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高 刘威 况林菊 刘强 熊伟 胡飘萍 张长林 乐爱平,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输血医学科;2.江西省输血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6)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出现肝功能急性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全身性炎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器官衰竭和不良预后,病死率高达50%~90%[1-2]。与欧美等国家主要以药物、酗酒、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急性肝衰竭不同,我国80%以上肝衰竭是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HBV)基础上发展而来的[3]。另据报道[4]我国有2 000~3 000 万人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因此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有效治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通过1个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体内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5,6]。人工肝支持系统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3 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有一定疗效,主要包括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bsorbent recycling system,MARS)等。受限血浆供应紧张态势和对ACLF 病理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DPMAS 序贯半量血浆置换(DPMAS+HPE)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DPMAS+HPE是利用中性大孔吸附树脂(HA330-Ⅱ)和离子交换树脂(BS330)2 个吸附柱连续吸附血浆,然后返回体内,并使用相对于PE 一半的血浆量进行血浆置换,不仅可以吸附胆红素、胆汁酸和中、大分子毒素并清除炎症介质,还可以补充凝血因子以减少出血风险。
现有研究[7-8]表明,PE 治疗能改善HBV-ACLF患者肝功能和提高短期生存率,但DPMAS+HPE治疗在改善HBV-ACLF 短期预后转归的疗效仍有待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单纯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和接受DPMAS+HPE 治疗的HBVACLF 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短期生存率差异,以探讨DPMAS+HPE对HBV-ACLF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纳入的所有病例均来自队列研究(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1800019690)。通过医院HIS 系统检索2015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HBVACLF住院患者。
1.1.1 病例纳入标准
1)HBV 感染(HBV 表面抗原阳性≥6 个月),肝功能异常史,伴或不伴肝硬化;2)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9]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根据不同慢性肝病基础分为A 型、B 型、C 型;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在未达到标准时为前期。
1.1.2 病例排除标准
1)合并有肝内外恶性肿瘤或严重慢性肝外疾病;2)年龄不满十八周岁或者八十周岁以上;3)住院期间或随访期限内行肝移植治疗;4)怀孕;5)HIV感染;6)实验室检测指标不全或失访。
1.2.1 病例基本资料
从医院HIS 系统中检索入组病例的所有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数据(年龄、性别)、患者肝硬化状态、ACLF分型、ACLF分期。
1.2.2 实验室检测指标
患者入院诊断ACLF 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治疗后资料选取出院前最近1次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
1.2.3 结局指标
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按公式计算:MELD评分=[3.78×ln(TBil mg/dl)+11.20×ln(INR)+9.57×ln(Cr mg/dl)+6.43(胆汁性或酒精性为0,其他为1)]。随访时间为患者诊断HBV-ACLF 并开始治疗至治疗后30 d和90 d,结局事件为死亡。
1.3.1 治疗组
住院期间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1次DPMAS+HPE 的病例作为治疗组。DPMAS+HPE 具体操作方法:通过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外周循环通路预冲,肝素抗凝,术前盐酸异丙嗪25 mg肌注,并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预防过敏。先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联合血液灌流器进行DPMAS 治疗,结束后序贯血浆置换,血浆置换量为1 500 mL,血浆血液流速120~15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33 mL/min。术后予以鱼精蛋白25 mg静脉推注。
1.3.2 对照组
住院期间单纯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内科综合治疗[9]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主要包括高热量饮食、肠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感染病例的抗感染治疗、限制蛋白质饮食;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利尿剂和托伐普坦治疗腹水、维持动脉血压和限水治疗肝肾综合征以及肝肺综合征的氧疗。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5,改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消除2组间的混杂偏倚:根据性别、年龄、ACLF 分型/分期、MELD 评分、Hb、PLT、血清钠(Na+)、PT、PTA、ALT、TBil、TP、Cr计算倾向性评分,采用最近邻1∶1匹配方案。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HBV-ACLF 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HBVACLF 患者30 d 和90 d 生存率。SPSS 24.0 软件(Chicago,USA)进行数据分析,GraphPad Prism软件8.0 版(San Diego,USA)用于绘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筛选3 635例诊断为重症肝炎或肝衰竭的病例,其中673例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ACLF诊断标准,排除非HBV感染病例(198例)和符合其他排除标准的病例(102 例),最终纳入373 例HBV-ACLF 病例,其中:A 型74 例、B 型235 例、C 型64 例;前期63 例、早期78 例、中期128例、晚期104例。如图1。
图1 病例筛选与分组流程图Figure 1 Flow chart of case screening and grouping
在373 名HBV-ACLF 患者中,305 名(81.77%)为男性;237 名HBV-ACLF 患者接受单纯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136名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DPMAS+HPE 治疗(治疗组),见表1。2 组基线资料对比显示,ACLF分型、ACLF分期、Hb、AST、ALT、血清钠(Na+)、血清氯(Cl-)、APTT、Alb、INR、Cr、BUN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倾向得分匹配后,与对照组HBV-ACLF 患者比较,治疗组病例的AST 中位值较高(P<0.05),其他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HBV-ACLF患者临床基本资料Table 1 Clinic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BV-ACLF patients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经DPMAS+HPE治疗前后肝功能实验室指标:AST(P<0.01)和ALT(P<0.01)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此外,血清总蛋白(TP)治疗前后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HBV-ACLF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Table 2 Improvement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in HBVACL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LF 分期、MELD评分、ALT是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1,P<0.01;OR=0.973,P<0.05;OR=0.999,P<0.05),年龄、ACLF 分期是90 d 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1,P<0.05;OR=1.893,P<0.05);DPMAS+HPE是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30 d:OR=0.497,P<0.05;90 d:OR=0.436,P<0.05),见表3。
表3 HBV-ACLF患者30 d和90 d死亡影响因素Table 3 Influence factors on 30-day and 90-day mortality in HBV-ACLF patients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30 d累计生存率(50.71%,69/136)和90 d 累计生存率(30.15%,4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30 d(44.12%,60/136)和90 d(22.79%,31/136),如图2。
图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曲线Figure 2 Survival curves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本研究对比了HBV-ACLF 患者住院治疗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其中治疗组患者AST、ALT 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10],提示DPMAS+HPE 能有效清除肝细胞损伤所释放的转氨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清TP含量在接受DPMAS+HPE治疗后下降,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与DPMAS 在吸附胆红素的同时损耗白蛋白有关,国内外研究[11-12]也提示,DPMAS 可引起血浆白蛋白丢失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不良反应。因此,当DPMAS 和PE 联用时,一般建议先行DPMAS 后序贯PE,可改善总蛋白减少和凝血紊乱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13]。但本研究未观察到TBil、INR 明显下降,推测与本研究治疗组纳入的病例住院期间均只行1 次DPMAS+HPE 治疗有关。ACLF 患者因肝细胞损伤,其结合游离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总胆红素不断积聚。国内1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14]结果也表明,以PE 为基础的人工肝治疗后,HBV-ACLF患者TBil有1个瞬时、显著的下降,但TBil 和INR 在没有后续PE 治疗的情况下会反弹到高水平。因此,在进行人工肝治疗之后建议监测TBil和INR等实验室指标,当其反弹时应适时再次进行人工肝治疗。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CLF 分期是HBV-ACLF患者30 d和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期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这与现有研究结果一致[14]。ACLF中、晚期患者由于存在肝外器官衰竭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常并发肝性脑病,尤其是晚期患者,因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和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人工肝治疗并发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诱发肝性脑病的风险增加,应尽早进行肝移植治疗。
Larsen[7]对比了成分血浆分离吸附(frac-tional plasma separation and absorption,FPSA)、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3 种人工肝模式,结果表明仅有TPE 能够提高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然而TPE 的血浆置换量1 次可达2 000~4 000 mL[15],血浆使用量大,血浆来源难以保障。本研究结果也显示DPMAS+HPE 是HBV-ACLF 患者30 d 和90 d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此外,相比内科综合治疗,DPMAS+HPE 能显著提高HBV-ACLF 患者30 d 和90 d 累计生存率。已有研究表明,DPMAS 序贯HPE的人工肝模式能充分发挥DPMAS对TBil的吸附作用,最大限度去除TBil[16],同时,PE能补充凝血因子,减少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17],这可能是DPMAS+HPE 提高HBV-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观察到2 组患者治疗前后除ALT、AST 外,其他肝功能实验室指标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但2组患者30 d和90 d累计生存率差异显著,提示DPMAS+HPE的人工肝模式在提高HBV-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疗效可能比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18]。
本研究病例数据来源于单中心,病例数量较少,在进行DPMAS+HPE对HBV-ACLF患者生存分析时,未将HBV-ACLF患者按照不同分期进行分层比较,以探讨HBV-ACLF 不同分期患者采用DPMAS+HPE 治疗的获益。另一方面,全身性炎症反应是HBV-ACLF的主要临床特征,1周内SIRS的发展是HBV-ACLF 患者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19]。由于病例资料缺失值的存在,体现SIRS 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6 等未纳入观察,导致HBV-ACL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完善。以上不足将在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中予以完善。
综上所述,相比单纯内科综合治疗,DPMAS+HPE能提高HBV-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其可作为1种有效治疗HBV-ACLF患者的人工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