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伍龙寺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4-02-09 11:10杨雪
收藏与投资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

摘要:安顺市是屯堡文化之乡,在屯堡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属屯堡文化中心范围的天台山伍龙寺,作为儒、释、道合一的文化载体,是重要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历史文化遗产。伍龙寺本身体现了古人的无限智慧,对伍龙寺历史沿革的回顾以及本体建筑保护工程的梳理,可深化伍龙寺文物保护工作探析,细化保护内容,增强文物保护工作能力。

关键词:伍龙寺;石头建筑;文物保护

一、天台山伍龙寺

(一)概况

伍龙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大山坝村南部的天台山上,海拔1400米,山体高达百余米,面积占0.5平方公里左右,在过去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建筑朝向大致坐东南向西北,寺壁沿岩壁向上修葺,高低交错,因势而建,是结合儒、释、道与军事功能的屯堡式建筑,外部均由石块堆垒,与原山体紧密结合,内部结构精巧,布局灵活。在一座有限的山体上建设儒、释、道三教融合,宗教性与军事性合一的寺庙,反映了社会历史变革下地区文化的复合多样化,伍龙寺于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价值评估后,2001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文化

天台山因山体绝壁陡峭,天然巍峨,石奇藤茂,且处在滇黔古驿道旁,古时受文人墨客青睐,常有名人登山赋诗刻字。明代进士,历任贵州巡抚的彭而述曾到天台山并写下《游天台山记》,使天台山为更多人所知。

《安平县志》[1]中记载伍龙寺于明万历十八年,由来自广顺白云山的僧人开山建寺。明朝入黔屯军,天台山距天龙屯堡大约两公里,受战事因素影响,伍龙寺同时也具有军事功能。在明末清初时,有一传说吴三桂是吴风和尚的侄子,当时身兼官职镇守云南,途经天台山时特地前往拜访这位叔叔,并留下佩剑、朝服、朝笏给叔叔留作纪念;又有一说法,当时因战乱,吴三桂从贵州去往云南路途艰险,所以到寺庙中求佛祈愿“此行若平安到达,为天台重修殿宇,为大佛铸换金身。”临走时将随身之物朝服、佩剑、方孔钱等留在寺中,随后又派人从云南运了三尊铜铸的大佛、一鼎金香炉、一张大理石桌敬献寺庙,除部分实物受历史因素影响遭到破坏外,庙中现仍存有相关文物,关于传说的真伪性难以下定论。

吴风于明崇祯年间到天台山参禅,从崇祯十年起增建玉皇阁、钟楼、祖师庙、经堂、粮仓等部分,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不断维修。清咸丰年间,郑元卿主张教育,为培养人才,便以伍龙寺为房办学堂。民国二十五年,一位住持本安精通建筑,对寺庙进行扩建设计,从山脚搭建石梯通往山顶,奠定了现在伍龙寺的基本规格。

二、天台山伍龙寺的整体布局

从山下沿路步行,有多种古树栽植于此,其中有一棵银杏和一棵乌柿树龄最高,达到500年;另有刺楸、樟树、鹅耳枥、紫薇和灯台树,树龄在100~200年;树龄百年以下有栓皮栎、槲栎、三尖杉,各树植居于天台山各处。

沿途崖壁上刻的“灵石参天”,古越王者镌的“大观在上”,书法家任可澄为大殿题写巨匾“恩沾北阙”等为天台山增添许多文化气息。从山脚到伍龙寺的过程中要经过四道门,第一道衡门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在门额上镌有行草书样式的“黔南第一山”。

第二道牌楼门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券洞门上竖匾刻有“天台山”,其下有一副楹联,横批刻“天中之天”,楹联刻“九天星宿山前现,一轴烟霞门外搜”,两侧楼匾有“八仙过海图”;进门后有一座财神庙,财神庙中供奉范蠡,当时被称为陶朱公,是吴、越民间尊奉的财神。因为屯堡有许多江南人迁入,遂建立财神庙,供奉范蠡作财神爷。

第三道门是一扇连通房屋的券洞门,门前为小月台,修建于民国二十五年,门上有“印宗禅林”的浮雕,字体外框是书卷画框,画框周围刻有水八仙、弥勒佛、太上老君、松竹梅兰等,示意佛、道同时存在。楹联由当地文人陈寿昌题、名士陈肇权书,上联为“云从天出天然石峰天生就”,下联为“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该门匾额雕刻技艺精致上乘,为四门中最佳石作。

第四道门是一道券洞门,建于民国九年,门上刻有“清静禅院”,下方刻“伍龙寺”,这就是伍龙寺的正门,门道很窄,只能一人通过,在石门石壁上有前人留下的五言诗,诗曰:“天上风云聚,台前色相幽。山深忘世界,寺古别春秋。”

经过第四道门后登上步梯,可见四合院式寺庙,正殿就是寺庙主体大佛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殿前有一对石狮,石狮上有可以支撑殿阁的殿柱;大佛殿门楣有任可澄题匾“恩沾北阙”,左厢房门楣是戴明贤题匾“深山明珠”,右厢房门楣是杨朝贵题匾“咫尺盈天”,两侧厢房作客房使用。在四合院似的走廊壁上刻有人物故事彩绘,垂花吊柱,雕花窗棂,顶梁柱下垫有雕花石柱础;中间天井用石器砌成水池,雕刻有龙、鱼、金蟾,题“水月清华”,用来接房檐水,水池中种有荷花,饲养鲤鱼。正房对面隔天井为倒座房,倒座房里陈设文物、器具,作展览,在大佛殿左侧有一沿岩壁路径称为“天街”。

天街上是伍龍寺最高平台——“望月台”,正如《游天台山记》中描写“及至山寺,庙宇庄严,开窗视之,则万山皆在腰脐间”。大佛殿之后是玉皇阁,它是两层三檐的歇山顶阁楼,阁楼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在玉皇阁右侧是祖师殿,祖师殿中有道教太极八卦图的石牌,在大雄宝殿后还建有后花园和方丈室,方丈室下还有暗室以及讲经堂和藏经阁等房屋。

伍龙寺以石板修筑高墙,既用作院墙也是各殿堂的围墙,形如城堡,墙上开猫眼似的窗口,内宽外窄,数量较少,具有瞭望塔作用。伍龙寺的建筑技艺采取了穿插、错落、假借等手法,将主殿大佛殿与左右厢房以及倒座房修筑成对称式庭院,并在大佛殿后修筑起玉皇阁、观音殿、祖师殿等多类房舍,建筑总体由石木混筑。大佛殿为单檐歇山顶,殿廊顶部有鹤颈轩的装饰,在轩梁下的柁墩都刻有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故事木雕,殿前石柱刻有仰天长啸狮子形象,威严十足,大佛殿房屋面前吊柱上雕刻有南瓜或莲花状图案;倒座房在单檐歇山顶基础上中间有凸起加翘脚;玉皇阁为三重檐歇山顶加翘角,房檐穿枋上刻有“日月当头”“风云过眼”;在走廊上以人物、动物、花草树木为主题雕刻。

三、伍龙寺的保护现状

伍龙寺在“文革”时期部分遭受损坏,于198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贵州省文化厅拨款对伍龙寺进行了维修,在后期开展旅游发展工作,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通常以防汛、防火等为主。2013年,孙志民对伍龙寺在地质与建筑层面做了研究工作[2],伍龙寺作为文物的研究性质才被体现,2015年伍龙寺开展新一轮修缮工作,对1986年中不依据史实随意增修、改修的部分重新做歷史研究,并遵循还原历史原貌原则,除去苫背层,还原了青筒瓦,对大佛殿、倒座房、左右厢房、祖师殿、玉皇阁、财神庙脱落油漆重新上漆防水保护、门框柱椽等进行恢复。对原错误修缮改正以及对在2007年受暴雨影响坍塌的粮仓进行重建,现在基本不再对伍龙寺进行更多改建。

于每年假期、汛期等气候变化较大时期,为做好文物安全的工作,平坝区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对伍龙寺开展了消防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3],对游客高峰期期间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演。在文物基本面貌不易变化的情况下,高度关注周围环境,对污水、空气、噪声等进行监控,相关山体植被同样需要保护。为保证山中寺庙的安全,伍龙寺禁电、禁明火,香火统一在山下集中烧,对山上古树进行编号管理,公厕也进行重建,保证了建筑不受污水的影响。为了贴合“文旅一体”,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伍龙寺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科技文物保护工作

因伍龙寺建筑易受到自然破坏,对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需要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动态监测是应用在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一种可行性保护方案,提供有效的监测文物环境技术支持,弥补人工预测部分的不足,如对风、雨、空气的精确预测等,以此制定文物保护方案。要求工作方案应该更易操控,面对不可移动文物,对变量的掌握十分重要,对相关重点科学技术的突破与交叉应用是当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着力点。

(二)推广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天台山属于天龙屯堡的旅游版块,形成贵州西线旅游的必经之路,特别打造了因地制宜的“天龙模式”——政府协调、旅游公司主体投资、农民旅游协会与旅行社实施的旅游发展模式[4],提高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使更多人能关注天台山伍龙寺,增加对伍龙寺的相关研究。利用媒体平台,增加天台山伍龙寺曝光度,挖掘文化故事,强调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在推广过程中注重社会效益,推进旅游的长期运营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社会化模式。

(三)健全地区文物保护法规

在2017年的修缮工作中,基于文物保护法与历史原貌的工作,修复了原本垮塌的房舍,而仅通过复原,并不能解决所有文物的安全隐患,文物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为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权责制度,落实对文物安全责任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程序的流畅与严厉的法治相结合,对伍龙寺文物安全的法律规章要更细致,管理制度需灵活调整,适应各时期发展要求与文物的保护需求。

五、结语

伍龙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制、特定的历史背景、精湛的建筑工艺,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是用于教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因自然与人为的因素影响,山体与寺庙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代科技的发展应该着力于过去科技保护技术薄弱的领域,为各类文物保护提供更多有效方案。

作者简介

杨雪,女,汉族,贵州安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文物。

参考文献

[1][清]刘祖宪.道光 安平县志[M].何思贵,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

[2]孙志民.贵州省平坝县天台山伍龙寺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3(2):35,49-50.

[3]平坝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办.平坝区文物管理所开展文博场馆消防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EB/OL].(2023-08-16)[2023-11-02].https://www.pingba.gov.cn/xwzx/bmdt/202308/ t20230816_81808331.html.

[4]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6-114.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环十二烷用于纸质文物保护时受温度影响研究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论金山岭长城的文物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