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2024-02-02 18:00夏晓慧
今日财富 2024年4期
关键词:评估制度企业

夏晓慧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商业模式多样化、技术快速迭代以及法规环境较为复杂,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并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建议。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一)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资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其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明确的权责关系、审批流程、审计机制等,确保企业资产不受非法侵占、滥用或损失。例如,采购流程中的多重审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双重控制等,都是为了防止资产的损失或滥用。

(二)提高经营效率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可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经营效率。通过明确的组织结构、任务分工和流程设计,企业可以确保高效、准确地完成每一个业务环节。例如,库存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生产流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错误,从而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

(三)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仅关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还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紧密相关。通过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控制,企业可以有效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预算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确保资源被分配到最重要的项目上,从而实现其战略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工作。此外,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

1.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不支持内部控制

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不支持内部控制,致使员工忽视或绕过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制度失效。例如,一些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追求短期的业绩,而不是长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员工可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采取风险较高的行为,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同样,如果企业的价值观鼓励员工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企业的整体利益,那么员工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

2.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忽视

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持有忽视或轻视的态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培训和宣传,那么员工可能会对内部控制制度产生误解或了解不充分,从而导致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此外,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那么内部控制制度可能会存在很多漏洞,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不全面

当前,部分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只关注了部分明显的风险,而忽略了潜在的、隐性的风险。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只关注了市场风险等直接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而忽略了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这种不全面的风险评估会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应不及时,甚至可能因为没有预先制定应对措施而造成重大损失。

2.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

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变化可能是政策法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对于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或者是简单地应对,没有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估。这不仅可能导致企业错失了发展机会,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控制活动

1.控制措施不适当或过度

控制措施是為了确保企业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业务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如果控制措施设置得过于严格或者与实际业务需求不符,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造成资源浪费。例如,为了防止财务欺诈,企业可能会设置过多的审计和监控程序,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过度的控制措施可能会抑制员工的创新性,限制企业的发展潜力。

2.控制活动与实际业务不匹配

控制活动与实际业务不匹配通常是因为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际业务环境和特点,导致控制活动与业务流程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例如,一家生产型企业会对其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但是,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匹配,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或效率降低。此外,如果控制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员工的抵触和反感,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信息与沟通

1.信息系统不健全

当前,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并不健全,存在技术过时、数据不准确、信息安全防护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管理层无法获取准确及时的业务信息,进而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此外,信息系统不健全还可能增加企业遭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进而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沟通渠道不畅通

当前,部分企业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不足,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误、曲解或遗漏,员工不能及时了解到对其工作有影响的重要信息。例如,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生产计划的制定不切实际,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企业的利润率。

(五)监控

1.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当前,部分企业的监控措施往往是事后的、被动的,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这导致一些风险和问题在成为严重威胁之前无法得到有效识别和处理。例如,企业只是定期进行财务审计,而没有实时监控财务交易,其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账目错误或不当交易。同时,缺乏有效监控机制还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如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等,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2.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不到位

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不仅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措施,还需要有明确的奖惩机制来确保规则的执行。如果企业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不严格或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员工对规则的漠视,从而增加企业的合规风险和经营风险。例如,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企业对财务造假的员工只是给予口头警告,而没有实质性的惩罚,这可能会助长其他员工违规行为的发生,最终导致企业声誉的损失及其他风险。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企业需要重视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在员工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员工遵守企业政策和程序,从而降低违规行为和潜在的徇私舞弊风险。企业应该明确其使命及核心价值观,并将这些原则融入日常运营中。同时,企业需要进行定期培训和沟通,确保每个员工均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

其次,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员工是实施内部控制措施的主体,只有当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时,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执行。企业应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帮助其理解内部控制在防止错误和损失、确保财务信息准确、促进操作效率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案例研究等方式,使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其应对各种实际情况的能力。

(二)构建全面的风险评估框架,建立持续性的风险监管机制

全面的风险评估框架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基础。风险评估框架应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领域和职能部门,确保没有忽视各方面潜在的风险。首先,企业应识别其面临的各类内部和外部风险,包含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和合规风险等。其次,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管理目标的潜在影响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基于这些评估结果,企业可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最后,风险评估框架应该是动态的,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这要求企业应定期重新评估风险,确保风险管理措施始终与实际情况相符。

建立持续性的风险监管机制是确保风险评估框架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持续性的风险监管机制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还要在风险发生后进行应对和纠正。基于此,首先,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督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整个过程。该部门应该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源,确保其建议和决策得以有效实施。其次,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与风险相关的数据,以支持风险决策。最后,企业还应建立内部报告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及时和准确的传递。这能够确保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根据最新的风险信息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降低风险的潜在影响。

(三)深入了解业务流程,采用科学的管控方法

首先,深入了解业务流程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石。企业管理层应投入必要的时间和资源,全面了解其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涵盖数据收集、市场分析及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所有关键环节。通过深入了解,管理层可以识别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操作失误、技术故障或徇私舞弊行为等,从而在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设置必要的监控措施。此外,对业务流程的深入了解还有助于企业在遇到外部环境变化时,快速调整内部控制策略,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传统的基于经验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企业需要引入基于数据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如统计分析、风险模型、过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来增强内部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企业可以实时监控业务数据,自动识别异常节点,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或违规行为。同时,过程自动化工具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流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采用这些科学方法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其特定的业务环境和实际需求,确保所采用的方法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信息的准确与及时

首先,随着业务流程的复杂化,企业需要依赖先進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各种操作自动化和标准化,从而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流程的一致性。企业应积极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以支持其业务需求。

其次,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质量。因此,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数据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此外,企业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潜在的问题。

最后,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及时的信息对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建立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确保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快速和准确的传递,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层级都可以基于相同的数据做出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五)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实施合理的奖惩措施

首先,内控制度中的监控机制应涵盖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确保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得到应有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制定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紧密相关。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评估。这不仅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还可以为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其次,奖惩措施应与员工的绩效和行为紧密相关,确保那些遵循规章制度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得到适当的奖励,而违规的员工则需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企业要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并确保所有员工清楚了解相关规则。

最后,为了确保监控机制和奖惩措施的有效性,企业还需要建立持续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企业要定期收集员工的反馈,了解其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奖惩措施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企业还应定期评估监控和奖惩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其始终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相匹配。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视野、精准的执行能力以及持续的改进意识,进而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评估制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