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对子宫肌瘤的认知与治疗的研究概况

2024-01-28 19:28:30代青卓玛拉毛加张伟奇久先加刀吉仁欠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22期
关键词:藏医培根肌瘤

代青卓玛,拉毛加,张伟奇,久先加,刀吉仁欠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1]。子宫肌瘤是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约有1/4的孕龄女性被诊断为子宫肌瘤[2]。子宫肌瘤患者多无明显外在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子宫出血过多、盆腔疼痛或压力、不孕和妊娠等并发症[3-4]。研究表明,年龄、激素、肥胖、子宫感染、生活方式及继发性贫血、流产等诸多妇科疾病均与子宫肌瘤有关[5-6]。子宫肌瘤具有病情发展缓慢、恶性程度较小、病死率较低的特点,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孕。本文概述藏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1 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及病因

1.1 发病情况 一项美国的调查显示,在18 330名女性中,约9%的女性被诊断患有子宫肌瘤,其中42%的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58%的患者没有接受子宫切除术,接受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调查的1 443名女性中,高危女性的症状严重程度较确诊患者和健康女性更明显,71%的患者通过药物缓解症状,30%的患者接受手术或程序性治疗[7]。一项韩国的研究从2002—2013年的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NHIS)样本队列数据中筛选319 608名15~54岁育龄女性,根据第10版国际疾病规范确定40 486例子宫肌瘤病例,分析发现2002—2013年子宫平滑肌瘤的平均患病率为1.78%,患病率由2002年的0.96%上升至2013年的2.43%,45~4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26~30岁年龄组1年内发病率增幅最高[8]。我国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达20%~40%[9]。吕洁雯等[10]从2011—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10家普查医疗机构中选取504 268名20~75岁已婚女性的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检出率为6.81%~20.11%,且检出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达195.5%,高于2008—2017年上海宝山区调查的15.69%[11]。总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虽然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若不能及时控制病情,会危及女性生理健康,甚至导致子宫切除等。

1.2 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 子宫平滑肌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是形成子宫肌瘤的主要因素[12]。研究显示,超重、年龄、家族聚集性、教育、酒精、吸烟、长期卧床、营养习惯不良和饮食异常、人工流产等因素均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13-18]。此外,研究证实,子宫肌瘤与Wnt信号通路有关,少数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19-20]。

2 藏医对子宫肌瘤的认知及治疗

2.1 认识 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根据目前公认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的成书时间来计算,藏医学的形成距今至少有1 30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以五源(即土、水、火、风、空)和三因(即隆、赤巴、培根)学说为核心哲学思想的传统民族医学。数千年来,藏医药针对不同临床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藏医药理论认为人体是在“五源”和“三因”密切结合的前提条件下形成的,父精母血相合,精多则生男,血多则生女[21]。女性在13岁左右时月经开始来潮,色如茜草汁或兔血,质地纯清、滴在衣物上易洗涤且不留痕迹者表明经血正常,无妇科疾病;饮食失节、起居失调等导致月经失调,经血易打结、成团块状,干枯而量少,似脓血样等[22]。妇科疾病主要由隆病、赤巴病、培根病、血病及不当性行为引起,大致分为40种,包括子宫疾病5种、脉病16种、痞块病9种、虫病2种、妇科病8种[23]。子宫肌瘤属于藏医药“额占”范畴[24]。藏医认为,额占的病因是不规律的气候、饮食、起居、行为等,如频繁性生活、子宫内温下降、外界影响、产后不规范治疗、长时间居住潮湿地区、不加强卫生等[25]。藏医认为,月经和黄水被隆聚于子宫内,导致子宫内出现水泡、硬块,引起小腹下部发胀、阵痛,月经黄水外溢及滴沥等,日久子宫内败血凝聚如同怀孕,发为水泡性子宫痞瘤、硬性子宫血瘤等[23]。为避免该病的发生,女性须对日常饮食、行为起居、居住环境、个人卫生、规范治疗等方面格外重视。随着当今现代医学各项检验技术的逐步完善,定期检查也尤为重要。

2.2 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以联合使用为主。藏医学认为,子宫肌瘤的诱因和治疗与饮食有关[26]。饮食疗法排在藏医治法首位,《四部医典》《蓝琉璃》《四部医典大详解》《藏医食疗学》等著作系统地论述以起居、饮食、滋补为主的养生理论。藏医理论认为,疾病与三因有关。当隆过盛时,可以食用马肉、驴肉、旱獭肉、经年的陈肉、植物油、经年的陈酥油、红糖、大蒜、大葱、牛乳、发酵糌粑糕、蔗糖酒、骨酒等;对于赤巴过盛引起的疾病,可以食用新鲜的牛乳、山羊乳、乳酪、酥油、羚羊肉、鹿肉、牦牛肉、牛肉、青稞粥、面汤、清水、凉开水等;对于培根过盛引起的疾病,食用绵羊肉、牛肉、鱼肉、蜂蜜、栗子面、牦牛乳酪、浓麦酒、开水等。藏医认为,消化食物必须要经过三胃火,按照顺序排列依次为“尼切培根”“久切赤巴”“麦娘姆隆”。尼切培根指的是三胃火中的研磨培根,将六味食物磨成细末,产生甘味泡沫的培根;久切赤巴指将甘味泡沫融化,产生酸味的培根;麦娘姆隆指将消化物分为精华与糟粕,使酸味变为苦味。进食以后,由索增隆将食物推向胃部,再由尼切培根将食物磨碎,胃液将食物柔化,然后再由久切赤巴用高热对其产生消化作用化甘为酸,再由麦娘姆隆化酸为苦,分清泌浊。如此,食物的功能发生变化,供身体应用且能影响身体健康[27]。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饮食不当或食用不易消化食物会诱使甚至加重疾病,从而影响三胃火的平衡。

(2)行为疗法 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与康复期间会有较大的心理变化,且心理障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23]。预防子宫肌瘤,首先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不能长期卧床,根据体质进行适当机械锻炼和强度较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平衡体内“三因”。此外,在平时生活中,要注重节制性行为,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人工流产等,养成科学和合理的清洁习惯,避寒就暖,定期体检,保持心态平和[28]。

(3)药物治疗 由于生长环境的独特性,藏药具有不可替代的疗效和医用价值。藏医治疗疾病的药物大致分调理和峻泻两种类型。在疾病积蓄阶段,应该采用调理的药物治疗;若已发作,则用峻泻的方法治疗。按昼夜、饮食、季节、病情等分类,藏医药有10种服药方法,各自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把各自治疗的时间超过[25]。吉高以合[29]应用二十六味破血散治疗妇科肿瘤,并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十一味沙棘丸,总有效率为9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彭毛东主等[30]采用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九味能消散、仁青芒觉按病情程度治疗子宫肌瘤,并区分各药物应用时间,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8%。吉毛才让[31]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医痞月亮散治疗,治疗组采用十一味能消卡茨散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低于对照组的66.67%。王金增等[32]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二十九味能消散,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卓玛措[33]采用藏药十一味消肿丸、十九味沙棘果丸、二十五味山楂丸联合艾灸治疗33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9%,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减小。经过以上文献分析,藏药二十六味破血散、十一味沙棘丸、十一味能消卡茨散、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九味能消散、仁青芒觉、十一味消肿丸、十九味沙棘果丸、二十五味山楂丸等药物对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4)外治疗法 藏医外治疗法包括穴位放血、火灸、罨敷、藏药浴、涂擦、霍尔麦、藏针穿刺等,根据不同疾病会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藏医认为,多数妇科疾病主要由隆病引起,隆类似于中医所讲的气血,在肚脐以下,故治疗子宫肌瘤以消除过盛的隆病为关键,常用外治法包括罨熨疗法、藏医五味甘露药浴疗法、穴位放血疗法等。罨熨疗法是将各种花朵用酒浸泡或用各种粮食煎汁罨浴擦拭全身,特别要罨熨尾闾和小腹等处[21]。藏医五味甘露药浴疗法,简称藏药浴,通过不同藏药制备的药水浸泡全身,发挥调节气血、免疫功能等作用[34]。穴位放血疗法是一种患者提前服用藏药分离汤,绑扎有关部位,用针具刺破血管将体内坏血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

3 小结

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的子宫肌瘤发展趋势入手,以藏医《四部医典》《蓝琉璃》《四部医典大详解》等为依据,从饮食、行为、药物、外治等方面对子宫肌瘤的治疗进行挖掘、整理,认为子宫肌瘤属于藏医“额占”范畴,阐明规律服药的同时科学的饮食和起居行为有利于预防子宫肌瘤,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此外,治疗重在身心,不仅治疗身体,还要注重患者心理变化。藏医学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十分注意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把身心同调、内外兼治作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根本理念,这同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也不谋而合。

猜你喜欢
藏医培根肌瘤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知识窗(2021年6期)2021-10-07 01:31:00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