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汽车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4-01-29 10:39李娜冯健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思政元素新能源汽车

李娜 冯健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能源汽车;思政元素;纯电动汽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以及克服技术困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出具备敬业精神以及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2]。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有知识内容框架的前提下,引入思政育人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和岗位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立德树人”工作纵深式的发展[3],将德育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从而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

1 课程思政融入的探索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学时为32 学时,主要讲授新能源汽车定义、类型、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等内容[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能源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用电安全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维护等知识(图1)。在教学中,有机融入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有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的育人全过程。这为学生学习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更好地为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案例选取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中“项目四- 纯电动汽车”这一课程教学单元,共计6 学时。系统重构课程内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1.1 学情分析

1.1.1 知识基础

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已经具备了本项目的学习基础。但是,学生对纯电动汽车的类型、驱动系统特点和基本结构原理还不了解,对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的危害和用电安全缺乏认识。

1.1.2 能力基础

学生已经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纯电动汽车进行辨认,但对纯电动汽车的特点、驱动系统和结构缺乏认知,对新能源汽车各组成部分的维护作业还不太了解。

1.1.3 学习态度

学生喜欢利用云平台和网络进行学习,且喜欢在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他们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但是缺乏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的能力,以及持续努力的决心和对学习的坚持。

1.2 教学目标

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对接“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要求[4],确定案例的教学目标如下。

1.2.1 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及现场的“6S”,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道德等意识。

(3)通过小组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1.2.2 知识目标

(1)具有纯电动汽车定义、分类、基本组成和原理等相关知识。

(2)具有分析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类型、性能特点的相关知识。

(3)掌握高压电用电安全、触电急救措施的相关知识。

(4)掌握新能源汽车日常维护和专业维护的相关知识。

1.2.3 能力目标

(1)能够描述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类型驱动系统的特点。

(2)能够獨立进行纯电动汽车部件的辨识与功能的认知。

(3)具备发生紧急触电事故时,采用正确的急救措施保障伤员和施救者安全的能力。

(4)能够使用交流慢充桩、直流快充桩及便携式移动充电枪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1.2.4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能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2)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引导学生要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精神。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深刻理解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培养职业素养。

1.3 思政融入点

围绕课程“生态文明”理念、“科技报国”担当以及“大国工匠”精神这3 条思政育人主线,结合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提炼出“汽车强国、担当有我”、“节约能源、低碳出行”、“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和“遵规守纪、安全生产”等思政育人融入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4]。通过对选取的项目案例教学内容的认真梳理与探索研究,提取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充分挖掘能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知识点,提炼出能够有效实施的思政元素(表1)。

2 教学设计与实施

针对课程中“项目四- 纯电动汽车”这一课程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流程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 个环节,通过课前学习探究、课中技能训练和课后延伸拓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探自拓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构建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课前学习探究

教师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学习任务书、维修手册、案例视频和微课等资源,学生接收任务,观看微课视频,阅读导学资料,熟悉任务书和维修手册,并且将疑惑的问题留言或者发表评论,完成课前测试。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检索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根据学习通平台反馈的课前测试结果,查阅预习情况,对未完成(或应付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推送提醒,督促学习。教师评阅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针对性地推送自学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微课视频,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同时,教师要关注课程思政方面的反馈,及时推送相关资料,做到悄无声息地融入相关思政元素。

2.2 课中技能训练

教师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导入学习任务,带动学生积极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引发学生讨论视频问题的解决方案,充分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见解,从而引出重难点讲解。同时,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教学系统仿真检测软件、学习通课程平台及手机APP 端等信息化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构建学习情境,结合新能源汽车教学系统实训台架实操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教师在“纯电动汽车主要结构组成”的教学中,通过讲解驱动电机在制动时回收能量,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能源的消耗等知识,引发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要节约能源、珍惜资源,树立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接着,结合新能源汽车教学系统实训台架,在介绍动力电池技术时,讲述我国企业攻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案例。目前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逐渐国产化,但是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就此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由此可以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

2.3 课后延伸拓展

课后可以通过线上学习通教学平台,将任务学习延伸到课外。教师查看学生评教和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答疑。同时,教师组织并鼓励学生开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参观活动,通过与企业导师面对面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家国情怀及工匠精神。

3 课程思政探索成效

3.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通过一次次师生互动、案例分享和小组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情感陶冶与理念熏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提升了课程育人的实效。学习课程后,学生投身交通强国、汽车强国建设的热情进一步激发,科技报国、勇攀科技高峰的学习动力更加充足,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价值追求有所强化和升华,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得到培育和养成。

3.2 学生学习效果与评价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建设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学生在课程实施初期表现出来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知不足、缺乏专业自信、实操过程不够规范及以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学习积极性与获得感显著提升。最终,学生在课程学习与各类活动中的表现都越來越出色,很好地诠释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奉献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引领成效。

4 结束语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中专业知识教学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融入点,将某些隐性的思政元素通过专业知识搭载显性化。并且在专业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在专业知识中能够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

李娜,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

猜你喜欢
纯电动汽车思政元素新能源汽车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浅谈电动汽车推向农村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纯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