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帅 郑雪瑞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
频繁停电不仅对供电公司多项经营指标和企业形象有负面影响,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社会稳定、工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本文对某供电公司配电网频繁停电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导致频繁停电的各类原因,针对性提出配电网频繁停电问题治理策略,以期为配电网可靠运行提供良好借鉴,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以2022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对年度停电5次及以上和连续60天停电次数3次及以上的10kV线路、公变台区以及年计划检修停电超过3次的10kV供电用户进行梳理统计,共计136条线路,2855台公变台区,25819次停电事件。其中,城市配网279台次,占比1.1%;县域配网25540台次,占比98.9%。
停电原因主要分为故障停电和计划停电,其中故障停电又根据具体原因划分为设备故障、用户故障、天气影响等。
对频繁停电的原因进行统计分类和数据分析得出,故障停电发生25222台次,占比97.7%,计划检修停电发生597台次,占比2.3%,所以导致频繁停电的主要原因是故障停电。2022年线路故障停电情况如图1所示,二季度、三季度故障高发,反映出显著的季节性影响。
图1 2022年故障停电条次的月分布
频繁停电的各类原因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设备故障、极端天气、用户故障三类原因占比较高,分别为33%、30%、29%,反映出设备运维和用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图2 频繁停电原因占比
县域配网频繁停电占比高达98.9%,反映出农网抵御恶劣天气能力较差,且路径长、分支多、裸线多,在极端天气下易出现多点故障,造成抢修时间长、复电慢。
频繁停电问题复杂,仅通过单一的控制或治理措施难以取得实效,本文创新建立“三多”治理体系,如图3所示,从预警响应、设备运维和用户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治理,切实压降频繁停电次数,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图3 “三多”治理体系
(1)完善预警监测系统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可靠性管控系统和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等平台来监测用电负荷、线路状况和设备故障等各项指标,结合12398、95598工单,对频繁停电进行日通报、周分析、月总结,做到精确预警。积极研究完善电力监测系统,在电网关键节点和重要设备上设置监测点,采用高精度、可靠性强的电力传感器,加强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能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历史数据和设备状态参数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来识别可能导致频繁停电的因素和趋势,预警潜在的停电风险,以便采取防控措施,切实降低停电率。
(2)提升通信报警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社区街道的合作协调,建立高效通畅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保证监测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或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包括自动化的短信、邮件等方式,确保各方能够及时了解停电预警信息,及时采取行动,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3)健全应急响应预案
制定完善的频繁停电应急响应预案, “一线一案”、“一台一案”,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抢修人员的响应能力和知识水平,以便在发生停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抢修复电。
(1)提升巡视技术,加强季节性运维
加强巡视人员缺陷鉴别、故障诊断等培训,引入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先进巡视手段,结合红外热成像仪等图像处理技术,对配网高频故障设备(如避雷器、跌落式熔断器、柱上开关、绝缘子、引线线夹、电缆头等)进行定期检查,高效精准挖掘各类缺陷隐患,综合施策加强季节性运维,尤其要高度关注线路通道周边的超高树木和机械施工等隐患,设置隐患闭环管控,加大树障清理力度,在柱上开关接线端子等易受影响的裸露接点上加装绝缘护套,增强线路抗干扰能力,降低异物搭接等故障发生率。同时,积极与市政相关部门沟通,对市政工程、临时用电等工程提前介入,对施工风险提出防控措施,签订安全协议,酌情采取现场督察、设置警示等措施防止外破发生。
(2)优化网架结构,推进农网改造升级
剖析频繁停电线路的网架问题,结合实际增加分段、联络,优化网架结构,提升故障转带、应急互供能力。针对农网线路分段少、联络率低、极端天气故障多发等问题开展项目储备,积极推进农网改造,差异化开展转供能力、绝缘化水平提升,充分考虑“运行安全性、供电可靠性、接入灵活性”的需求,建设“多分段、适度联络”目标网架,打造坚强配电网[1]。
(3)强化物资供应管理,严格验收投运入网
完善供应商评价体系,务实开展“飞行检查”和技术监督,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和监控,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确保采购的配网设备和零部件质量可靠。同时,明确物资到货验收标准,严格进行设备抽检,工程完工后要按照验收工艺标准手册进行投运前验收,全流程把控设备入网质量关,以减少因低质量设备或零部件导致的故障停电。
(4)开展设备定值整治,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
梳理配电线路的断路器安装位置、数量,根据线路主线线径、分支线路架空导线及电缆线路的型号[2],结合负荷情况确定自动化设备的定值,对现有自动化设备定值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可靠动作,不误动”,避免线路分支故障越级跳闸。同时,结合地区配网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申报工程改造计划,推进设备升级,提高配网智能化水平。
(5)严格检修计划管理,大力发展不停电作业
统筹主配网建设改造、生产检修、市政迁改等作业,坚持“一停多用”,杜绝“一事一停”、“一事多停”,加强计划报送审核,全面梳理、综合平衡检修计划,严格按照停电时间开展检修,落实“无计划不作业”要求[3]。推广配网不停电作业,增加带电作业车辆和工器具,扩充人员队伍,对配电网工程、业扩接入、运行维护和检修消缺供电要求高的,开展带电作业,保证常规检修工作“能带电、不停电”。
(1)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督促用户巡检消缺
向用户提供设备运维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辅助用户掌握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高用户对设备的运维能力,同时,建立定期巡检用户设备的制度,发现隐患缺陷及时进行督促治理,必要时进行代维合作,提高用户设备运行水平,降低用户设备故障率。
(2)发挥用户分界开关的保护作用
加强巡视检查用户分界开关,尤其是频繁发生故障的、自维设备老旧的用户,调整设备保护定值,使得用户支线发生单线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时可以自动实现分闸,保护主干线不受影响。
(3)强化用户设备监管,加强检查处罚力度
加强对用户设备合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对发现违规使用劣质淘汰电力设备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设备进行整改和处罚。对公配线路造成较大影响的,可对用户采取必要限电措施,通过加大惩罚力度,增强用户遵守规范和维护设备的自觉性。
频繁停电“三多”治理体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23年频繁停电同比下降26.5%,其中,设备故障、天气影响和用户故障同比分别下降21.1%、33.1%和27.7%。笔者将持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以求科学防范、精准治理,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