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这抹高粱红

2024-02-02 22:30顾雪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飞红艳艳炒米

顾雪

红艳艳的高粱,红艳艳的杜鹃,红艳艳的丰收,红艳艳的歌声,红艳艳的秋天,掩藏着我的家乡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四处布满红高粱的黔北。

外婆家的院子的后面,是成片的高粱田。每当高粱红时,便是霜要落了。晶莹的霜花落在红艳的高粱上,是不染尘世的神女误入火红的花海,传递冬的旨意。

外婆说,她总是很想念火红的高粱,因为每当高粱红时,她便知道,我要回家了。从车水马龙的城市走向黔北,走向那片有她在的高粱地。

不只外婆,在家乡务农的亲人们,都在翘首以待红高粱带来的霜降,期盼着丰收,更期盼着外出的家人归来。

也许是这片土地太过贫瘠,留下来的人竟没有外出务工的人一半多。因而每当这时候,村中总是热闹非凡,外出回家的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热闹的气息。

外婆坐在昏黄的宗祠旁,一边同我搭话,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计。她手指翻飞,侍弄着一大团白面团,然后把它揉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球,放置在一旁的竹匾上。

外婆在做黔北的传统美食,没人知道它正式的名字,只知道它是在火红的高粱里,在祖辈穷尽一生忙碌着的田地中诞生的。那是几乎任何一个生活在黔北的人都喜爱的美食,对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又怎会不热爱呢?我称它为“鹊双飞”,因为外婆每次都会用面团捏两只鹊鸟的形象。柔韧的面团里,被塞入豆腐粒或细腻的红豆沙,然后被外婆的巧手捏成元宝、饺子、包子的形状,接着把它们与端午时余下的粽叶一同放入蒸笼。水很快就烧开了,白色的水汽升腾起来,带来面团青涩的香气。每次,我都等不及熟了的面团凉下来,迫不及待地夹起热气腾腾的“鹊双飞”,边吹气边大快朵颐。

在“鹊双飞”入笼前,还有个对外婆来说极为重要的步骤,她总是独自完成,不许别人掺和。一只小巧的瓷碗里盛着亮粉色的液体,外婆拿出一支筷子,在刚捏好的“鹊双飞”上点上一抹红,一下就好看多了,还带着喜气。

外婆说,这个小瓷碗里的液体,是霜降时用高粱捣碎做成的。“这红高粱的颜色呀,可比外面那些色素美多了。点上这抹高粱红,高粱红啊高粱红……”昏黄的灯下,流淌着外婆虽衰老但欢快的歌声,其中暗藏着不尽的喜悦,又怎一个爱字了得!

在喜庆的新年来临之前,黔北的每家每户都要做“鹊双飞”来欢迎家人的回归,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期盼来年更美好的日子、更多的收成。每年的这个时候,不管你走到黔北哪个村子,去哪户人家串门,都会看见一张朱漆的木桌上放着一只瓷碗,里面放着好看的“鹊双飞”,等待着家中的老人来为它们点上一抹鲜艳的红色。

在民风淳朴的黔北,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外乡人,热情的村民总会在看见你时从家中用瓷碗为你盛上一碗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鹊双飞”。蒸熟的“鹊双飞”,原先红艳的高粱水已经被水蒸气幻化成明亮的粉色。不管是红还是粉,都凝聚着黔北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立身处世的善良敦厚。

小巧的“鵲双飞”,是家乡永存在美食文化中的对黔北这片土地的眷恋。

那红艳艳的红高粱呢?

对年轻人来说,又高又壮的红高粱,是挡住他们看清外面世界的双眼的遮挡物,于是他们背井离乡,去往那些现代化的城市,去见识只有红高粱的黔北所没有的一切。

对外婆来说,对所有留在黔北的老人们来说,火红的高粱是孩子回家的标志,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福报。在他们眼里,城市里再红艳的色彩,都不及这凝萃着风霜雨雪的高粱红。寂静的黔北,一年年的霜降里,一抹抹高粱红里,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一生呢?

无畏历史的波涛汹涌,不惧风雪的肆意阻挠,坚韧的红高粱,在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被永远保留了下来。连带着“鹊双飞”,汇集成当今黔北的模样,世世代代守护着黔北。

点上这抹高粱红,高粱红啊高粱红……

【简评】本文内容丰实,写故乡风物,展乡土风情,记美食制作,赞默默坚守,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洋溢着亲情与民俗的朴实画卷,表现了故乡的特色和变化。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描写,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语言流畅,摇曳多姿,表现力强。

【他山之玉】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汪曾祺《炒米和焦屑》

猜你喜欢
双飞红艳艳炒米
夏日阳春红艳艳
蜀葵花开红艳艳
最是香甜炸炒米
红艳艳的中国年
故乡的食物
今夜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满山葡萄红艳艳
苹果里有五角星
传承经典,时尚表达
腊月里的炒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