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渠朝餐歇半霎”的“渠”,不能注释为“他”

2024-02-03 18:47魏建宽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照管雏鸭秧歌

魏建宽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本,选取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人教社的编辑,将“唤渠朝餐歇半霎”中的“渠”注释为“他”,实是误注。

正确的注释应该是将“渠”标注解释为“她”,即诗中的“田妇”。

时下,宋诗的鉴赏著作,最普及的恐怕当属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第1版为1987年版)。此书也收录了杨万里的《插秧歌》,它的鉴赏作者为萧瑞峰。萧瑞峰先生是将“渠”解读为“他”的,如果人教社编辑是受了这类书的解读文章的影响而将“渠”注释为“他”,那就是以讹传讹了。

萧瑞峰先生对《插秧歌》的后四句是这样解读的——

五至八句通过描写农家夫妇的对话及对话时的情态,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四句,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渠,意即他;霎,即一会儿。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要不是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何至如此?“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工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他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他的答话。“莳”指栽种,“匝”指完毕。他说,秧苗刚种下去,尚未挺劲;况且,也还没有栽种完毕。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我怎么能歇得下呢?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他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为什么不能像萧瑞峰及人教社编辑那样,将《插秧歌》中的“渠”注释为“他”呢?

一是如此解读,在文本解读上,会构成前后矛盾。

诗歌第一、二两句,明确告诉读者,在田中插秧的人为“田妇”及“大儿”,而“田夫”是“抛秧”者,“小儿”为“拔秧”者。第六句,“低头折腰只不答”的人,也不难理解,应该是“插秧”人。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唤渠朝餐歇半霎”的人呢?先用排除法,根据文本进行排除。首先不可能是“田妇”与“大儿”,因为他们正在插秧呢。也不可能是“小儿”,他正在另一个空间,即在“秧田”呢。因此,“唤渠朝餐歇半霎”的动作发出者,只能是抛秧的人,即“田夫”。

“田夫”所“唤”的“渠”又是谁呢?应该不是他的“大儿”,而應该是他的妻子,即诗中的“田妇”。这个结论,可以从“低头折腰只不答”良久之后仍然有的应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可以得出。

这个结论也可以用排除法来推断。如果是田夫劝正在插秧的大儿子“歇半霎”,先去吃早饭,那么按照古代的礼仪,老子吩咐儿子,儿子纵然正忙着“低头折腰”插秧,他也不敢不及时回应他老子的话啊,怎敢“只不答”呢?因此,“唤渠朝餐歇半霎”,只能理解为田夫对田妇的劝请。

二是根据农业生产常识及人物个性推断,也知道“渠”应该理解为“她”,因为“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更应该是“田妇”的个性化语言。

只要是在江南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村有水田的地方,就必有水塘。《插秧歌》所展现的是一座村前有池塘的村庄,村中各家所养的鹅鸭多是放养的。人们照管它们,一不留神,鹅鸭就会呼朋引伴,爬上塘堤,溜进水田,于水田中觅食田螺、泥鳅。当田夫招呼插秧人“歇半霎”去“朝餐”时,田妇说出了最符合农家妇人的心事细密的话:“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我们家的刚插下秧苗的水田必须留下一个人,否则鹅鸭来了,我们今天早上插秧那不就是白忙活了吗?这两句话,其实还有田妇的潜台词:我不是不愿同你们一起去吃早饭,你们先去吧。等你们吃过了,再回来插秧,我就可以放心回家也“歇半霎”,可以吃早餐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猜你喜欢
照管雏鸭秧歌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学龄前儿童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昌黎地秧歌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完善之思考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