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亚鹏,周洪林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东盟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3)
破除区域市场分割,降低区域保护,构建一体化大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重要建设内容之一。高质量发展战略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必将对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是中国乃至亚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进出口基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王国文、 蔡冠深等通过研究认为,2021 年粤港澳大湾区GDP 的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2.6 万亿人民币,这个经济规模介于韩国和俄罗斯之间,相当于世界第十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四大湾区中仅次于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 从区位看,粤港澳经济圈处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 有着“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优势,香港、澳门作为亚洲最早的自由港之一,一直与东南亚各国有着紧密的经贸往来;由于历史、禀赋等原因,大湾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结构,如澳门的现代服务业、香港的现代金融业等。 各城市均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产业架构,如东莞的制造业、香港的金融业与现代服务业、;再次,从供给端看,长期深耕的基础设施与物流业发展也为该区域提供了大量供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能的物理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研究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初开始强调区域大市场建设。 大量研究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经贸一体化正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区域经济依存共生的要求更趋强烈,区域分隔日趋淡化,行业壁垒逐步消除,更具效率的一体化市场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前置条件。 赵儒煜、孙宁志认为,然而作为事实存在并长期反复出现的产业与制度顽疾,市场分割既表现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行业,又表现在各类居民消费产品市场,还表现在资本市场,显著阻碍了区域间资源和商品的自由流动与竞争。 刘斐然、胡立君、石军伟等认为,规范分析对于市场分割形成逻辑的关注多强调这一现象的形成环境,认为在区域经济差距和地方政府的短期目标影响下,地方政府间的无效率的、无限的重复博弈导致了事实上的区域市场分割。 洪正、谢漾、范雷以统计数据为支撑,通过实证方面研究,认为关键影响因素的归因既包括制度方面的财政分权、晋升锦标赛、产业规划、政策冲击, 也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增长方式、城市化进程、地域经济差异。 最近几年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注意到了地理相近区域间的联系,强调聚集与分异、空间结构的影响如张建清、袁森柱、杨刚强等的研究;更有文献开始引人注目地讨论数字经济发展下的区域市场分割如邓峰、冯福博、杨小东等的研究。
具体到粤港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 针对性研究尚属空白。 既有研究多强调了该区域引人瞩目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 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技术溢出空间优势,认为推进区域板块一体化, 实现区域间要素的互通有无、 产业的相互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创立的重要初衷之一, 更是中国整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关键性建设内容。
本文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引入制度影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这必将有利于为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格局成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与付诸实施从学术界讨论到纳入监管方视野,再到国家战略出台,历时20余年。 这一区域一体化建设构想最早由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于1994 年提出, 其后在21 世纪初广州市进一步表达了建设意愿, 而2009 年10 月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发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则明确了粤港澳共建世界级城镇群意愿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雏形。这意味着,进入21 世纪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样本意义。 由于2005 年以前数据缺失十分严重,指标获取存在显著低粒度特征, 因此对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影响的研究范围限定于2005—2020 年。
相比传统的时间序列面板回归检验,双重差分(DID)模型适用于研究政策效果。 如果政策是有选择地实施而非面对全体,则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对照组,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来判断政策效应的大小与方向。 杨桐彬等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运用DID 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王磊等也通过DID 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但是实施DID 的前提是政策需要满足外生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2017 年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分地区的政策能够作为“准自然实验”, 可以采用DID 模型评估政策效应。同时,本文样本是珠三角城市群,排除了广东落后地区和制度不同的港澳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外生性要求。 由此,确定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1其中,indexit 为市场一体化指数。 didit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虚拟变量,城市i 若属于大湾区建设范围,t≥2017,则为1,其他情况都为0。 xit 为影响市场一体化的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公路密度;γt 为时间固定效应,为城市的个体固定效应,μt 为误差项。εit 为核心估计参数,α1 反映大湾区建设对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政策效应,若α1>0,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了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
被解释变量。 本文采用市场分割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市场一体化程度,同时基于“冰川模型”的价格指数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市场分割程度。 与陆铭和陈钊仅仅考虑相邻地区的设定不同,本文考虑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市场情况,这种处理也更加符合中国特征。使用相对价格法需要时间t、地区m 和商品种类k 的三维面板数据,本文测量所选择的商品借鉴陈昭、林涛的范围采用珠三角城市群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构建指数。 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计算地区价格比自然对数的差分,形成式(2)。 其次,对计算结果取绝对值,以消除地区排序带来的影响;最后,对公式进行核验,形成式(3)(4)。 其中qkijt的方差Var(qkijt)为价格变动的差异,本文用方差倒数反映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变化趋势,指数越大表明市场一体化程度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政策虚拟变量DID,检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城市若属于大湾区建设范围且t≥2017,DID 则为1,其他情况都为0。
控制变量包括人均GDP 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pgdp)、进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表征的对外开放度(open)和公路通车里程与土地面积之比所表征的物流基础设施(logis)。控制因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体现,在政治晋升与GDP 竞赛背景下政府有足够的动力直接参与当地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保护动机。 因此,采用人均GDP 的形式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分割主要是地方政府保护本地市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故采用进口总额与GDP 的比值表示开放程度。 物流基础设施越完善,城市间要素流通的成本越小,有利于市场一体化发展,采用各城市公路通车里程比土地面积来衡量物流基础设施。以上数据来自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
本文检验了大湾区与非大湾区的珠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平行趋势。 如图1 所示,在珠三角城市群受政策冲击前,两组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呈现基本平行的变动趋势。 因此,可以采用DID 模型评估大湾区建设对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政策影响。
图1 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变化趋势
表1 展示了DID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列(2)、列(3)和列(4)依次在列(1)OLS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加入时间和地区固定效应以及稳健标准误。可以发现,DID 的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市场一体化有促进作用。 这表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大湾区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市场分割,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
表1 基准回归分析(INDEX)
为避免其他政策或随机性因素对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产生影响,给本文的研究结果带来偏差,本文参考已有文献的做法,通过改变政策实施时间的反事实检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地区市场一体化是否成立,具体做法为进行回归,检验虚拟变量DID 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若DID 系数显著,说明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可能来源于其他政策变化或随机性因素,并非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的原因。 相反,若系数不显著,说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其他因素并未影响市场一体化程度,结论可信。 检验结果是DID 的系数均不显著,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其余政策实施等因素未显著影响市场一体化指数,因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了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结论是可信的(表2)。
表2 反事实检验
本研究发现,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显著促进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 表现为自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趋势整体向上。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效应显著为正。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一是继续精准推进大湾区建设;二是积极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 鉴于大湾区建设对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在各地开展区域合作,积极总结经验和做法,助力建设全国市场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