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云 秦建平 张 玲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肛肠)科,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 563000]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养生”,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中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我国传统医疗领域所遵循的“预防为主”学术思想的源头[1]。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变化规律的关系,研究如何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以达到祛除病痛、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结晶之一[2]。“治未病”预防思想在《黄帝内经》中被提出后,对后世历代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诸多论著中都有“治未病”的思想的论述;并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逐渐趋于完善。
“治未病”思想注重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重在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正好符合“健康中国”国策的目标和要求。譬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就提出,医学模式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3]。这种注重防病、养生的健康理念,为人类防控疾病、维护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并对研究新的人类医学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能使在西医院校中开设的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涵盖了医学、历史、文学及哲学等学科,课时数有限、课程信息量大、授课难度相对较高,很难实现同质化教育。怎样做好中医治未病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建设,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文章以遵义医科大学各临床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为基础,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治未病学概论》[4]为参考,探究西医院校中医治未病课程内容与体系建设。
1.1 通识教育的基本概念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目标是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5]。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整个大学对所有大学生的非职业性、非专业性的教育办学思想,目的在于使学生不再受困于专业,打破专业教育所带来的知识单一化趋势,使学生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接受全新知识,保证其未来成为各行业专家的同时,仍不失宽广、多维的视野和思考,不失健康的品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观念被国外学者提出后,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关注和认同,并从20世纪开始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诸多著名大学在通识教育中,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和所学专业情况来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自由选课,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兼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6]。
1.2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但身体素质并没有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真正符合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约5%,亚健康人群数量仍在不断增长[7]。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亚健康群体总数自然不少。运用中医药思维及诊疗手段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世代中医人共同的追求,“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因此受到推崇和宣扬。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普及和传承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提高全民中医健康素养、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医学生是健康知识的受益者、传播者,我们必须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工作。遵义医科大学作为西医院校,其中医学教研室是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主体。教研室必须利用好“通识教育课程”这一平台,做好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教育,才能让中医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传承度更佳,为百姓的健康生活出一份力。
中医治未病作为一门课程,在西医院校中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但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从其性质和教学内容来看,确实能够在多方面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中医治未病反映的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追求健康与长寿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和丰硕成果,其提供的大量案例则使之成为引导学生维护健康、宣传健康的良好教材。这正是通识教育被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遵义医科大学于2013 年开设通识教育课程12 门,中医治未病是其中之一;每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逾千人次,囊括所有专业。作者所在中医教研室开展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近10年,教学过程中强调中医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临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及体系建设的不完整,课程开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现对中医治未病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2.1 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中医治未病课程作为遵义医科大学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设置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为非中医专业学生传授中医预防思想及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对学生在提高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上有所裨益。但由于选修学生专业背景不同且每年选修人数不等、中医教研室教师教学任务重、每年授课教师安排不固定,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教学的效果不能体现课程目标。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教师授课内容系统性不强,未达到使非中医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的课程目标。
2.2 缺乏规范的教学资料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趋于完善。它指导着历代中医人的临床实践工作,形成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2 个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因此在西医院校学生没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若使用“十四五”规划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材《中医治未病学概论》[4]授课,很可能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开设中医治未病选修课的西医院校,大多因教材欠规范化,缺乏统一的大纲、讲义及课件,造成教学内容凌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3 缺乏成熟健全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医治未病课程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发挥课程中组织、管理与控制的主导作用,但这种“满堂灌”的形式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机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从而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通识教育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视野更宽广、思维更活跃,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更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时更新教学模式和要求。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开课理念本身不匹配,影响教学质量。
2.4 考评机制和手段单一考核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中医治未病课程目前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相结合的传统形式,这方式着重于考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充分体现最终的培养效果。并且考核内容的评价由教师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同时也违背了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的初衷。因此,教学体系建设、探究的配套考核评价方式需进一步丰富,从而加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相评价机制,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意愿及收集教学效果评价反馈。
3.1 教学内容的构建 编写中医治未病与养生学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材
3.1.1 统一教学大纲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教研室精心编写了“中医治未病与养生学概论”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遵义医科大学本科阶段各专业学生。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确定了每一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授课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教学需求和具体情况,采用线下讲授、线上录播、微课推送等形式进行教学;强调重点内容,锻炼学生的自学及沟通能力,为使学生达到相应的培养效果及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打下基础。
3.1.2 编写教材作者所在中医学教研室开设中医治未病课程,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经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5.03%(516/543)学生希望本课程有系统完整的课程内容,78.08%(424/543)的学生希望本课程有教材。故教研室集体自编《中医治未病与养生学概论》一书,反映人类在认识自然、追求健康长寿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和丰硕成果,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使之成为引导学生维护健康、宣传健康的良好教材。内容系统而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医治未病历史发展、中医治未病基础理论、中医特色养生方法、食药同源养生等,融入了优秀的中医文化,践行中医价值,渗透课程思政内容。除授课内容外,选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课外自学教材中其他中医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1.3 制作相应的微课微课是“互联网+”时代开放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模式。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其目前已经被融入许多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通识教育课程积极引入微课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师教学能力,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方便。微课被教师制作好后发布出来,学生课上、课外随时可以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非常便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2 课程设置改革
3.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基本普及,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单纯按照以往线下教师面对面授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且限制了教师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中医治未病课程也随着时代及环境的改变,由起初的传统式面授,到利用“学习通”等APP 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混合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目前采用的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相融的网络学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学习”二者的优势,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直接引导、督促及答疑等特点,并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及讨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3.2.2 融合中医经典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中医承载着古人同疾病不断斗争的经验及理论知识。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先辈们留下了许多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而流传下来,对现代医学同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经典的魅力在于它的亘古恒新、永不褪色。孟河医派费伯雄先生曾言:“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此为经典的最佳诠释[8]。学习中医经典中关于治未病的论述,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及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疾病及养生的内涵,譬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治未病的理论。它首先提出了“治未病”的名词及思想,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经过历代医家的总结与诠释,治未病理论被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 个层次。《黄帝内经》中还指出了许多治未病的具体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中医养生方法仍然适用于当今的我们。所以在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经典非常有利于西医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真正做到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在融入中医经典的过程中,还能潜移默化地将养生健康等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增强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在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授时,应注重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尤其是提倡儒医、道医思想,提倡爱国、爱家乡情怀与医道的关系,现代太平盛世与全民健康及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文化)的关系。
3.3 考核评价改革一直以来,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核,并且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既往的考核通常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比40%[课堂出勤率(10%)、平时作业(30%)],期末试卷考核占比60%。这种考核形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学习方式机械,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上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对考核评价模块进行了改革,考核评定仍为百分制,由学生问卷调查参与率(5%)、线上网课完成率(25%)、思维导图(10%)、经典学习心得报告(20%)和期末考核(40%)组成,形式多样。其中课堂出勤率及期末考试的分值占比缩小,更加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参与及讨论。此类考核模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可操性强,能够进一步突出讨论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西医各专业学生对中医养生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的掌握及认可。
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探索出一条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新路。中医治未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文章从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治未病课程的必要性、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内容与体系构建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思考。经过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在遵义医科大学西医专业学生中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建立了学生在养生及预防疾病方面对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可在西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及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推广应用。但作为西医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医治未病教学的改革仍然需要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予以进一步指导以及同行们一起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