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强,傅益霖,彭 春,刘 玥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2020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双碳”目标写入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碳达峰行动。同年11 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调“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为贯彻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认真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创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模式,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于2022 年4 月印发《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①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8 月公布了首批试点名单。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以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通过调结构、上工程、推技术、促交易、强管理等各种手段的有效组合,最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于零。换言之,近零碳不是不排放,而是要求碳排放总量稳步减少,单位碳排放经济产出更多更大,使园区碳效能具有先进性、引领性。
我国工业、产业等各类园区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1%[1]。因此,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也有利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更好地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防治的协同,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本研究采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2022 年发布的《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根据各能源消费实物量乘以各能源碳排放因子加和得到碳排放量。能源主要包括煤品、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碳排放因子采用《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中的数值(表1),其中煤品为1.981 2 吨二氧化碳/吨、石油为3.017 2 吨二氧化碳/吨、天然气为21.650 2 吨二氧化碳/万立方米、电力为1.031 0 吨二氧化碳/万千瓦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表1 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式中:
E-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
ADi-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单位为万立方米、万千瓦时、吨;
EFi-第i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万立方米、吨二氧化碳/万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吨;
i-能源种类。
依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22》,2021 年四川省各能源消费实物量为:煤品77 960 937.81 吨,石油26 600 528.13 吨,天然气2 854 235.64 万立方米,电力32 862 777.7 万千瓦时,其中各领域具体数值如表2 所示。根据碳排放计算公式1 可得,2021 年四川全省碳排放量约为3.3 亿吨;从碳排放领域来看,农业碳排放量约为505 万吨,占比1.53%;工业碳排放量约为2.3 亿吨,占比69.51%;建筑业碳排放量约为1 073万吨,占比3.25%;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约为3 277万吨,占比9.92%;商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碳排放量约为845 万吨,占比2.56%;其他服务业碳排放量约为982 万吨,占比2.97%;居民生活碳排放量约为3 390 万吨,占比10.26%。可以看出,工业碳排放占绝对主导地位。从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品消费碳排放量约为1.5 亿吨,占比46.75%;石油消费碳排放量约为8 026 万吨,占比24.29%;天然气消费碳排放量约为6 179 万吨,占比18.70%;电力消费碳排放量约为3 388 万吨,占比10.25%。由此可见,四川省碳排放结构与四川省“以煤为主、油气相辅”的能源消费结构相符合。但具体到七大领域来看,每个领域的能源消费结构互不相同(表3)。
表2 2021 年四川省不同行业碳排放量与消费实物量估算情况
表3 2021 年四川省不同行业能源碳排放结构占比情况
从碳排放趋势来看,从2017 到2021 年,五年内四川省碳排放量增加了约3 千万吨,增长幅度约为10%,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达峰拐点尚未出现。从行业领域观察,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量逐年提升,农业领域碳排放量增加了约80 万吨,涨幅约19%;工业领域碳排放量增加了约2 000 万吨,涨幅约10%;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增加了约590 万吨,涨幅约21%;商业碳排放量2019 年达到顶峰9 764 909.52吨,之后开始下降,两年内降低了约132 万吨;建筑业碳排放量2018 年后趋于平缓,维持在1 060 万吨左右;交通运输业常年维持在3 200 万吨左右;其他服务业则有较大波动,2020 年降至最低的868 729.81吨,2021 年又激增至最高的9 825 075.35 吨,相差约120 万吨。从能源结构来看,煤品和石油消费碳排放量趋势较为平缓,其中煤品消费碳排放量稳定维持在1.5 亿吨左右,石油消费碳排放量稳定维持在8 000万吨左右;天然气和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则大幅增长,其中天然气消费碳排放量五年内增长了约1 500 万吨,涨幅约32%,电力消费碳排放量五年内增长了约1 100 万吨,涨幅约50%。
综上可知,四川省碳排放现状主要体现为四个特点。第一,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尚未迎来碳达峰。第二,工业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心领域,占比70%左右;交通运输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均占比10% 左右,情况较好。农业、建筑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第三,四川省“以煤为主、油气相辅”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煤品消费碳排放量占据主导地位,七大领域能源需求的差异导致不同行业内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呈现异质性特征。第四,近年来四川省天然气和电力消费逐年增长,煤品和石油消费则相对平缓,说明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
2022 年4 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启动了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试点工作。8 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独角兽岛等17 家试点近零碳排放园区。经过调研分析各试点园区,本研究发现各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各具特色。
一是区域聚集度高。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聚集了多达10 家试点园区,占比达58.8%。二是聚焦绿色低碳产业。主要围绕锂电材料、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建圈强链,兼顾经济发展与近零碳建设。如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聚焦汽车制造业,积极促进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三是建设路径差异大。试点园区根据各自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建设路径和模式。如攀枝花格里坪近零碳排放园区从煤化工产业着手,努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一是大力布局新能源,促进企业节能改造。如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屋顶光伏,对园区内现有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二是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碳能源中心。如青神经开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系统;彭山经开区近零碳排放园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中心,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50%以上。三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如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大力开展“零煤化”活动和减油行动;乐山高新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大力推广“气改电”活动,推动100%使用非化石能源示范企业建设。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模式,降低园区碳排强度。如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发展集中供能,实现供冷供热90%电气化;内江高新区白马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微电网,实现园区向低能耗强度和低排放强度转型。
一是专注园区主导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如什邡经开区近零碳排放园区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实现传统化工和建材等产业的绿色转型。二是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低碳产业集群。如阆中经开区近零碳排放园区紧扣食品加工产业,深度建设“古城旅游+食品工业”发展模式。三是引进高新节能产业,减少高耗能产业占比。如金堂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引进以光伏和新型锂电为核心的产业,计划打造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一是构建近零碳能源智慧系统,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效集中应用。如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以全周期近零碳为园区建设理念,打造了“能碳双控”平台。二是推进生产流程数字化,提升企业数字生产能力。如青神经开区近零碳排放园区积极建设数字化车间和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和低碳化。三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联化,打造一体式智慧交通网。如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打造多式联运绿色物流,推广智轨交通和换电重卡。四是数字赋能,利用技术手段建设城市近零碳CBD、公园等,打造智慧园区生活。如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公园城市近零碳CBD,以技术方式赋能园区智能生产生活。
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下称IPCC)碳排放清单,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拟从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分析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大力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2]。目前,四川省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品消费碳排放达到1.5 亿吨,占比46.75%;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消费碳排放合计约1.4 亿吨,占比约43%,而属于绿色低碳能源的电力消费碳排放仅占10.25%,能源结构亟需优化。此外,四川省能源网络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交易机制有待完善,需求响应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电力跨省跨区域输送利益协调机制缺失,配套辅助成本尚未得到合理补偿;能源管理体制滞后,职责分散,信息化水平不高等[3]。综合来看,四川省能源领域碳排放现状与国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有差距。
工业生产具有显著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特征,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4]。2021 年四川省工业生产领域碳排放达到2.2 亿吨,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约70%,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目前,四川省工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煤品资源的依赖。例如2021 年,四川省工业生产消耗煤品7 646 万吨,占据全省煤品消费量的98%;煤品消费碳排放约1.5 亿吨,占据工业生产碳排放量的65.96%。同时,从产业结构看,四川省低绿色行业占比达到了48%,其中的重点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中绿色行业占比为33%,以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主;而高绿色行业仅占19%,以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家具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为主[5]。总之,四川省生产领域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生产领域极度依赖煤品,新能源应用较低;产业结构偏重,大部分工业园区绿色评价指标值均偏低,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管理制度上与发达地区主流工业园区尚存较大差距,整体绿色发展水平还需提升。
交通运输领域是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降低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双碳”目标下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6]。在四川省及其产业园区内,公路运输碳排放占交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1.8%,是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目前,四川省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2021 年,交通运输业消费石油924万吨,造成碳排放2 790 万吨,占比85.14%;以电力作为驱动能源的交通运输碳排放约87 万吨,仅占比2.66%。当前,四川省交通领域碳排放面临的基本情况是:公路车辆中仍以油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需求;智慧交通运营体系不够完善,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中的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总之,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现状与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目标仍有差距。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模巨大,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7]。建筑全过程碳排放主要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以及建筑运行三个阶段[8]。目前,四川省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该领域对石油资源的依赖。2021 年,建筑业消费石油323 万吨,造成碳排放974 万吨,占比90.83%;电力消费碳排放则为74 万吨,仅占6.91%。当前,四川省建筑领域存在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运营管理能力较弱、房地产企业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产业方面,装配式建筑发展不平衡,施工整体水平不高,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智能化、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在运营管理方面,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有待完善,缺乏建筑行业互联网平台,建筑工程全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企业和消费者方面,房地产企业推进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升[9]。总之,建筑行业全过程的绿色低碳水平与运营管理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除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等供给侧领域外,以居民生活为代表的需求侧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控制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2021 年,四川省居民生活领域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0%,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四川省居民生活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2021 年消费石油485 万吨,造成碳排放1 465 万吨,占比43.22%;消费天然气56 万吨,造成碳排放1 217 万吨,占比35.90%;作为清洁能源的电力消费碳排放578 万吨,占比17.05%。当前,四川省还存在公众参与低碳消费的场景较少、新能源网络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废弃物处置工艺低级单一等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量和占比会不断提高[10],因此推动公众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刻不容缓。
四川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拥有丰富的水电、天然气资源,在能源领域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方面应优先从能源结构、供能体系等方面入手[11-12]。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以天然气多联供为辅的新能源结构;提高生产过程、交通物流等环节电气化水平,削减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非化石能源多元化发展,以当前为基准,早日实现煤品消费总量削减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占比达到50%的目标。二是采用风能、水能、光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网,促进“能源近零碳”,逐步提高能源产出率,尽快使能源产出率达到10 万元(当年价)/吨标准煤。三是建立多元互补的分布式能源体系[13],实现子系统独立供电、分层控制和就近调峰;减少远距离输送供电的能源损耗,降低用能成本;引导和推动参与绿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降低购入电力蕴含的碳排放。
当前,四川省主要工业产业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未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可以从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一是引进和研发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有序实施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通过新技术推动生产模式向低碳转型,从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强度;以当前为基准,力争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降低30% 及以上。二是补全绿色生产环节。完善绿色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再生水回用率,早日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的目标。三是引育绿色低碳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序调整;不断提升单位土地、用能和碳排放的经济产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先进制造业聚集,早日实现土地产出率的30 亿元(当年价)/平方公里的目标。
四川省建筑业产业规模大,经济技术指标排名全国前列,装配式建筑发展良好,有较大减碳潜力。一是优化建筑结构,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形式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打造气候适应型绿色低碳建筑群。二是对既有建筑物围护结构供热采暖或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提升园区供热集中度和效率。三是推广被动式、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注重选用高强度钢材、低碳混凝土等高性能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建筑污染与能耗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四是推广立体式绿化建筑,充分利用屋顶、墙面等空间,实现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提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尽快落实建筑环境与节能政策标准,实现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40%,以及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80%。
当前,四川省交通领域“油转电”正在稳步推进,减碳建设应主要集中于交通装备、交通系统等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园区内车辆类型,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提高交通物流等环节得电气化水平,制定燃油汽车退出机制,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出行。二是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合理规划并有序建设充电站、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做好充电设施预留接口与停车场区域总体布局。三是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形成客流疏导系统、园区交通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智能运输系统[14];尽快建立统计核算制度和管理制度,早日实现公共交通中新能源交通工具占比达到80%以及15%的企业建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目标。
目前,四川省人均碳排放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准,且具有较强的宣传、动员能力,有较好减碳建设基础。一是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加强低碳生活的宣传和普及。制定园区低碳生活建设方案,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园区、企业与个人联动,形成全民参与。二是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垃圾回收站点,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和高效处理;鼓励园区居民通过旧物交换,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三是建立统一的碳普惠平台[15],引导居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通过收集居民的碳减排行为数据,为居民的低碳行为计分,建立降碳账户,实行相应的激励机制,打通居民参与减排降碳行动的通道。四是建设低碳生活圈,合理布局绿色空间。优化生活用地配置,拓展园区绿色空间,倡导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绿色生活方式。尽快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有序提高绿化覆盖率,争取早日达到30%以上的目标。
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四川省应从差异化建设、产业发展、技术驱动、数字赋能和生态碳汇五个方面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
四川省各近零碳排放园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优势各有差异,产业功能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为建设特色近零碳排放园区奠定基础。首先,合理利用资源优势,综合布局特色低碳。明确园区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利用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完善园区低碳布局。其次,依托园区产业现状,多维构建产业蓝图。结合园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科学配比产业结构,积极布局低碳产业和脱碳产业发展空间,树立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后,围绕园区功能定位,差别建设各类园区。在工业园区完善能源体系结构,严格践行能耗双控指标,在商务办公园区投入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在产城综合体园区引进新兴低碳主导产业,协调城市规模和产业发展。
各近零碳排放园区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引导高碳产业向低碳化发展。首先,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引领产业绿色发展。对园区内高碳排放产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工程,促进现有制造业产业智能化、清洁化转型,壮大能源支撑产业。其次,助推绿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兴竞争优势。以“产业集聚、结构调整”为主抓手,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力度。最后,促进企业协同合作,实现产业共生发展。搭建产业共生平台,积极开展产业共生活动,推动低碳产业园区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
各近零碳排放园区作为创新人才汇集地、技术创新策源地,可以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以及创新资源基础,重视零碳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首先,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建立技术研发合作机制,深化产学研研发共创,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其次,奠定资金制度基础,服务低碳技术发展。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全链条碳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针对低碳发展进行研发创新。最后,全面改造重点领域,创新低碳发展模式。在能源方面,推广零碳能源技术,构建园区分布式风、光等资源协调利用的能源供给体系;在生产方面,加速先进适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突破,完善工业互联网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在交通方面,推进氢燃料汽车技术应用示范,加强交通管理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建筑方面,采用数字管理技术升级建筑管理模式,利用智慧运维技术构建零能耗建筑;在生活方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改造,实现园区碳排放智能化监测和智慧化管理。
各近零碳排放园区具有良好的数字经济基础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可以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加快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近零碳排放园区深度融合,打造近零碳智慧园区。首先,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智慧园区底座。集约高效布局5G 基站、IPV6、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园区宽带网络建设和通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通信服务能力和物联网接入能力。其次,结合前沿数字技术,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打造园区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园区全景式、多层次、系统化管理。最后,创新碳资产管理模式,达成绿色节能目标。深化园区碳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监管碳排放和碳资产数据,集中控制园区企业碳额的分配和清缴,确保碳交易、碳结算的合规性。
近零碳排放园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产业发展高质量,也应重视居民生活高质量。园区应向生态园区、公园园区转变,提高园区碳汇能力。首先,扩大园区绿化面积,增强园区碳汇能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园区绿地空间,深化植树造林,设计碳汇景观,提高园区植被覆盖率,发展植物碳汇。其次,积极布局减碳系统,全面降低园区碳排。搭建能源管理系统,全程监测园区能源运用,实现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分类监管。最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将园区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结合,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发展,以生态为基底,融合多元文化,鼓励绿色生产、出行、消费,形成低碳生活模式。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保护全球气候、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四川省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推进近零碳园区的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四川省各园区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减排压力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因此,四川省应从差异化建设、产业发展、技术驱动、数字赋能和生态碳汇五个方面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从而助推四川和全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