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荣 杨志刚
(兰州大学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部2019 年发布的6 号文件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1]。课程思政是当今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教育需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同向同行[2]。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涉及生药的基源、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有效化学成分、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资源开发、药理功效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结合点[3]。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中医药文化自信、名人崇尚教育、品德修养及职业规范、树立生态文明和生态保护意识、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六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中医药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生药学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建立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我们结合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6 版《生药学》教材内容从以下几个部分开展文化自信教育。
1.1 绪论部分在生药学绪论课中,会介绍生药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有历史上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典性质的著作《新修本草》以及按照药物属性进行分类的先驱《本草纲目》等,这些药学著作反映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彰显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历程,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1.2 各论部分
1.2.1 第8 章 藻菌类生药很多药物的活性功效都是中国最早发现和研究的。在学习中,我们讲述中国是研究真菌类药物——冬虫夏草治病最早的国家。《神农本草经》及历代本草医药专著中,就有冬虫夏草治病的记载。随后,欧洲及世界其他各国才开始对这类真菌药物进行研究。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激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做好传承人和接班人。
1.2.2 第11 章11 节 十字花科生药讲授板蓝根的功效时,可结合该药在2004 年禽流感疫情中发挥良好作用,被誉为“万能神药”的经历;介绍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文化自信植入学生心中,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2.3 第11 章42 节 菊科生药在学习菊科青蒿时,讲述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的经历。她通过阅读大量中医典籍寻找灵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一段话使她醍醐灌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于是周密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案,取得了成功。“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在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感言中,她从容地说道。由此反映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价值,中医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讲述茵陈的时候,可以结合农谚“二月茵陈,三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让学生记住该药的采收时间的同时,感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
1.2.4 第11 章第15、39 节 豆科、忍冬科生药在讲授第15 节豆科甘草及39 节忍冬科金银花的功效时,结合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讲述中国能保持良好的防疫局面,一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二是得益于我国的千年瑰宝中医药。比如最负盛名的“三药三方”“连花清瘟胶囊”等,在全国疫情控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认可,而甘草、金银花等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通过对章节相关名人传记的讲授,让学生从这些著名学者、优秀前辈身上,学习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及崇尚科学的精神。
2.1 绪论部分在绪论中介绍《本草纲目》时,讲述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神农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而李时珍花费了30余年,不怕山高路远、不惧严寒酷暑,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实地对照,辨认药物,许多药物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耗尽毕生心血,才完成了《本草纲目》。
2.2 各论部分
2.2.1 第11章8 节 木兰科生药 在学习木兰科药物时,讲述我国著名木兰科专家曾庆文研究员,在2012年研究华盖木传粉生物学时,从树上跌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事迹。
2.2.2 第11 章20 节 大戟科生药在学习大戟科药物时,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比如兰州大学药学院赵汝能教授,他主持的《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初步研究》获甘肃省高校1992—199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了调查研究,赵汝能教授锲而不舍、披星戴月,踏遍甘肃的山山水水,考察调研甘肃药用植物,编写了《甘肃中草药资源志》,为甘肃省药材资源及药用植物教学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考察资料,被人尊称为“甘肃的药王爷”。
2.2.3 第11 章42 节 菊科生药在学习菊科青蒿时,让学生联想到一生倾情青蒿素的屠呦呦。在前期研究中,她亲自作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志愿者,检验提取物的毒性。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又将大部分奖金捐献。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4]一文。在屠呦呦身上体现出的,正是那闪光耀眼的“中国精神”。屠呦呦和团队秉持这种爱国精神在科研前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勇攀高峰,是青年学子学习的楷模[5]。此外,青蒿素的发现体现了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可以同时鼓励学生要有中医药创新发展精神,加强对古籍的研究利用,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2.2.4 第11 章49 节 百合科生药在学习百合科生药川贝母的化学成分时,讲述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有成教授披荆斩棘、勇攀高峰,对川贝母生物碱进行了全合成,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
在生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一项基本要求就是掌握药材的真伪、优劣的辨别,同时掌握正品与伪品的区别,保证人民安全用药。
3.1 第8 章 藻菌类学习藻菌类生药冬虫夏草时,讲授由于冬虫夏草价格昂贵,市场上有大量伪品存在,比如用面粉做的、在上面镀重金属的北虫草、凉山虫草等伪品。
3.2 各论部分在讲到第11章28节五加科生药人参时,讲授人参常见伪品:马齿苋科植物土人参根的加工品、豆科植物野豌豆的根、商陆科植物商路根的加工品、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及加工品等。
医药学的传统是德成而先、艺成而后[6]。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7]。2021年10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峰会上提及建立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8]。
在生药学的教学过程中,每个药都涉及采收及资源等内容,尤其是一些野生药物。讲授在采收的过程中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药学课程生药采收内容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和生态保护意识。
4.1 绪论部分在生药学的绪论部分药物资源及药物采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野外采药时要重视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到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合理开发,方可持续利用[9]。
4.2 各论部分
4.2.1 第8 章 藻菌类生药在学习藻菌类生药冬虫夏草的采收时,讲授冬虫夏草生长在四川、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每年五六月份虫草采收的季节,青藏高原地区都会发生一场浩大的“采挖战争”,“大军”经过之处,均留下大批垃圾。此外,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草原万物复苏的生长期,不合理采挖导致虫草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虫草采挖区本来就稀疏的植被被破坏后,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
4.2.2 第10章 裸子植物生药讲授麻黄是一种固沙中药植物,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著。但是,由于滥挖滥采,野生麻黄资源遭遇了空前浩劫,而且采挖破坏后裸露的沙土极易沙漠化。
4.2.3 第11 章15 节 豆科生药讲授甘草采收,甘草药用部位是根茎,其地下根状茎发达,是一种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大,野生甘草价格不断攀升。内蒙古、宁夏等一些地区出现了采挖甘草狂潮,不合理采挖导致野生甘草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甘草采挖区本来就植被稀疏,破坏后裸露的沙土极易沙漠化。此外,被誉为“沙漠人参”的寄生药材肉苁蓉,也存在类似情况。
4.2.4 第11 章28 节 五加科人参在讲授五加科人参基源时,介绍林下山参就是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生长的人参。由于人参价格昂贵,近年来,部分企业及个人在自然保护区内毁林种参,使局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小兴安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挑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生药学不可避免地需要采药认药。野外采药就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集药物。野外采药时以小组为单位,加上野外环境复杂,所以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调行万里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生药学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部分。结合生药学不同的本草特征,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生药的特点;在加深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发现每种药物各自的特征美,明白它们共同构成了各自赖以生存、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要爱自己、爱同学、爱党、爱国家,充满自信、不抱怨、不气馁、坚持自我,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发展、自我的梦想与中国的梦想紧密融合在一起。
高校教育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思政教育同等重要[10]。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11,12]。首先,目前生药学教材中欠缺统一规范的思政教育元素,思政教育都靠教师各自发挥,所以应合理规划教材,引入思政元素。其次,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应从自身抓起,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时代意识和责任感、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知识储备,深挖思政教学与课程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研究探索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积极推动学科文化育人。最后,需要编制与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相配套的问卷,评价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