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四大精神”融入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4-02-14 00:00:00刘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36期
关键词:龙江翻译英语专业

摘要: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龙江“四大精神”和加强、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该文将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深入分析其研究现状,深刻认识到当前黑龙江省英语专业翻译教育融入龙江“四大精神”是传承地方红色文化的需要,是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提升英语专业教师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堪当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同时,结合当前融入现状,该文提出通过增强文化教育意识、丰富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内容、强化学生翻译学习实践等路径,培育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技能,传承弘扬龙江红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龙江“四大精神”;英语专业;翻译;融合;思考;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2(c)-0149-04

Practical Reflec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he \"Four Great Spirits\" of Longjiang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LIU Y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on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he \"Four Great Spirit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integrates the \"Four Great Spirit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to English translation education, analyzes its research status in depth, and deeply recogniz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Great Spirit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to English translation education is necessary for inheriting local red culture, developing university English translation education, enhancing the abilities of English teachers, and cultivating capable new talents in the era.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current integration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cultivat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red culture of Heilongjiang, and establish cultural confidence through enhancing cultural education awareness,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English major translation textbooks,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translation learning practice.

Key words: Longjiang \"Four Great Spirits\"; English major; Translation; Integration; Thinking; Path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1]现在,仍然需要传承和发展这些精神,引导龙江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英语专业翻译教育是大学专业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贯通本科、研究生学习全过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翻译技巧,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致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龙江“四大精神”代表了黑龙江省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高校课程思政的独特资源、重要内容和丰富素材[3]。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为载体,对龙江“四大精神”融入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未来课程思政的努力方向,以期通过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路径探讨,让英语专业学生成为龙江“四大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并为相关学科文化教育提供有益探索。

1" "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以“龙江精神”为主题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出206条相关结果。进一步结合“翻译”关键词检索,共得到相关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6篇。可见,目前国内对传承和弘扬“龙江精神”的研究较多,但是结合英语专业翻译展开分析的成果还不是很多。现有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龙江精神”基本内涵的阐述;二是关于“龙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研究;三是关于“龙江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系及其融入路径的研究。而翻译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龙江“四大精神”的翻译策略、推广价值等方面,鲜见融合翻译教育的研究。因此,本文对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2 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必要性

2.1 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既体现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风貌品格等精神层面,也熔铸于制度机制、遗迹遗存、文化艺术等具体形态之中[4]。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勇于斗争、奋力拼搏、艰苦奋斗,形成的各具地域特点的地方红色文化的总和。黑龙江作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战场,大粮仓的所在地,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出地之一,孕育出的“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龙江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敢于斗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忘我奉献的真实写照,承载着伟大斗争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作为黑龙江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在黑龙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弘扬龙江“四大精神”,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育,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大一、大二四个班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很多学生不了解龙江“四大精神”,即使是黑龙江本地学生,能准确说出“四大精神”内容的也是少之又少。可见,在英语专业翻译教育实践中,往往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育,所以应运用龙江“四大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在笔译、口译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技能,而未结合龙江“四大精神”进行专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导致学生地域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因此在专业翻译教育中融入龙江“四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需求。

2.3 提升教师跨文化能力的需要

在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更注重语法、句子、词汇和语言交际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的教学。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虽然许多英语教师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红色文化的内容融入还相对较少,目标语言文化占有较大比例[7]。同时,这些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淡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很可能导致其丧失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批判能力,影响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因此,高校在英语专业翻译教育中如何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龙江“四大精神”,并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而言,翻译学习应该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批判性地学习和接受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清醒地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圆梦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者[8]。基于教育目标的要求和英语翻译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基本原则,英语专业翻译教育需要以思想教育为前提,避免学生受到国外不良文化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学习和交流,彰显本国本地区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江“四大精神”作为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9]。通过将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使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判断,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有正确的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这是准确翻译的前提,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3" "龙江“四大精神”融入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路径

3.1 增强文化教育意识

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熟练掌握英汉互译技巧的优秀人才,国家对英语翻译人员在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的同等重要性。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校应增强文化教育的意识,在英语专业翻译教育中增加包含龙江“四大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龙江“四大精神”融入教材、教学和学生实践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翻译技能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使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成为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相统一的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还要重视英语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文化教育意识的培养,教师自身必须与时俱进,深刻理解文化教育的内涵和教学理念,运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课灵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引导作用。尤其是在黑龙江省从事英语专业翻译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要重视龙江“四大精神”的融入和传播,并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自觉融合应用。

3.2 丰富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内容

教材是课程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考虑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是否科学,层次是否合理,知识点的覆盖面是否广泛等。在黑龙江各英语专业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撰者需要着重关注教材是否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责任、有义务将龙江“四大精神”融入翻译教材;在笔译、口译教材中,选择体现龙江“四大精神”的故事作为译文,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对龙江“四大精神”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其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树立文化自信。

3.3 强化学生翻译学习实践

黑龙江有众多传承弘扬龙江“四大精神”的基地,如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赵一曼纪念园、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还有丰富的龙江“四大精神”红色经典故事和学习读本,这些为学生的课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10]。高校英语专业可以创立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可以鼓励学生设立个人订阅号,组织学生到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见学,组织学生在课后翻译龙江“四大精神”故事,通过微信、微博对外传播推广,这样学生既能提高翻译能力又能提升翻译技巧,学习理解龙江“四大精神”,还能扩大龙江“四大精神”对外传播的影响范围,让国内国外更多的人了解龙江“四大精神”。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带领学生创立了“‘龙江精神’知多少”微信公众号,组织学生成立“WE ARE IN CHINA”翻译小组,翻译出了英文版、法文版的龙江故事,传播龙江精神,共原创了178篇文章,浏览量5 000余次,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汉英、汉法翻译推广龙江“四大精神”,提高了黑龙江文化影响力。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复杂,国内外各种思想潮流碰撞,应传播弘扬龙江“四大精神”,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上一层靓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通过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实践推广龙江“四大精神”,推动红色精神“走出去”,提高黑龙江文化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黑龙江省发展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

4 结束语

总之,将龙江“四大精神”融入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和弘扬“龙江精神”的有力举措,符合新时代英语专业翻译教育方针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高校应提高对文化教育的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学习实践,在英语专业翻译教育实践中走出弘扬龙江“四大精神”的探索之路,进而传承和弘扬龙江“四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高校学生实现坚定文化自信与提高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新知新觉)[N].人民日报,2023-03-15(9).

[2] 郎涵茗.“龙江精神”融入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应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5):138-140.

[3] 熊丽英,王炜.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29):132-134.

[4] 陈启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5):185-188.

[5] 张华,杨丽艳,黄鲁玙.龙江精神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90-93.

[6] 冯小巍.跨文化视域下龙江四大精神及时代意义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8):30-32,35.

[7] 李嵩.新时期龙江精神的发展理念及内涵体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0(3):152-156.

[8] 韩雪,王勇,王宁.龙江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长耦合机制探析[J].理论观察,2023(2):14-17.

[9] 姜力维,张东东,王跃.诠释学视阈下“龙江精神”外宣翻译探讨[J].知识经济,2020(3):122,124.

[10]刘经纬,吕莉媛,宫丽艳.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论“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时代内涵[J].学术交流,2013(2):85-8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传承弘扬‘龙江精神’与英语专业翻译融合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WY2022041-C)成果。

作者简介:刘颖(1981,1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龙江翻译英语专业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剧作家(2022年1期)2022-02-11 01:35:16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24
图读龙江经济
活力(2017年1期)2017-05-16 20:24:49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