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蕾
(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隶属于泰安市,北与省会城市济南相连,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帝王封禅天下的圣地。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凝结出了具有独特个性及丰富内涵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对中华文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旅游业作为泰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围绕“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战略指引,泰安旅游经济迅速发展,逐歩实现了由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向文化产业型旅游的转变。泰山区域民间音乐资源丰厚,包括泰山道教音乐、泰山皮影戏、山东梆子、泰山祭祀音乐、泰山挑夫号子、东平打硪号子、东平渔鼓、逛荡灯、独杆跷、端鼓腔等诸多地方性的优秀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具有多样性、原生性、丰富性、包容性的特点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泰山区域民间音乐资源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需要保护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将泰安区域音乐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可依托旅游演艺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不再局限于风景的观光,更多的旅游者开始把休闲式度假、文化探究旅游、沉浸体验式旅游作为重要的选择。而旅游演艺产品则是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侧重于游客的感官体验,在保证艺术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游客具有普遍适应性,重点突出娱乐性、休闲性,做到雅俗共赏,让游客能够参与、投入进去,真正起到放松精神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当游客日间完成了泰山的游览后,为其提供更多丰富多彩,高品位、高水准的旅游演艺节目,可以大大延长游客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这也将成为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泰安地区的旅游演艺项目应体现泰安当地区域文化特色。旅游演艺依托旅游景区主要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游客的体验性与参与性,通过对泰山文化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挖掘,充分依托泰山文化资源与旅游演艺手段的有机融合,展示泰安地方文化,凸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让游客通过旅游演艺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全方位出发,沉浸式地体验不同的文化蕴含,强化对旅游过程的体验,并从中获得愉悦感受。本文对泰山区域丰富的音乐文旅资源种类进行详尽梳理,主要涉及:泰山道教音乐、山东梆子、山东渔鼓、泰山皮影,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泰山区域丰富的文旅音乐资源与当地旅游演艺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1.泰山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作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道教音乐作为泰山区域重要的音乐文旅资源之一,伴随着泰山道教的产生,融入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之中,其历史悠久,每逢历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泰山道教音乐都是重要的内容。
泰山道教音乐自北魏诞生以来,一直传承于庙宇、民间,成为帝王封禅、祭祀、庙会和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声乐曲和器乐曲两大类。在各个道教仪式中,运用最多的是配合经文演唱的声乐曲,主要有步虚、颂赞、偈等类型,演唱形式多样,有齐唱、独唱和吟唱。器乐曲的乐器使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当用于内坛道场,经韵演唱伴奏时,在唱段的前奏、间奏和尾声部分,常使用小镲、铛子、木鱼、大鼓、磬等乐器伴奏,为道场仪式烘托宗教气氛。在“铛铛—镲”基本板式基础上,派生出七星板、九星板、五镲板等节奏型。泰山道观中演唱经韵时,常用九星板并加花变奏,节奏灵活多变,以切分音与附点音符的穿插运用为特点,使演唱与伴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作大型道场或庆典的外坛道场时,音乐节奏变化较为复杂,打击乐器有大、小铙,大镲及鼓、木鱼、磬等,管弦乐器主要有二胡、琵琶、笙、笛、管、鼓等。
泰山道教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其在殿堂内演唱的为“全真派”统一的“十方韵”,为适应民俗的需要,则广泛吸收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逐步形成了一大批道教音乐曲目,仅《玉音仙范》谱集就收录曲目达100多首,根据调查现可演唱曲目、岱庙馆藏曲目、散落于民间的曲目以及尚未破译的曲目多达500多首。泰山道教音乐在全面继承道乐庄重、肃穆、古朴、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形成了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泰山道教音乐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将宫廷祭祀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不同程度地相互借鉴,经过历代不断丰富,日臻完善。
2.山东梆子音乐
山东梆子是梆子腔的代表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鲁中、鲁西南、鲁西等地,深受群众喜爱。山东梆子剧团驻地即在泰安市,近年来,剧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了山东梆子音乐的发展,丰富了泰山区域的民间音乐文化。
山东梆子音乐的结构为板腔体,以一个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唱词多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本句式,在基本调【二八板】基础上,通过拆散派生【散板】;伸展派生【慢板】;紧缩派生【垛子板】【飞板】等各类板式。然而板变腔必变,以此来发展出不同曲调塑造音乐形象,由此形成了山东梆子音乐的特征。山东梆子伴奏以枣木梆击节,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器乐曲牌有100多支。山东梆子剧目丰富,除传统剧目400余部,还有大量现代戏,近年来,不断创新,创作出《芳草青青》《泰山石敢当》等优秀剧目。
3.山东渔鼓
山东渔鼓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曲艺形式之一,渔鼓亦称“道情”。其足迹遍布山东各地。它的音乐动听,表演精彩,书目丰富,具有独特的“山东味”。山东作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连同外地传来但已地方化了的曲种共有26种之多。山东渔鼓是最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主要分布于泰安、济宁、菏泽、济南、临沂、惠民以及胶东等地区,遍及微山湖、东平湖等湖畔和沿海一带的农村乡镇,形成了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人演唱时,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进行各种抒情性和叙事性的表演。由于其地方特色浓郁,符合当地农民的欣赏品味,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山东渔鼓的表演形式较为灵活,表演人数一般为一至两人,表演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性。如果是一人演唱,往往是自打自唱,可坐唱,也可站唱。坐唱时左腿压在右腿上,需保持端庄大方的姿态,走唱则将渔鼓挎于腰际,左手稳住渔鼓,右手敲打;如果是双人演唱,两人分别击简板和渔鼓,就像唱山歌的对歌那样,一唱一和。山东渔鼓以单人站唱为主,演出时艺人左臂弯曲,手持简板连续敲击以掌握节奏,左腋下夹住渔鼓,多保持斜胸姿势,名曰“怀中抱月”,右手击渔鼓兼作表演动作,出场前先击打前奏过门,随之吟诵上场诗,吟毕再打过门,然后开始演唱,演唱多用本地方言。
山东渔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以板腔体为主。是以一个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通过各种板式的变化与派生作为其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山东渔鼓的板式主要有【平腔】【开腔】【花腔】【流水板】等。在一个曲目中通常是:由【开腔】以散节奏或中慢速度起唱,接【平腔】,在多次反复过程中速度逐渐加快,中间有事插入【花腔】【五字坎】,最后转入【流水板】,直到进入【落板】收束。
渔鼓的敲击变化较为丰富,以演出的各种鼓点为唱腔进行伴奏。短鼓点主要用于唱腔中的大小过门,也可用于说白之中,以起到填充或衔接作用。主要有【两击头】【三点头】【五鼓三板】【七星点元】【乌龙摆尾】等。
山东渔鼓用音乐和语言表现一部完整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演唱风格通俗易懂,有独唱、对唱、渔鼓小品、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唱词即兴性强,除某些短篇唱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一般没有固定唱本,只有四个字一句的“桥路本”,记录故事的大概情节,具体唱词由艺人即兴编创。
4.泰山皮影戏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距今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集文学、民俗、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2007年泰山皮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皮影戏最初由两人演出,一人表演,一人伴奏。主要使用打击乐器鼓、镲和梆子,用手敲击伴奏。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演出方便,泰山皮影戏改为一人演出,伴奏乐器经过改良,使用鼓、镲和木鱼,均用脚代替手来完成,手则进行影人表演。泰山皮影戏表演后被称为“十不闲”。鼓在伴奏中起了重要作用,即统领唱腔以及影人动作表演的节奏,主要伴奏锣鼓点有【慢长锤】【急急风】等。目前泰山皮影的“十不闲”绝技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下来。
泰山皮影戏的代表剧目有表现泰山的《东岳大帝》《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黄飞虎》,其中《泰山石敢当》篇幅最长,从石敢当降生到成神护法共50多集。除此以外还有《封神演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等剧目。泰山皮影戏演出剧目多以武打内容为主,多表现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等故事情节。
将泰安区域民间音乐与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不仅能够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繁荣文化市场,增强文化活力,促进文化交流,提升文化品位和品质,同时对泰山旅游演艺产业的升级、旅游产业链的延长以及泰山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泰安区域音乐文化的特点与旅游演艺有机融合,主要设想如下:
1.大型演艺
大型演艺包括实景演出和大型歌舞演艺。旅游者进行旅游的过程其实也是寻找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过程,他们希望在异地寻求不同于原居住地的文化风情,了解该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采用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演艺项目来体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无疑是在短时间内了解当地文化特征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旅游演艺产品策划要在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
泰安地区在2010年成功推出了泰山天烛峰景区封禅天地剧场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封禅大典》结合高科技光影技术,用绚丽多彩的手法将传统封禅的历史重现在舞台上,将史书记载中的文化传统以一种更具体、更鲜活、更生动的姿态呈现在当代观众面前”[1],通过文化产品为传统封禅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旅游演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旅游者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演艺产品水平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封禅大典》运用了现代化的灯、光、电和大型歌舞“重构了历史文化仪式,但演出更偏重于展现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风格,却忽视了观众更想看到的封禅仪式本身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作用,甚至直接省略了封禅仪式的过程这一突出特色”[2]。因此这也是《封禅大典》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就歌舞表演而言。在创作中,尝试融入泰山音乐文化资源,将当地民间音乐特色融合到表演中,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以符合当代旅游者的审美和感官需求,可以尝试将泰山祭祀音乐、泰山挑夫号子、山东渔鼓、泰山皮影戏等泰山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融入“泰山封禅大典”以及泰山石敢当主题公园中的剧场演出“英雄石敢当”的音乐创作中,以突显当地的地域风格特征。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演出形式上将多种艺术元素、表演形式相融合,如在歌舞音乐中融入戏曲、杂技、武术等元素。在节目策划、灯光音响设计、道具展现以及电脑特技投影技术的运用与创新等方面,充分体现泰山文化精髓及泰山音乐艺术特色。
其次,增强演出与观众的互动性。大型实景演出与传统演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入了真实场景,《封禅大典》演出场地依山而建,依靠真实场景给予了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存在感,这是传统演出不可比拟的,在演出中要充分利用“实景”,演出的形式不必拘泥于舞台,不断给观众创造融入的机会才能调动其观看的积极性。如在《封禅大典》演出过程中,增加观众与演出的互动环节,适当穿插一些让观众亲身体验封禅仪式的环节,将会让观众对这种仪式的举办方式和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创作中不断思考、创新,让观众得到视听的双重享受。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将《封禅大典》打造为泰安市旅游项目的一个亮点,不断扩大影响力,成为泰山文化的标志演艺之一。
2.中型演艺
中型演艺主要以室内为主,可以在景区内设置专用剧场进行演出,也可以在旅游景区的游船上或利用泰山大剧院平台定期演出。中型演艺包括歌舞类、戏曲和说唱、杂技和魔术等类型。泰山歌舞类的旅游演艺可以尝试在“大宋不夜城”旅游演艺的创编中,将泰山音乐文化资源中东平地区的东平打硪号子、东平渔鼓、端供腔、四音戏等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给游览者。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戏曲、说唱类传统文化在旅游领域中找到了新的定位,文旅融合成为我国旅游演艺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刘老根大舞台》《德云社相声大会》等一经推出就受到游客的喜爱,目前戏曲、说唱类旅游演艺占全国旅游演艺的12.05%。泰安市可以在已有的《刘老根大舞台》基础上,结合泰山区域民间音乐进行进一步的旅游演艺开发,可将山东梆子、山东快书、山东渔鼓等流行于泰安当地的戏曲与说唱音乐资源与现代演绎元素相结合,彰显其统一性和差异性。尝试构建旅游演艺商圈,在演艺餐厅、茶馆、宾馆宴会厅内进行演出,为游客提供体味民俗、感受地方文化的丰富体验。在演员的选择上要多吸纳优秀的专业人才,可以与在某个艺术领域表现突出的文艺团体合作,如可以聘请山东梆子剧团的优秀演员以及当地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加入演出以提高表演水平,让旅游者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泰山当地的音乐文化。
3.节庆性演艺
发展节庆活动,首先要满足居民的需要,使其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具有持续性、常态化、自主性以及文化的传承性,才能在每一次的举办中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具有真正吸引游客的独特性。在节庆演艺中,可设立小剧场演艺,小剧场的演出简约灵活,生命力强,具有随到随演,游客参与性强的特点。小剧场演艺要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魂旨,演出作品的内容也要以传承当地优秀文化内涵为基础。政府在举办节庆活动及节庆演艺时,应在充分了解当地群众和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举行,提高人们对节庆演艺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同时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魅力与吸引力。
首先,在每年9月6日泰山国际登山节活动期间,可将登山节与重阳节相结合。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以“登泰山保平安”“登高祈福保平安”为宣传契点,来提高旅游者和当地群众参与登山节的热情。在此期间,举行多种多样的旅游节庆性演艺活动,充分展示泰山文化的魅力和作用。其次,举办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演艺活动。如隆重举办泰山东岳庙会。自宋朝起,每年3月31日至5月7日间举办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举办地点是以岱庙为中心。泰山东岳庙会之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庙会的盛景,在元杂剧《小张屠》《黑旋风双献功》《独角牛》等中均有极为生动的描述。明清时期,东岳庙会强化了娱乐交易功能,清乾隆时唐仲冕在《岱览》清代庙会的描述中,重点描绘了“布幕连肆(商业)和百剧杂陈(戏曲曲艺)”的场面。由此可见东岳庙会中的演艺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当代的东岳庙会应承袭传统,突出泰山民俗文化,展示泰山民间音乐,全方位地挖掘和展示泰山文化的历史积淀。如可在东岳庙中设立小剧场演艺,充分展示有关泰山民间传说的演艺,如泰山皮影戏;展示东平渔鼓、新泰独杆跷、山东梆子等泰山区域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使东岳庙会以民间民俗文化呈现为主体,丰富游客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尽力打造“游泰山、体验泰山文化”的泰山旅游新形象,营造国泰民安、欢乐祥和的节庆气氛,进一步提高泰安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4.参与性演艺
不同的文化需要人们的亲身体验才能深切感受,在文化旅游中,游客的参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针对与此策划一系列参与性演艺活动。如让游客在攀越十八盘时,随着泰山挑夫的步伐,身临其境地体验泰山挑工号子等当地民间音乐形式。也可以在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中,在景区景点广场和社区广场定期举办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参与性强的大型演艺活动。表演形式包括行进式列队、彩车、人物表演、山东秧歌、高跷、跑旱船等,从祈福纳祥的拜山仪式到古代帝王的封禅大典,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入地感受泰山当地文化特色。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泰山音乐文化以旅游演艺为载体,相互融合、不断创新发展。以不断彰显泰山音乐文化特色为方向,以不断促进泰山音乐文化发展为目标,以不断整合泰山音乐文化资源为契机。通过对旅游地文化的深度体验,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了泰山音乐文化特色,品味了泰山的历史风韵,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更多的亲近感,形成优秀的、有特色的旅游形象,并把这种美好的印象和愉悦的体验深入游览者的内心,从而通过口碑式的传播激发更多人来泰山旅游的欲望,这将会大大促进泰山文化旅游市场及产业结构的蓬勃发展。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泰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泰山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入地研究与探索,对推动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两创”落实落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