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美育与德育融合创新及其实施路径

2024-01-29 07:17李琳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美育德育

李琳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审美教育的传统,从《周易》中的“象思维”、孔子提倡的“礼乐教化”、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到王国维、朱光潜等论及的“审美境界”与“天地境界”,审美育人已具有终极意味。西方理论界也一直关注审美育人的相关探索:如鲍姆嘉通的“感性教育”、席勒的“情感教育”、伽达默尔的“审美教育”等等。中西方假借美学所蕴藏的德育功能,指导人的道德实践和人生境界,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人性自由、精神完满的人生美学之路。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其“微”特性,各类微移动便携终端大行其道,微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信息传播进入“微时代”。高校学生作为微时代传播节点个体,在微信息对话决策参与、微平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明显,为美育和德育的融合实践创造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挑战。关于微时代下高校学生美育与德育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是当前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1.“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工作面临的困境

当下,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成效案例极其缺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工作面临较多困境。

首先,“微时代”语境下,信息流动趋于碎片化和细微化,信息传播趋于高速化和多元化,细微叙事逐渐挤压并取代了宏大叙事。[1]德育和美育资源的接收和传播模式遭遇困境。

微时代的技术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高校教育模式和传统非网络时代德育资源的片面性、单一性、一元化模式,还改变了高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微时代的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便利性促使美育教育资源呈现全方位开放形态,使得高校的美育实践依靠各类移动便携终端便可足不出户获得大量美育资源。这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极大便携性,扩大了受教育的边界,同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多困顿。一方面,对高校学生而言,在接受微时代多元无边界美育信息的同时,也可能被虚拟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经意地侵蚀。特别是由于微时代“无限中心化”的扁平化传播模式,一些负面社会信息以铺天盖地的冲击力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微时代信息的高速度传播,使德育工作者时常显得软弱无力,信息跟不上或者滞后于网络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信息鸿沟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而进一步扩大。师生在信息接收和传播方面的不平等程度日益加剧,造成高校学生德育的滞后与封堵。

其次,“微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流动性、快速性,变革着受众的话语场域和接收观念,自我意识空前强化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泛滥,德育和美育主客体地位遭遇反转困境。

微时代信息流的泛自由化和瞬时性传播特点,缩小了美育信息的传播体量,同时,也提升了美育信息的传播速率。传播活动从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转变为散点式网状模式。一方面,在海量信息的接收中,黏度较高、冲击力较强的多元信息冲击了主流美育的话语领导权。高校学生对主流信息的消化接受度减弱,经常受到非主流信息的影响和侵蚀,导致高校德育和美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遭到冲击。另一方面,微时代美育外化功能、超越功能、本体功能弱化。摒弃德育的工具性功能,利用微媒介实现美育的超功利性浸润德育过程极为复杂,导致微时代德育的方式不如传统德育简单、直接、有效。因此,增强德育手段美感,使之成为旨在培养学生品德,涵养道德品格的本体性活动,变得困难重重。

再次,“微时代”语境下,社会呈现全面媒介化形态,促使美育空间距离消失,小美育与大美育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通过美育实现德育的实践形式遭遇多样化中有效性不足。

微时代下,学校传统德育模式依赖的小美育空间遭受强有力挑战,移动终端的媒介技术延伸了传统美育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受众的时空观。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使高校学生在无形延展的网络美育空间中更加青睐于篇幅较小的“快餐式”美育内容,对于冗长的德育说教模式往往产生抵触心理。而在美育融入德育高校实践工作过程中,将多样化的大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多样化模式,从细微处实现高校学生大美育文化环境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将美育内容通过微技术突破不同层次学生价值壁垒,实现有效传播成为德育工作者的难题。而现实实践中,高校的美育设计往往出现个性化欠缺、有效性不足、及时化不够等问题。高校学生难以从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渠道获得有效的美育信息流,也难以实现微时代德育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最后,“微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内容的细微性、琐碎性,变革着受众的表达方式和行动模式。整体内容被划分成更多的细小微片段,德育和美育融合内容和结果容易遭遇割裂和碎片化。

微时代下的民众在大事件中,往往以小人物的微形态呈现自我,在网络中以微行动低调地发出自我声音,往往将系统的表述方式和整体内容分割成无数细小片段。当无数“微民”的微行动以无序状态集结,将碎片化的信息内容汇集,往往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能够推动事件发展的动力。这就为微时代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利用美育实现德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设法将美育内容进行浓缩精炼,提升其在微平台的传播速率和传播广度。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传统系统而完整的美育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过程中,经常出现将美育内容割裂,导致德育碎片化的现象。可见,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何探索真正使学生入耳、入脑又入心的美育内容成为微时代的新难题。当前,高校美育在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美育课程与教学体系不完善、学校和教师对美育重视不够、美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成为限制微时代美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因。

2.“微时代”高校美育与德育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

微时代给高校美育与德育融合带来诸多困境的同时,也为两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2.1 微时代传播信息丰富、交流频繁,为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微时代众多美育应用平台,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资料和教育理论,较传统美育时代更容易提供各种精炼的、易传播的、动态的信息。一方面,随着当下高校校园网络的普及,各种微平台、云展厅在校园网中异军突起,为美育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校内平台。高校学生可以便捷地通过微传播移动终端沉浸式接收美育信息,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目的。另一方面,在传统德育和美育融合模式下,高校学生只能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微时代学生在接收美育信息的过程中,既可以作为美育接受者,也可以成为美育的再次传播者。通过微传播平台很容易针对某一美育信息展开讨论,促进师生间或高校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甚至形成美育热点,在学生间形成裂变性传播现象,促使美育接收者广度的不断扩大,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

2.2 微时代传播主体缩小、碎片细微,为高校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丰富了载体形式

微时代美育社交应用平台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短小细微的美育信息,更符合当下高校学生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传统德育和美育模式下,高校多是运用大体量完整而细致的美育课程进行德育实践,这种体系化的美育模式,往往缺少特色,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实现因人而异的针对性、个性化教育目的。微时代的各类平台将完整的美育内容分解成不同微课程、微视点等小模块,既避免了冗长无效内容的传播,缩短了高校学生的阅读、接受时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和自主性,以最短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美育内容,更加容易实现对高校学生分类、分层进行德育的目的。

2.3 微时代传播权利扁平化、普遍性,为高校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提升了时间效能

微时代美育社交应用平台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无限量的美育时机。随着高校网络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信息传播以秒更新,将信息实时传递给受众,让高校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事态内容的进程。传统德育和美育模式下,往往受到时间限制,各种美育活动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刻意为之往往使高校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影响到德育的实际效果。微时代无限云存储及扁平化特点,彻底打破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时空隔阂,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平台发布美育内容,提升美育传播时效性。通过微平台与高校学生展开即时交流,加强对其进行人文关怀与反馈关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预见性。甚至,还可以通过学生对于美育内容浏览、探讨的数据信息分析,及时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念的异动,形成网上、网下及时互动局面,促进高校学生个体道德行为规范的及时养成,不断提升德育的时间效能。

2.4 微时代传播认知创新化、包容性,为高校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创新了观念模式

微时代美育社交应用平台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美育观念、开阔美育视野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更加有利于美育认知的转变和美育环境的创新,从而促进德育效力的增强。传统德育和美育模式下,高校在认知上经常存在关于德育模式和美育概念简单化、融合方法单一化等问题。一方面,高校传统德育中存在将美育和德育割裂的现状,重德育而轻美育的现状经常存在。另一方面,在美育概念上也存在认识上的狭隘观念,将美育简单化为艺术教育。认为高校课程设置时开设一部分艺术审美课程,在校园活动中开展部分艺术类比赛和活动,就是美育工作,忽略了美育的真正价值。在微时代,网络技术对德育和美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新的赋能,高校德育工作立足于微博、微信等,通过美育内容传播,弘扬主流价值文艺,凸显美育的道德涵养价值,并通过微传播形成以微平台为纽带的多维度、全方位德育网络体系,借助微平台的交互性功能,及时传播与反馈美育信息和德育效果,不断增强高校美育与德育融合的接受效能。

3.“微时代”视域下高校美育与德育的多维度融合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这是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美育工作提出的切实要求,并成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课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3]美育与德育在目标和价值上具有一致性,两者在教育目的上也是一致的.在高校教育中,德育和美育应借助于微时代的特殊性促进两者相互融合,发挥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果。

3.1 立足微时代新媒体平台,建设美育网络微课程,坚持多维丰富的德育理念,促进德育效果的个人内化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4]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不仅是德育的被动接受者,也是德育实践的主体。一方面,通过微平台美育信息的传播促进在高校学生中形成非功利性主流德育价值的实现。高校传统美育实践由于受到学校课时、师资等限制,往往限制了美育课程的数量,较之微传播下的“微审美”范围相差较远。因此,在微时代,高校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各种微媒体平台,实施网络美育微课程的建设,深挖高校德育课程的深度,拓宽美育课程的广度,实现美育信息在高校学生中的外化传播,从而增加学校德育模式的温度。另一方面,微平台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美育实施机会。高校德育工作者可通过微媒体进行美育内容微平台的建设,打造不同模块化、具体化的美育平台,选择多元美育手段,充分利用微时代美育语言,坚持多维丰富的德育理念,再现多样的美育信息,实现德育的内化目的。总之,通过微时代以美育德,以德促美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优势,实现微时代美育信息内化为高校学生德育目的的融合。

3.2 立足微时代新传播方式,构建美育交互微场域,建立相互契合的德育状态,激发德育活动的多元共生。

高校德育工作中薄弱的环节是美育的实施,根本原因在于受传播平台的制约,而微平台传播的互动性和及时性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微平台进行美育信息的传播,有助于高校学生随时体验微传播的美育信息,根据不同个体需求自主建立不同美育微“圈”。不同美育微“圈”内部的互动加速了美育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其开放性又促进不同美育微“圈”的外部交融,从而为多元美育信息进入不同圈层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美育交互微场域的形成与发展。当审美的场域突破传统的具象场地如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形成建立在审美自由的微空间时,审美者与微美育之间在相互默契的状态下产生作用,审美活动才有可能真正地展开,从而实现以潜在情感影响的德育实施体系。德国著名美学家韦尔施在谈到技术进步引发审美化进程时曾指出,“非物质的审美化,较之物质的、字面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纯建构,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以及我们对现实作为总体的认知”[5]。微时代下的美育信息作为能动的非物质审美化内容的微传播形成不同的审美场域,便切实影响到了现实的德育实施模式,推动了德育活动的多元共生。

3.3 立足微时代新话语体系,创造美育实践微方法,健全广泛有效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模式的协同发展。

审美是作为心理的感知,通过感知的能量作用于人的心灵。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6]美育作为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审美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微时代高校美育工作中,首先,需要立足于微平台的特殊话语体系,转变高校美育话语范式,加强灵活生动的话语模式,来实现美对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和感染,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要依靠微传播聚集微力量,实现高校学生在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六个方面美育能量的吸收。再次,借助微平台途径通过浸润式、体验式、分享式的美育方式,发挥美育感召力,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内心感知美的原生动力,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最后,要掌握美育和德育的主导权,提升话语主体魅力,尊重学生的美育话语权,加快美育话语对德育价值的转化,从而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协同融合。

3.4 立足微时代新媒介环境,提升美育灵活微体系,搭建风清气正的德育空间,实现德育环境的整体构建。

一方面,随着微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上的美育微内容逐渐进入到大众公共视野,将原本微不足道的离散美育信息聚拢起来,再经过微平台多渠道进行扩散,多群体互动与共享,形成丰富的价值表达和美育环境。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媒介技术,将美育从小美育具体实例教育向大美育环境搭建转向,实现艺术教育重心从艺术精神教育向艺术感知教育的转变。另一方面,与传统审美促进德育有别的是,微时代下美育不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施教与受教,而是更注重利用微媒介促进美育内容发布者与受众者间的互动、分享与交流。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把美育内容在微平台发布,通过微传播进行美育内容的进一步裂变扩散,与高校学生产生互动与交流。学生通过自我感知进行德育价值的吸收,并进而对相关内容和观点进行再次裂变扩散,从而形成德育价值的多元感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之间,高校学生和学生之间,转变为相互交叉的施教者与受教者,进而形成复杂的多元美育与德育融合环境。在这种复杂环境系统中,通过对美育信息进行输入、扬弃、输出、传播,高校学生不断地吸收与摒弃,既坚持了自我的审美感知,又不断地借鉴他人的审美传输,以此实现自我审美能力的提高,自我道德境界的提升,并用自我的精神境界影响更多的学生,最终实现微时代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促进与发展。

结语

新时代,实现高校美育与德育地融合创新及其路径实施,既是高校德育研究工作深化的必然,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有必要在微时代厘清“美育与德育相融合”这一问题,并从微时代的特殊性来审视两者融合的各个层面,注重德育美育化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操作模式、文化建设等方面,把握美育与德育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微时代要不断把握住每一次来临的“微机遇”,善于挑战微时代的各种“微困境”,在遵循微时代美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微平台优势,建设符合高校青年学生需求的微课程。同时,借助微时代新型传播方式,构建起美育交互微场域,采用微话语体系,创造美育实践微方法,构建美育与德育融合微环境。要不断探索美育与德育融合微思路,创新美育与德育融合微途径,挖掘微时代视域下“以美化人,以德育人”新模式,将德育与美育作为协同发展的两个主体不断融合创新,探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美育与德育实施路径。要更好地塑造高等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满足和实现高校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导向,发挥两者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美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