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摘要:在公立医院持续经营发展的进程中,降低财务风险对医院的影响,维护医院现有的经营效益,改善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加强医院与外界的联系,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成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规划医院经营发展流程。公立医院与社会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医院经营效益。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需要立足于公立医院的发展特点,本文分析公立医院建立内控制度参考的基本理论,提出公立医院建立内控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合理界定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能,结合公立医院的特殊性,规范内部控制目标,改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控制度;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医院各项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严格参考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医院各级单位管理层和全体医务人员要共同完成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定,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提高医院综合运营水平。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公立医院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双重标准的导向性作用,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公益性和功能性,完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由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针对公立医院内部资源,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公立医院建立内控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控制论
公立医院想要发挥出内控制度的管理成效,需要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反馈,为后续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有效参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信息管理系统,对公立医院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化管理,了解当前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形态。控制论针对的主要方向是公立医院的从业人员,公立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公立医院各项控制体系,无论是经济层面、人事资源管理层面,还是公立医院发展层面,都需要通过“控制论”明确各项数据材料之间的物理差异,建立自动化管控系统。分析控制论执行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运用智能化功能体系实现自动化控制,树立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任何系统体系制度的建立都需要严格约束工作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综合调度机制,是保证公立医院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在内部控制阶段需要保持高效的信息流通。各部门之间通过信息传送、信息接收、信息执行、信息反馈,配合内控人员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数据反馈可以分为正向反馈与负面反馈两种形式,想要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成效,需要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各项数据与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
(二)信息论
信息论是在现代化信息概念基础上,了解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的业务开展问题,信息数据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稳定性,信息内容的精确性,需要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利用信号通道、信号接收器等多种工具,实现对各项公立医院业务活动的动态化监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中,逐渐扩大监督管理范围,合理的进行信息接收与使用,通过系统分析判断公立医院面临的经营发展风险。通过信息渠道与外部环境保持交互关系,从丰富的数据内容中获得工作能量,消除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有效计量,保证信息传递与变化的稳定性。结合公立医院各部门提交的信息反馈结果,及时发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调节,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满足公立医院业务活动信息化转型的客观需求。
(三)系统论
想要充分发挥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成效,需要打造科学的管理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讯互联,保证内部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实现对公立医院各项发展要素的有机整合。了解公立医院诸多运行要素的发展规律,赋予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详细的管理功能,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一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都在系统监管范围。内控制度针对的管理对象作为系统观测对象,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了解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保证多元化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从根本上解决系统面临的内部管理问题。在抽象性的功能框架下,从系统思维出发,优化系统内部组织结构,打造良好的系统运行环境,调整公立医院内部的组织结构,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缓解内部控制管理的矛盾与冲突,实现系统管理价值最大化。医院内控制度制定的主要目标是发挥公立医院的整体性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满意度,运用系统论从整体管理框架中找寻最优的内控路径,精准分析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现状和外部经营活动的开展情况,有层次性的进行系统结构调整,避免出现数据偏差,预防医院经营风险。
二、公立医院建立内控制度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监督问题
公立医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内外监督机制不到位的问题,甚至一些医院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形同虚设,通常由财务管理人员兼任。内部审计范围有限,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审计知识积累情况、审计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审计作用。通常情况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十分重视医院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忽视了资金能够创造的效益以及资金使用进程中的有效监管,导致医院内部财务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外部监督不到位会影响到内部控制成效,相关政府机构在系统检查过程中,只是围绕着检查制度的有关规定,忽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内部控制管理取得的执行效果,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只是简单的走个过场。
(二)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包括管理问题、产权关系问题、治理结构问题、组织机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公立医院采用集权式管理方法,医院的领导层大多为具有医学认证的医疗人才,对医院管理的经验不足,对基础管理理论的认识有限。在公立医院经营决策制定中,无法保证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医院内部的医疗职工缺少风险防范意识。随着医院影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环境,公立医院未建立独立的产权关系,通常被划为国有事业单位分类中,医院内部的资金与资源属于国家。卫生行政部具有医院所有权,但不具备公立医院人事任免权和行政管理权,导致公立医院在经营决策制定中需要履行行政管理權,公立医院面临管办不分的现象,许多管理层岗位角色处于尴尬地位,存在管理层与治理层相互重叠的问题。从治理结构上看,公立医院采用院长负责制,院长作为重大经营决策制定者,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决策在院长身上失去作用,职能科室存在业务交叉、重复设置的问题。医院内部职工未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存在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思想,工作人员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有限,在公立医院内部缺乏有效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内部组织结构失衡,影响到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控制风险问题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问题有医院管理者缺乏对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在医院内部未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难以分辨医院业务开展面临的风险问题,各部门管理层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开放,公立医院已经无法保持行业优势地位,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挥出医院的管理优势,需要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项目投资阶段详细论证公立医院项目投资可行性。不能盲目的进行土地采购和设备引进,需要对后续资金运营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资产闲置与浪费问题,只有提高公立医院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够有效降低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医院从事的经营业务主要是为广大就医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业务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业务量增长,医院管理者往往忽视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问题,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常见的违法现象有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强制进行手术,用药前未做试敏等等,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会形成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到公立医院的社会信誉。管理者在医院文件审批进程中,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难以保证审批结果的准确性和审批流程的科学性,影响到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
(四)内部控制执行问题
医院内部控制工作执行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病人提供优秀的医疗服务是当前医院需要完成的主要目标,医疗服务质量管控可以分为医疗管控、病人护理管控、技术检查管控三个重要环节。公立医院想要发挥出行业竞争优势,需要严格参考规范性的医疗控制标准,提高医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但医生在实际病情检查的过程中存在违反医疗程序的现象。在治疗阶段未遵循医院提供的操作标准,接收病人入院后由不同科室分别对病症进行会诊,及时与病人家属调整治疗方案,要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院将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一部分医生私自谋取利益,在病人疾病诊疗中收受药品回扣,违规医疗操作影响公立医院声誉。护理控制问题是当前公立医院的护理人数较少,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优先考虑优秀医生聘请,但护理人员招聘数目受到了严格控制,需要参考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保持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比例在2:1的标准。导致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到公立医院的护理质量,病人常常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护理服务而投诉护士,护士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在技术控制的过程中,现代医疗服务工作开展需要将技术检查获得的效益作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公立医院项目复杂技术,检查科室的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难点问题,在设备维护与保养方面缺少科学的操作规范,导致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设备管理质量较低,影响到最终的诊疗结果,引发医疗事故。
三、公立醫院建立内控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发挥出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采用多种监督管理方式相结合,对重点医疗项目进行持续化监督。通过最终的评估结果设立奖惩机制,加大对违反内控制度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职能,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使监管权利,一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结合市场环境认真整改,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约束,制定出适合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改造方案。
(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需要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提高对公立医院内部资金的关注度在维护医院经营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化产权制度,组建公立医院综合管理中心,将其作为医院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机构。由政府参与共同完成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做好医院内部财务与资金的监督和审核,优化医院的内部组织结构,根据基本环境要素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类型,确保公立医院各项业务经营战略目标的稳定实施。对一部分职能部门进行合并处理,避免出现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充分发挥出专业服务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面向社会大众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保证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健全医院诚信经营自律机制,履行社会职责。
(三)预防内部控制风险
在公立医院内控制度执行阶段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观察医院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情况,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求医院以年为单位,定期召开工作大会,要求医院各级领导人员在会议上了解医院所处的运营环境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机遇,通过海量信息数据收集,制定出适合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政策。密切关注国家医疗领域法律法规和政治决策的变动情况,有效预防医院财务风险和医院经营风险,实现良好的现金流管控,建立财务杠杆合理控制医院负债规模。由于医院占用的供应商资金周期较长,想要维持与供应商稳定的合作关系,需要简化资金支付程序,强化公共医院的信用管理,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避免坏账问题的发生,面向社会市场收集同行业竞争情报,调整医院内部组织管理模式。
(四)确保内部控制执行
在公立医院内控制度执行阶段,保证各类控制活动的稳定开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公立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建立医疗质量评价系统、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日常收支动态化监管系统、内部审计系统。严格参考综合指标评价法,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式,计算得出医院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办理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患者治愈率、患者病死率等众多数据。引进平衡积分卡制度,从医院得到的科研成果、医患客户的评价反馈和医院职工的学习成长等多个角度进行定量评价,完善医院内部预算编制机制,明确各项费用的开支顺序。通过零基预算编制法逐一进行医疗收支项目审核,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做好预算审批工作,降低支出风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进行审批流程调整,严格参考入账需求,动态化监管资金使用用途,规划开支范围。
四、结束语
为了打造良好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发挥出风险评估内部管理的重要作用,确保内部控制对医院各部门业务的全面覆盖,在实践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分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有效的信息整合,整理医院面临的经营风险,实现公立医院内部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建立公立医院风险防范体系。将内控制度与公立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连接,充分发挥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监督管理职能,完善公立医院内控监督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邹婧.公立医院收费内控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J].财会学习,2023 (17):161-163.
[2]谭丹妮.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做好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工作[J].乡镇企业导报,2023 (2):121-123.
[3]卞洁,李扬,周燕华.基于内控制度下公立医院医疗新技术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 (16):130-133.
[4]张毅松,彭梁峰.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3 (9):68-70.
[5]孙妃.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完善及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2 (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