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生肖设计大展十年回顾与展望

2024-01-29 07:17张培源张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肖大赛传统

张培源 张瑞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生肖作为我国独创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备物质形象与文化内涵,是承载十二地支观天象、定历法的重要传播工具,体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之间最本真的连接,衍生了丰富的民间习俗、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以设计教育力量推动生肖传统文化传承发展。2013-2023年组织开展“中国高校生肖文化设计大展”,在坚持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中,通过设计赋能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为生肖艺术拓展空间与受众,搭建起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

1.以赛促教:中国高校生肖文化设计大赛

首届中国高校生肖文化设计大赛创办于2013年,共收到来自驻济高校的800 余幅作品。2014-2016年面向全国以“中国高校生肖大赛”为名组织征集,并增加特邀作品,参赛院校及作品陆续大规模增加。大赛参与高校由最初的12 所上升到2019年的400 所,参赛作品数量7000 余件。2020年活动名称正式由“大赛”改为“大展”。截至2023年,大赛每年收到来自国内外500 所高校的7000 余件作品。参赛院校涵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著名专业设计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也包括港澳台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等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作品。作品包括空间类、平面类、动漫类、文字类、图形类、漫画类、文创类等七大类。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与包容的审美追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行,展示了真实、多元、立体、生动的中国生肖文化,极大拓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空间。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生肖文化传承下去,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经过10年的组织推广,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直观的形象、悠久的传统在新的设计语言及媒介演绎下激起新的共鸣,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设计到应用的拓展。通过十年的设计实践,大赛作品并非局限于传统的图形和插画设计,而是逐渐扩展到包括海报、插画、漫画等多种媒介,同时还涵盖了网页、APP、多媒体交互设计等数字领域,以及文化旅游纪念品、办公用品和家居生活用品等实际应用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从设计到应用的落地与转化。这种多样性的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广泛影响和适应性,除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外,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创意产品。随着传统文化创新生活的时代背景,越来越多的设计成果得到了落地转化。例如书签、茶台、巧克力等文化和生活创意产品。这些产品的多样性和生动形态反映了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表达。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注入现实生活中,还促使设计师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体现文化价值和传统精神,从而实现了文化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从设计到应用的拓展反映了设计领域的跨学科特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跨足多个领域,包括艺术、设计、工程、文化研究等。大赛作品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和实际应用领域的拓展,要求设计师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上述跨学科的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为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因此从设计到应用的拓展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设计领域的多样性和跨学科特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和实际应用的发展机会。

二是赛事空间多样性的延伸。赛事空间的多样性延伸体现了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和广度,该现象在大赛组织和推动专业教学实践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赛事空间的多样化促使了专业教学实践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和学校的局限,使教育活动能够跨越多个领域和空间,实现了从校内到校外、从地区到全国、从大学生到中小学生、从中国到世界的广泛链接。在教育领域,这种多样性的延伸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者的要求。例如,大赛的课程通过全面的调研和系统设计,不仅在学科内容上进行了广泛拓展,还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和拓展使教学边界变得模糊,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而是在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领域中不断延展和动态检验。这种转变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思考链和实践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从而促进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

此外,大赛通过“生肖文化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和“国内外特邀优秀生肖作品”等宣传载体,成功地将大赛获奖作品和国内外艺术家的特邀作品展示给了广大观众。这些展览活动在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举办了200 余场次,覆盖了全国高校展览馆、全国各地的文化空间、商业文化综合体,以及在线互联网空间平台。这种多渠道的宣传与展示方式促使传统生肖文化得以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不仅如此,众多国际设计作品的参展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空间。国际设计作品的参与不仅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同时也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关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因此,赛事空间的多样性延伸在教育和文化传播领域发挥、并将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现象表明,通过赛事和宣传活动的多样性,可以实现知识和文化的跨越性传播,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和平台。

三是从展览到叙事的新途径。2021年牛年伊始,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大赛作品,推广世界不同文化语境的设计作品。同年9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的2021 国际设计教育学者大会《中国十二生肖设计》的主题发言,面对世界各国著名设计师,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生肖文化是人们对人类生命起源的一种想象和探索。它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延伸空间,其中包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在民间艺术中,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十二生肖造型艺术,除了烘托喜庆、欢乐氛围,还含蓄地表达着广大老百姓内心潜在的喜乐欢忧、祈福求祉、安康长寿等民俗愿望。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与包容的审美追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行,各美其美。在展示真实、多元、立体、生动的中国文化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一位伊朗设计师说,她从生肖设计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灵性、自然、多元和亲切。

2.共建文化传承新局面

如何进一步认识和发掘传统的生肖文化意象,如何在流动不息的生活里传承和塑造生肖文化,如何以广阔的视野使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认识和传播中国优秀生肖文化,是艺术与设计的使命。高校师生和国内外设计师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些精彩的作品不仅增添了现代春节的民俗生活气息,更提供给我们生肖文化发展的新的样本和路径。其中的设计语言、文化内涵、民俗意义、生活视野等,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传统节日生活和设计文化的理解。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生肖不仅仅是十二个动物,而且他是有比喻意义的性格特征,具有文化属性[1]。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独创之一,生肖蕴含着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岁时节庆、文学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维系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有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西方星座等文化的传入,起源于农耕文明的生肖文化内涵和价值正逐渐瓦解,保护和传承生肖等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大现实课题。生肖设计巡回展正是以设计为手段,对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工艺美术深入挖掘和整理,把传统生肖元素纳入现代设计范畴进行“再设计”,提炼其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展示和传播。

二是有利于增强生肖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生肖文化的核心是动物的灵性与智慧,在国际传播方面没有认知障碍,因此,生肖设计巡展在展示真实、多元、立体、生动的中国文化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一方面,推动生肖文化多元化发展。生肖设计大展发展过程中吸引了众多国际设计师参与,外国生肖设计作品兼容并包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坚持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中,丰富了我国生肖文化的内涵,增强其内在生成力。另一方面,为生肖文化拓展了国际发展空间与受众。系列设计作品提炼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展示和传播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互联互通世界的回应,也是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当代发展之意象。

三是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凡我华夏,皆肖生灵。”在理念上,中国民众在精神上的追求更胜于物质,通过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的塑造,能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传递现代年轻人的视觉审美追求以及传递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诉求。[2]在实践上,生肖设计巡展是对传统生肖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不仅是对文化的表达,更是对生活的探索。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设计中把握千百亿民众的生肖需求,让生肖文化真正“活”起来,将生肖文化的智慧美学再现至生活。以中华美学富有的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使民众理解、热爱、使用乃至主动传播,这对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是有利于衍生开发高质量生肖文化产品。当前生肖文化已经成为商家的产业,但由于艺术院校的设计力量介入不足,出现了“只见物、不见灵”的现象。原本依附于自然的生命符号功能也越来越淡化。生肖大赛优秀作品的发掘与推广优势在于,始终以艺术院校的师生为生肖作品的设计主体,注重以学院派的优势发掘生肖背后的历史底蕴。在传统生肖图案全面继承的基础上重新凝练生肖图案的文化意义和视觉传达。这将持续推出优秀的生肖文化作品,也将带动生肖文化衍生品开发与文创产业发展,激发传统文化新动能。

3.探寻文化“双创”要求

设计在推动传统文化革新的过程中,在探索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稳步进行创意、设计及传播实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重新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避免出现文化断层、“空心化”“四不像”等现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承文化血脉。应该说,生肖设计的首要命题是借由当代设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文化记忆、维系情感纽带、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古往今来,传神的生肖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整套包含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文化结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视觉符号体系。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四时得节,万物不伤”“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观的表征。也正是这样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构成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和审美的基础。

中国高校生肖文化大展将积极推进以生肖文化海外巡展作为传播交流的推广项目,其核心是向世界推介和传播中国生肖艺术,弘扬中国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展开交流与对话。我们今天生活的现代中国接受了西方科学、艺术的恩惠,正如相当长的时间内,西方接受东方的恩惠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丰富独特、多元共生的艺术珍宝成为一个个例证。希望通过该项目,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与共鸣,发现异国并不是他乡,也是故乡。自2015年山东省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充分发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在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框架下,对相关国家的文化需求进行研究。

二是扎根时代生活。当下,伴随信息传播加速,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信息接收的主要工具。人们对图像信息的构成、视觉传达的效率都有了新需求。扁平化设计因符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浏览、接受需要成为新趋势。扎根时代生活,从中体认历史与当下的联系,才能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大赛征集作品风格多样,设计语言丰富,展示出生肖动物千姿百态的形象:或状其形态,或写其精神;或传递吉愿,或针砭时弊;或朴质淡雅,或浓墨重彩;或古典传统,或现代新锐;或诙谐幽默,或发人深省……。但无论哪种风格形式,其中都有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诉求,彰显出当代设计艺术的品性与格调。生肖文化的核心是动物的灵性与智慧,在国际传播方面没有认知障碍。生肖文化既有龙虎的威猛,又有技术的灵巧,既有龙凤呈祥,又有鸡犬相闻,深化设计推广可以有效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国际空间。

当下,生肖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现代转型,以新的人文关怀、新的社会形态呈现、新的观察视角、创新的艺术语言表达,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并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有着对世界当代文化的话语权。艺术作品的征集选择中,一方面鼓励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创作语言有所延伸与生发。另一方面,选择关照现实、自由舒放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在时代主题、文化语境及国际视野上都有所演进,形成了中国当代生肖艺术作品的新面貌。

三是激发原创活力。“原创设计”不仅强调设计的主体性,更意味着一种文化智慧和艺术思想。20世纪,我国首轮生肖邮票发行,代表原创的传统生肖文化进入当代平面设计,并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包括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内的艺术语言与人文精神交流。从这个意义上看,鼓励将传统文化融入原创设计,有利于以设计语言阐释中国故事,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

东西方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往来,成功搭建了文化交流与相互了解的桥梁。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亦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为建构中国的世界美术愿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世界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融合、转换的多元动态过程中,中国生肖艺术以其独立自主的方式表达对多元文化的当代性认知,为世界当代艺术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中国生肖艺术作品在国内、国际的巡展与传播,将会把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推向新的阶段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不仅是一种执着的坚持和守望,也是一种活态的传承与传播。直到今天,中国依然有着庞大的从事生肖图形创作的艺术家,他们在薪火相传的可持续发展中,继承传统精神,吐故纳新,吐露新丝。

4.开发创造性转化新路径

柳冠中先生曾说过:“评价一个好设计,不是外观好看,不只是市场上好卖,也不能仅仅是某一个技术的进步,而是看对社会进步,对国家转型升级所起到的作用。”[3]设计大赛更应如此,在大赛中需要体现出对于设计发展的引领和对新兴设计力量的引导,大赛不仅影响个人,好的大赛更是足以影响行业。在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当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各类学科竞赛蓬勃发展,需要以赛事激发年轻人的创作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以生肖文化作为“问题”,抛出问题,获得答案,在不同的答案中探寻当下的发展路径,在不断丰富的设计方案中寻找以设计为手段革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在大赛成果中,进一步发掘生肖文化新的设计语言和传播路径,对生肖文化的设计成果全面梳理,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为生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以举办中国高校生肖设计大展促进生肖文化的传播,宏观而言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融合,微观而言是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就是国家和国民的“根”与“源”。它既是国家先进文化创新的精神基因,也是国家文化主权保障发展的基石。[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明遗产和精神力量,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基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国民精神基因的需要。中华文明积淀深厚,历久弥新,守好民族的文化之根,生活之树才能更繁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以设计为触手,构建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抛开语言的藩篱,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激起情感共鸣,在思想和精神上建立联系。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时代新机。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对外进行推广和交流。传播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中国民族设计风格,树立中国民族品牌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5]

猜你喜欢
生肖大赛传统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生肖转转转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你的生肖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生肖鸡的故事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