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生活现场:深入底层的文本解读模式
——谈核心素养理念下文本解读实践

2024-02-13 02:57詹兴贵
中学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朱自清屈原文本

詹兴贵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的第21 题考查“标点”作用,表面是设题的形式,实质是文本解读实践问题,需以语段情境来理解两个画线句。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且事关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的。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而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唯有生活现场,比如说,学生如果能深入到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现场,就能够感受他处境的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引入所阅读文本的生活现场,回到文本的生活中原生态来解读,从而以“回到生活现场”开启学生文本解读的心灵之旅。

一、“回到生活现场”文本解读理论与实践

1.中国文学有以“物”托喻的传统

生活是文学起点,文学是作家对生活表达的感悟。屈原去境之时“讬诗以怨”,但“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他以“香草美人”表达美好理想和高洁人格,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达手法,开创了我国文学“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

后宋玉等人“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宋玉《九辩》借自然的物候现象——秋,塑造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秋士”这一文学形象,“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表达了中国古代中年知识分子壮志难酬的普遍哀感。一代又一代文人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以“物”托喻成了作家表达“深微幽远”之情的一种方式。

钟嵘将以“物”托喻的创作方法提炼为文学理论。钟嵘在《诗品》序写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又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释其情?”[1]引发人心灵感荡的“物”有自然的物候现象和人的生活际遇。当二者引发作家共鸣时,大自然的语言和他人的人生际遇就成了作家表达自己人生际遇的语言。于是,后人有了“回到生活现场”的文本解读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还原法”。

2.当代名家的“回到生活现场”的解读实践

(1)叶嘉莹先生“回到生活现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举例。且摘取叶嘉莹先生对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解读: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春季乃万物萌生之候,正是生命与感情醒觉的季节,而正中于春心觉醒之时……

“河畔青芜堤上柳”,“芜”者,丛茂之草也,“芜”的青青草色竟然遍接天涯,“柳”的缕缕柔条,更是万丝飘拂,这种绿遍天涯的无穷的草色,这种随风飘拂的无尽的柔条,它们所唤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该是一种何等绵远纤柔的情意。而这种草色柔条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的河畔草青,年年的堤边柳绿,则此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岂不也就年年与之无尽无穷?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试观其“独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观其“风满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桥”一词,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和无所荫蔽亦复如在目前。而且“风满袖”一句之“满”字,写风寒袭人,也写得极饱满有力,在如此寂寞孤零、无所荫蔽的凄寒侵袭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何况又加上“平林新月人归后”一句,曰“平林新月”,则林梢月上,夜色渐起,又曰“人归后”,则路断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后了。从前面所写的“河畔青芜”之颜色鲜明来看,应该是白日之景象,而此句则直写到月升人定,则诗人承受着满袖风寒在小桥上独立的时间之长久也可以想见了。

叶嘉莹先生的解词是将读者带到词人的生活现场,娓娓道来,引导读者一起体悟词人所见所感。前两句从春的物候特点来解读词人惆怅之情的无穷尽和浓厚,后一句是以生活中所见的“桥”“风”“人归”状况来解读词人内心的孤寂。以生活中事物的形象特性来解读文本,可引导读者把握意象本质,理解意象与情感的关联。

(2)孙绍振教授“回到生活现场”解读文本举例。孙绍振教授倡导还原和比较分析文学作品,他把艺术形象和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之间的差异作为分析起点。他认为“还原”可以改变阅读状态,由盲目被动的阅读转为主动的阅读去分析作品境界。他用“感知还原”“历史还原”的方式回到李白的生活现场,解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化境界是李白“中道遇赦”,除去“叛军”身份后内心轻松、归心似箭的心境写照,而不是简单的艺术夸张。

解读《荷塘月色》时,他首先是带读者回到文本的生活现场,解读朱自清追求“自由”的状态,并指出文本写了两个清华园:一个夜游时的荷塘,一个平日的荷塘;文本写了两个自己:一个平常的自己,一个当时“超出平常的自己”。然后他将读者带到“超出平常自己”朱自清夜游清荷塘的生活现场,带领读者感知朱自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内心深处却想着梁元帝《采莲赋》中男女调情的场面和《西洲曲》中民间少男少女恋爱欢会的场面;而且还要感叹“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2],由此揭示所谓自由其实是朱自清的心里颇不宁静,生活现实不“自由”的写照。其次是回到朱自清的生活现场揭示追求自由的原因。暑假时(也就是写作《荷塘月色》的7 月份),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一切都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是向往情感自由的流露。[3]他将读者引入朱自清家庭生活现场,揭示其创作动机:原来朱自清把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抒写得那么柔和、静谧,是其在追求家庭的和美;叹“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则暗示家庭的不和美。

孙绍振教授将作品生活还原到作者写文章时的生活现实(背景);叶嘉莹先生则还原到事物本来特性,将物性与人情对等,以物性来显示人情。他们的解读实践是深入到文学原理的审美鉴赏,指向文学创作实践问题,触及文学的源头,涉及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足以将读者带入文学的殿堂,直谏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

3.“回到生活现场”是艺术创作旨归

“回到生活现场”文本解读对教学而言,它可能是新的,但对创作者来说它并不新,因为创作者大多遵循“回到生活现场”的创作原则。

艺术家许燎源倡导“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回到‘物’本身”。何顿说:“我写小说,……我只想一个路,就是我要真实地把生活中间的一些故事写出来,要感觉像原汤原汁的东西,让别个读了之后觉得他周围就是这样的人”,“很平行地反映他们”。陈晓明把何顿的这个特点概括为“回到生活现场”:“他的写作不是来自某些观念性冲动……他是如此认真地写出他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如此老老实实地回到他的生活事实。这才有他的直接还原生活现场的叙事,对个体经济时期特殊的历史面目不加任何修饰的刻画。”[4]

二、高中语文“回到生活现场”文本解读教学例举

“回到生活现场”的文本解读模式出现在统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学习提示:“学习本单元,要‘回到历史现场’,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在2022 年度福建省第八场省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中,有位教师以“回到历史现场,走近历史人物——《屈原列传》《苏武传》对读”为题,践行了“回到生活现场”文本解读模式。他根据三个表现设置三个活动,解决文本解读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表现:回古时,临古地,讲古事。

活动一,讲述人物在历史情境中的遭遇。

解决的问题:回到历史现场,临古地讲古事,首先要熟悉课文内容,基于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悟古人的遭遇,讲好古人故事。

第二个表现:亲临抉择现场,理解古人抉择。

活动二,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古人的抉择。

解决的问题:理解古人的抉择,需要大量阅读。阅读资料,学生可以发现无论是屈原求死,还是苏武求生,都是一种基于彼时彼境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第三个表现:亲历写作现场,理解写作立场。

活动三,感受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臧否。

解决的问题:回到历史现场是一种阅读策略,这种阅读方式能带给大家一些借鉴和思考,借此走进史传的原生情境,体悟传主深广的境界,参与他们悲欣交集的人生。

这是“回到生活现场”解读文本的课堂教学典范,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历史人物——屈原和苏武的生活现场,体悟屈原和苏武的人生抉择;回到作者生活现场,理解司马迁和班固作传的立场。从而阐明了屈原求死和苏武求生的问题,解释了司马迁和班固作此传的缘由。学生由此明确屈原因忠君爱国和坚守真理而赴死,是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明确苏武因民族气节而求生,是为“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亦如苏格拉底面对真理、信仰和苟活时所做的抉择。课堂上,学生活在文本的生活现场,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情感,跟随古人一起做价值判断,检验着自己的志向、意志,以及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他人的价值追求就会内化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实践的能量,这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回到生活现场”是一种体验式解读,让学生确立解读文学即解读生活的观念。“回到生活现场”作为文本解读的一种模式,有助于突破高中生文本解读的困局;作为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分,能帮助学生建构语文学科的思维,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策略,掌握批判性思考与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理解语文学习的过程,将学科素养内化为生活素养,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朱自清屈原文本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屈原送米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