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
在人的一生中,立身与立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立身(或立志),要尽可能早。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创始人,是至圣先师,是创办私学的先驱。他在总结自己的经历时,精辟地概括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概括既说明立志要早,又反映了人的智力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仅有八十六个字的《诫子书》,实际上是对儿子立身与立学的劝告书,读来发人深省。
立身以力学为先
北宋欧阳修三岁丧父,由母亲郑氏抚养成人,他完全靠自学成才,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一代文宗”。在仕途上,他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欧阳修幼儿时,孤儿寡母,年轻时奋发上进,所以他最懂得立身与立学的重要。因此,他曾说道:“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立身与修身语义相近,前者强调的是结果,而后者看重的是过程。它们共同的意思就是,要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傲骨凛然的气度、博爱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欧阳修在谈到修身时曾经说道:“夫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而已。”所谓的正心,就是修炼性情、性格、意志、恒心等心理素质;所谓正容是指仪表。作为一个君子,必须内外兼修,做一个道德高尚和仪表堂堂的人。在古人看来,“立身端正,方可为人”。从本质上说,修身是一个“为己”的学说,但“为己”与“为他”并不矛盾,没有高尚的品德,怎么能够做到“为他”呢?
我国古人是非常重视修身的,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的圣贤,以及学问渊博的学派创始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传世经典。《大学》是孔子学生曾子所作,是一部儒家经典,其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概括起来,就是“修、齐、治、平”,这里既提出了修身的标准,又指出修身在于格物穷理,提高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张载是北宋大儒,无论是在仕途上,还是在思想、教育上,都有重大的建树,尤其是独创的关学,自成一派。學术界普遍认为,这是继宋明理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称“四为句”或“横渠四句”,是古代文人们终身修炼的课题。
有学者概括古人修身的八原则,即:
第一,正心诚意,端正心态,修炼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精神层面上的自我救赎。
第二,树立善意,与人为善,善行天下。区别一个人是否有善意,是否有公心,是否也有感恩的情怀,是否有怜悯和慈悲意愿,是否能够以善意对待朋友。
第三,自重言行,这既是对自己的约束,又是对他人的尊重。
第四,谦卑自守。谦卑自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易经·谦卦》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因此,做人要看清自己,绝不能高估了自己。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五,见利思义。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讲的是道德与物质利益关系问题。当我们提到见利思义时,并不是全盘反对利益,而是见到利时首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义之财分文不可取的意思。
第六,自胜。为什么自胜是修身的重要内容呢?这是因为,自胜者强,胜人者有力。正如《吕氏春秋》中所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如果用通常的俗话来表达,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第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修身是每个人终身的课题,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方可奏效。我们必须认识到修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既没有终南捷径可走,亦不能靠顿悟而达到目的。
第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儒家的思想,是“仁”的具体体现,出自《论语·雍也》。一个爱人的人,总是以博施济众为己任,因此,凡是自己想“立”(站起来),也要帮助他人站起来;凡是自己想达到的目的,也要帮助他人能够达到目的。
总之,人修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修身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要达到这个目的,绝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终身修炼。
立学以读书为本
人们的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前者是个人通过实践而获得的,后者是前人留下的书本知识。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掌握间接知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那么,立学是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说,立学就是立志学习成才或钻研学问。既然间接知识是主渠道,那么立学以读书为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欧阳修既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又掌握了有效的读书方法。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践行的“计字日诵法”,这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历而归纳出来的。他精选了《孝经》《论语》《孟子》等“九经”,总字数为四十多万字,每天熟读三百字,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一百五十字,只要十年不到时间就背熟了。正如他所体会的:“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欧阳修还总结出“三上”的读书法,即马上、枕上和厕上,可见他读书之勤奋!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们读书都颇有心得,也总结出许多读书的方法。例如汉代董遇的“三余读书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宋代朱熹的“三到读书法”,即心到、眼到和口到。明代顾炎武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抄读和游读。北京大学王余光与南京大学徐雁主编了《中国读书大辞典》,洋洋一百多万字,内容主要是历代学者论读书、读书方法、读书心得等。王、徐二人曾经赠送给我一部,我经常参考其中的内容,的确获益匪浅。
可是,当代学者们少有总结出自己读书方法的,这与古代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要追问原因,那就是现在人们大多不读书、不买书、不藏书。
“三不朽”:人生大境界
在《吕氏春秋·尽数》中,有两句话形容自然现象的规律,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运动的事物不容易受到腐蚀,可以维持很久不会变质。“不朽”论认为生命长存,永不死亡。当然,这仅仅只是一家之说,在凡人看来,人的生命永不死亡是不可能的。
永不死亡和长存的东西是存在的,但不是物质性,而是精神性的。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三不朽”,即“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三不朽”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文人士大夫做人的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三部曲。通俗地说,立德就是通过不断地修养,使自己成為品德高尚的人。立功就是为国建功立业,为民鞠躬尽瘁。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尤其是撰写出传世的经典名著,启迪后代,传承文明。
有的研究者认为,我国古代只有三个或两个半达到“三不朽”的人,他们是孔子、王守仁(阳明)和曾国藩。孔子作为“三不朽”的代表人物是当之无愧的,他对自己修身非常严格,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做人是先正其身,后方可正人。孔子一生培养了弟子三千和贤人七十二人,是创办私学的先驱,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他的业绩,即立功。一部《论语》记载了他游学与教学的言论,这就是“立言”。无论是读过或未读过《论语》的人,都能够信口说出几句孔子的经典名言,这就是他通过言论传播文明。
王阳明一生跌宕坎坷,但他以巨大的人格力量战胜了贪官。他在贵州龙场流放期间悟道成功,成为他创立“心学”的肇始。他创立了阳明学派,兴办书院,这些都是他立功的表现。王阳明的著作颇丰,其代表作《传习录》被认为是“心学”的《论语》,可谓是传世经典。
前面所说的两个半“三不朽”的人,半个可能是指曾国藩,但我认为他完全有资格成为完整的一个“三不朽”的人。他是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战略家和湘军创始人、统帅,是古代集名师、名将与名相为一身的完人。他人格高尚,功莫大焉,著作等身,尤其是他的七卷家书,广泛涉及修养、学问、经济、政治、人才、训子等方面,具有阅读与传承的价值。我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能够达到“三不朽”的人肯定不止三个人,在那些众多的古今著名人物中,也许有些人在某方面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人们常说,有的人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而另一些人,他们还活着,但精神已死了,其分野就在于他们的品德与思想境界之高低。
我非常奇怪,自近代百年以来,似乎再难听到类似于“修齐治平”、“四为”句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了,再难有人能够提出类似的至理名言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是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是情有可原的。不过,我始终认为,我国既存在读书的危机,又潜藏着科学文化的危机。我们应该清醒认识,正视我们的危机,知不足而后足,知耻而后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知识分子近亿人。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如果不能产生学派,撰写不出传世经典,绝对是不可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