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豹
自“立德树人”思想普及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方向。语文核心素养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审美情操、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从发展的角度讲,核心素养更趋向综合性发展的目的,与“立德树人”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围绕“立德树人”思想,明确“培养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学生”的方向,深入探究“如何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点。
语言建构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生根据积累、梳理与整合,形成的有关语言文字特征及运用的规律。语言建构能力是实现立德树人,让学生成长为善于表达、乐于表达之人的关键。同时,语言建构能力更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语文的基础。
以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为例,我引导学生整合了文章中出现的论证方法,如“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論证”。在整合这些论证方法的基础上,我顺势渗透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话题。简而言之,即是分析这些论证方法的原理和妙处,通过总结规律,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论证方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就拿“比喻论证”来讲,简单地说,便是运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那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深奥道理。文章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逃避主义者,都清晰明了地阐明了文章中的论点。
学生在进行语言建构的过程中,可以分析“比喻论证”的用法和特点,并在表达和学习中灵活运用。例如,在表达“我最近心情不太好”时,学生便可以这样表达“我的心情就像冬天刚堆好雪人,第二天突然升温,雪人还不到二十四小时便融化了”,形象地体现沮丧且懊恼的心情。
审美情操是指学生在阅读和品鉴文章时,对文章语言、思想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操,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讲,加强对高中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打造德才兼具的高品质人才。
以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为例,这篇文章将情感和景物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景中生情,情中有景。例如,“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些文字既体现了北国秋天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情感。在阅读与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捕捉到文字以外的情愫。
问题:故都就是我们的家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某个特定的地点。文章里说的故都实为作者记忆中的北平。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小的时候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今日相比,那时的家乡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势追问“故乡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们的财富。所以我们要热爱家乡并保护它,具体该如何做呢”,让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将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等联系起来,让审美得到升华,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品质。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效果,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家乡的美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语文课是一门典型的语言类学科,而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不仅体现在“听”和“说”两个方面,也指向了“读”与“写”。所以,在围绕“立德树人”思想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元素,让他们在反复的操作和体验中,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以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活动单元“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复习新闻稿、调查报告等文体的撰写方法,给学生设计调查任务。
任务一:以自己的家乡作为调查对象,并以某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活动。以“故乡的传统文化”为例,学生可以调查故乡的文化特征、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
任务二:针对“故乡的传统文化”撰写广告、宣传语,确保文字内容能够吸引外地人的关注。
任务三:针对“故乡的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撰写新闻稿,详细阐述发展现状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个人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高中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社会变迁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家乡自豪感与民族自豪感。
加强对高中生文化修养的培养,助力其全面发展,这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更是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提炼并整合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报告,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促使其全面发展。
以教学统编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例,这篇科普文的作者从方方面面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诠释了中国人独具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中提到的有关“中国建筑的特征”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报告。这样一来,学生在撰写相关的文章时,便可以根据报告中提到的内容进行描述,让文章更真实。
总而言之,教学并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和接收知识,而是一次思想、心灵的旅程。在这期间,学生的能力、思维、品格等都会得到提升。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从“立德树人”思想的角度出发,合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机制,让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