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远红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北京 海淀 100084
综合性科技期刊是指涵盖自然科学中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类连续出版物[1]。综合性科技期刊因其涉及多个学科,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传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性科技期刊既包括针对某个大类领域的科技期刊,比如综合性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综合性农业科学科技期刊(如《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也包括涵盖多学科的科技期刊,比如综合性工业技术类科技期刊(如《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自然科学类科技期刊(如《科学通报》)以及综合性大学学报科技期刊(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当前,面对学科领域的进一步细分,众多原先归属二级学科的学科不断被提级为一级学科,加之一些新兴领域的出现,学科出现了纵向细分化和横向交融化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新刊不断涌现。新刊依托国家、办刊单位的激励政策,汇聚了一批在该领域具有深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为快速提升我国的科技影响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新刊的蓬勃发展与现存的大量综合性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止步不前形成鲜明对比。基于现状,笔者拟针对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研究:首先回顾该类期刊发展的历程,然后分析其在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探讨该类期刊在细分领域冲击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科技期刊自1665 年诞生至今,历经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等各个时代,一直没有停下蓬勃发展的脚步[2]。19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期刊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世界顶级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Nature》和《Science》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自然科学期刊,是1900 年由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亚泉杂志》,该刊着重介绍理化、博物等自然科学知识。后来,随着国内大学的诞生与发展,陆续产生了一批高校学报,如《东吴月报》(现为《苏州大学学报》)、《清华学报》(现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上和资金上的巨大支持。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在1950年率先创办了《科学通报》(月刊)、《中国科学》(季刊)、《科学记录》(季刊、外文版)。这一时期,中国高校也先后创办了130 多种自然科学学报[3]。这些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二十年里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为当时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陆续创办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包括高水平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 年创刊,月刊)、《中国工程科学》(1999年创刊,双月刊)等。
总体来看,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一直见证和参与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截至2020 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 963 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4 404 种(包括汉文4 362 种、维吾尔文18 种、蒙古文9 种、哈萨克文6 种、藏文5 种、朝鲜文2 种、汉藏文2 种)[4]9。在2020 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收录的3 943 种期刊中,中文科技期刊为3 441 种,分布于65 个学科,其中跨多个学科的期刊有389 种[4]126,主要分布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工程技术综合、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笔者将上述389 种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提取出来加以研究后发现,2010 年前后是该类期刊创办的最后窗口期,仅有《科学技术创新》(1997 年创刊)、《中国工程科学》(1999 年创刊)、《科学技术与工程》(2001 创刊)、《中国科技论文》(2006 创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创刊)、《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 年创刊)等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得以创办,总数不超过10 种。近年来,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学校层面,对科技类期刊创办的支持都更倾向于专业细分领域,侧重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面对科学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2021 年5 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就优化学术期刊布局结构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和要求:“原则上不再新批多学科综合性学报。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5]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发展趋势已迫在眉睫。
2013 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推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主要加大对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而对中文科技期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资助项目主要是“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2018 年12 月6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下发了《关于公布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2018 年度入选项目的通知》,共有95 家期刊入选,其中:入选学术创新引领项目的有77 家,入选产业发展服务项目的有13 家,入选科学素质培养项目的有5 家。在这95 家期刊中,只有科学素养培养项目中的《知识就是力量》属于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本文将其归于科普类),其余94 项均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专业背景。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七部委于2019 年11 月22日联合启动实施的,下设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以及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等7 个子项目[6],对单刊建设、刊群联动、平台托举、融合发展进行系统布局,力图多点支撑、多点协同发力。从入选的280 种期刊来看,22 种领军期刊和29 种重点期刊中均无中文科技期刊;在30 种高起点新刊中,均无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在199 种梯队期刊中,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仅有《科学通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等8 种,另有学科背景较强的综合性科技期刊3 种(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可见,多学科综合性期刊在280 种入选期刊中占比仅为2.85%,在389 种[4]126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占比仅为2%。
目前,国内科技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虽然这三家评价机构在评价指标上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能被这三家评价单位收录的期刊在绝大多数单位都被认定为科技核心期刊[7]。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版)》共收录中文期刊1 990 种,其中科技期刊1 251 种[8]120。在这1 251 种科技期刊中,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有136种(与2017 版数量相同),占科技期刊的10.9%。而在这136 种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中,有综合性理工农医类期刊119 种(从504 种[8]772遴选出来,占比23.61%,其中入选的110 种为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论17 种(从161 种[8]783非学报的综合性科技期刊遴选出来,占比10.5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1--2022年)》共收录期刊1 262 种,其中中文综合科技期刊82 种(综合性期刊67 种、综合性自然科学9 种、综合性工业技术6 种),占总数的6.5%。在其新增的36 种中文期刊中,均无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
《2022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共收录中文科技期刊2 181 种,其中多学科综合科技期刊199 种(自然科学综合类12 种、自然科学综合大学学报类53 种、自然科学师范大学学报类26种、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类22 种、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类86 种),占总数的9.1%。在新增的30 种中文科技期刊中,均无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
针对上述现象,部分评价机构专家认为,多数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的专业学术影响力下降,在学术评价上处于劣势地位,核心期刊扩容也将面向“专、精、特、新”型期刊。因此,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向专业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2021 年11 月和2022 年12 月,中国科协分别发布和更新了由其所属全国学会参与编制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总汇》[9]。2023 年,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又公布了包括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等9 家学会参与编制的“2022 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项目”。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各专业学会对本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的分级工作已进入正规化、制度化。目录分为T1、T2、T3 三个级别,其中:T1 期刊是已经接近或具备本学科领域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T2 期刊是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的期刊;T3 期刊是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可的重要期刊。
从2022 年12 月中国科协所属的39 家学会正式发布的首版分级目录来看,入选的中英文期刊一共有5 839 种次(包含个别期刊多次入选,如《科学通报》等)。其中,仅有94 种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入选临床医学、能源电力、中医药、地质学、建筑科学、煤炭、地理资源、航空航天、植物科学、有色金属、冶金工程技术与金属材料(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汽车工程、铁路运输、信息通信、计算、纺织、兵器科学与技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航海领域、公路运输、舰船科学等21 家学会发布的分级目录;仅有《科学通报》《工程科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19 种多学科综合性期刊入选T1 期刊。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全国性学会发布的T1 期刊目录中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分布情况
以国内最大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为例,在其公布的16 种T1 期刊中,仅有《科学通报》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入选;在其公布的23 种T2 期刊、29种T3 期刊中,均无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入选,而入选的很多期刊甚至未进入前面所述的三家国内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任何一家。当然,也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T1 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同时入选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发布的本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T1 级。
必须承认的是,全国性学会开展的期刊分级工作,为本领域未进入国内核心评价体系的期刊打开了一扇助推学术交流的窗口。但是,大量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始终游离在专业学会之外,无法借助学会力量来扩大学术影响力。这直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在举办学术会议和征稿时,时常把这类综合性期刊剔除在外;二是虽然有少量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被前面所述的三家机构收录,但仅仅因为其多学科综合性的背景,作者在投稿时也会首选本专业的核心期刊。
面对学科领域不断细分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尤其是被上述三家国内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认可且有一定历史积淀和品牌效应的期刊,如何应对并从中突围,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定位决定方向。期刊定位既来自传承,也需要办刊人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修订,同时也需要办刊人多角度研判期刊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明确期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以笔者所在的《实验技术与管理》为例,该刊创刊于1963 年,是国内第一本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试)验技术、仪器研制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期刊。该刊从横向看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涉及机械、能源、化工、航天等多个方面,但如果打破惯性思维从纵向看,该刊聚焦在实验上,侧重在实(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研制、实验室安全等方面。明确了这一办刊思路,在专题、专栏、专刊的策划上就有了落脚点,期刊约稿主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热点、科技前沿,侧重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实(试)验方法,从而最大程度体现期刊在领域内的影响力。例如,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上,《实验技术与管理》于2021 年5 月推出了由清华大学蔡峥撰写的《天文望远镜的历史与展望——兼论清华宽视场巡天望远镜(MUST)》[10]。该文一经推出,迅速被《新华文摘》2021 年第16 期全文转载[11];同时,该文为期刊带来了持续的影响力,在2022 年分别被本专业重要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中国光学(中英文)》[12-13]引用。2021 年10 月,《实验技术与管理》推出了祝融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的撰稿《祝融号火星车的试验验证》[14],从内、外场试验验证技术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将前沿热点和实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2022 年被《科学通报》引用[15]。
早在1996-2010 年,《中国科学》这本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就完成了领域规划,孵化出《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数学》《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国科学:信息科学》[8]212等多种国内本领域顶级期刊,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转型做出了榜样性探索。但受限于刊号资源和稿源,大量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并不能像《中国科学》那样孵化出多个领域新刊,而不得不去探索一条有限资源下的转型道路。多学科是该类期刊的特点,体现在编委、审稿人的学科背景多样化、期刊参加和支持的学术会议多样化等方面。此类科技期刊在向“专、精、特、新”转型的过程中,要坚决依靠主办单位的强势学科,以专刊、专栏、专题的方式呈现某一个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当前,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的重要精神论述,始终服务国家科技进步,重点关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16]154-157。在选题上,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紧紧抓住学科综合、内容系统、选题灵活这一特点,加大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交叉领域专题、科技前瞻领域的专题出版[17]。比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21 年推出的《匠心弘扬三峡精神,创新引领水电未来——智能建造暨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发电专刊》《服务大国重器建设,塑造岩石力学强国——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刊》等4 个专刊,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前,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从与热点话题和前沿科技相关的综述类文章入手,积极拓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由于综述性论文涵盖了某一个或多个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它的被引频次明显高于研究性论文[18]。如《实验技术与管理》就实验技术演进、试验方法评述等专题,约请著名专家学者撰稿,用文章吸引一批本专业领域内的青年学者。《实验技术与管理》于2023 年第1 期推出了由清华大学唐晓强撰写的《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19],该文推出后,被《科学网》在两个版块同时进行摘编报道,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
一方面,要从国家政策层面挖掘期刊发展的着力点。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文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积极推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成果传播。当前,面对细分领域科技期刊的挑战,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学术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要打破这种窘境,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16]156--158,在逆境中寻找突破、寻找创新点。比如,实验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应该紧紧抓住来自国家层面的信号,从原先服务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一线工作人员,到聚焦鹏城、张江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汇聚一批实验技术专家,探索如何通过“有组织实验”支撑“有组织科研”,期刊要从国家层面不断挖掘政策导向信息,多维度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有评价机制。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到今天,无论是通过栏目细分还是通过专刊来融入细分领域,都需要期刊本身做出调整的努力。当然,因为刊号和办刊资源受限,不可能所有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都可以就某些优势专业形成2~3 个子刊。今天,一些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不仅在学术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潜在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一些期刊,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学术积淀,它们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中国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提到的三家核心期刊统计源或引文数据库,其评价指标和收录标准虽然存在差异,但收录的期刊均被公认为是发文质量高、情报含量大、转摘率与被引率较高,能够代表该学科(专业)中国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向[17]。当然,如果389 种[4]126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中有100 种期刊有较好的上升通道,那么在中国科技史上无疑又会多增加一些百年老刊。
当前,鉴于国内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对于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排名的合理性低于专业类期刊,有学者提出将学科偏向性很大的一些综合类期刊划分到相应的专业类期刊领域,如可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划归地质类期刊[1]。但对于更多没有明显学科偏向性的期刊,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综合性大学学报,并不适合这种划分方法。所以,我们迫切盼望国家有关部门拿出像抢救百年老字号那样的担当和魄力,对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进行分级认定,从中遴选出一批具有影响力较高、学术支撑广泛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并将其与专业学会的期刊分级目录进行同级对标。这对于破除科研团体壁垒、促进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甚至为培育中国版的《Nature》《Science》打下基础。
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学科专业领域不断细分的挑战,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需要适应变化,创新办刊理念,找准办刊定位,注重多年积淀下来的品牌和学术声誉,从学科交叉融合层面下功夫,通过组稿约稿突出创新、打造特色,让期刊对作者、读者有黏度。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能对现有的科技期刊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为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让这类期刊在细分领域背景下能有效融入学术团体,继续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