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静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化时代已经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建设存在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不完善、数字化审计模型与需求融合度低以及人员素质不符合数字化审计需求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面向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要素和实施保障,以期为企业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管理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框架;设计与实施;研究分析
传统的内部审计框架不再能够充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杂业务环境和风险特征,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研究,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内部审计框架的设计与实施,以提升企业在数字化环境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能力。通过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的审计需求和挑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设计要素和实施策略,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实现有效的内部审计和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不完善
现有的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无法有效地集成和处理各种数据源,使得数据存在不完整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准确评估企业内部的风险和控制情况,数据分析功能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审计人员对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挖掘的需求,也限制了审计人员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能力。同时,一些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在可视化和报告功能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提供清晰、直观的报告和可交互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导致审计结果的传达效果不佳,决策者难以理解和利用审计结果。此外,现有的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和不充分的隐私保护措施,使得企业的数据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并对企业内部的审计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不同企业的审计需求和业务流程存在差异,现有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系统的定制化和灵活性有限,无法适应企业的特殊要求,使得审计人员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受到限制。
(二)数字化审计模型与需求融合度低
企业的审计需求因行业、规模和特定情况而异,大部分数字化审计建设由于缺乏定制化能力、审计模型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在模型设计方面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审计需求,数字化审计依赖数据分析来发现潜在的风险、异常模式和问题。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模型过于关注某些指标,而忽略了特定业务、流程或风险因素,因此,数字化审计的结果无法提供与实际审计目标相匹配的洞察和结论。同时,一些企业面临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问题,例如由于系统集成不完善、数据收集过程中的错误或遗漏,数据录入错误、数据清洗不彻底或数据源的可靠性问题,导致数字化审计模型无法正常运行或提供准确的结果。数字化审计建设的模型更新和适应性不足,无法及时响应业务变化和新兴风险的出现,导致审计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失去有效性,无法提供对最新业务风险的准确评估。此外,数字化审计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经过验证和评估,但一些数字化审计建设缺乏有效的模型验证和评估机制,无法确保模型的质量和适用性。这导致审计人员对模型的信任度下降,降低了数字化审计的可靠性和可接受性。
(三)人员素质不符合数字化审计需求
因不熟悉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缺乏使用复杂软件和算法的经验,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数字化技术能力,无法熟练操作数字化审计平台和工具,这使得他们难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审计的潜力,无法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取证。部分审计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缺乏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倾向于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审计,而忽视数字化审计所提供的数据清晰度和客观性,这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可信度和准确性。如果缺乏对企业业务流程、行业特点和相关法规的深刻理解,这会使得在审计过程中难以正确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无法提供具有战略性的审计建议。同时,部分审计人员对新兴的数字化审计技术缺乏兴趣或意识,没有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动力,这导致他们的数字化审计知识和技能滞后,无法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影响了数字化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一些审计人员在沟通和协作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合作,这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工作流程不协调,限制了数字化审计实施的有效性和成效。
二、面向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要素
(一)战略目标要素
在面向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中,战略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要素,在制定和实施审计框架时,企业应该明确其数字化时代审计的远期愿景,明确审计的重点和优先级,确定审计的定位和角色,设定具体的战略目标,并坚持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审计人员的行为和决策。战略愿景是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的基础,它概括了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方面的远期愿景和期望。数字化时代的战略愿景包括建立高效率、灵活性和风险感知能力强的内部审计机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价值和保护。战略方向涵盖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数字化时代的重点和优先级,包括更加积极地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强化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提升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协作和合作,以及推动数字化审计的创新和变革。战略定位确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数字化时代的定位和角色,包括提供可靠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建议,监督数字化业务流程和系统的合规性,保护企业的资产和利益,以及促进企业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的具体目标和成果,包括提升数字化審计的质量和信誉,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时效性,降低风险和错误的发生率,提供与业务策略和目标相契合的审计洞察和建议。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数字化时代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包括诚信、客观、独立、专业、创新和持续学习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将塑造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并指导审计人员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工作和决策。
(二)业务流程要素
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审计框架设计要求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明确和清晰的定义,这包括确定审计的参与方、流程的起始和终止点、任务划分和执行流程。清晰化的业务流程可以帮助审计团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风险点,并确保审计活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数字化时代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且多元化,要保证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审计框架需要设计有效的数据采集和整合机制,这涉及选择合适的数据源、采集和处理数据的技术工具、实施数据清洗和验证等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来发现潜在的风险、异常模式和问题。在业务流程中,审计团队应考虑如何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以识别异常模式、潜在的欺诈行为和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审计应与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紧密对接,了解业务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和重要性,以便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审计措施。与业务流程的整合还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为业务流程改进和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此外,基于数字化审计的结果和发现,审计框架设计还应包括提供业务流程改进的建议。通过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审计团队可以识别出风险点和瓶颈,提出改善控制和效率的建议,支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三)组织架构要素
审计框架需要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具备相应能力的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确立有效的审计管控和监督机制,以及制定支持审计活动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客观合理的组织架构设计有助于推动数字化审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效能性。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确定审计部门在组织内的地位和角色,明确审计部门所承担的审计范围和权限,以及规定审计部门在数字化审计中的职责和责任。同时,考虑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和能力,如确定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以及提供相关培训和发展计划以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数字化技术和业务知识,可以支持数字化审计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与内部各部门和外部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以便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与其他部门协作开展数字化审计工作,共同解决风险和问题,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整体效果。此外,数字化时代的审计框架应具备有效的审计管控和监督机制,如建立适当的审计流程和标准,确保审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准确性。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如制定适应数字化审计的政策和流程,规范审计活动的范围和程序,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数字化审计提供规范的指导和框架。
(四)风险管理执行
风险管理审计执行需要关注数字化业务的风险和内部控制,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提供准确、清晰的审计报告,并对改进措施进行后续审计和跟进,以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执行(如图1所示)。审计计划的设计要注重对数字化业务和相关风险的全面评估,了解企业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数据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审计测试和程序,计划还应考虑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以提高审计效能和发现异常模式的能力。审计实施过程需要关注数字化时代的风险管理执行,加强对数字化内部控制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和程序,以确定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重点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企业的数字资产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审计报告需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审计结果和发现,涵盖数字化业务的关键风险和控制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和可视化技术,以图表、图形和摘要的方式呈现审计发现,使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审计结果。此外,审计人员应跟踪和监测审计建议和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后续审计,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五)信息沟通审计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如确定与业务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会议、报告、电子邮件等),以确保及时有效地传递审计结果和建议。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促进审计团队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以及提高审计建议的采纳和实施。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机制,确定在审计过程中所需获取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和分析信息,以支持审计判断和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可以提供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还要考虑信息披露和报告的要素,明确披露的范围和内容,确保审计报告准确、清晰地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提高报告的可视化和交互性,使报告更具有洞察力和影响力。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审计框架设计要素,审计团队应确保审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保护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这包括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来保护审计数据和敏感信息。此外,审计团队应与业务部门建立定期沟通和反馈机制,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疑问和提供支持。持续沟通和反馈有助于加强审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提高审计的协作和效果。
三、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框架实施保障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内部审计理念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业务环境和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企业管理层应以风险为导向,将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框架的核心,审计人员应对企业的关键风险进行深入了解,并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风险点,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管理层应鼓励审计团队提升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例如掌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便在审计过程中更好地发现异常和数据关联的模式,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依赖于信息系统和技术,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对数字化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评估能力。管理层应定期培训审计人员,使他们能够了解企业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准确评估数字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管理层应鼓励各个部门与审计团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流动和共享,管理层还可以引入协同审计工具和平臺,促进审计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提高审计效能。此外,管理层应鼓励审计团队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审计方法和工作流程,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和知识分享会等活动,提升审计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二)加强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
在数字化时代,加强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是保障企业内部审计框架实施的重要一环。数字化时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快速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异常模式和不规范行为,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借助最新的技术工具和支持。例如,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远程审计工具,实时监控和分析企业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和控制环境,随时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此外,审计人员还可以利用数据采集和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图表和报告。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活动大部分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留下了各种数字足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字足迹,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估。例如,审计人员可以跟踪和分析企业员工的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员工行为记录等,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利用实时监控和警示系统来强化内部审计。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控工具和技术,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可以实时获取关键指标和警示信号,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潜在的风险。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与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和熟悉数字化工具与技术的应用。这包括对数据分析软件、远程审计工具、数字足迹追踪技术、实时监控系统等工具和技术的了解和熟练操作。通过掌握这些数字化工具与技术,审计人员能够以更高效和准确的方式进行审计工作,并能够更好地发现异常模式、风险点和违规行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这包括理解和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便深入分析和解读企业数据中的潜在风险和业务模式。通过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模式,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督。深入理解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模式,以便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和违规行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会发生快速变化,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对企业业务的洞察力。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数字化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与不同部门和业务线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往往需要与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合规等部门密切合作。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各个部门的人员合作,共同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此外,审计人员需要保持专业、中立和独立的态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他们应该保护企业的利益,秉持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行审计工作。
(四)完善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沟通
借助技术支持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利用专业的报告编制软件和工具,以结构化、合理的方式整理审计结果和发现的问题。通过使用数字化工具,审计人员可以快速生成报告模板、插入图表和数据分析结果,并确保报告的一致性和易读性。通过图表、仪表盘、热点分析等可视化方式,将复杂的审计数据和结果呈现给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审计发现,并促進更深入地讨论和决策。应用数字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从可追溯的数据源头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并将其清晰地呈现在报告中。这样可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管理层更有信心采纳审计建议和推动改善措施的实施。由于信息量庞大且变化快速,审计人员应精练地表达审计结果和重要问题,避免冗长和难以理解的语言。同时,报告中应提供清晰的解释和建议,以帮助读者理解审计发现的含义和影响,并提供可操作的改进方向。此外,除了传统的书面报告,审计人员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向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多种形式的报告传递方式,如在线共享平台、视频会议等。这样可以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实时沟通和讨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向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框架设计要素包括战略目标要素、业务流程要素、组织架构要素、风险管理执行和信息沟通审计等方面。这些要素提供了设计和实施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框架的指导,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审计需求和挑战。为确保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框架的有效实施和提高审计质量与可信度,应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内部审计理念、加强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与素质,以及完善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沟通,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时代的内部审计,特别是在技术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着重关注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框架的创新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化业务环境,并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鄢璐.基于环境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商业银行环境风险内部审计应对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23(06):4-11.
[2]张晓瑜.《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的十大新变化[J].审计观察,2023(06):56-59.
[3]陈真,金昌铉,孙丽丽,等.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定性标准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23(07):141-146.
[4]俞宏,陈俊绣,王君成.基于大数据的远程内部审计:应用框架与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23(02):15-19.
[5]杨熳.基于混沌理论的风险特征识别与风险管理框架——基层央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视角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2(12):28-34.
[6]杨育,孟丽丽,鲁见微,等.新ERM框架对外汇管理内部审计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22(10):59-61.
[7]林锐琦.a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
[8]高一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22.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