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目前,学者从多方面对RCEP 进行研究。 赵亮和陈淑梅 (2015) 以中日韩双边、 三边自贸区和RCEP 为研究对象,从贸易、经济、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相关自贸区实践对中国为主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RCEP 协定达成后关税变化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影响研究,钱学锋和龚连梅(2017)分析比较了RCEP 和TPP 成员国在2005—2010 年间的贸易政策改变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并预测了中国加入这些协定后制造业对外贸易将产生的变化。 沈国兵和沈彬朝(2022)利用65 类产品和141 个国家的数据, 基于GTAP 模型研究RCEP 协定下各国真实关税的削减对中国出口多元化的影响。 米晓文和邱晔华(2022)基于RCEP 的主要内容并对比对比RCEP 协定生效前后各个缔约国平均关税税率水平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结构、行业可能受到的影响。
根据2021 年中国与RCEP 成员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图1),可以大致将中国与RCEP 成员国贸易额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日本、澳大利亚、韩国, 进出口总额在1000 亿美元以上; 第二档为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进出口总额在400—1000 亿美元之间。 第三档为新西兰、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进出口总额在400亿美元以下。 在RCEP 成员国中,2021 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为2281.71 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越南最多,三者出口额占比达47.75,中国商品出口RCEP国家目的地较为多元化。2021 年中国从RCEP 成员国进口总额为3302.37 亿美元,其中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商品额最高,三者占比高达60.70。
图1 2021 年中国与RCEP 东盟成员国一般贸易情况
在一般贸易方面,RCEP 协定是否会使中国的进出口受益以及什么时候受益,需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一是RCEP 协定生效后关税税率降幅;二是各缔约国决定降低关税税率的具体时间。 鉴于RCEP 协定下有两类关税承诺和四种降税模式即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过渡期降为零、部分降税、例外产品(表1),对不同国家和商品对应的关税税率变化不同。 由于日本2021 年基准税率数据缺失,本文选取2020 年平均税率(各缔约国对于一万项商品的算术平均关税税率)进行整体对比分析(如表2)。
表1 关税承诺表
表2 RCEP 协定生效一万种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变化 (单位:)
日本、韩国一万种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降幅最大。 日本在RCEP 协定生效后最终承诺平均关税税率将降至0.75,韩国降至6.07,降幅分别为84.11、33.44%。 日韩两国均采用过渡降税,日本在2022 年的平均关税可降至2.97,中国出口日本的商品受益大且迅速。
澳大利亚、新西兰关税变化不大。 基于此前的自贸协定,2020 年中国出口澳大利亚、 新西兰的一万种商品平均税率几乎为零关税。 不过RCEP 最终承诺的一万种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却有小幅上升,澳大利亚为0.05,新西兰为0.31。
东盟国家关税变化差异较大。 中国原与东盟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 此次RCEP 的签订使得中国对不同东盟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变化较大。出口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的商品平均税率是降低的,降幅分别为1.01、0.62、0.04, 但需分别在协定生效后的8、11、20 年之后达到协定平均税率, 出口商品整体受益较慢,但长期受益。出口新加坡的商品平均税率维持零税率不变。 出口老挝、越南、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商品平均关税税率是上涨的, 除了老挝外各东盟国家对中国进口关税均保持在2 以下。
根据平均关税税率的变化难以进一步判断RCEP 协定对于中国进出口商品对应行业的影响, 所以选取2021 年协定中几个主要的商品进出口国家的进出口前五类商品做进一步分析。
1.中国对日本前五类进出口商品及关税变化。中国出口日本的前五大类商品为机械、纺织品、化工品、贱金属、杂项制品(表3)。 前两类出口额高达250 亿美元,RCEP 协定生效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第16 类商品中大量商品采用零税率,2022 年平均关税税率为0.016, 并在10年后接近零关税。第11 大类商品平均关税税率由7.56(基准税率)降为4.30(2022 年),最终平均关税税率为0(2037 年)。 第6 类商品关税税率将从3.55(基准税率)降为0.73(2022 年),最终几乎零税率。日本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幅较大,并且一些商品直接降为零税率,但也有一些商品税率未定。中国出口日本部分商品将会快速受益于税率降低,一部分商品长期受益,并且在15 年后迎来最终的零税率。
表3 2021 年中国对日本出口、进口前五类商品 (单位:亿美元)
2022 年, 中国对日本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其中机械与电气设备的进口额最高达477.30 亿美元, 占进口额23%。 协定生效后平均关税税率将从8.3 的基准税率降为5.7,最终几乎为零税率,这将为每年需要从日本进口大量设备的机械行业节省大量费用。 此外,第6 类化学品将从6.8 的基准税率降至3.8,并在第十年降至1 以下,最终几乎为零税率。 第17 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将从13.1 的基准税率降至7.4(2022 年),之后逐年下降,最终关税税率为1,中国自日本进口的汽车、船舶将会长期受益。 第18 类精密仪器将从9.9 降为7.7,最终平均关税税率0。
中日双方本身有的大量的贸易额, 通过RCEP协定,双方的进出口税率得到降低,并且长期下降,双方的贸易额将逐步稳定上升。
2.中国对韩国前五类进出口商品及关税变化。中国对韩国进出口主要商品大类较为相似,主要出口机械、化工品、纺织品等,进口机械、化工品、塑料、橡胶等(如表4)。韩国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6 类商品机械电器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5.7,RCEP 协定生效后2022 年为2.5,之后逐年降低至0.1,降幅较大,将很好地促进该类产品出口。 对第6 类商品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7.3,RCEP 协定生效后为1.8, 至第15 年至0。 对第15 类商品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4.2,RCEP 协定生效后为2.4,至第15 年降至0.3 后维持不变。 中国从韩国进口额占比大于10 的大类商品分别是机器与电器设备、化工品,此前中国对这两类商品征收平均关税税率8.3、6.8;协定生效后将降至5.5、2.3,最终税率0.4、0。
表4 2021 年中国对韩国出口、进口前五类商品 (单位:亿美元)
中国与韩国有着更近的贸易距离、较大的贸易额,中国出口韩国的几个大类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在协定生效后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RCEP 协定将很好的促进中国与韩国间的贸易,并且中国出口商品长期受益。 协定生效后,中国对韩国几大类商品降税幅度不小,并且还实施长期降税,有利于韩国商品的出口。
3.中国对越南前五类进出口商品及关税变化。越南是东盟国家中进口中国商品最多的国家,2021 年进口额高达677.18 亿美元(如表5)。 越南对中国进口、出口的商品大类较为重叠,越南进口、出口的机器与电气设备占比最高, 分别达到进出口额的近20, 但该类商品的进口额高出出口额近140 亿美元。 越南采用“国别减让”,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6 类商品机械与电气设备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6,RCEP协定生效后为4,之后逐渐减少至1。 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1 类商品纺织品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12,RCEP 协定生效后陡降为2,之后将逐渐降至1。 在2021 年中国出口越南纺织品达100 亿美元,2022年出现平均关税税率下降10 的重大利好, 中国纺织企业或将快速扩大对越南的出口。 另外,中国对于自东盟国家进口的商品采用“统一税率”,中国主要进口机器与电气设备、纺织品、塑料与橡胶、贱金属、鞋帽伞、化工品等。 此前中国对这些大类商品征收平均关税税率8.3、11.4、9.4、7.3、17.7, 协定生效后将降至2.6、1.7、4.5、2.3、11.9。
表5 2021 年中国对越南出口、进口前五类商品 (单位:亿美元)
4.中国对澳大利亚前五类进出口商品及关税变化。 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进口的前五类商品有较大差异, 出口的前五大类商品为机器与电气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品,整体的出口额并不高(如表6)。 2021 年,澳大利亚是中国自RCEP 成员国中进口商品最多的国家,进口额高达1411.75 亿美元,主要大类商品为矿产品、贵金属、贱金属、动植物产品,其中矿产品占比高达44,其余均低于3。澳大利亚对于关税承诺采用“统一减让”,对来自中国的第16 类商品机械电器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3,RCEP 协定生效后为1,并且2024 年将接近为零关税。 中国对澳大利亚采用单独关税承诺,对于来自澳大利亚的第5 类商品矿产品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3.8,RCEP 协定生效后为0.9。对于来自澳大利亚的第14 类商品宝石、 贵金属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10.5,RCEP 协定生效后为8.0, 并且逐年下降至2042 年的2.7。
表6 2021 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进口前五类商品 (单位:亿美元)
5.中国对马来西亚前五类进出口商品及关税变化。 2021 年,中国对马来西亚主要出口机器与电气设备、纺织品、贱金属、化学品等(如表7),其中仅前三项的贸易额超过40 亿美元, 机器与电气设备占比高达17%。 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商品主要为机器与电气设备、矿产品、贱金属等,前两者占比达30以上,贸易额达270 亿美元左右。 马来西亚采用“统一减让”,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6 类商品机械电器征收基准平均税率为16.35,RCEP 协定生效后为4.58;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1 类商品纺织品征收平均税率由12.5 降为6.1;对于来自中国的第15 类商品贱金属征收平均税率由13.9 降为8.6, 最终税率为4.4。 2022 年,中国对自马来西亚进口的大类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如下: 机器与电气设备 (8.3 降至2.6)、矿产品(3.8 降至0.5)、贱金属(7.3 降至2.3)。
表7 2021 年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前五类商品 (单位:亿美元)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国家中采用“统一减让”的国家代表,对比进出口前五大类商品,此前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但是签订RCEP 后这些大类商品关税大幅下降。 整体上,协定生效后东盟对中国商品立即降为零关税的商品项为67.9%, 最终零关税达90.5%。中国之前对东盟国家的整体关税税率较低,并且协定生效后几大类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虽然菲律宾采用“国别减让”,但对来自中国的很少一部分商品采用不同的关税,并且并未决定这些商品近二十年的关税税率,所以不单独进行分析。
从一万种商品平均税率来看,仅日本、韩国和泰国三国对中国的最终关税税率下降最大,其他国家平均关税税率基本不变甚至小幅上升。 从中国出口到各国几大类主要商品的关税平均税率来看,中国对RCEP 国家主要出口商品为第6、11、15、16 类商品(海关HS 代码),分别是化学工业品、纺织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器与电器设备等。 多国均对这几大类商品采用大幅降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甚至对中国将近99%的化工产品采取零关税。
该行业是中国出口额最多的行业,此前多国对该行业征收高于5 的平均关税,RCEP 生效后,多国降税至5 以下,有利于行业商品出口。2021 年,机器与电气设备行业出口越南、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的商品额从229.96 亿美元依次降到138.84 亿美元。 RCEP 协定生效后, 越南平均关税税率降幅为2;日本采用大量零关税且平均税率为0.016;韩国平均关税税率降幅为3.2; 印尼平均关税税率降幅为4。 未来,RCEP 协定对该行业出口额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相关商品的具体税率、配额、需求等进一步进行分析。
此前,中国农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面临各国较高的关税税率,中国对日本、韩国和泰国出口这两个行业面临平均关税税率达27.95、3.90, 而协定生效后将降至22.38、3.72, 分别降低了5.57、0.18。 2021 年中国农业对各国出口额均未超过百亿美元,三国平均关税税率降幅虽大,但是对于整体贸易额的增长有限。 2021 年,中国对RCEP 国家出口第11 大类商品(纺织业)的出口额达530 亿美元以上,对日本、越南、韩国、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均超过50 亿美元。 2021 年,中国对日本、越南的纺织业出口额分别为143.67、100.47 亿美元, 协定生效后两国平均关税税率降幅为3.26、10, 这两国将继续成为中国纺织业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在矿产品方面,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是中国从RCEP 国家进口矿产品的重要国家,2021 年中国分别进口1215.74、206.47、130.99 亿美元。 RCEP 协定生效后平均关税税率降幅分别为2.7、3.3、3.3,若按照2021 年的进口水平相关行业就能大大降低进口成本。 进口日本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相关零件的平均关税税率将从13.1 降至7.4,其中部分小轿车、 越野车和小客车关税将迎来10的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