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与探析: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

2024-01-29 02:42邢佳振李晓钦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研学红色思政

邢佳振,李晓钦

(1.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2.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重庆 402660)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党立足于新起点新征程的现实需要,是为进一步促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提出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衔接和目标渐进,最终建立健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和分工明晰、整体推进的协同机制。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索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孵化一批品牌活动”,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这也为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市潼南区各实践教学单位积极打造政校(大中小学)企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共同体。在此背景之下,本次调研立足于区域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以“大中小学生弘扬‘闇公精神’”为主题,探究大中小学生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内在成因、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化理路。

1 聚焦现状:区域红色文化的实践教学效果还有待加强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重庆市潼南区及周边区县的中小学生,充分把握大中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了保证调研的针对性和真实性,研究人员进行了2项调研:一是对上述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3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88.3%;二是随机访谈潼南区中小学生,了解当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小学生的现实需求。

1.1 地方红色教育基地效能发挥不够显著

潼南区拥有丰富且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其中以杨闇公精神为代表。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309名大中小学生中,69.26%的学生对杨闇公精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有30.74%人表示从未听说过杨闇公烈士的事迹。由此可见,杨闇公精神的教育效果普及还有待加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7.57%的学生表示其学校会通过多种形式讲解红色故事,有32.69%的学生表示只有老师会在课堂授课时提及,16.5%的学生表示校园活动中会有所宣传,有3.24%的学生表示在学校从未听闻。这表明在部分大中小学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形式相对简单,也表明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亦可满足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从认同教育的效果来看,总体上有超过60%的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杨闇公的革命事迹,其中61.81%的学生选择“创建中国青年共产党”,有61.17%的学生选择“领导川渝地区革命斗争”,有61.81%的学生选择“在西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有62.46%的学生选择“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但在随机抽样的访谈中,有潼南区本地的中小学生表示,其只是粗略了解了杨闇公的革命事迹,并没有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认识。

1.2 大中小学生对参与实践教学热情较高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普遍认为,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就具体的教学意义而言,有93.85%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有89.97%的学生认为能够让人坚定理想信念,有87.38%的学生认为可以加强文化自信,有86.73%的学生认为能够让人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为了进一步了解大中小学生对杨闇公精神的学习意愿,研究人员设置了“您会主动参与杨闇公精神教育吗?”这一问题。结果显示,愿意主动参与的学生占23.3%,会参与但不会主动报名的学生占63.11%,可以看出大中小学生总体上对于学习杨闇公精神有较好的积极性,但仍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引导。关于大中小学生对杨闇公精神实践教学的偏好,设置了“未来您愿意通过哪些渠道继续深入了解杨闇公的故事?”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有57.28%的学生选择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有68.93%的学生选择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有70.23%的学生选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媒介,有59.87%的学生选择参观杨闇公故居,有62.46%的学生选择课堂听讲。从以上结果来看,大中小学生普遍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能更受大中小学生的偏爱。

2 解析困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力度仍需大力提升

杨闇公精神以杨闇公烈士的革命事迹为依托,是对其革命理想、价值观念和个人品质的高度概括。1992年,潼南区举办杨闇公革命事迹和思想研究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闇公精神”概念,并从中析出了铭志马列、坚持真理的革命信仰,躬行实践、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奉献品质,胸怀博大、志存高远的高尚情操等精神内涵[2]。此后“闇公精神”虽然在重庆市范围内有所宣传,但在普及教育上仍然缺乏较强的力度。从学校和社会2个维度来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在相关理论研究、教育资源共享和社会研学氛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和不足。

2.1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理论研究有所缺乏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研究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基础。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论文中可以发现,“闇公精神”自提出以来已有30年,但对其可续内涵及其历史意义的研究不足百篇。从主题来看,与之相关的研究包括“闇公精神”的内涵、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杨闇公的社会主义观等,其中更多的是宣介杨闇公烈士相关的历史史实。这就导致当地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上稍显简单,还需充分挖掘和整合相关的红色资源。从研究主体来看,相关研究人员大多来自党校、档案馆等单位,高校研究人员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相关内容的历史学科研究范式较强,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较弱,因此研究内容并未能有效转化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范本,在指导实践教学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从实践场景来看,杨闇公的革命事迹主要发生在川渝地区,而杨闇公旧居及其烈士陵园的教学场景有限,相关的其他场景也多为明清宅居建筑,与之关联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对局限,展陈信息相对单一,因此从“大历史观”的教育视野出发,其理论拓展和实践教育仍有所不足。

2.2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共享制度尚未完善

红色文化是打造大中小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优质资源,也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式发展重要因素。统筹大中小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其关键核心就在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各学段的有效利用及不同学段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转换,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教学目的的循序渐进,同时带动教学手段和教学队伍的协同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此前潼南区缺乏高职院校,区域内以“闇公精神”为代表的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整合,缺乏名师工作室等实践教育的“领头羊”,在思政课教学改革、集体备课等方面都暂未实现跨学段的有效衔接。思政课教育资源共享不是独立于大中小学课堂教学之外的体系,而是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建构。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各有不同,须根据各个学段的教育需求来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这就必须坚持一体化教育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带动数字化教育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等要素的聚集,从而提高大中小学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效果。

2.3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红色研学氛围亟须改善

营造全社会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准确了解大中小学生群体内红色研学氛围,研究人员设置了“您是否参加过红色文化的研学活动?”这一问题,结果显示有57.28%的学生表示一年内参与1~2次的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有30.1%的学生表示半年内参与1~2次,只有9.71%的学生表示每两个月会参加一次红色研学。在常规实践研学活动形式中,有86.08%的学生选择游览红色景点、参观博物馆,有70.87%的学生选择阅读革命历史相关的书籍,有69.26%的学生选择学习线上线下的相关课程,有63.75%的学生选择参加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有51.78%的学生选择在线云参观红色基地。从最终的数据可以看出,大中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研学的参与度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部分地区开展的红色文化研学形式较为简单,社会氛围较为薄弱,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发展,因此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呈现点状发展趋势,学生个体的研学偶然性和随机性较强,尚未形成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联动效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协同教育仍需要健全体制机制上的设计与安排,将实践教学形式与学生的课余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育人环节的强实践性。

3 优化理路:因地制宜完善“一地多品”实践教学模式

“一地多品”实践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一个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资源,打造多个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品牌实践活动。立足区域实际情况,研究人员依托潼南区杨闇公红色教育基地,在“一地多品”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创造性提出“1+5+5”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即活动集中在1个杨闇公红色教育基地下辖的杨闇公旧居、杨尚昆旧居、杨闇公烈士陵园、杨尚昆陵园、杨氏民宅等5个红色实践场地,开展红色事迹参观、实景微团课、“手拉手”志愿讲解、红色故事分享会、烈士陵园祭扫这5项思政实践研学活动。围绕“1+5+5”的实践教学模型,研究人员在对每项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后,从实践教学队伍组建、实践教学活动实施及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措施,使得“一地多品”实践教学模型能更为行之有效地推进。

3.1 加强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提升教育理论深度

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建设是推动大中小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关乎着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发展,教师承担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把治学、明理、践履真正统一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深化大中小学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既要着眼于学校教学队伍的一体化建设,还要扩大教学队伍,加强学生朋辈群体的内部教育和社会兼职导师的外部教育,形成内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内容和职业素养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加之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和学生诉求的不同,最终形成了大中小学教师“自成一派”的现象。要打破各学段教师队伍之间的藩篱,就要打造思政课教师合作平台,汇聚各学段优质教师资源,发挥各个学段教师的优势。在教师合作机制方面,可以成立名师工作室、实践教学教研室等,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为内容基础,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制订专项实践教学计划,合理分工合作团队的角色,充分开发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资源,扩大社会兼职导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走出去”与社会导师“引进来”相结合的“大思政”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格局,拓宽大中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3]。在畅通教育路径方面,可以开展集体备课会,组织理论研讨、专项技能培训等校际活动,有效加强学段间的学情交流,以更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的衔接。同时,中小学也要共同决策,通过统筹解决互构合作中的建设难点、理论研究提升痛点、实践模式推进堵点,最终助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一体化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学生群体之间要发挥朋辈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既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对象主体,实践教学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典型示范、实践育人的作用[4]。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总体而言,大学生在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方面更加成熟。因此将大学生作为实践教育队伍的补充力量,能够在实践育人的环节中形成朋辈群体之间的政治启蒙和情感交流,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体认,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内容。在实景微团课、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中,大学生能充分发挥其心智上的优势,将杨闇公烈士的红色故事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等深层道理结合起来,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启蒙教育。

3.2 凸显教学活动特色化安排,增强研学活动效果

“一地多品”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实践场地的教育资源,将理论教学延伸到实景场地之中,设计出符合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需求的素质拓展活动和深度体验活动,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活动的精准性。相较于中小学,高校与各类社会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且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更有经验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高校牵头联合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弘扬地域文化,彰显行业特色,拓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宽度。

首先,挖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构建高质量教学场域。以杨闇公红色教育基地为例,其最为突出的是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同时因其下辖多个建筑场地,所以也涉及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中式传统建筑文化教育资源、廉政文化教育资源等。每处场地的教育资源或有相融,或有重合,因此在设计实践教学安排时须主题明晰,从整体出发来把握教学场所资源的内在联系及场所与场所间的教育资源关系,将人、事、物统一于一个总的教育目标之下。在教学逻辑上,可以从历史和现实2个维度来规划教学内容,让大中小学生在“参观——学习——感悟——反思”的教学中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效果[5]。同时要注重学生从“多看”到“多动”的学习惯性转变。例如,研究人员曾尝试在参观学习之后开展红色观影活动,但总体效果欠佳。通过调研发现,大中小学生普遍在意红色影片的剧情,而往往忽视其教育意义。因此可以开展大中小学生合作演绎影视片段、实景讲授红色故事等体验感较强的活动,增强学生与教学场地之间的交互性体验。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成果向社会服务转化。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应该摒弃以往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在把握连续实践环节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讲述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电教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要坚持以学生为对象主体来推进实践教学,形成多个“大带中小”的实践队伍,将教学目标最终指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高校具有较多的学生党团组织,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打造成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加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的联动,或在文化教育方面提炼专业故事、学校故事和区域故事,组织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或在科技教育方面开放高校实训室,邀请中小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或在劳动教育方面组织社会服务活动,合理利用大学生“返家乡”“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在基层社区、乡村设置适合大中小学生能力水平的劳动项目。

3.3 创新网上网下教学联动机制,拓展实践教学形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变革,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突破了实践教学的时空局限,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开发,形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形态。但从当前已经取得的成效来看,总体上信息技术赋能仍处于低人工智能阶段,且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难题,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过高,以及深度沉浸式的实践体验也会导致学生沉迷体验而弱化其教育功能。因此,合理利用好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不仅要加强现实维度和虚拟维度之间的教学联结,还要注重虚拟体验对现实维度的实践教学的辅助和提升作用,以免本末倒置。

首先,搭建虚拟教学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以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代表的虚拟教学场景,不是简单复制和线上重构现实场景的实践教学基地,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或重构现实场景中言而不尽的内容。通过营造“富营养化”的信息环境,可以引导大中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去主动寻找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增强学生在整合知识片段方面的能力[6]。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设计如红色故事分享、微团课、情景剧演绎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接受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在虚拟维度获取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维度的学习成果,真正做到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的结合,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加鲜活、更加真实、更加有效。在虚拟场景中,大中小学生之间也突破了学段的限制和群体的制约,既可以互为人师,又可以相互合作,营造一种平等、互学、好问的实践教学氛围,也有利于缓解大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矛盾,让有潜力、有能力的学生在群体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其次,完善虚拟资源转换,增强教学的传播覆盖面。从总量上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开展覆盖大中小学生群体,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学成果、学生作品转化为线上教学资源,利用视频会议工具或在线教育平台的互动功能,组织在线课堂互动。例如,研究人员在调研中发现,大中小学生参与烈士陵园祭扫的人数较少,频次较低,但学生参与意愿较强。所以,可借助直播平台及其交互功能,在烈士纪念日、清明等开展线上云祭扫活动,设计“致烈士的一封信”等互动形式。这既能满足庞大群体的实践教学需求,同时也能将现实维度的强时效性和虚拟维度的强便利性统一起来。此外,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转化为虚拟维度的教育资源。深刻把握学生作品之间的内容关联性和多维呈现的技术耦合性,利用影视拍摄、文本创作、情景演绎、理论宣讲、志愿讲解等将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二次创造性转化,并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成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虚拟教学场景。

4 结语

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切实推动“大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推动区域性大中小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不仅要探究大中小学内部要素及其合作模式,还应该调动社会大课堂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形成教学群体与教学群体、教学群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融通机制,这样才能基于“一地多品”的实践教学模式举办出更具特色、更高质量、更有实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形成体系和规模。

猜你喜欢
研学红色思政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