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之中庸思想与中医治法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体现 *

2024-02-19 02:35史亚星朱晓晓王常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论八法中庸

朱 珂 白 龙 史亚星 朱晓晓 王常海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部珍贵的古代哲学专著,蕴含深刻的哲理,其核心思想“致中和”指导着中医治则治法。孔子把“中庸”看作一种极为高尚的道德要求,具有永恒恪守“中道”之意,《论语》中“过犹不及”的概念,是中庸内涵的另一种表述,如《论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中庸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思想,可理解为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普遍适用的中正方法[2]。中医治则治法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治则是用于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的针对“病”“证”的具体治疗方法,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发现,中医治则治法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充实,现已形成系统完善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3,4]。为揭示儒家思想对中医治法的深刻影响,以及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医学哲学思维,文章结合相关文献,挖掘中庸思想在中医治法方面的具体体现,就《中庸》与中医治法的内在联系作一探讨。

1 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

“中和”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后孔子结合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将其发展成为儒家重要核心思想。“中”,《说文解字》:“内也。从口、|,上下通”,即指适中、正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如《荀子·宥坐》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认为“中正”为上,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5]。“和”,《说文解字》谓其“相应也”。天地之间,万物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和”即是变化之宗旨,万物之始终。《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即是此解。因此儒家思想有重“和”理念,如《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及《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即有所体现。董仲舒说:“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礼记·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地万物,多种多样,变化统一,时刻维持在协调平衡之中,是天道运行的最佳状态[6]。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本身时刻处于矛盾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是动态的,时刻朝着平衡即“中和”的状态发展,孔子发现了这种存在,提出“叩其两端而竭也”的观点。此外,事物的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又消长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以达到“中和”之态,与《中庸》所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相得益彰。故儒家认为,所谓“中和”即在对立双方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2 中医治疗之法在于以平为期

中医认为,阴阳失去正常的消长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动态平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治疗应重在调整阴阳,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具体包括温阳散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气温阳、泻下通便等治则治法。此外,在选择中药治疗疾病时,应根据药物阴阳属性,调节人体阴阳失衡状态,则疾病向愈,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如喻昌在《医门法律》中称:“调其偏驳,使归和平”,其主旨在分析阴阳状态及变化趋势,或补或泻,或滋或助,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质是以“阴阳自和”为内在依据,以阴阳的互根互用为依托,借助人体阴阳的“自生自化”,故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3 和为贵 中庸思想背景下的中医治法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一书,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然而,中庸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如尧强调治理社会要“允执其中”,周公也力倡“中德”,要求折狱用刑时要做到“中正”,其后《左传》《国语》也多有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庸思想也不断被前人补充改进,最终形成系统完备的中庸思想体系。

中医治则治法中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认识原则。在治则上,针对病因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的治则[7]。其中“寒、热”既可以指疾病的性质,又能作为治则或治法。例如“寒者热之”,是指运用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其原理是以温散寒,以达“中和”,使阴阳重新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这是“执两用中”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和而不同”的理念贯穿始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和而不同”在治疗方法中的体现。此外,在整体审查、辨证论治时,由于中药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的不同,遣方用药应根据寒温并用、燥湿相济的原则予以适当的配伍,组成包括君、臣、佐、使且具有调和或和解作用的“和剂”[8]。和剂专为和法而配制,和法又称调和或和解法,是依据药物的疏通调节作用,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从而祛除病患的一种用于较复杂病证如寒热错杂、肝脾同病等的治疗方法。《素问·玉版论要》指出“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9],说明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重在协调平衡、四诊合参。

掌握“中”“和”的积极内涵对中医临床诊疗意义重大。在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中和观”在审查求因、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例如中医治疗八法,始终力求以“中”为度,因此如“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等[10]以“平”为期、以“和”为度的中医诊疗思想均是孔子中庸之道的切实体现。

4 和为贵之临床应用

中医治疗总以八法统之,关于八法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经过多年探索,将其不断发展补充而得以丰富。所谓八法,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11]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指出八法在中医治疗中的战略地位。

汗法在《黄帝内经》中位于八法之首,对中医临床治疗意义重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表明汗法在临床表证的治疗中,通过发汗的方法使邪随汗出,疾病得解,而后世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汗法的具体应用论述颇多[12]。如《伤寒论》[13]第49 条:“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认为虚者则补之,表里皆实则汗出而愈;“凡病,若发汗、若吐……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证明阴阳调和、气机调畅是治疗疾病的终极目标,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张从正曾在《儒门事亲》[14]中说:“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说明外邪侵袭,入于肌表而尚未犯肺入里,若想尽快祛邪外出,可用发汗之法除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言:“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15],明确提出风湿之邪欲去,法当“发小汗”而除之。

吐法,亦属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在临床中采用药物或物理催吐的方法致使患者呕吐,以排出病邪,从而使疾病向愈的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是此意[16]。《儒门事亲》中载一案:“常仲明之子,自四岁得风痰疾……发必头痛,痛则击数百拳,出黄绿涎一两盏方已,比年发益频,目见黑花……诸医皆用南星、半夏,化痰之药,终无一效,戴人以双解散发汗,以苦剂吐痰,病去八九,续以分剂平调,自春至秋,如此数次,方获全瘥”[14],证明吐法对于临床诊治至关重要。

下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是指运用承气汤类具有泻热、逐饮作用的方药,软坚散结、泻下通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的治疗方法,也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法[17]。“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以及“阳明病,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皆为以下法而和之[18]。

和即和解、调和的意思。《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阐明了深刻的哲学内涵,与中医“和法”之意异曲同工。和法在中医临床中运用不同于其他治法或攻或补的手段,通过和解、调和,改善正邪交争关系,或调整人体脏腑之间功能强弱的对比关系,使人体在正邪交争与脏腑运转中达到一个协调平衡的状态,则疾病向愈。和法的应用,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如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用桂枝汤调和营卫[19],即第3 条:“太阳病,或已发热……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袭表,正邪交争,卫外不固,营卫失调,治以调和营卫、宣肺祛邪;第97 条:“血弱气尽……正邪分争,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邪居少阳,当和解少阳、疏肝利胆。仲景未提和法之治,但伤寒方中调和营卫、和调脏腑、和解寒热、和解少阳诸法,无不以和为期[20]。

温法是指运用药物的温热升发之性,通过扶助人体阳气、振奋血行,以祛除寒邪所致之病的疗法,后世亦称温阳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治寒以热”“寒者热之”的原则,即是温法的理论根据[21]。如《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寒湿困脾、脾失健运,理应散寒除湿、健脾和胃。

清法,是指应用寒凉性质(如苦寒、甘寒等)的药物,以治疗热证、火证的方法,亦称清热泻火法,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保阴生津等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热者寒之”“治热以寒”,即其立论依据和应用原则[22]。《医学心悟》[11]云:“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如《伤寒论》第189 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邪入阳明、热盛胃实,治以清热祛邪、调胃和中。

消法,又称消导法,是运用消食导滞或化瘀破积、软坚散结方药,消除食积、痰凝、血瘀、痞块、癥瘕、积聚等病证的治疗大法,亦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23]。如《伤寒论》[13]:“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胃中不和,导致心下痞硬,当以消法而和胃,胃和则痞满消。

补法,是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用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中药,以调整脏腑功能、消除虚弱证候、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益法或滋补法,也是《黄帝内经》所谓“虚者补之”的原则。如《伤寒论》第281 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第284 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少阴为病,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水火不济,当滋肾养心。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是古代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蕴含深刻的思想理论,对中医诊断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学起源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这在《黄帝内经》中多有体现,且中医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门具有哲学理念的经验实用学科。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无不体现了与中庸之道相辅相成的“中和观”思想。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儒家中庸思想起到了引领导向作用,尤其是中医治法方面的治病求本、以平为期,揭示了中庸思想以“和”为基础的“和而不同”,中医治疗八法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中庸思想重在“以和为贵”,在中医诊断教学发展中适时地渗透运用这种思想,可以对中医学子起到目标性的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大论八法中庸
中庸自明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医小知识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阴阳大论》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