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欣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进入21 世纪以来,体育的“育人”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蕴意,我国对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认知随之不断深化。2020 年8 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并围绕不同层面提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为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5+体育”行动愿景以及具体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此外,基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青少年体质、心理健康促进展开研究,不少学者提出了“3-4-5”发展战略体系、政策一体化监管网络体系等多种促进方案。据2021 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仍然面临着近视率偏高、体重超重肥胖率上升等健康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也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由此可见,青少年健康促进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故本文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探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对策,以期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实践的有效发展。
社会生态学理论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1936)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1977 年美国人类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社会生态化系统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环境系统从小到大分别被划分为微、中、外和宏系统4 个维度,各个子系统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个人的行为。在健康促进领域,不少学者曾采用该模型分析个体的身体活动、心理健康、锻炼行为等,衍生出了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即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分为个体内在、人际关系、机构、社区和政策。本文基于该理论背景,从政策、学校、家庭和社区4 个方面对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展开分析。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国民健康促进理念一直在不断地重构与融合。然而,对促进理念的认知却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与转变,体育的育人理念和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目标与社会、家庭的认知脱节。家庭体育环境是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起点,而学校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主要环境,相关政策的聚焦点也大多指向学校,且不少学者都基于学校层面展开研究,着重关注学校体育应当如何开展,在家庭、社区层面形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就导致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一种认知: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己无关或联系不大,即在角色定位上暂时还保留着以往的固有思维。可想而知,在这种固化的认知偏差下,家长、社区对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存在缺失。家长在家庭体育中的意识、责任感和代入感不强,多数家长对于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停留在观念支持方面,而行动表率较为欠缺;我国的青少年社区体育环境建设较国外存在差距。因而,关于促进理念的认识必须打破桎梏,学校、家庭、社区都应摆脱以往固有的思维,重视自身责任,纠正认知偏差,才能有效地助力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
“碎片化”“分散化”的分割管理模式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效果不佳;家庭、学校和社区3 个方面目前无法形成有力,有效的协同,联动主体分散,发展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从学校层面来看,体质健康与文化课成绩的评价始终处于割裂状态,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综合且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不利于育人效果的强化。就社会、家庭和政策层面,三者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的促进体系,导致健康促进资源无法有效整合,陷入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困境之中。由此可见,协同不足极大影响了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推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作应当与时俱进。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衔接和互通的监管体系;就学校层面而言,目前学校体育健康评价存在反馈体系缺失、评价内容匮乏的现象;就社会层面而言,市场监督管理和反馈评估机制存在明显漏洞:政策评估法治化建设不完善、政策评估主体单一、重评估轻反馈等。同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治化,无关利益边缘化的现象,造成了部门间的貌合神离,缺乏统一的目标愿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政策执行效力。显然,应不断完善政策执行的评价与监控体系,保证政策效力。
国家层面,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总蓝图,我国聚焦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和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两个战略性重点,遵循教育部等国务院5个部门规划提出的政策路线图,落实关键措施,规范行动方案,从严从细,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在理念上,学校、社区、家庭聚焦落实“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在行动上,学校贯彻落实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强调的具体方案,遵循行动指南,聚焦责任主体,牢牢把握一体化责任落实,凝聚共识,协同发力,让学校卫生健康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小处。
从社会生态理论视角来看,环境作为生态系统在青少年的体育健康促进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新西兰“儿童青少年健康策略”、美国“综合性学校体育活动计划”等相关文件对于多部门参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作做了详细的工作部署。因此,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作,需要不断强化多部门协作,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首先,充分考量政府主导、体育管理、卫生管理、体育服务、医疗服务、社会自治及社会公众等主体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耦合关系,厘清各治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努力激发社会全员参与;其次,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参与主体的密切联系,以形成稳定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生态环境;再次,继续坚持青少年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以“跨界性”协同为基本特征的治理模式,注重治理的法治化;最后,部门利益导向的相同性也决定了跨部门合作的效果,特别是双方主体间的目标需要趋于一致。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三全育人”,提高健康促进手段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尤其在教育“内卷化”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应该重新审视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方面的功能。促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既要保障运动技能有序提升,也要有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社会各界也应当及时摒弃过时的观念与认知,不断更新与深化对体育育人价值和内涵的理解,形成对其价值理念的普遍社会认同。与此同时,要积极运用科学的手段,在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监督体系、评价手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作向着立体化发展。
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显然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大到国家、小至社区,需要从决策、激励、管理、保障、评价与监督等不同方面入手,尝试建立健康监测与政策评估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并努力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干预方案及明确有效的评价机制。此外,随着社会进步,智能化、数字化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管理决策的新关键词。在形成多方参与的青少年健康教育系统的同时,需要不断明确系统中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各要素占比及其职责分工,以便于高效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和网络平台,逐级监督、指导、评价各项管理工作,驱动优化保障机制的落位。
将社会生态理论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深度融合,可以给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要破解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在理念、协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并实现促进方案的优化与提升,必须从政策、社会、学校、政府、家庭同时入手,持续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规律的认知能力,将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贯穿始终,建立更为规范化、多元化、智能化和立体化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遵循科学原则,推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迈向新的历史阶段铸就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