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2024-02-01 07:56廖传景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范畴编码教学效果

徐 亮,廖传景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2.温州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35)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课程的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并为该课程的开展提供相应指导。

学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展开了大量研究。第一,该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得到普遍认可,比如张金健和陈静静通过课程前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照研究,发现该课程对提高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1]。第二,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一定现实困境,比如冯桂梅指出学校不够重视、师资比较缺乏、学生被动学习、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2];李忠艳等指出该课程存在课程性质多质化、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缺乏学科支撑等挑战,据此对未来该课程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3]。第三,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学者们对该课程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包括体验式教学[4]、互动式教学[5]、参与式教学[6],以及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微课程教学[7]、慕课教学[8]等。

然而,现有文献对该课程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的研究仍局限于经验总结,缺少实证研究,对教学效果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等重大问题尚未进行专门讨论。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利用Nvivo12.0软件分析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师生访谈信息进行质性分析和研究。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主张自下而上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上升到理论。该研究方法的核心在于数据编码,过程包括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旨在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提炼与过渡。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相关资料。针对教师的访谈内容包括:你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一堂课分别是怎样的?你认为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表现在哪些方面?是课程中的哪些因素产生了效果?你对未来这门课的开展有哪些看法?对学生的访谈内容包括:上课之前,你对这门课有哪些期待?你觉得这门课对你起到哪些帮助?是课程中哪些因素给你带来了帮助?你对这门课有哪些建议?

本研究共选取8名教师和4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集体和个别访谈。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和表2。其中集体访谈包括3名教师和36名学生,分3组进行,每组由1名教师和12名学生组成;个别访谈包括5名教师和10名学生。每次集体访谈耗时约90分钟,个别访谈约30分钟,全程进行录音。最终结合现场笔录和音频转录,整理出3份集体访谈文本、15份个别访谈文本。

表1 受访教师基本情况

表2 受访学生基本情况

三、数据分析

(一)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将原始资料打散,通过求同分析和求异分析的比较方法赋予概念以描述现象,将概念范畴化并且重新组合。随机抽取14份个别访谈文本和2份集体访谈文本,导入Nvivo12.0软件,其余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对访谈信息进行梳理和编码后,得到80个初始概念。进一步类属化后,得到9个范畴,分别是:教师水平、教师投入、教师人格、学生认知、学生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习资源。开放编码示例如表3所示。

表3 开放编码示例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通过类聚分析方法寻找开放编码所得范畴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发展出主范畴的过程。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开放式编码中获取的9个范畴进行关联,提炼出四个独立类属,形成更高级的主范畴,分别是主体因素、客体因素、过程因素、保障因素。主轴编码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主轴编码情况

(三)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对主轴编码的进一步凝练,以“故事线”的表述方式梳理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更系统地处理各范畴之间的关联,进而归纳成新的理论框架。结合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对主范畴进一步分析,提炼出核心范畴,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过程因素和保障因素作为四个主范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表5显示了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关系。

表5 选择编码结果

(四)理论饱和度验证

使用预留的2份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已有范畴和主范畴已囊括预留资料中的所有范畴,并未发现新的概念。说明通过三阶段编码获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各范畴发展较完善,理论上已达到饱和。

四、模型阐释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对搜集到的访谈信息进行三级编码,最终得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过程因素、保障因素等四个主范畴。易良廷等认为,教学环境、条件和过程等因素对教学效果存在必然影响,但这些因素是外在的,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9]。内因既包括教师对教学内涵及意义的理解、教学信念等方面[10],也包括学生自身的一切因素[11]。本研究所提出的四个主范畴,既涵盖了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因素,与上述研究理论较为吻合。

(一)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即教师的因素,包括教师水平、教师投入、教师人格等三个方面。

1.教师水平

教师水平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两者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统一。教师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受访者提到“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产生教学效果的基础”。专业水平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受访者认为“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才能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答”。这与李忠艳等的观点一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知识传授、活动体验与技能训练,都要以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支撑[3]。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师水平尚有待提高,如受访者提到“授课老师多半不是心理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心理辅导技能有一定欠缺”。

2.教师投入

教师投入是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及情感。本研究发现,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是一个方面,情感上的投入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受访者提到“教师在学情分析、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每一个环节付出时间和热情越多,课堂也会越精彩”“教师在课堂中投入情感,热情奔放,能产生独特的魅力”。高工作投入的教师能够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价值与意义,在工作中展现出个体的首创性和主动性。然而访谈发现,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该课程通常由本职工作繁重的辅导员或其他兼课人员被动承担,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降低投入。

3.教师人格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研究发现,教师的人格特质无形中融入课堂,对于注重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尤为如此。比如,受访者提到“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更能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专注,使学习效率更高”“温和、友善、耐心、善于倾听的‘树洞型’老师是我格外喜欢的,这些积极的品质在课堂互动和体验活动中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心理品质”。已有研究也指出,教师内在的人格特质与魅力是优质课堂生成的引力场[12],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等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13]。

(二)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即学生的因素,包括学生认知、学生投入等两个方面。

1.学生认知

学生认知指的是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宫华萍和尤建新的研究也指出,认知决定了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进而影响教学效果[14]。在本次访谈中,受访学生普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持肯定态度,但对其重要性的意识水平有所区别。部分学生不理解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比如有学生提到“一开始我认为这门课是多余的,因此我也不感兴趣,就在课堂上浑水摸鱼”。学生认知的转变则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比如“心理课上的知识未必在当下就能用到,但后来却发现很有用,所以才开始认真地学”。

2.学生投入

学生投入是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程度,包括课程中的积极参与、课后的自主学习。学生投入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间接影响教师水平和教师投入。比如,有学生提到“我发现心理课的学习不仅有知识层面,更有情感层面,在课堂活动中用心用情去体验,收获会更大”“学习情绪ABC理论后,我运用这个方法寻找和调整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结果情绪变好了,同时这个知识点也得到了消化”。学生投入对教师水平的发挥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产生间接影响,比如受访教师提到“学生的积极性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学生有回应,我才更有激情”。

(三)过程因素

过程因素即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的知识、观点和技能。要提升教学效果,课堂内容既需要理论高度,也需要贴近学生现实。访谈发现,围绕学生现实的心理困惑展开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比如,受访学生提到“太过宽泛和抽象的内容,我即便听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正在经历的、让我有困惑的事情,其实就是我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何雪莲等也指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容易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15]。访谈得知,多数学生遇到过诸如寝室关系、恋爱关系、考试焦虑等心理困扰,这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而实施的教学和管理策略,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涉及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内容,相对其他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关键。受访教师谈到“知识性内容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但情感性内容却要通过体验来完成”。张驰等指出,传统教师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16]。教师要创造更加生动有效、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受访学生提到“心理绘画、电影赏析、角色扮演、心理测试等教学方法能激发我的兴趣”“老师用电影激活了我的情感,他对电影的解析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

(四)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即教学效果的外部保障,包括教学环境、学习资源等两个方面。

1.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学校为该课程提供的客观环境,包括授课教室的大小、设施、功能、舒适度等要素,外界条件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多位受访者提及良好的授课环境的重要影响,比如“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不得不在大教室合班上课,老师很难和学生互动,只能以知识讲授为主,是环境限制了老师的发挥”“有一次我们从大教室换到沙盘活动室上课,在老师带领下通过沙盘进行深度体验,收获特别大”“原先的教室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就很难静下来听课”。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学生和环境构成一个动态互动系统,其中环境作为外围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建构过程[17]。

2.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指学校为该课程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书籍、视频资料等。学习资源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比如有受访者指出“我本身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课后会看相关的书和视频,刚好学校图书馆资源很丰富,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增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便利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比如,受访者说“老师在学习通APP里面上传了大量学习资料,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非常方便”。俞国良和张哲也指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字化心理健康教材的价值,号召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发挥数字化教材在心理健康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8]。

五、结语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结果,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主体因素、客体因素、过程因素、保障因素影响,其中主体因素包括教师水平、教师投入、教师人格,客体因素包括学生认知、学生投入,过程因素包括课堂内容、教学方法,保障因素包括教学环境、学习资源。

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探究,明晰了其四个主范畴,为后续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本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由于课程教学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对教学策略进行考虑。

猜你喜欢
范畴编码教学效果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Genome and healthcare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