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户外混龄运动性游戏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在户外活动时解除了班级、年龄和场地的限制,通过为幼儿创设开放、自主的运动游戏环境,组织幼儿积极开展运动性游戏,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以及同伴的积极互动,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我园在开展户外混龄运动性游戏的探索、实践后,呈现出了四个问题:“混乱无序”的场景、“走马观花”的幼儿、“手忙脚乱”的老师以及“流于形式”的评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从科学规划游戏空间,促使活动有序开展;分层制定运动目标,满足异龄发展需求;优化游戏管理措施,促进幼儿有效互动;注重多元活动评价,享受运动快乐体验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园在优化户外混龄运动性游戏方面的一些有效尝试。
【关键词】混龄运动性游戏 优化 策略 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优化幼儿园混龄运动性游戏实施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PTJYKT22089。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2-0133-03
幼儿园混龄运动性游戏是教师从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出发,依据小、中、大班不同年龄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特点及运动水平,打破班级和年龄的限制,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现有活动场地特点,创设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运动挑战区域,师幼共同收集整理,投放不同层次、丰富多样的运动游戏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运动能力自主选择参与游戏,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目的的一种户外运动组织形式。户外混龄运动性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运动游戏环境,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及同伴的积极互动过程中开展体育锻炼,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我园立足园所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设运动区域,在组织不同年龄幼儿开展混龄运动性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活动的开展给幼儿带来了锻炼、交往、表达表现的机会,但也同时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混乱无序”的场景。在混龄运动游戏开展前期,场面看似热闹壮观,但其实比较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平衡区的幼儿排起了长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排队等待中度过;骑行区的幼儿在各运动区域之间穿行,与民间游戏区的幼儿相互碰撞,带来安全隐患;投掷区的孩子把游戏材料随地乱扔,玩一会儿就跑开了;而野战区却是人满为患,你推我挤,造成游戏无法正常开展。
问题二:“走马观花”的幼儿。混龄运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在一些区域小班幼儿不会玩,中大班幼儿不爱玩、懒得玩。如:跑跳区里,中大班幼儿轻而易举就能跨过的障碍,对小班孩子来说却很有难度,一些运动器械超出了小班孩子的能力范围,导致它们不会玩,小班幼儿在攀爬区爬上爬下不亦乐乎,而大班幼儿玩一两次就不想玩了,开始漫无目的地乱逛。混龄运动区成了一种形式和摆设,未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问题三:“手忙脚乱”的老师。混龄运动的每个区域由一位老师负责,在诺大的运动场地上,从运动器材的摆放、场地秩序的维持、游戏过程的指导到游戏安全的保障,都由教师一人来完成,而且他们要面对的是不同年龄的幼儿群体,幼儿出现了危险动作得提醒,违反了游戏规则要指导,同伴之间有冲突了要解决,材料不合适要更换等等,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显得手忙脚乱,更谈不上去观察幼儿了。
问题四:“流于形式”的评价。在户外混龄运动区中老师习惯在游戏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并做出评价,同时老师的评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目标性,缺乏对孩子运动过程中个体差异、年龄差异的认真观察和分析,只是简单地对活动区内孩子的整体情况做一个简单大概的评价。老师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孩子成为评价的配角并不能很好地参与评价。评价流于形式,缺少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性评价。
为此,我们对于如何优化混龄运动性游戏活动做了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科学规划游戏空间,促使活动有序开展
游戏环境是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环境创设的质量决定与体现着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质量,打造有序的游戏环境是支持幼儿运动的前提和保障,它能够无声地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规则,充分发挥每个运动区域的重要功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促使活动有序开展。
1.科学划分运动区域。我们充分探索和利用幼儿园现有场地及空间,在考虑游戏内容及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活动场地。幼儿园内有两块相对比较独立的活动场地,一块是贯穿教学楼、红砖楼及升旗台的操场游戏区,我们根据场地的L字形布局,在教学楼前创设了跑跃区和民间游戏区;在红砖楼前的长方形操场中间设置平衡区和曲棍球区,曲棍球区以铁网进行隔断,避免干扰其他区域;在操场外围设置骑行区,并在拐角处设置停车场和加油站;升旗台旁边的草地上设有投掷区和攀爬区。另一块是后乐园游戏区,该场地上除了游乐设施,还有沙池、水池及各种大大小小的树,我们结合场地特点,创设野战区和自主创意区。在各运动区域创设时,我们还充分考虑运动强度的合理搭配,让每个老师对运动场地的设置做到心中有数。
2.合理规划游戏线路。在规划游戏路线时,我们会借助一些器械的摆放来对各运动区进行划分,但由于参加活动的是来自各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往往会无意识地以自己觉得方便的方式来进行游戏,一些孩子会在各个运动区之间随意穿行,导致一些运动区域比较混乱,如骑行区的幼儿还把车子骑到平衡区等。因此,我们与幼儿共同设置了各个运动区的出入口位置,并一起设计制作游戏线路标志,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分层制定运动目标,满足异龄发展需求
混龄运动性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弥补集体类健康教育活动整齐划一的不足,還能满足异龄幼儿不同能力发展的需求,对幼儿自主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制定运动目标时要着重于运动兴趣、创新合作、自主发展的三维目标,教师对运动区内各年龄段的目标要了然于心,同时要充分考虑各运动区域器械的运用、幼儿不同年龄层次的安排等因素,这样才能让游戏满足异龄幼儿发展的需求。
1.确定各运动区域共性目标及分层目标。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对各运动游戏区域的共性目标进行梳理。如:跑跳区的共性目标是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肢体协调性和加速反应能力,能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小、中、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能力水平,制定各年龄段分层目标。小班目标:四散跑时能够躲避他人的碰撞,能身体平稳地双脚向前跳,要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提醒下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中班目标:能将快跑和跨跳结合,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能与同伴轮流玩,指导接受的任务要努力完成;大班目标:能快跑25米,能急转急停,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能持续进行跑跳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2.投放适宜的运动器械支持异龄合作。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运动发展水平,投放多层次的游戏材料。比如,在“车轮滚滚”游戏中,可以投放大小不一的轮胎,大龄幼儿可以玩轮胎攀爬、滑板轮胎,小龄幼儿可以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滚轮胎前进等。又如,在民间游戏区投放大绳、皮筋等,可以引发幼儿合作游戏;骑行区的三轮车本身就具有合作性;还有一些体积比较大或比较重的运动器材,如木板、曲棍球门、梯子、软垫等,需要幼儿两人或多人合作才能搬得动,这些材料同样能够激发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欲望,使大小孩子能够以最自然的状态投入到游戏中,从而获得异龄交往的快乐体验。
3.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将游戏从易到难进行星级挑战。在同一个运动区内,游戏难度太大,幼儿易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探索,难度太小,又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要将游戏的难度控制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我们将游戏从易到难分成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不同级别的挑战难度,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水平挑战不同的游戏项目及难度,参与运动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三、优化游戏管理措施,促进幼儿有效互动
户外混龄运动游戏的各个运动区是开放、串联的,小中大的孩子自由结伴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区域。孩子的情绪比较容易兴奋,一玩起来就容易忘乎所以,常常会忽略了游戏的规则。由于各活动区孩子的流动量比较大,各区域只有一个老师负责,对所面临的来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老师除了关注孩子在运动时的安全,还要进行相应的指导,有时就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个孩子,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因此我们尝试优化游戏管理措施,从而促进幼儿有效互动。
1.灵活制定游戏规则。明确有效的规则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还可以促进幼儿自律意识的培养,有效促进异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游戏开展前,我们根据小中大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分层设计运动目标。即在同一运动区域,设置不同层次的游戏,同一游戏中,让孩子结合自身的水平提高或降低预设的游戏规则,与幼儿共同商讨游戏规则,了解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鼓励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游戏场地平面图、游戏规则等画出来,张贴在每个游戏区的入口处,使幼儿对每个游戏区的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也为其能够自主选择游戏区提供支持。此外,运动规则制定以后,不能机械地执行,教师应该不断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境及异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及真实需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和重组。
2.设置“小警察”管理角色。在户外混龄运动游戏中,由于各个运动区域的孩子流动量较大,孩子在享受游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冲突,而大小龄幼儿之间自然引发的教导与学习,远比老师的指导来得自然贴切。“小警察”孕育而生,评选能力强的幼儿指导其他幼儿开展运动游戏,充当“小警察”,推进混龄运动游戏顺利开展。能力弱的幼儿在能力强的幼儿榜样的示范下,通过“小警察”的岗前培训,也能参与到“小警察”的最终评选中去,并获得成功。不同能力的孩子通过混龄锻炼达到了情感、经验上的交流、互动,动作技能上的学习与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
3.实施储蓄星星卡奖励制度。在混龄运动区域投放星卡和不同颜色的星星,每个运动区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星卡,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挑战难度,能力强的幼儿在每个运动区内能按线路完成区域内的挑战,就能获得不同等级的星星数量,对年龄小、能力稍弱的孩子只要他能积极地参与,并勇于挑战,就能同样得到相同数量的星星。每次运动后得到的星星可累计贴到星星卡内,当星星卡内的星星累计到相应的数量就可以到奖励服务区换取相应的物品或运动特权。
通过优化游戏管理措施,在户外混龄运动游戏中,年龄较小的幼儿通过与比他水平更高的幼儿相互作用,从而由原有水平向潜在的更高水平发展,年龄较大的幼儿因为年龄小的幼儿以他为榜样,会以更规范标准衡量自己,有效促进了幼儿间的互动。
四、注重多元活动评价,享受运动快乐体验
活动评价是教师对幼儿的运动情况做出价值性判断的过程,多元的活动评价方式有助于梳理和提升异龄幼儿的运动游戏经验,进一步感受混龄运动的快乐。
首先,教师应当营造宽松的分享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分享游戏经验的欲望,鼓励异龄幼儿在集体面前主动愉快地分享自己挑战运动的过程,丰富幼儿可以玩什么和怎么玩的经验,通过相互之间的积极交流、互动,在评价中去借鉴、學习,积累有益的经验。其次,教师还应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运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加以实践。再次,在混龄运动区中,孩子的流动性较大,分享交流的环节可以伴随着游戏的始终,而不一定是在游戏的结束环节。最后,在混龄运动游戏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小中大幼儿的个人评价能力参差不齐,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及时记录其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分析行为后面的原因及对策,从不同的角度更有效地解读与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
实践证明,户外混龄运动性游戏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动作也更加协调、灵敏,而且在游戏过程中社会交往技能不断发展,与同伴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从中体验到了积极愉悦的情感。我园将继续深入实践与探索,发现真问题,探寻真策略,使幼儿愉快混龄,有效互动,让幼儿的童年绽放无限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杨霞.提升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参与度的行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2]陈思曼.混龄游戏中的教师支持策略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2017(4):16-19.
[3]陈若阳.幼儿园混龄体育游戏推进策略的行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周晓行(1982年12月—),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