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霞,许亚改,许家兴,田亚琼,李 轩,刘义坡,李常亮
(1.石家庄市动物园,河北石家庄 050200;2.石家庄市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河北石家庄 050000)
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肖静,2004),而作为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场所——动物园更是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重作用,亚洲象作为动物园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是非常珍贵的动物品种,每天需要消耗很多的草料,国内多数动物园对亚洲象的饲养都是学习其他动物园,多数是依靠经验,夏季青绿饲料的供应都是雇用周边农民到田间地头刈割,有的甚至全年饲喂干草,尤其是遇上降雨量少的年限,不能保证饲草数量,动物的营养得不到科学保证。在华北地区,夏季青绿饲草是否能充足供应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通过用不同品种的饲草饲喂亚洲象,进而筛选出适宜动物的饲草品种,形成亚洲象喜食牧草栽培和高效利用技术,为圈养条件下亚洲象的饲草供应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
参试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是亚洲现存体积最大的陆生动物(赵宇和金崑,2018)。亚洲象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热带地区,移动范围较广,栖息于海拔1000 m以下的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沟谷、竹林等地带(刘鹏等,2016;谭爱军和余玲江,2015)。喜群居,每群数头、数十头不等,在林中游走后常形成明显的象路。亚洲象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李俊松等,2017)。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国艳莉等,2006)。亚洲象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不仅具有采食偏好,还有较高的采食多样性(姜志成等,2019)。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张立,2018)。象是草食性动物,每天有16 h用来采食食物(秦岭,2023),其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郑蕾等,2012)。亚洲象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境内种群数量稀少,在我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赵静等,2018)。中国动物园目前圈养亚洲象数量约150头(郁超杰等,2021)。石家庄市动物园圈养的4头亚洲象是动物园的大型食草动物,具有良好的展出效果,每年10月到次年6月,粗饲料是东北或内蒙古地区所产的羊草,7~9月,根据当年雨水量可以雇佣农民在田间地头采割一部分青杂草,一方面,动物营养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近几年可刈割青杂草的荒地越来越少,青杂草的数量得不到保证,杂草品种也不全是动物喜欢采食的,而且田间地头刈割的杂草有农药污染的风险,对动物的健康极其不利。
表1 饲料表(日量)
参试饲草: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高丹草、无芒雀麦,其中墨西哥玉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加勒比群岛和阿根廷。墨西哥玉米草质地松脆,带有甜味,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很多动物都比较喜食。苏丹草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的苏丹高原。苏丹草产量高,草质好,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居一年生禾本科牧草之首(王赟文等,2005),需要注意的是,苏丹草含有氢氰酸,刈割后需要稍加晾晒,避免引起动物中毒。高丹草是根据杂种优势原理,经过多代选育的饲料用高粱和苏丹草的最新杂交组合,由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新牧草,具有极高的牧草产量,高丹草的茎秆中汁液含量高达50%~70%,含糖量为12%~22%,钙磷含量较高,且钙磷比例合理,钾的含量也相对较高(李源等,2011)。无芒雀麦属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优良牧草,营养价值高,产量大,利用季节长,适应性强。4种饲草均为适宜华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产量较高,在畜牧业上采用较多。
2.1 优质饲草品种筛选
2.1.1 试验设计 在石家庄市动物园的饲草基地种植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高丹草、无芒雀麦,为保证饲草的营养含量,在最佳收割期——墨西哥玉米株高80 cm,苏丹草在抽穗前,高丹草在株高2 m左右,无芒雀麦在抽穗前株高生长到1 m左右,选择晴天刈割,选择适宜的留茬高度(朱珏等,2009),刈割后根据饲草生物学特性及时浇水施肥,促进饲草尽快恢复生长。在提供其他饲料的基础上对亚洲象进行饲喂,每头亚洲象提供4 kg颗粒料(颗粒料配方为玉米45%,高粱10%,麸皮15%,豆粕25%,盐1%,碳酸钙3%,磷酸氢钙1%),大白菜、莴笋等蔬菜15 kg左右,适量白糖和盐,饲喂牧草时需进行过渡,让动物逐渐适应试验牧草,观察动物对每种牧草的采食情况,动物采食墨西哥玉米和苏丹草后有轻微拉稀便的现象,其他状况良好。之后进入正式试验阶段,在提供基础精料的基础上分别饲喂4种牧草,饲喂前对饲草进行称重,次日清晨收集剩余饲草并进行称重,记录前一天的采食量,连续记录7 d的采食量,试验时间为7—9月。
2.1.2 试验地点及自然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鹿泉区石家庄市动物园大象馆。
鹿泉区年均降水量549 mm,年均温13.3℃,1月均温-2.1℃,7月均温25.9℃,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2 饲喂时间、饲喂次数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利用园内种植的高丹草进行7 d的预试验,之后进入正式试验阶段,在提供基础精料的基础上,分别于上午9:00、下午3:00或上午9:00+下午3:00一天1次和一天2次饲喂亚洲象,饲喂前对饲草进行称重,于次日清晨收集剩余的饲草并进行称重,记录前一日的采食量,连续记录动物7 d的采食量。
2.2.2 试验地点 鹿泉区石家庄市动物园大象馆。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3.1 优质饲草品种筛选 采食量是动物营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是指动物在一段时间内采食的饲料重量,采食量是决定饲草(料)品质和动物利用营养素能力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亚洲象食量较大,对不同牧草的采食量可以直接反映动物对牧草的采食情况。
3.1.1 亚洲象对4种牧草采食量的比较 由表3可知,亚洲象对高丹草、苏丹草的采食量较高,对高丹草的采食量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苏丹草、无芒雀麦。
表2 亚洲象4种牧草的采食量 kg
表3 亚洲象对4种牧草的采食量比较 kg
表4不同饲喂时间亚洲象的采食量 kg
3.2 饲喂时间、次数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亚洲象每天饲喂两次的采食量高于每天饲喂一次的采食量,且达到显著水平,饲喂时间对采食量影响不大。
表5 不同饲喂时间亚洲象的采食量 kg
本试验通过研究石家庄市动物园4头亚洲象采食4种牧草的情况筛选出了亚洲象喜食的牧草品种,为亚洲象夏季饲草种植和供给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由于动物品种非常珍贵,体型巨大,体重高达6+~8 t,只能从直观上观察动物采食量、膘情和发病率等情况,对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不好实现,需进行深层次研究。
在饲草品种筛选过程中,用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高丹草、无芒雀麦分别饲喂亚洲象,记录动物连续7 d的采食量,统计分析可知,亚洲象对高丹草的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草,从而可以筛选出亚洲象喜食的饲草为高丹草。
在不同饲喂时间、次数对采食量的影响中发现,亚洲象每天饲喂两次的采食量高于每天饲喂一次的采食量,且达到显著水平,饲喂时间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