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福国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转变中,“导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一点尤为重要。“导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使学生在互动和探索中学习数学,进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以及问题解决导向等方式,实现“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场景的设置旨在使数学学习更加直观、生动,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相关性和实践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教学为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有没有看到过“打折”的标志?比如,“7 折”,这个“折”就是我们要学的百分数的应用之一。想象一下,你在超市看到一些心仪的商品,发现它们都贴有不同的折扣标签。
生:是的,我看到过。但是我不太明白它是怎么计算的。比如说,一个原价50 元的玩具车,贴着“7折”的标签,最后它的价格是多少呢?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7折”意味着原价的70%,即0.7。所以,我们将50 元乘以0.7,得到的就是打折后的价格。你能计算出来吗?
生:那就是50 乘以0.7,等于35(元)。
师:正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百分数的转换。如果我说“半价”,你能告诉我这是百分之多少吗?想象你看到一本你很喜欢的书,标价是100 元,现在卖“半价”。
生:“半价”就是一半,所以是原价的50%,也就是50 元。
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到校园的果园。假如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20 个苹果,其中15 个苹果成熟了,成熟的苹果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想象你在这棵树下,看着这些红彤彤的苹果。
生:那就是15 除以20,得到0.75,也就是75%。
师:非常棒。你们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最后,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校食堂要采购水果,苹果的价格是每公斤8 元,如果今天有10%的折扣,你能计算出折后每公斤苹果的价格吗?想象你是食堂的负责人,正在考虑预算。
生:是的,原价的10%是0.1,所以折扣是8 乘以0.1 等于0.8。那折后的价格就是8 减去0.8,等于7.2(元)。
师:非常好,你们不仅学会了百分数的计算,还理解了它在购物、预算等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构建生活化“导学”场景意在将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将具体的生活实例和互动融入教学,学生可以在更加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这种生活化的“导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并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同时使用加减乘除的情况。比如,在厨房做菜时,我们可能需要用到不同的分数来计算材料的用量。
生:我妈妈在做蛋糕时用过分数来计算材料用量。
师:很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现在,如果一个蛋糕的配方要求使用杯糖和杯牛奶,我们怎样计算总共需要多少杯的材料呢?
师:很好,这样我们就能够计算出实际需要的量杯次数。这就是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接下来,让我们尝试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假如我们有一块长方形的蛋糕,它的长是宽的倍,如果宽是米,那么长是多少米?
师:正确。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不仅练习了分数的乘法,还结合了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混合运算。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让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概念。
(设计意图: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实际操作、视觉呈现、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等,这些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尤其是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时,其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节内容时——
师:我们知道自行车是很常见的交通工具,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它和数学有什么联系?比如,我们如何计算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呢?
生:我想知道,这和自行车的齿轮有关系吗?
师:非常好的问题。确实,自行车的齿轮是关键。我们来看一下自行车的前后齿轮,你们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生:前齿轮比后齿轮大。
师:对,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转动关系决定了自行车的速度。如果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会转几圈呢?这就涉及了齿数的比例问题。
生:那我们怎么计算齿轮的转数比例呢?
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齿轮的齿数来计算。假设前齿轮有40 齿,后齿轮有20 齿,那么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就会转两圈。这就是我们说的转数比例。
生:那变速自行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
师:变速自行车通过改变齿轮的组合来调整速度。不同的齿轮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速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不同齿轮组合下自行车的速度变化。比如说,如果我们将后齿轮改为30 齿,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会转多少圈呢?
生:那就是40 除以30,大概是1.33 圈。
师:非常好。你们看,数学不仅仅是纸上的数字和公式,它无处不在,就像我们骑的自行车一样。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应用,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一节的教学为例。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比例的概念。在上课之前,我希望大家先看一下这个思维导图(图略)。它展示了比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并思考它。
生:我看到导图中有“比例的意义”和“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但我不太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
师:很好的问题。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关系。例如,如果一个比是1∶2,另一个比也是1∶2,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比构成了比例。现在,请你在思维导图中找到这两个概念,看看它们是如何连接的。
生:我找到了!它们通过“相等”这个关键词连接起来。这样看来,比例就是表示两组数量关系相等的说法。
师:非常好!那么,关于如何找出能构成比例的相等比,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根据导图,我们需要找到两个比的比值相同的句子。
师:正确。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你有两组苹果和橘子,第一组是4 个苹果和6 个橘子,第二组是2 个苹果和3 个橘子。请问这两组水果的比例关系是什么?
生:我先计算每组的比值。第一组是4∶6,也就是2∶3,第二组是2∶3。所以,这两组构成了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
师:非常棒!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练习了找出构成比例的比值,还加深了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前就能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参与讨论和学习。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增强对数学概念的长期记忆。)
尊重学生差异,开展个性化“导学”的核心在于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点以及能力水平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个性化的“导学”,教师能够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施个性化“导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同时认识到他们的学习难点。这种教学方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个性化“导学”还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见表1)。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表1 个性化“导学”策略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创新,小学数学“导学”方法将更加多元,应用将更加深入。数字化教学工具、个性化学习平台和互动学习软件的广泛应用,将使“导学”更加高效和生动。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还能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富有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