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昌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在塑造学生价值观,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数字化、信息化赋能高校“四史”教育类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四史”教育学习走深走实。要提升育人成效,既要发挥传统思政课堂教学优势,又要稳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教育发展,提升信息化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广度与宽度,强化交互式体验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史”教育类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建立对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深度认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业的重要课程。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四史”教育,是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不断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重要方式。
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四史”教育有助于在价值层面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10年中,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取得的成绩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数量暴涨,信息获取途径更便捷,大学生可以“一键知全球”。同时,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助力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表达,使其话语空间拓展和话语权力空前提升[2]。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提供的思政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当前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矛盾。满足学生需求,解决此类矛盾,是“四史”教育类课程教师努力的方向,更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实现。
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学生学习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四史”类课程数字化、信息化后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学资源聚合,真正让资源丰富起来、“大起来”;有利于教学形式优化,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有利于精准教学,真正让教与学“准起来”。
数字化、信息化助力课前精准分析学情,能使教师真正摸透学情、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大数据、云计算能改变教学生态,课堂上师生的一举一动都能真实反馈。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四史”教育类课程针对性不高、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且精准算法能助力教学效率提升。
“四史”教育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设置“关键词”,识别并拦截与主导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的言论,能够有效识别和预防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3]。信息化技术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思政教育的各个参与者的网络痕迹进行识别与判断。这一系列的技术操作不仅可以精准识别学生对“四史”教育类课程的显性和隐性需求,从而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依据,还可以对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与主导意识形态的行为与思想进行及时干预与纠正。
思政教育要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作为高职院校“四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与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学“两端”,二者未形成有效连接,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是很重要的表现。教师单向度采用“大水漫灌”式的知识灌输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青年学生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四史”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喜体验,难强化”的特点。95.28%的学生喜欢VR技术强大的复现功能、新颖的操作方式和独特的学习体验。90.05%的学生喜欢借助情景教学方式参与课堂教学,不喜欢单纯的理论讲授。
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传播方式等对青年学生的自我与社会认知的解构,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四史”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接受程度。碎片化信息获取方式、浅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独立性思考、主动性学习的意识减弱。课程学习要求与学习实际形成的矛盾给教学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四史”教育类课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案例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各高职院校利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了纸质教材、传统课堂的数字化转型,如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智能教学平台等建设。各高职院校还陆陆续续进行了传统四门思政课的在线资源建设。但是这些资源相对来说不够系统与聚合,资源重复率较高。另外,“四史”教育类课程在线资源建设相对迟滞,已建成的在线课程多为其他思政课的补充,且没有形成大规模、优质资源开发与利用。一些教学资源的内容也相当陈旧,最新研究成果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化率不高。教学素材碎片化现象严重。同时,思政课各门课的信息化资源相对独立,没有实现系统的资源智能化聚合。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几年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海量的信息充斥各个学习平台。其中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资源不利于学生深层次思考。如果“四史”教育类课程的观点、立场与方法浮于表象,就更不利于思政入脑入心。
思政教师的数字素养与信息化能力不仅包括常见的教学平台及工具的运用,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化沟通意识与决策能力。一方面,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调查中可知,大多数思政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还处于简单的教学平台运用及常规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水平,在数字资源的开发,大数据、大模型的高效运用上依然存在短板。
如果“四史”教育类课程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与目的认识不足,运用不善,就可能导致在“四史”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失教师主体性,从而产生异化现象。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是教师数字素养与信息化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大数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总体而言,各种智能化模型依然处于弱智能的状态。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思政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智能化设备与信息化技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都进行了教学信息化改革,建设并投入运用了大量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信息化水平,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视频灌输”,为了技术而技术。另外,平台趋同性现象严重,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信息化教学要求,只是简单地利用平台的签到、抢答、布置作业等功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教学信息化除了常见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还有在教学评价上运用。一方面,技术上的原因使线上考试出现监控管理不足等状况,进而导致公平性缺失。另一方面,大量技术“堆叠”的智能化评价从日常学习、阶段测试等方面力图实现全过程评价,但是繁杂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增加了教学成本,使部分教师面对技术望而却步。深挖课程建设特点,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提升评价效果,对广大思政教师而言依然是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四史”教育类课程课堂高质量教学,应在思想和认识上对标最新的教育理念,以前沿适切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释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动能作用,变革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评价等[4]。
“四史”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纵深挖掘。同时,要横向关联已建成的资源形成“多元集散”。要丰富“四史”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四史”案例资源库、数字媒体素材库。结合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结合“四史”教育类课程教与学的需要,以“散”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高效开发与利用。营造“多元集散”,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集”不仅是“四史”教育类课程内部建设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资源的集中,也是“四史”与其他思政课程资源的聚合。“散”不仅是资源的利用,也是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在资源的利用上,各门思政课程可以选取“四史”教育类课程在线资源中的史料、理论等内容作为历史背景、案例故事等辅助教学。另一方面,在资源的开发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开发。“四史”教育类课程在线资源开发要充分发挥各思政教师专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建设好课程。同时,要利用好学生思政实践,在实践中师生共同挖掘资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建设资源。
“多元集散”新环境要以学生为主体,将网络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四史”教育类课程。各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建设开发,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思政教育,形成多元化、交互式、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四史”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开放的特点。资源的集中与利用要真正开放,必须打破传统师生边界,使在线课程资源真正成为“金课”,使案例资源真正成为“活水”。学生不仅是学的主体,也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四史”教育类课程本身具有大量的红色故事案例,这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大量资源支撑。这些讲述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朋辈讲述无论是内容选取、方式选择都更贴近学生,更易引起共鸣。因此,要实现在线开放课程的真正“开放”,案例资源的真正“共享”,必须形成师生共同体,营造“多元集散”开放新环境,促进教学相长。
“四史”教育类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聚合,而且有利于搭建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激活学生多重感知系统,引发学生对历史事实、人物事迹、精神价值的深层次情感共鸣。实景VR、线上场馆等以“增强互动”为重点打造的一系列终端与平台涌现,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在推进理论实践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四史”教育类课程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要尊重“四史”教育类课程建设规律、思政工作规律,也要尊重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重实践、喜体验的学习特点。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建设有大思政教育教学(资源集散)数字赋能中心,同时着重打造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的数字思政馆。数字思政馆是红色资源数字化的重要集散中心,更是学生参与的重要网络虚拟实践基地。学生可利用数字思政馆本身的资源,按照课程学习要求自主自助建设相应的场馆,也可以上传资源丰富场馆内容。平台建馆操作简单易上手,学习成本低,学生在建设主题场馆过程中,了解了相关史料背景,理解了理论知识。同时,场馆建设的趣味性与可操作性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场馆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秀场馆本身也成为后来的学生学习的资源。以上数字思政馆建设是虚拟仿真技术在“四史”教育类课程中的典型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四史”教育在仿真实践教学中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向三维的教学场景转化,以“在场参与+个性创作”的方式,构建了激发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融入了“移情想象力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5]。
教师在“四史”教育类课程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鉴于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素养,以及数字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等现状,各高职院校应当把“四史”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技术水平提升、数字技术应用强化等作为“四史”教育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要积极丰富思政教师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方式,拓宽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实践研学等提升专业认知的渠道。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在数字技术赋能的基础上,高质量供给优质“四史”教育的数字资源,精准掌握真实学情,创新设计课堂教学互动,科学评价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一定要防止对数据及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教师作为“四史”教育的主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有“在场”意识。不能用线上交流取代可以线下的面对面交流,不能用没有温度的网络表达代替真实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不能以依赖大数据算法获取信息取代与学生谈心谈话深入交流获取的真实学情。数据依赖会导致教育者的身体缺场和主体性的消解,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发生错位和冲突[6]。
其次要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提升集体备课质量,实现教师数字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高。集体备课打破了教师个体认知、专业储备、能力迁移等方面的局限,做到了让个体在交流中提升,在碰撞中成长。传统的集体备课受限于时空阻隔,多为校内教研室或者几个高校针对某个内容、某类专题的集体研讨。信息化、数字化赋能“四史”教育类课程,打造的虚拟教研室、数字备课平台等作为传统线下备课的有力补充,聚合不同知识背景与领域的学者专家,形成新型备课教研场域,充分发挥了群体智能的优势与效能。信息化赋能集体备课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的人整合到一个平台,而是依据“四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论研究、课程建设规律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集合、人员聚合、平台建设。在备课内容上,既要有“史”的内容,更要有“论”的研讨。依据“四史”教育类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求,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化的可视性、互动性等优势,实现专家与教师之间知识的互通有无、经验的共享共建,促进教学效果的跃升。
“四史”教育要走深走实,必须与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效连接,必须实现高校之间优质资源高效共享。要善用“大思政课”,走进红色实践教育基地,联动鲜活的思政课素材。高职院校“四史”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连接社会实践,实现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红色资源包括承载着红色基因和传统的革命遗物和遗址等现实物质载体,也包括利用这些物质资源建设的线上场馆、在线资源等。高职院校在搭建“四史”教育数字平台时,一定要利用好这些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形成“校社联动”共享型新媒介,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能有效实现人与环境的深度融合,构建“四史”教育新载体、新场域。数字资源建设以交互性强、沉浸度高、想象空间广等特点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拓展认知广度与深度,从而使学生在红色资源具象化新场域中体悟其价值内涵。通过校社联动,“四史”教育类课程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有机协调,理论与实践互联互通、相得益彰。学生在红色资源的教育熏陶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构建“内外联动”共享型新媒介需要打破各高校信息壁垒,协同联动,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目前,高职院校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打造优质资源,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搭建智能化教育平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信息化改革这一层面依然存在着“数据烟囱”的情况。要提升“四史”教育信息化水平,需要打通这些“数据烟囱”。各高职院校要提高“四史”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加强思政信息化改革模式交流,提高资源开发合作化程度,共同探索数字化赋能“四史”教育类课程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
信息化、数字化赋能“四史”教育,充分发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思政领域的技术优势,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形态,提升了育人效能。当然,要推动“四史”教育类课程数字化改革,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效能优势,促进“四史”教育类课程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强化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