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学汉(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陈彩芬(云南省陆良县畜禽改良站)
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猪肉已逐渐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使得生猪养殖产业得以良好发展,为养殖从业者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拉近城乡差距、实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和病毒的侵袭可能对猪群的生长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养殖从业者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疫,相关疾病就可能在养猪场内大范围传播和扩散,阻碍猪群的健康生长。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务必在兽医的指导下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将有效的卫生防疫技术应用其中,以促进猪群的健康生长。
1.猪瘟。这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猪瘟可分为急型、慢型、温和型等不同类型,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若养猪场的猪群感染了猪瘟,母猪的繁殖将受到影响,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导致胎儿死亡或免疫力降低的症状。一旦在养猪场内暴发,其他猪圈里的猪也会受到猪瘟的影响,给养殖人员带来毁灭性的冲击,这也是影响猪群健康生长最为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导致猪群出现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该病毒会攻击猪只的呼吸系统,导致患病猪只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妊娠母猪感染时可能导致流产、产下死胎甚至畸形胎,妨碍乳猪的健康状态。哺乳期母猪感染此病可能导致母乳分泌减少或中断,影响乳猪的健康生长。公猪感染该传染病会导致精液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猪群的繁殖,从而影响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乳猪也会受到不良影响,难以实现健康生长。
3.猪伪狂犬病。这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病猪可能导致怀孕母猪流产、产下死胎,公猪可能出现不育问题。新生的猪仔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导致死亡。这种疾病的出现会使养猪场的秩序混乱,给生猪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猪链球菌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群感染此病可能表现为关节炎、脑膜炎等症状,对猪只的健康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治疗相对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缓解和预防。尽管在人群中不太常见,但人类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治愈,但可能留下后遗症。由于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猪群接触,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养猪场的环境卫生工作。病毒在潮湿、通风状况差且卫生条件欠佳的环境中更容易繁殖和扩散。因此,生猪养殖人员需要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注重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猪场内卫生,并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抑制病毒的滋生,为猪只创造更为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为了阻止病毒在养猪场内的传播,维护猪群的健康状况,养殖人员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猪圈设置消毒设施,定期喷洒2%火碱溶液以保持环境清洁。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部分地区气温较高,养殖人员仍需做好保温工作,以抑制病毒扩散和细菌滋生。
2.做好选址工作,科学规划养猪场。为了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提升防控水平,养猪场的选址至关重要。养殖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国家动物卫生防疫条件,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河流上游地区的合适位置,以减少养猪对周围居民和水资源的影响。同时,需要科学规划养猪场,安装污水排放设备和水源清洁设备,实现对生活垃圾和粪便的集中处理,以降低生猪养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病毒的扩散。为了加强养殖人员的自身保护,应在员工工作区与生猪养殖区进行隔离划分,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降低人畜共患病传播的风险。此外,科学划分养殖区域也很重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将猪圈划分为生产区、隔离区和材料供应区。在生产区内,配备相关消毒设施,保证环境卫生;在材料供应区内,完善所需仪器和设备,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而隔离区的设立有助于及时隔离疑似病例,方便治疗工作的展开,同时减少对其他健康猪的影响,实现猪群的健康生长。
3.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猪群的体质。为了提升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养殖人员需要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为生猪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兽医和养殖人员之间的密切联系非常重要,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选择更适合生猪生长的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料调配。特别是对于妊娠母猪和新生猪仔,应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根据兽医的指导,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案,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生猪的身体健康素质。此外,养殖人员还需要定期对食槽和水槽进行消毒,以阻断病毒的传播。
4.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提升防疫水平。进入养猪场的所有人员都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并有可能将疾病带入养猪场,尤其是在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内。如果相关人员携带病毒,将对猪群的健康生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也将面临重大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在进入猪圈后,应全面进行消毒,并穿戴符合卫生防疫标准的防护服和工作帽。通过加强自身保护,可以维护猪群的健康生长。
5.实行自繁自养,减少跨区引种。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养殖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会跨地区进行仔猪引种,并开展相应的繁殖工作,以期能够实现养猪场内生猪品种的改良以及繁殖能力的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跨区域进行引种也会相应地增加本地区内生猪患病的风险。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人员应该尽可能地选择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从而降低病毒跨区域传播的风险,维护自身的养殖效益。养殖人员如果要开展跨区引种工作,则必须保证引种地尚未发生疫情,且引进的仔猪需要经过本地区卫生监督部门以及动物检疫部门的检测,如果没有发现相关的病症则还需要进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进入到养殖场内。在这个过程中,养殖人员还需要对引进的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它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健康生长,促进繁殖工作的进行。
6.做好防疫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的侵袭会对猪群的健康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不仅损害了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还制约了生猪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防疫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处于不同日龄的生猪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它们对各类疾病和病毒的抵抗力。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在咨询兽医等专业人士的前提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药物来提升生猪的抵抗力。此外,病猪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在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内,一旦出现疾病感染病例,可能导致疾病大范围传播,对其他健康猪只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工作,并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对于病死猪,养殖人员还需按照相关防疫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食品健康问题也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对猪肉需求的增长,生猪养殖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在养殖的过程中,大量的猪只聚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疾病的扩散以及交叉感染,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相关人员必须不断优化规模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以确保生猪能够实现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