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从0到1的创业者,与其自己设想需求,不如着眼于当下需求。”
“入局是从需求出发,成长是找到被需求推着走的感觉,裂变一定是寻找到第二需求。”
“收费才能验证商业模式行不行。一旦收费,很多免费需求就不存在了。共享单车当年百企大战,现在跑出来的只有美团(摩拜)、滴滴、哈啰,就是这个道理。”
前些时,在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支点财经、湖报资本、光谷创新天地共同承办的第十九期支点思享会上,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安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宇飞,在现场分享和交流时金句频出,赢得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在光谷创新天地·创新创业中心举办,致力于通过公开课形式帮助创业者提高决策智慧,突破管理瓶颈,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合作和共赢发展。这一理念与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创总部栖居地的光谷创新天地·创新创业中心不谋而合,通过搭建无界漫游办公场景,推动所在产业链、产品链、信息链不断完善与加强。
刘宇飞从小安科技的入局、成长、裂变三个篇章,讲述了公司如何围绕城市交通短途出行新生态之共享电单车主题,成长为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达65%)、销售额连续三年过亿元、服务超百万台共享电单车的智能化生态服务商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刘宇飞,大家可能觉得很平凡,但我觉得有点意思。我的名字是爷爷给取的,我出生于1980年,正是改革开放的时候,爷爺给我取名宇宙的宇、飞翔的飞,就是希望我能“上天”在宇宙翱翔。
我读书非常努力,顺利地考上华中科技大学。但我工作后却让爷爷失望了,在“上天”和“入地”之间选择了后者,一直从事着在地上“滚”的工作。爷爷总说给我取错了名,应该叫“刘地滚”。
两轮电动车,大家都很熟悉,路上很容易看到。我自己是两轮电动车的资深骑手,上大学时就想给自己配置一个交通工具,因为爱睡懒觉总是怕迟到,要迅速赶到教室。
当时考虑了很久,买不起四轮的奥迪,只好买两轮的雅迪。买了雅迪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轮电动车确实方便,说去哪就去哪,说停就停。当然,说不见它也就不见了,崭新的雅迪骑了一星期就被偷了。但生活总要继续,我又买了一辆二手的两轮电动车。
二手车骑着咯噔咯噔地响还漏电,我骑车时大腿两侧时不时会有电流直击的感觉。而且特容易坏,坏了就得修。当年的大学校园里,总会有一个白衣少年在上学的路上修车。有同学看到了嘲笑我说,你不是学电子信息的吗?怎么转到电动车维修专业去了?
我当时非常苦恼,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一台两轮电动车,它能随借随骑,不会丢也不会坏?时过境迁,当年的白衣少年变成了今天的油腻大叔。但梦想照进了现实,我今天从事的工作,就是助力制造好用的两轮电动车。
有人会问,创业之初你们是不是就想好了要进入共享电单车领域?真实情况是,我们最初压根就没想过做这个方向。
2014年创业浪潮翻涌,我们第一次创业也是这一年,当时我是与另外两个同样毕业于华科的合伙人一起创业。幸运的是做了一年,我们就将公司卖给了一家准上市公司。
3个合伙人在第二年,即2015年成立了小安科技,最初也不是服务共享电单车,而是做小孩智能陪伴机器人。为什么最后进入了两轮电动车领域?当时学校的两轮电动车大量被盗,学校保卫处发了一个标,想找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时是在华科校内创业,经过一包、二包、三包后,最终找到了我们,问能不能做?
我们就以项目形式开始做两轮电动车的防盗服务。我们对市场研究后发现,这个市场不得了——电动车竟然有4亿保有量,每年还有3000万增量。
然而,市场却没有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对之进行物联网升级。我们就觉得,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将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
我们决定往这个方向转型,不仅仅有这样一个契机,还有情怀和成就感的触动。我们当时做小孩智能陪伴机器人做了一年,整个公司大概十来个人,已经敲定了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但是,没有一个小孩的母亲表扬我们说做得好。而两轮电动车防盗当时只做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学校的任务。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一天晚上六点半,一位五六十岁的奶奶走进我们办公室,她推开门就拿出一个木筒。我当时吓一跳,心想这是要干嘛?没想到她从木筒里抽出一面锦旗,谢谢我们帮她找到了两轮电动车。原来,这位奶奶是学校的老师,已经丢了5台车,每次丢了都没找到,但最近因为装了我们的GPS找到了。
另一件触动我们的事是,有一个认识的小伙子,一天中午在啃馒头。我们问他怎么吃这么简单,他说家里刚买的电动车丢了,想省吃俭用再买一台。当时我们非常有感触,觉得电动车防盗值得认真去做。
创业者应该着眼于当下需要满足的需求。我们决定扎实地解决车子被盗的问题,就毅然放弃了小孩智能陪伴机器人业务。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战略选择,小安科技正是因为响应了两轮电动车的防盗需求,才有从0到1。
对创业者来说,做到三五千万元的销售额是一个门槛,要想再往上到亿元,必须要有突破性成长。
我们做电动车防盗非常努力,把武汉几百家车行都跑遍了,希望铺设我们的GPS。后来又去跑郑州、北京等市场,有时候一天往返多地。但是跑了一年后看报表效果并不大,销售额只提升到5000万元。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成长?通过不断扫街后发现,防盗是两轮电动车的痒点,不是痛点。痛点需要回到交通出行的本质,也就是出行更方便,比如骑行不摔倒、自动导航、智能骑行等。但是我们之前走的是To C的后装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东西前装到两轮电动车厂。
开了3天的闭门会议后,我们决定“掉头”做To B,给厂商做两轮电动车智能化升级。我们去了全国两个最大的生产基地无锡和天津,但是跑完厂家后,效果开始也不明显。
转机是共享单车百企大战后,共享电动车出现了。
2017年的共享单车,处于“五颜六色”的百企大战,最后死了100多家企业。共享单车全面收费后骑行量急剧下降,证明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而且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两轮电动车就已比自行车卖得好,因为两轮电动车骑行更方便、舒适。夏天高温天气下,没有人愿意踩共享单车踩得汗流浃背。
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开始探索投放共享电单车。数据表现惊人,老百姓都愿意花3-5元骑行,因为比的士便宜。陆续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但是他们遇到一个问题,即电动车不智能,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接到的第一个订单,是芒果电单车在武汉大学投放的一批车辆。我们7天就改了15个版本,最后做好了智能服务产品。瞬间有了口碑,我们有了被需求推着走的感觉。短短三年,我们公司从十几人增加到了300人,年营业额从几千万元到了2亿元,占据了共享电单车60%的市场份额,服务600多個城市的70多万台共享电单车,还得到湖报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2020年,我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觉得可以做很多事情,还能做得更大,就成立了5个事业部,包括外卖小哥、海外共享、智能头盔等。我们认为这些事业部都会爆发式发展,每个业务营业额能达2亿元,整体就是10亿元。然而,一年时间过去,4个事业部没赚到钱,而且共享电单车根基业务被动摇。
于是,2021年,我们继续发挥优良的“掉头”传统,砍掉不赚钱的业务,重新聚焦共享电单车,把市场份额逐步推到了65%。
重新回到客户中间后,我们才发现客户的更多需求。我们帮助客户做城市监管平台,做城市货柜和换电站。和之前做五大事业部靠自己假想需求完全不同,现在是客户先有需求我们再去做,思路不一样。
所以,从成长到裂变,一定是再次找到需求。
问:从小安科技的经历来讲,怎样获得投资人青睐?
刘宇飞:我曾经很短暂地做过投资人,我们公司的投资人有蚂蚁金服、湖报资本等。从我个人经验来讲,投资人比较务实。企业若无法实现正利润循环,自身不过硬,靠故事包装,在投资人抽丝剥茧盘问下很难拿到投资。
投资永远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企业没有投资能活下去,有投资能做得更好。小安科技现金流变好了,才有了后续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问:刚才讲到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发掘,有没有一些方法?
刘宇飞:客户需求的发掘一定要高层亲自去抓,特别是企业还没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企业创始人一定不能脱离市场一线。
曾经有段时间,我们三个创始人躲在公司后面不见客户,怕影响销售人员积极性。后来发现弊端很明显,就是我们看不到市场需求。所以,公司有个规定,就是三位创始人必须亲自负责客户,去洞察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