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舍出版社对中国故事的出版与传播

2024-01-28 13:15沈雯怡
中国故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出版社文化

沈雯怡

摘要

龙舍出版社成立于2010年,以向德国读者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开展中国故事的译介与出版工作。作为当代德语世界出版与传播中国故事的个案代表,龙舍出版社秉持初心,深耕出版市场,同时积极搭建中外文学交流平台,寻求多方合作。从龙舍出版社传播中国故事的策略中汲取经验,择善而从,可助力中国故事在海外的出版与传播。

关键词

龙舍出版社;中国故事;对外传播

在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出版行业的责任与贡献不容小觑。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有海外出版社加入其中。他们立足“异域”视角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中国故事在海外的出版与接受。了解这些海外出版社如何与中国故事“结缘”,探析其传播中国故事的策略,对当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或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本文以德国龙舍出版社(Drachenhaus Verlag)为例,基于出版社官网信息及相关文献,介绍其出版缘起、理念与有关中国故事的书籍,并从该出版社的传播策略中取长补短,为提高中国故事在当代德语世界的传播建设提出参考性意见。

一、出版缘起

2010年10月,奥地利汉学家、作家诺拉·弗里施(Nora Frisch,中文名:傅愉)在德国南部小城埃斯林根创立了龙舍出版社。傅愉曾在维也纳、北京、台北和海德堡学习汉学。关于出版社的创立初衷,傅愉在2021年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采访中坦言,它其实源自一个学校项目:当时,海德堡大学师生围绕“中国”这一主题在青少年中进行文化调查,调查发现,如果借助合适的图片和直观的辅助材料,孩子们对于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形态会迸发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傅愉创办了龙舍出版社,致力于以有趣多元的方式出版高品质图书,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龙舍出版社的标志是一条篆刻风格的红色巨龙,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这个标志在德国出版行业独树一帜。通过出版事业,傅愉将一个看似陌生却与德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东方古国呈现在读者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177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在他位于波茨坦的无忧宫中建造了一座“龙塔(Drachenhaus)”。他尽力搜集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用于装饰,如丝绸和瓷器,力求布置奢华,以重现自己心目中那个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历史上的“龙塔”或许只能体现一位欧洲封建君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在将近两个半世纪后,一家崭新的出版社问世,并以“龙舍”为名传播中国文化、推动当代中欧文化交流,也让中国故事在海外书卷中书写崭新篇章。

二、出版理念

傅愉认为,即使在一个普通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遥远的中国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通过简单明了的文字、细致精美的插图,龙舍出版物可以帮助德国青少年以及成人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对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颇有裨益。因此,龙舍出版社一贯坚持的出版哲学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以不同方式向读者普及中国文化、语言和历史,将多角度的中国拉近到德国读者身边,让这个遥远的中国巨人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龙舍出版社重视书籍的文字,这不仅体现在它对出版题材和内容的精挑细选,也体现在用语表达中的“一视同仁”。当图书内容关涉多样性群体时,龙舍出版社选择使用性别星号(Gendersternchen)等恰切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体现出对“多样性”的尊重。同时,龙舍出版社十分重视书籍的插画与版面设计,出版图书的插画以栩栩如生而著称,插画中的衣物或建筑都不是插画家的凭空幻想,而是建立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之上。辅以厚重的绘图纸和线装艺术,出版社力圖以更贴近中国传统图书的装帧艺术完美呈现水墨风格插画的气质。而可持续和环保的出版理念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出海”的航路中注入了鲜活的现代色彩。

可见,龙舍出版社在时代浪潮之下,秉持初心、与时俱进。它对于图书出版的选材与设计精益求精,旨在让读者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之余,展现其现代性、多样性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一面,无疑也推动其成为当代德语世界出版与传播中国故事的前沿力量与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龙舍与中国故事

据官网显示,龙舍出版社将书籍分为10种类型,分别是“阴阳”“传说”“文学”“语言”“交流”“纪实”“历史”“艺术”“社科”与“童书”。目前,出版社已出版德语和汉德双语图书60余部,涵盖中国经典名著、侦探小说、双语儿童读物,以及阐述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的书籍。相比于聚焦经济与政治的泛谈,龙舍出版社认为传达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更为重要。这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以及弘扬中国文化的初衷不谋而合。

这些书籍面向不同的阅读群体,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阴阳”一类中,虽然对道家思想有所探讨,但主打的却是中医和道家的养生方法,同时还包括对针灸和气功的介绍。而“文学”一类中,针对华语地区的文学作品,龙舍出版社认为,它们在表面的“异域风情”和乍看之下并不熟悉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背后,往往体现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主人公们的行为会让德语读者对中国人的心态和文化有深刻了解,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值得探索。以当代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为例,龙舍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其德语版。出版社创始人傅愉评价道,“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6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那是一个独特的迷人世界!在这个故事中,家庭纽带、友谊、诚实和忠诚,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价值观。在这个忙碌嘈杂、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本书让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以具体中国故事为对象而创作的书籍同样占据一席之地。以中国民间故事和成语故事为例,龙舍出版社设置“传说”与“语言”两大类型供读者选阅,从中可见一斑。出版社认为,中国的童话、传说与神话故事往往曲折离奇,有助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拓宽文化视野。目前,“传说”类书籍共有4部,分别是《孟姜女哭长城》(Die sch?ne Meng klagt an der Gro?en Mauer)、《美丽的狐狸精》(Die sch?ne Füchsin)、《白蛇》(Die wei?e Schlange)与《破釜沉舟》(T?pfe zerschlagen und Schiffe versenken)。这些故事蕴含中国的民间智慧,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让德国读者走进迷人的中国文化。而“语言”类书籍主要介绍中国常用的成语。龙舍出版社认为,成语是具有道德或哲学寓意的汉语短语。它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学校里的教授内容。出版社开辟该类型书目,旨在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的民间智慧提供多元选择。“语言”类书籍目前有6部,分别是《精卫填海》(Jingwei füllt das Meer auf)《东施效颦》(Dongshi spielt die Leidende)、《刻舟求剑》(Ins Boot schnitzen, um das Schwert zu finden)、《狐假虎威》(Der Fuchs leiht sich die Macht des Tigers)、《叶公好龙》(Yegong liebt Drachen)与《守株待兔》(Unter dem Baum auf einen Hasen warten),皆为附带拼音标注的双语文本。同时,扫描书中附有的二维码可以链接到由汉语母语者朗读故事的音频文件,感受汉语发声之美,收获视觉与听觉交融,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汉语学习素材。

从龙舍出版的图书可见,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是其出版与创作的关键要素。一方面,龙舍出版社立足于对传统中国故事的译介与传播。从出版社对中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和富有幻想色彩等显著特征的认同,以及对具体故事案例的选择与编译,可见其对中国故事选材上的仔细考量。另一方面,出版社尝试从中国故事与叙事中提炼与创作符合当代海外读者阅读需求与价值观的元素与内容,让中国故事在当代德语书业市场中焕发生机。

四、龙舍对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

近年来,个别西方媒体发布对华偏激或错误言论,一些海外的中国机构也曾受到负面报道。作为致力于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海外出版社,龙舍出版社同样面临考验。目前,德国媒体对中国有不少批评性报道,给傅愉介绍中国带来难题。她希望在出版物中尽可能呈现媒体未展示的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等领域,突出中国积极的一面。傅愉表示,在德国谈论关于中国的话题一直都很特殊。对此,龙舍出版社在对外推广和宣传中国故事上积极采取多种策略,希望吸引更多目标受众,帮助他们消弭偏见、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

一方面,龙舍出版社在数字化浪潮下,利用社交媒体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并扩大影响力。在出版社官网和Instagram平台上,龙舍出版社不仅向全世界展示其出版理念、出版书籍、联系方式和参与的活动,而且为读者的阅读与购买体验提供便利。在出版社官网的书籍版块中,读者点击书籍封面即可跳跃至详情页与购买网站。在Instagram平台,访问者也可以直接点击页面上的“店铺”链接,选购心仪的书目。在传统纸媒影响力和书业市场变化的当下,社交媒体无疑是及时发布信息和获取关注度的有效平台。同时,愈来愈多的读者、作家与KOL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阅读体验与创作心得。龙舍出版社也可以从社交媒体上寻找并吸引潜在合作伙伴。在2021年的采访中,傅愉表示出版社目前主要通过邮件和销售代表向对中国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和书评人推介。而今年8月,微信公众号“Teutsch”发布一则题为“德国龙屋出版社寻找中国合伙人”的推文。龙舍出版社希望通过中国合伙人,与中方合作出版社建立沟通渠道并了解中国时事。因此,龙舍出版社摒弃传统营销思维,在数字时代正确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宣传出版社与书籍,是当代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创新之举。

另一方面,龙舍出版社把握机遇,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寻求多方合作。傅愉表示,德国的中国机构应该得到支持,而不是遭受诋毁。这些机构在文化交流领域取得了实际性成就。如果关闭这些重要机构,切断沟通渠道,则不利于双方。傅愉本人曾多次与中国机构合作,例如与孔子学院共同开发语言教材。慕尼黑孔子学院曾与龙舍出版社共同出版《成语故事》双语丛书,并在2021年法兰克福书展上,由出版社和德国孔院两个展台同时展出。成语故事系列是慕尼黑孔院举办的线上文化活动之一,以线上播客点播的方式全网推出,深受德国汉语学习者的喜爱。依据成语故事播客的双语播出内容,慕尼黑孔院设计了传统国画风格的故事封面与插图,并联合龙舍出版社编辑、定稿、装帧成册,共同出版发行这套双语小丛书。该套丛书也被赠予已开设汉语课程的巴伐利亚州中小学图书馆和各地公立图书馆,以帮助不同年龄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像孔子学院此类语言文化机构,其本身便是传播中国故事与文化的优秀平台,在海外也具有一定影响力。龙舍出版社选择与对外推广语言文化交流的机构合作,共同宣传中国文化,未尝不是一种“合作共赢”。

同时,龙舍出版社积极参与海内外书展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宣传其出版理念与书籍。2014年与2023年,龙舍出版社两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对于海外书业机构而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不仅是促进版权贸易、展示新产品和服务的平台,还是获取内容和作者资源,强化合作伙伴的关系,与社群和客户进行交流讨论,了解探讨行业发展的难得机会。傅愉在2014年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采访中也表示,此次参展旨在提升出版社知名度、接触更多业界伙伴,并且尝试与中方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龙舍出版社参与法兰克福书展,以大红灯笼配上中国传统饰品呈现极富“中国风”的展台。“书展”构筑起以“书籍”文字媒介为主、同时汇集视听媒介的文学空间。将两种文学公共领域媒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实时大众传播效应和长远影响力的文学接受时空,有利于扩大中国故事在海外书业市场和读者群体中的影响。而龙舍出版社以身践行,在书展活动和媒体采访中展示自己,也是为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龙舍出版社作为当代德语世界出版与传播中国故事的个案代表,深耕出版市场,开展中国故事的译介与出版工作,推动中德人文交流。尽管图书的出版与销售计划以及各项文化活动在近年受到多重影响,但龙舍出版社不忘初心,通过社交媒体以及文化交流领域的优秀合作伙伴,构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多元网络。从龙舍出版社传播中国故事的策略中,我们也可以有所学习借鉴。首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介在中国故事海外传播中能够发挥的特别作用,让中国故事的传播载体多元化,适应数字时代下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与方式。其次,中方可以与译者、海外出版社与文化交流机构,以对外传播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与合作洽谈。既可以发掘中国故事在海外传播中值得推广的文学价值与中国智慧,也可以在拟定译介图书的选择、翻译策略和推广方式等环节加以沟通。“讲好中国故事”道阻且长,但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可以助力中国故事在海外出版与传播事业中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国读书信息中心. 龙舍出版社:一个德国人的中国出版梦 [J]. 出版人,2013(10).

[2] 顾文艳. 德语文学公共领域中的中国文学接受机制 [J]. 当代文坛,2021(3).

[3] 姚建彬. 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反思与建议 [J]. 外国语文,2020(4).

[4] 李丽,钟清钰.他们对这届BIBF满怀期待[J/OL].出版人,2023(6)[2023-10-03].https://www.epuber.com/2023/06/07/26711/

[5] 渠竞帆.海外华文书店 传播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N/OL].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07-20[2023-10-03].http://www.cbbr.com.cn/contents/506/75323.html

[6] 泉凛凛.德国龙屋出版社寻找中国合伙人[EB/OL].(2023-08-02)[2023-10-03].https://mp.weixin.qq.com/s/x-lH3sdNLvVRc4frB5gePQ

[7] 沈忠浩,张远,王平平.通讯:在法兰克福书展感受疫情下中外文化交流脈搏[EB/OL].(2021-10-22)[2023-10-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323844382950336&wfr=spider&for=pc

[8] 王自强.促进中国文化在德语区传播——专访德国龙屋出版社创始人傅愉[EB/OL].(2023-07-31)[2023-10-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926912591613921&wfr=spider&for=pc

[9] (作者不详).慕尼黑孔子学院《成语故事》双语小丛书亮相法兰克福书展[EB/OL].(2021-10-20)[2023-10-03].https://oci.bfsu.edu.cn/info/1129/6922.htm

[10] (作者不详).这些年,《青铜葵花》在海外的影响力[EB/OL].(2017-10-12)[2023-10-03].https://www.ourjiangsu.com/a/20171012/1507771122575.shtml

猜你喜欢
出版社文化
内卷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等待……
谁远谁近?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你想踩着哪一款轮子飞驰?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