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平
白驹过隙,转眼又一个人生十年匆匆而过,又一个职业生涯的十年画上了省略号——是的,是省略号,不是句号,时光漫溯,教育人生的行程里,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
教育立足于当下,面向的却应该是新时代,是儿童的、社会的、国家的和世界的未来。身为一名行走在教育现场的教师,把自身专业探索和发展的每一个终点作为新的起点,才能坦然面对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每一天。
用“十年”这样一个时间概念来讨论人生和理想,讨论职业与成长,有一种仪式感的庄重和严肃,生命便真真切切有了厚度感,有了价值感。
写这篇文字时,我的人生快要步入第五十个年头,我走上讲台已经三十年有余,我从老家安徽调到北京工作已满十年。十年又十年,岁月在逝去,生命在积累,回望,凝眸,庆幸的是,我对教育的热爱有增无减,我对未知的热情依然澎湃,我对“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课程探索未曾懈怠。尤其,刚刚走过的十年,仿佛是我教育职业生涯重新翻开和定义的新篇章。
这十年里,我一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思考:我在小学教语文,我到底在教什么?我置身小学教室,我到底置身何处?我不停地研究和书写,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每一次,我都以为自己快要找到答案了,但是,当我准备将答案确定下来时,我又产生了新的思
考……
一、我在小学教语文,我到底在教什么
看上去是一个多余的问题,细细思量,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曾经在不同的文章里分享过自己对语文课程理解的三次更新,第三次更新就发生在我工作第三个十年里。而如今,第四次更新似乎又在发生着……
有人说,教语文,就是教儿童学语文。那么,语文又是什么?儿童为什么要学语文?应该学什么样的语文……一系列问题追问下来,让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课程理解,重新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我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中,不断更新自己,不断重新建构和定位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从2013年开始,在充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我以“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理念为指导,开发和实施自己教室里的母语课程。我参照五大学习领域的分类,架构大主题课程,呼应母语学习的本质特征,打破学科壁垒,建构多维联系,精心编写主题读本,帮助学生在母语学习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这样的主题课程,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课程内容和资源自自然然地融为一体,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母语学习体验。2020年,我将几年的实践和思考进行梳理,出版了《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书,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肯定和喜爱。
统编版教材于2016年开始使用,2019年小学1-6年全面使用。在此背景下,用好统编版教材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自主编写的读本只能作为母语课程的补充。未雨绸缪,2019年之前,我一边开发和运用遵循课标逻辑、学生学习逻辑的教室母语课程,一边深入研究统编版教材,撰写了大量教材单元和课文解读的文章,进行“语文要素”的梳理与剖析,尝试做素养目标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19年秋,我开始在自己的班级使用统编版教材,依托统编版教材进行“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室母语课程建构。我早就意识到,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是学生母语学习的全部,教材的编写逻辑和意图,也不全然合乎学生母语学习的规律和需求。每个教材单元的运用,我都会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和思考,厘清目标意义和内容逻辑,科学选择课程内容和设计学习活动,确保尽量给学生带来立体的、积极的母语学习体验。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思维过程”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在单元课文阅读理解上,我让学生借助表格工具,进行单元课文的整体性自主学习,然后在探险故事的创作中有意识关注自己笔下的人物是如何思考的,人物的想法如何影响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结果,班上有不少学生创造出上万字的精彩探险故事。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礎上,对教材做“冷思考”,进行创造性使用,成为我的坚持和坚守。
以自己主导编写的母语课程读本为基础,师生共同创造的班级母语课程生活是从容的,学生思维活泼,语言文字运用充满了创造力;主要依托统编版教材构建教室母语课程,虽然每个单元的学习思路清晰,目标落实也很到位,但是,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在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等著作的过程中,结合对核心素养目标的思考,我慢慢意识到问题之所在——以往基于母语课程读本也好,统编版教材的使用也好,我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落实,并没有澄清并帮助学生真正达成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自自然然地,追求大概念理解的大单元教学探索和实践开始促成了我对语文课程理解的又一次更新——这与我同时研读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密切的关系。2022年3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核心素养目标得到彰显,学习任务设计和运用成为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显性要求,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大单元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决心。2023年,我带着团队老师出版了《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独立出版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八讲》《小学统编语文怎么教》等书,都是新的课程理解和探索的阶段成果。
回望这十年走过的小学语文教育之路,不变的是“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理念,变化的是对如何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不断思考和实践探索。无论是反思自己学语文用语文的经验,还是观察和研究诸多课堂教与学的目标追求和实际效应,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对自我的剖析,如果缺少对自己课堂的批判,如果没有对母语学习之于儿童成长的价值探寻,那就不可能葆有对母语教育更美好境界的追求,母语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也就很难突破固有经验的樊笼。
二、我置身小学教室,我到底置身何处
曾经,我与教室,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物理关系。上课铃声响起,走进教室,完成计划中的教学任务;下课铃声响起,走出教室,也忘却了教室里发生过的故事。即使我从参加工作之初,就与学生“打成一片”,课下学生喜欢围在我身边,但认真审视起来,大多数时候,并非是因为学生觉得我懂他们,信任我亲近我,而是我课下的举止“和蔼可亲”“葆有童心”而已。
的确,十年前,我未曾追问过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我置身小学教室,我到底置身何处?教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对于学
生-儿童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幸好,近十年里,这些成了我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且通过行动来检验和确认自己的认知——对教室的认知,对儿童成长的认知。
当我置身于小学教室,我置身的是一个特殊场域,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正在形塑着自己童年的儿童在这个场域中成长。我需要拨开层层迷雾,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和确认这教室里的“同一个”和“每一个”儿童,以及他们所身处的物理和心理境遇。在我大量阅读有关儿童和童年研究的著作之前,我就凭借经验及与学生在教室里的相处、对话、共情等,初步建构了对教室里的儿童和童年的多角度理解。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契机让我开始关注教室里的一个个儿童,关注童年经验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就是从一个学期里,为一个学生撰写了三万来字的成长故事开始的吧。那是一个让大多数老师束手无策的学生,在观察、研究、陪伴、引导这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儿童
的关注和研究意識在我的心中不知不觉苏醒了,萌芽了。
随着对教室里儿童观察、研究的深入,随着对教室这一特定场域审视和解读的展开,我发现自己的经验性知识有时候力有不逮。自然,我找来很多有关童年和儿童研究的著作,边阅读边联结思考,反思自己对教室,对儿童的教室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要让儿童在教室生活中建构积极的成长体验,教师就要真正地懂儿童,积极回应每一个儿童对教室生活不一样的体验和需求。正是基于对儿童的研究和理解,我更清楚自己置身教室的角色价值和责任,努力与儿童一起打造安全的、温暖的,具有创造活力的教室,开发和实施丰富多彩的教室课程。
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我在《江苏教育(班主任)》杂志开设儿童研究、班级活动与童年价值、班级生态与儿童成长等专栏;2021年,我出版了专著《儿童成长的秘密》,这都是近十年来我对每日所置身的教室思考和研究的成果——通过教室和教室生活,可以窥见甚至洞悉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密码。
三、我不停地研究和书写,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备受日本教育界尊重的教师、学者大村滨认为,“做研究是从教的前提”。她提醒老师们,要时刻思考“如何在把工作做好的同时,让自己与时俱进,与孩子们处在同一个世界里”。或许,如果是在参加工作之初,就读到大村滨的文字,我不会有太大的触动和共鸣;而当我自己开启并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和书写后,尤其是回溯这十年来的专业发展历程,如今,我对大村滨的观点深信不疑。
当下,很多教育者都认同指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的课程与教学,追求“大概念”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希望学生的课程学习要突破知识和技能层面,抵达对规律、原理的洞悉。追求“大概念”的理解,何尝不是强调研究性的学习,强调真正的“洞察”。教育最是复杂,若教师只满足于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运用,免不得处处捉襟见肘,不得不敷衍于事,敷衍于己。只有当自己有了丰厚的专业积累和深刻的教育理解之后,才能以自自然然的陪伴姿态同学生一起经历和成长,一切复杂的,就会变得简单了。所谓“大道至简”,前提是先要得“道”明“道”洞察“道”。作为一名教师,不辍于研究与书写,正是抵达“明师”不可或缺的历练。
有人评价我是“大器晚成”,“晚成”是真的,不过“成”的仅仅是这十来年因持续在实践中研究和书写带来的专业提升,“大器”则不敢当。毕竟,教育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永远是具有未来属性的,只要一名教师停止了研究和书写,他就不可避免地落伍了。一个落伍于时代的教师,又怎么能够陪伴和引导学生-儿童朝向未来成长呢?
如果,一名教师,参加工作之初就坚持研究和书写,那就可以避免“晚成”的遗憾了——回望,我多么希望我不是在工作十几年后才开始研究和书写——遗憾的,不仅仅归于自己,还有教室里、课堂上的学生-儿童吧。
十年回望,我不是站在某一个终点上,而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一转身,又是一个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