斗,奋斗成果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今天的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从而指导新的实践。在“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中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中国表明了带领沿线国家人民一同奋斗的决心,也将此付诸实践。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奋斗中的“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让中国方案、中国倡议造福世界人民。

(三)伟大团结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

“一帶一路”话语体系构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表达。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向往和平,《论语》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通过“一带一路”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世界互联互通。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面临我们所亟需解决的问题,共同克服我们前方的各种困难。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团结的力量,构建了“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四)伟大梦想精神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的世界梦想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表达了人类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彰显了人类社会共同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7]“一带一路”话语表达中体现了各国发展的共同利益,找到了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成为历史上发展前景最美好的经济带。

三、以中国精神为引领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路径

(一)以理论为支撑,增强价值认同度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彰显丝路精神,丝路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丝路精神到中国精神,从中国话语到中国话语体系,要运用好中国国际话语表达,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构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各国文明交流,积极对话,用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价值,实现世界梦想。

中国精神与中国形象通过“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进行有效传播,找到当前世界发展的主要矛盾,看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价值认同。改变以往西方话语主导地位,将强大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起来,用实践说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增强价值认同度。

(二)以实践为基础,扩大话语体系辐射广度

中国精神蕴含丰富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大胆实践,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圆中国梦,如今带领世界人民一道圆梦。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通过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将“一带一路”各项倡议付诸实际,解决沿线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沿线国家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用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话语体系构建中建立中国的规则话语权、制度话语权,参与全球治理。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往来,建立深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和平稳定的话语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中各种主体的作用,打造话语传播平台,组织国际峰会、论坛、对话会,利用好媒体资源,多形式影视推广,使“一带一路”话语传播走向世界,彰显中国观点,扩大话语平台的辐射广度和权威性,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以目标为导向,提升国家间契合度

2019年6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发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8]当前全球发展面临多重问题,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应以全球问题为导向,关注人类整体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世界”目标,即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世界”目标,也是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目标要求。通过“一带一路”话语实践充分展现,“一带一路”这九年来稳步推进,硕果累累,指向未来全球领域的共同发展,着眼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9]

从共同利益出发,增强各国间的向心力,立足国际话语立场,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形成“一带一路”话语共识。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需要对内做好阐释,对外做好宣传,特别是在对外场合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在对外宣传中要结合他国话语逻辑,建立共同目标,凝聚话语共识。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7-48页.

[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页.

[3]《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页.

[4]张国祥:《中国话语体系应如何打造》,北京:《人民日报》,2012年7月11日.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91、492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0页.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新华社,2021年11月16日.

[8]《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发言》,中国政府网,2019年6月28日.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89页.

【基金項目:1.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立项

2.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资助项目SIGST2022016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培养研究

3.2023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对策研究(ZJB1423103)】

(作者简介:周莹,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林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工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话语体系一带一路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