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求,我国在手工业领域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将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模式,由个体私营生产转变为国有、集体公有制生产。工艺美术作为手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纳入了国家计划经济体系。手工艺人成为集体企业或农业合作社内从事工艺美术加工的工人或劳动者,在计划经济的产供销链条中,被统一管理。在国家政策主导下,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方式从传统师徒相授,向以技艺培训为主体的集体教育模式转变。技艺研究组织和短期技术培训下,手工艺传承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的血亲传承,表现出了对分配、生产、组织等社会关系的更多依赖。手工艺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突破了家庭、师徒,甚至地域和行业之间的限制,变得广泛而自由。与此同时,校办、厂办学校工艺美术教育,也在社会化技艺培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了高等院校、中等院校和职业教育并存的结构,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做了良好铺垫。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提升内销手工艺产品的适用性,提高外销产品的竞争力,各省、地区以多种渠道开展工艺美术的传承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手工艺人的生产技艺。一方面,是各地基层合作社,激励和引导丰富经验的老工匠,在实践生产中带学徒。另一方面,以区域或行业为单位,在部分联社建立技艺研究组织,集中技艺经验丰富的艺人进行生产、创造,以达到技艺提升的目的;或不定期组织短期技术培训班促进技艺交流,学员通常为各基层合作社或联社的手工艺人。如山东潍坊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红木嵌银行业时,重视培训技术人才,曾在1954年委派艺人陈开勋赴华东美术学院创作训练班学习半年,目的是提高绘画理论水平,从而在实践中创造更好的作品。[1]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手工业合作社、手工艺生产小组等在各地普及化组建,但新组建的手工业合作社,普遍面临技艺流失严重、熟练掌握技艺的艺人数量不足等现实问题。为促进当地手工业尽快恢复和发展,提高艺人生产技艺,推动手工艺创新发展,在各级手工业联社推动之下,手工业合作社、手工艺国营(集体)工厂尝试成立技艺研究组织,推动传统技艺资源的发掘、研究和传播工作。当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苏州、福州、重庆、潍坊等地纷纷成立了工艺美术技艺研究所,以满足手工艺人在创作上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技艺的要求。到1965年全国有各级工艺美术研究所(室)45 个。这些研究所主要承担挖掘恢复传统产品,整理总结传统技艺,梳理史料,进行工艺研究和创新等工作,对工艺美术的传承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第一,技艺研究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技艺交流的平台。艺人们在互相参观访问、评比作品、展览作品的过程中互教互学,深入体验生活,共同提高技艺水平。如1954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通过建立学习研讨班、技艺培训班等方式调动艺人改良工艺、创新技艺的主动性。在1955年12月,先后完成包括釉里红、美人醉等在内的19 种高温颜色釉的工艺恢复和产品创新。山东莱芜“西关王家”锡雕第六代传人王新文,于1958年10月至 1960年1月,在山东济南工艺美术研究院任职期间,设计改良了近百幅锡器手稿,带动了锡器工艺的改良和精进。各地研究所的成立不仅切实有效地推动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提升了艺人自身的技艺水平,培养了专业的传统手工艺人才,为后来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成立技艺研究组织,改变了“同行是冤家”的传统观念。在合作社、国营企业的集体生产模式下,按劳分配、统购统销使手工艺人们的收入,有了相应保障,艺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在行业或区域的技艺研究组织中,技艺较高的老艺人主动带青年学徒,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不少失传产品因此恢复。在互学互助的环境下,艺人们积极投身于新产品开发,从总体上推动了手工艺行业的复兴。
技艺研究组织改变了手工艺既往的传承方式,为艺人们提供了技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调动了手工艺人技艺传承与发扬的热情,传承壁垒的打破促进了艺人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
手工技艺短期技术培训班,是企业培训在职人员业务、技术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常见形式。短期技术培训通常针对性学习一项技能,与学校全日制教育相比,教学周期短、针对性强且形式灵活多样,更适合手工艺行业尽快恢复和发展的应急要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建立技艺研究组织、短期技术培训班等技艺传授模式,将艺人们组织起来,在工艺美术生产、人才培养上显示出了时代特点和需求,带动了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手工艺合作中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式。1956年,全国工艺美术总产值为一亿七千万元,较1952年增长了一倍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调配,在第一时间对学校的工艺美术教育进行整顿与改造,具体举措包括合并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教育方针,统一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以引导学校工艺美术教育有序发展。
在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浪潮中,工艺美术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先后有北平国立艺专、杭州国立艺专、四川省立艺专以及中南美专、上海美专、苏州美专等设有工艺美术专业的高等学校接受国家管理。1952年,为了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国家对相关院校、系进行合并与调整,教育部秉承“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2]的方针,对原有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全国12 所美术院校合并组建为7 所。如北平国立艺专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并将陶瓷与图案划入实用美术系,专业调整为陶瓷科、染织科、印刷美术科,将分散的教育格局、办学经验、师资力量等集中起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中日益突出的对工艺美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又如1953年,在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的主导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和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进行了院校合并,在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的原址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绘画组和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的绘画科合并成立绘画系;在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应用艺术科的基础上成立实用美术系,下设印染、漆工两科;以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组为基础成立西南美专雕塑系。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综合性美术和艺术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工艺美术相关科系,如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鲁迅美术学院则增设实用美术科,为手工艺的社会生产输送专门工艺美术人才。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的院校合并与调整,将隶属于实用艺术的图案、手工、工艺等专业统一划分给工艺美术学院、系、科,消除了各学科之间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弊端,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工艺美术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增强了专业教育实力,对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根本矛盾在于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关手工业亟须专门工艺或设计人才,对应行业生产的人才需求成为工艺美术专业设置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需求培养人才,加强专业教育针对性,能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下尽快培养出社会生产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模式也能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国家在合并及调整相关专业院校的基础上,根据工艺美术行业的生产特点重新调整和规划部分专业设置:一,保留与行业生产直接对应的陶瓷、染织等已有传统专业,并在系统梳理专业和学科性质后,将其纳入工艺美术教育专业体系进行有效管理;二,出于政治宣传、对接国际社会的需要,增设装潢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以满足新兴行业的需求与生活水平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院校的具体发展中,上述以快速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专业设置被不断细分,逐渐走向完全对应社会生产的极端化,如陶瓷系将陶器与瓷器分开,又将瓷器中的釉上和釉下两个工艺步骤分开。专业划分过细仅以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为目的,背离了工艺美术专业作为多学科综合专业的发展路径,缺乏综合素质及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培养,更像现代社会就业时的岗前培训。这种极端化专业划分模式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培养人才并将他们迅速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但这种“应急性”专业划分也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弊端十分明显,破坏了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影响长期的教学目标。
随着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手工艺品生产在国民日常生活、对外出口创汇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专门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规模也逐步扩大,中国第一所专门的工艺美术高校应运而生。同时,为适应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层次和数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工艺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手工艺发达省份相继建立了一批工艺美术学校。这些专门工艺美术教育学院(校)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层次,也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专业院校的设立
1956年,为促进工艺美术的学术研究,对接生产实践,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艺术特色,培养专业工艺美术人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批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强调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除工艺美术史、美术史、外语等公共课外,在专业的基础培养上开设绘画基础课(素描、色彩)、国画、图案,本科三年级以后开设工艺制作课和实习训练课。为强化实习训练的教学效果,学校附设了校办工厂,如“陶瓷美术系设有工厂,染织美术系设有工厂,1958年又增设地毯厂、木工厂、丝网印厂、活字印刷和石版印刷厂等。各工厂都有师傅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实习并进行小批量的样品生产。”[3]其总体宗旨是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地方特色和优良传统,以创作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为主要任务。各系结合专业教学,承接了一批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设计任务,如“室内装饰系完成了东风轿车、大连造船厂万吨远洋轮舱房等内部装饰设计;陶瓷系则先后与邯郸、彭城、景德镇、龙泉、石湾等厂家密切合作,完成了很多陶瓷器具的革新设计及生产”[4]。
第二,工艺美术大(中)专科学校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以日用为主的轻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刺激了各省市轻工业工厂的生产规模,同时也暴露了国内相关产品设计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以上海为例,当时隶属于上海轻工业局的14 个工业公司,专职美术设计人才仅35 人,能独立从事设计的工作者仅10人左右。类似现象在各省市都比较普遍,为了满足生产发展对工艺美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在现有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一批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技工学校等中专院校,或者工艺美术专科学校等大专院校,如上海市轻工业学校。
除大中专院校的设计教育,轻工业单位附设的企业学校,也是这一时期设计人才的重要来源。虽然企业学校的设计教育侧重技术操作,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狭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轻工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压力。
综上所述,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形成了高等、中等和职业教育并存的多元培养体系。无论从工艺美术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还是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科组合的尝试,都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工艺美术教育走向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期,为我国工艺美术教育实现特色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其间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更为后来工艺美术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