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烨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研究较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干预的研究较少。当前,大学生以“00 后”为主,他们自我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较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难以被及时发现。这两方面因素,为后期的心理危机干预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口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途径和预防机制。
为了准确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要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概念有明确清晰的认识。虽然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表述各不相同,学界也没有统一标准,但总体来看都一致认为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持续、动态、发展的心理状况[1]。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因此,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这一过程包含了几个层次,即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2]。
心理问题是指伴随主体生活和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适应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是指是个体无法通过身心调整,实现与生活环境和谐共处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自我潜能等没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发展[3]。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应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类型,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心理障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一般心理问题较严重的人格偏离状态,但还没有达到病态人格的程度,如思想行为固执刻板、过分追求完美等;另一方面是指神经症,持续时间较长,有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精神上的痛苦感与体验,没有器质性病变和躯体疾病,环境适应能力明显减弱,情绪易波动,人际关系不和谐,常见的神经症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4]。
心理疾病指个体心理反应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变,导致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接触与交流,出现了心理病态或变态。大学生中属于心理疾病的只占极少数,需要采取医疗手段矫治转化[5]。
心理问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问题是指上述心理健康层次中的心理问题部分,而广义的心理问题则涉及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多个层次。本文研究的心理问题为狭义的心理问题,原因为: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比例较小,主要是由心理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转化而来,因此研究心理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一定的行为表现,易于观察,而心理问题隐蔽性较强,研究心理问题对于及早发现问题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有意义。
(1)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是困扰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原因。大学生活本质上是集体生活,无论是宿舍生活还是日常学习都离不开与同学、老师的接触。有些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不善于与人交际,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被孤立、排挤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学业困难引发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部分学生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持“得过且过”“混日子”“混学位”心态,导致学业预警甚至退学预警等严重后果,进而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3)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准备步入社会,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择业、如何在就业市场展示自身优势,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常会因就业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一方面,学生会因学业成绩不理想、竞争力不足,担心无法找到工作;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也让学生的自信心遭受打击。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因求职遇挫而出现失眠、焦虑症状,甚至逃避现实、不愿就业、自暴自弃等。
(4)家庭情况引发的心理问题。家是温暖的港湾,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给人以心理慰藉,但是复杂的家庭情况不但不能给人以心理支持,反而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面对自身与同学巨大的经济差距,会产生自卑心理,有时还会对同学产生妒忌、敌对情绪。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家庭突发变故,这也会使其心理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5)自我意识引发的心理问题。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正经历自我意识的分化、整合与转化,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两个自我”,即“理想我”和“现实我”。“理想我”往往比较完美,寄托了学生对自身的期许,而“现实我”有时很难达到“理想我”的标准,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我意识混乱、自我定位不准,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6)恋爱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美好的爱情总是令人向往,爱情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进入大学后,学业不像中学阶段那样紧张,父母、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严格管束,很多学生便想尝试爱情的滋味。爱情给大学生带来美好感受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和困惑。面对失恋的崩溃、单恋的郁闷、三角恋的痛苦,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调整,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甚至会引发学生自残、轻生、伤人等极端行为。
首先,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多样。除上述几种常见、单一类型的心理问题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存在多种因素共同诱导、多种问题同时交织的状况。其次,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情感细腻,遇事容易纠结、不愿与人过多交流,自我消化不了时易引发情绪性问题,而男大学生心理失衡时则容易出现冲突性问题,比如与人互骂、打架等。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不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大一新生刚进入陌生的环境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会出现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对生活环境逐渐适应,但学习压力变大、人际交往增多,这时多出现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并存的情况。大四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就业、择业、考研等成为该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另外,季节、天气、突发变故等外部因素都会改变学生的心理境遇,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隐私保护意识过强,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隐藏自己的心理状况。这些情况都增强了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隐蔽性,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四级心理预警机制,一般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以二级学院为主导、班级为核心、宿舍为基本单元,制定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例和危机干预流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权责界定不明确、内容不清晰的问题,导致问题无人解决、措施难以落实。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速度缓慢,模式较单一,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但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较枯燥,与学生互动交流不足,未充分发挥了解学生情况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心理普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是发现问题学生最常见的途径。利用心理测试量表测试虽然简单便捷,但其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完全取决于学生,而学生可能会提供错误信息,导致问题学生难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排查。此外,心理咨询也需要学生本人预约,这也导致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无法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人员、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兼职心理辅导员等。随着国家、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辅导员、班主任、舍管、学生干部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这种多元复合型的工作队伍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尽管专职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教师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但人数较少,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心理状况仍需要持续学习,否则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仍然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也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了解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部分兼职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清,但又助人心切,常进行不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反而会误导学生,加重其心理问题。此外,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也会出现职业倦怠、职业耗竭的情况,进而影响其工作的专业性。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不少人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等同起来。精神病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正如身体生了病与极度疲劳、轻微不适的差别一样[6],身体不适并不意味着生病,心理问题也不等于有精神病。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当作异类,大学生群体亦是如此。而为了避免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也会刻意隐瞒。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职业敏感性,快速研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意识到每位教师都肩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都是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维护者。增强职业敏感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起因、有发展,最终经过一段时间发酵以异常状态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任何一个时间节点若能及时发现其异样表现,就可以及早研判、及时控制,避免更为严重的情况出现。(2)抓住细节,于细微处察觉异常。学生事务无小事,对待学生心理问题要秉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虚惊一场,不可麻痹大意”的态度[7]。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学专业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情况,一方面,高校为辅导员提供心理学培训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水平。其他课程教师和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加入关爱大学生的队伍中来。学生会干部、班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援助军,要积极发挥其朋辈力量,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短视频平台等推送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增强其心理保健意识,使其掌握发现心理问题的方法,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仍然是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因此,辅导员要发挥自身优势,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这样才可能全面了解学生。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学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实行查寝制度,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与宿管人员、宿舍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对网络感兴趣的特点,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大学生喜欢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友情况发布在QQ 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动态,利用网络工具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增加与学生的接触。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有研究显示,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女大学生,两者在心理问题类型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女大学生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情绪性问题,男大学生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冲突性问题,这与男女生性格有关。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具有一定规律。大一新生易产生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易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大四学生主要面临发展性问题。此外,大学生心理状况还会受月份、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相关研究显示,五月、六月、十月和十一月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性别、年级以及时间节点等方面的特征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相关人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仔细甄别。
自助者人恒助之。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预防机制建设需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出发,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助体系,又要发挥学校、家庭、同学等多方力量构建他助体系。
(1)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大学生要辩证、全面地看待自我。可以通过适当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对照身边优秀的人、参照理想中的人物,对自身能力、品行、个性等形成全面认识,通过内省和反思剖析自我、评价自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全面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身缺点,也要发掘自己的优点,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有缺点、有短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缺点后一蹶不振。有研究表明,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不接纳自我造成的。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悦纳自我。首先,悦纳自我要相信自己,对于贬抑性的评价不盲目接受,要将其转化为动力,防止产生自卑感。其次,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对缺点努力改正,对犯下的过错积极弥补,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之后的成功积蓄力量。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人为善。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脱离交往而独自存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拥有相互信赖、彼此支持的朋友可以帮助个人获得较强的自我成就感和安全感。反之,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变得愤世嫉俗,产生孤独无助之感。因此,大学生要学会与人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看似简单,却蕴含很多学问。首先,要主动热情地待人。相关研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吸引人的特质。其次,要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减少或消除不良自我暗示,积极地参与到与人交流、交往中去。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倾听、体谅他人,发现和赞赏他人的优点。除了掌握以上人际交往技巧外,大学生还要认识到真诚待人的重要性,言行一致、尊重对方、待人和善,这样才能建立稳定、和谐、长期的人际关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心态。
(3)积极参加活动,培养乐观心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通过参加活动来调节情绪。一方面,要参加体育类活动。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压力,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消除消极情绪,阻碍焦虑或其他强迫性想法的产生,帮助大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要参加集体活动。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通过与人交往诉说自己的郁闷、分享自己的快乐,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乐观心态、预防心理问题。
(1)完善已有制度,健全预防体系。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预防机制中他助体系建设的第一环节就是突出高校主体地位。①整体把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发挥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以及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对心理预警机制、工作条例、危机干预制度等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对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②具体落实。针对已有“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鼓励动员教师、学生干部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班主任、辅导员可以通过查访宿舍、日常谈话、课堂教学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学生干部可通过日常相处,敏锐捕捉并及时向老师汇报异常情况,帮助学校及时识别、尽早干预。针对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跟踪随访。③及时转介。一方面,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专业机构。另一方面,实行多层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转介制度,心理咨询师之间做好衔接,二级学院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上报异常学生情况,保证预防、干预工作顺利开展。
(2)整合家庭力量,提供心理支持。家庭对于个人意义重大,有人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但一些观念落后的家长却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密切关注。因此,高校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将家庭作为补充力量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定期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与成长环境,鼓励家长和学校保持信息互通,共同预防异常情况或危机事件发生。还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 群等,推送家庭教育、家庭支持相关内容,帮助家长以更加恰当的方式给予学生关心和支持。
(3)发挥朋辈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学生进入大学后,朝夕相处的就是同班同学和宿舍舍友,在以往的危机干预案例中,很多是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同学或舍友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紧急关头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高校要注重同学力量,发挥朋辈作用。①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以及心理问题的认识,纠正学生将心理问题等同为精神病、认为预约心理咨询可耻等错误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向大学生推送心理保健技巧、心理危机识别方法、心理小测试等,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向学生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大学生成为发现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生力军。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突破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本文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难以发现的原因,挖掘早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预防机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达到及时准确预警、快速有效干预的目的,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援助,促进和谐校园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