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4-02-03 11:05刘佳于洪梅孙明哲吴威李雪璨
成才之路 2024年3期
关键词: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刘佳 于洪梅 孙明哲 吴威 李雪璨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国家重视。推进“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基于此,文章以高职教育中的食品类专业为例,探讨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包括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标准制定、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以推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053-04

基金项目: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HK2023094);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与美育教育互通互融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ZCZ046)

职业教育中的“中高本”一体化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及本科职业教育三个教育层次的衔接,各层次之间的连通或承接,旨在使学习者能更加顺畅地、无重复地,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过渡[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高职院校建立“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积极意义。而职业教育的食品类专业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可有效培养更多优秀的食品行业人才。

“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是逆向教学设计,其教学设计思想方法是教学从终点,也就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成果开始[2]。因此,高职院校在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明确专业人才的培養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教学活动。

1.扎实的食品专业理论知识

学生应获得扎实的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食品成分、加工工艺、食品安全、品质控制、食品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最新的食品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

2.熟练的食品相关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应具备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食品制备、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学生应能够操作现代食品生产设备和工具,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3.创新研发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与研发是食品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关键素质,因为食品行业不断演进,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不断变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学生应具备新产品开发的能力,需要深入了解不同食品成分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优化产品的味道、质地和营养价值,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创新和研发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学生应具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协作的能力,以集思广益,推动创新项目的成功。

4.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从事任何职业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食品行业这样与公众健康和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食品专业的人才应将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最高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食品专业人才从事食品行业应秉持诚实和透明的职业道德原则,也应秉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影响。食品专业人才还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在学校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创新。

“中高本”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可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分层确定,并按照具体的素质目标模块确定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内容。

食品专业应用“中高本”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做好教学内容的建设,并做好“中高本”一体化的衔接准备。教材内容应体现中、高、本的贯通合作。

1.中职阶段

学生应学习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知识,包括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化学等,以理解食品的组成和特性。学生应熟悉食品制备和加工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包括食品加工设备的操作、食材处理、烹饪技巧等。学生应接受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培训,了解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以及食品卫生实践。学生应了解基本的营养学原理,包括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饮食的健康影响以及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2.高职阶段

高职阶段教学内容是在中职阶段的基础上的继续深化,学生应深入学习食品工程和生产工艺的高阶知识,包括工艺流程设计、食品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生产线管理等。学生应进一步学习食品成分的化学特性和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组成和特性,并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食品分析。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以使其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3.本科阶段

学生应深入学习更高层次的食品科学知识,进行食品工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工艺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学生应深入了解更高层次的食品分析技术,包括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以进行更精确的食品分析和检测。学生应学习食品企业管理的原则,包括市场战略、财务规划等。高校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化,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冗余。

实施“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建设标准化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在中职、高职和本科阶段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3]。学校培养食品专业人才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中、高、本阶段统一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以保证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为他们日后在食品行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应按照不同的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通用基础能力、岗位基础能力以及岗位核心能力。

制定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的课程标准是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步骤。制定课程标准的目的和目标,主要是满足食品行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确保毕业生具备必要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学校应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以确保课程标准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使各个学科都有相应的课程标准。相关部门应对课程标准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与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保持一致。学校要围绕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设计流程,由任课教师申请,教研室、教学单位、教务处初审和终审,最终明确课程规划[4]。

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经验积累,提高他们在食品行业就业的竞争力。学校应与食品行业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目标、范围、责任和权益分配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合作顺利进行。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在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的机会,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项目,例如研发新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或改进生产流程,要求学生参与到项目工作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可以邀请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趋势一致,并提供实际经验的指导。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机会。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中,应确保知识产权的权益明确,包括专利、商业机密等,以防止潜在的纠纷。校企双方可共建实训基地,便于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决定投入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培训材料等,确保基地具备足够的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培训需求。学校要根据食品行业的实际需求,制订与实训基地相关的课程计划,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培训。学校可与食品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合作,推广实训基地,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企业参与合作。

“中高本”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需要中、高、本等学校相应专业的融会贯通,需要建立明确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合作机制,以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之间平稳过渡,有序协同发展。不同层次的学校应共同制定并实施一致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和课程对接更加顺畅,包括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统一规划。学校可制定学分互认和转移政策,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无缝转移学分,这有助于学生在“中高本”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灵活选择学校[5]。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共享教师资源,允许教师跨校授课或提供在线教育,这有利于确保教学质量的一致性,減少学生资源较差等问题。学校要推动跨校合作项目的开展,如研究项目、创新竞赛和社会实践等,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发展。学校要共同建立跨校的评估机制,监测学生的学术进展和综合素养,以确保质量的一致性。

为促进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深入交流,学校可就食品类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成立教育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育政策、课程设计、资源共享等事宜,确保跨学校合作的达成。学校可以建立共享教育资源的平台,如在线课程库、教材共享平台等,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弥补各层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同级别的学校之间可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定期举办跨校的教育研讨会和培训活动,让一线教师们、专家们分享经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中高本”一体化的教学中,学校应建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评价标准及相关的细则,使整个教学评价能够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6]。

1.选择评价方法

各学段的学校应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确保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实践技能。考试是常见的评价方法之一,可以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食品类专业,期中和期末考试可以涵盖食品科学、食品安全、食品工程等领域的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撰写研究论文或学术报告,以展示他们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学生可以选择与食品类专业相关的主题,如新产品开发、食品质量控制或食品营养研究等。针对食品类的实验学习,学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等。教师可根据实验报告对学生展开评价。学生可以参与项目工作,如食品加工项目、食品品牌设计或食品创新项目,他们的项目成果可以作为评估的一部分,用来评价实践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对于职业教育,实际技能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实训成果来展示他们在食品生产、食品安全管理或食品营销等领域的技能和实际经验。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学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食品类专业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培养,提高他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制定评价标准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质量,制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考虑到学生所需展示的特定技能。除了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外,还可基于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要求、学科标准或国家教育标准等来制定。例如,在食品安全课程中,可以参考国家食品安全法规来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清晰、可测量和可衡量,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表现。评价标准应具备明确的标准项和标准级别,以帮助评估者明确何为优秀、良好、合格或需要改进。每个评价标准应该与相应的评估方法相关联,评价标准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3.明确评价指标

明确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学生在特定领域或任务中表现的具体标准或标志,评价指标应是具体、可测量和可衡量的,以便评估者能够明确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评价指标模块可为学术论文、项目报告、实验报告、口头报告、实际技能表现等。针对每项评价指标模块,学校应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以实际技能表现为例,具体的评级指标为: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执行特定的实际任务,如食品加工、实验操作等;学生是否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学生是否能够应对实际问题和挑战,采取适当的行动;学生的实际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等。明确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也可用于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表现。

4.確定评价主体

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负责设计课程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分体系,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评估数据,然后提供反馈和成绩。食品类专业,行业专家可以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参与课程评价,以确保课程内容和标准与实际行业需求相符。学生要在评价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自我评估、课程反馈和课程改进的过程,以促使教师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企业也应参与课程评价,以促使职业教学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可确保课程评价的多样性和客观性,收集多维度的反馈和评估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课程的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确保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学校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评价体系应根据中、高、本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来确定,以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

综上所述,食品类专业的“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明确培养人才的素质,旨在培养适应食品行业需求的多才多艺的专业人才。实行“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建设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教育的种类,食品类专业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应用“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合,使人才一体化培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应用“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教学的适应性,结合各学段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标准,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食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秀红.中、高、本衔接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7):53-54+58.

[2]徐骞,周丽娜,沈南山.“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23,30(22):15-17.

[3]任昭,李会荣,李俊涛.“中高本”贯通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探究[J].陕西教育,2023(08):71-73.

[4]曹昌仁.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以“数控铣加工”一体化课程为例[J].信息系统工程,2023(11):149-152.

[5]张开江,苗兴国.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06):81-97.

[6]郝淑卿.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 2023(35):55-57.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alent Training Path for Food Majors with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iu Jia, Yu Hongmei, Sun Mingzhe, Wu Wei, Li Xuecan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33,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tructure,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countr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is a major decis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hina’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takes the food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of "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in the food major category, including innovative measures in goal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standard formul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 school collabor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food majors,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food related majors;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education;talentdevelopmentpath

猜你喜欢
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