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语文深度阅读策略浅析

2024-01-27 18:53彭文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意象文本

彭文娟

新课标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对标新课标的精神,立足学生的实际,积极推进语用教学,在锻炼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助力他们理解文本,推进深度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用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学习。语文知识是丰富的,它包括文体知识、修辞知识、文学常识、语法知识、标点知识,等等。只有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学生的语用才不会偏离方向,才不会产生错误、问题,才不会闹出语用方面的笑话。学生的语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情境中灵活地表达,二是学生积极地写作。因此,阅读教学应当指向学生写作。

比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人文主题视角看,教师要让学生领略、体会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两种生活”:一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二是有规矩的、束缚灵性的不自由的生活。从语文要素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插叙手法”“详略的安排”“过渡的衔接”“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两种生活”的发掘、剖析,忽略了语文要素的应用。笔者在教學中,引导学生关注人文主题的分析,注重语文要素的学习,让学生在领悟作品主旨、意图的同时,领略鲁迅先生的写作艺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文本的主旨,即“文本主要写了什么”,更有助于学生认识文本的表达艺术,即“文本是怎样写的”。有了对相关语文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学生在日常的口语表达和习作创作时就能自觉地加以运用。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学生在“写人”时,就会自觉地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关注语文学科知识,学生才能在语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动自身的相关知识储备,锻炼写作能力。

积极语用不是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观照学生的语用经验。有些语文学科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而有些语文知识,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是第一次接触到。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语文知识,对哪些语文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对哪些语文知识完全陌生。只有关注学生的语用经验,基于语用的阅读教学才能产生实效。在基于语用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准设问,巧妙地借助任务、问题等引导学生开展语用训练。

比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之心、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认识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法。这篇散文中有许多材料,似乎是多余的闲笔。课文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空间的跨度更大,是引导学生认识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的好素材。同时,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特点的认识也是肤浅的、零碎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人多事杂”,其中却贯穿着一根红线,即作者的爱国情怀。基于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就不难理解课文中作者学业的转换,不是作者见异思迁,而是作者将救国救民作为信仰的一种必然。

积极语用关注学生的语用经验,致力于提升、发展学生的语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用经验,促进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

积极语用并不是孤立地教学词汇、语法等,而是要将语文学科知识置入一定的情境之中。积极语用关注学生的语用情境。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情境是语用的土壤,能催生学生的语用动机,让学生产生积极语用的兴趣。

比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诗歌中有几个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这种“告诉式”“灌输式”的教学既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也不能让学生认识“意象”和“意境”等古诗词中最为重要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鉴赏“杨花”“子规”“明月”,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凄凉的氛围。借助情境,学生就能领悟到意象给诗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形象”,更是一种负载了特定意义的“形象”。若干个特定的意象,能营造一种意境。或者说,意境就是在若干个意象基础上生发的。在教学中,学生借助意象营造的意境,能感受到诗人关怀友人、期盼早归的情感。有了情境,语用知识就有了活生生的“血肉”;有了情境,学生就能领悟到语用知识的形象之美、意蕴之美。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知识不是固化的,而是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当然,情境不仅仅是指外在的媒体、媒介等创设的情境,情境也指上下文构成的文本情境。实践证明,同一个语文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意蕴、情蕴等可能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研讨语文知识,这样的语文知识才是“活”的语文知识。

积极语用关注语用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不仅能把握浅层次的语文知识,更能把握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在情境中,学生能将相关的语文学科知识纳入自我的认知结构,融入自己的话语体系。在情境中学习语用知识,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的深度研判。在情境中学习语文学科知识,能促进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低阶走向高阶。

总而言之,语用视角下的深度阅读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实际,关注语文知识与技能;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知识是学生深度阅读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用中学习语文知识,才能让语文知识为学生所理解、掌握。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意象文本
品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玉人”意象蠡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