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行 黄苗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设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如何基于该任务群的理念和框架,用好统编教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积极探索可行之策,力求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进而促进语言的积累与表达。
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安排了6 个独立的识字单元,内容丰富,学法多样。以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它用“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起了单元内容。四篇识字课文均以韵文的方式呈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和美感。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融入传统文化
识字单元的编排既借鉴传统识字经验,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场景歌》蕴含很多量词,而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汉语富有变化的美。《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种以及各自的特点,课后的格言道出了人与树之间的联系。《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儿歌,引导学生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之道。《田家四季歌》介绍的则是不同季节的农事,展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这样编排能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2.生活气息浓厚
识字单元在编排上特别注重识字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结。本单元也不例外。《场景歌》分4个小节展示学生熟悉的场景。《树之歌》中列举的树木都有代表性,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拍手歌》运用拍手歌来介绍动物,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田家四季歌》则以简练的笔墨介绍农事。这些识字素材直接关联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识字教学营造了自然、真实的情境。这样的编排形式,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相契合。
3.学法指导显著
识字单元注重方法指导,呈现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比如:《场景歌》引导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中发现形声字的规律;《树之歌》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识字;《拍手歌》引导学生理解“隹字旁”的字理以及其作为形旁的表义作用;《田家四季歌》则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识字方法。这些方法为学生独立识字提供了支架。
在研读单元内容、梳理教材编排体系之后,教师可以整合单元识字内容,创设统领单元的总任务“探秘自然语言”,同时设计三个子任务,分别为“开启探索之旅、走进密语世界、介绍自然密语”。据此可设计如下学习目标。
(1)掌握汉字的形声特点,学习介绍景物的多种方法,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追溯字源、分类拓展等方法,感知偏旁的意义,理解字、词、句的内在关联,识记“滩”“舰”等31个形声字,会写“园”“桥”等17个汉字。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自然景物的奇妙特点,在语境中认识“军”“孔”等25 个生字,会写“队”“巾”等23个生字。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探究汉字蕴藏的密语,进而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形成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参照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规范[13],根据智能电网和用户的实际需要,搭建了一个可双向通信控制的快速响应平台,并根据量子进化算法对云计算平台进行优化,对不同业务数据进行分流处理,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高了业务数据的处理能力。
传统的积累方式是多读、多写、多背,往往事倍功半。统编教材的编排方式给予了提示,那就是可以在语境中积累,在运用中积累,在生活中积累。基于此,教师要在探秘自然语言的情境里,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趣味化的积累与梳理任务。
单元起始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完成第一项子任务“开启探索之旅”。起始课聚焦《场景歌》,安排了两项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我来介绍。课件出示一张包括港湾、田园、花园等多个场景的旅行地图,将学生迅速带入探索的情境中。学生借助旅行地图,尝试运用加入量词等方法介绍景色。
学习活动二:我有发现。教师组织学生认识形声字,对照图文,发现“三点水、舟字旁”等与汉字字义的联系,运用构字规律自主识字。教师还出示短语,替换量词,引导学生发现量词的特征。
学生通过介绍,发现同一场景中不同景物之间的关联,发现生字和偏旁的关联,发现量词与事物的关联,在识字的同时学习恰当使用量词。
第二个子任务“走进密语世界”聚焦《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逐步落实教学内容。
1.探索森林密语
《树之歌》一课聚焦森林这一场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学习活动二:花的密语。教学语文园地二中的《十二月花名歌》,让学生圈出花的名字,读读花名,归类识字,认识偏旁,接着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花,突出花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读文、看图、识字中,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关联,并学以致用,有意识地发展识字能力。
2.探索动物密语
《拍手歌》一课聚焦动物世界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声字的特点。
学习活动一:动物分类我能行。学生在熟读《拍手歌》的基础上,对动物名称进行分类(如图1),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反犬旁、鸟字边、隹字旁”等偏旁,认识到这些偏旁往往与动物的外形或习性相关联,同时拓展认识含有相同偏旁的其他生字。
学习活动二:动物世界大不同。学生通过提取韵文信息和观看微课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点及习性,并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动物,尝试运用突出特点的方法进行介绍,积累表达经验,培养语感。
3.探索田家密语
《田家四季歌》一课聚焦田家这一情境,以农事贯穿始终,串联了四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看看田家农事。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圈出文中描述的农事,通过看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字理;在“戴月光、收稻谷、农事了”等场景中,借助劳作的图片,感受农家的忙碌。
学习活动二:聊聊田家农事。引导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农事,发现农事中蕴含的构字规律。如:“插秧、播种”等是要用手做的农活,含有“提手旁”;“秧、种”等是农作物,含有“禾字旁”。学生运用汉字偏旁与事物特征的联系,归类识字,构建识字框架,提高识字意识,进一步体会田家人的辛勤与忙碌。
学习活动三:想象田家心情。引导学生感受“心里喜洋洋”“大家笑盈盈”等语句,体悟农民忙碌后的喜悦之情。
学习活动四:介绍田家四季。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农事,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在完成“走进密语世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理解汉字字义,通过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感知自然的奥秘,并在一次次介绍中,积累语言文字,提升表达能力。
随着上述学习的完成,学生对景物的描述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教师适时安排第三个子任务“介绍自然密语”,组织“自然密语介绍会”,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怎样介绍景物的,并说说从中取得的收获。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让学生想想自己还会遇到哪些风景,准备如何介绍。也可以编一编儿歌、画一画自然风光等等。由此,学生可系统总结整个单元中介绍事物的方法,在语言积累与梳理中完成语言实践活动。
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观照下,教师应当把识字教学的评价重点从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达到激趣、诊断、反馈、巩固的目的,促使学生在多维评价中完成积累与梳理,实现有品质的语文学习,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嵌入式评价,是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人机互动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嵌入学生学习过程中,以此充分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让评价变得多元化。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把一课或一单元中所教学的生字有机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觉认读,互相评一评可以得几颗星。比如,学完《树之歌》一课就可以创设“我为树木来挂牌”的情境,出示树木图片,让学生根据树的特点推测树木的名称,将所学的生字有机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再如,《拍手歌》一课中,在学生认识小动物名称之后,可设计测评游戏:打开课件,请两个学生根据屏幕内容分别完成识字挑战。多媒体技术会计算出答对的题数。如此,采取人机互动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检测是否熟练掌握形声字的音形义,是否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是否具备了初步应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的能力。
这样的嵌入式评价,使识字变得生机盎然,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分层式评价立足学生的差异,提供不同的评价等级,方便学生对照标准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如下分层式评价标准。
一级:能正确完成每一次探秘任务,能根据课文内容发现自然密语。
二级:能围绕主题补充自然密语,并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三级:能自主选择主题,运用探秘自然语言的方法,绘制新的探秘目的地,并在班级交流会上进行展示介绍。
把一个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内化后,用语言输出,既是在具体情境中积累语言经验,又是引导学生完成一次语言的梳理建构。哪怕表达时只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字词句背诵出来,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其在实践中习得。
正如汪潮老师所说,“在学习任务群视野下追寻语文现象,进而揭示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是更有本质意义的”。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要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精准把握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特点,运用“对照任务,梳理体系”“创设情境,趣味积累”“关注习得,活化评价”等策略,层层推进,使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环环相扣,使学生的识字能力由量变引起质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