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贝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六大学习任务群组织呈现语文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明确学习任务群定位和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1]45。新课标中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要求主要体现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推进新课标落地,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有必要充分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内容,设计好初中古诗词的学习任务。新课标论述了学习任务群的定义、类型、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等,成为教学改革的精神引领与方法先导。然而,以学习任务重构课堂属于新兴事物,教材结构亦尚未完全契合学习任务群的主张,因此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困惑,如怎样设定教学目标、如何革新古诗词“诵读—解释—赏析”的传统教学步骤、使用何种新颖的任务形式等。
当前学界主要围绕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特点、设计实施等问题展开论述:阐释了“学习任务”的内涵及其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着眼语用等特点[2],具体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重点论述了其教学目标与内容“侧重于发展审美语文素养”[3];探索出一条包括构建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典型且切合现实的实践活动、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等环节的完整实施路径[4]。既有研究成果存在“任务群”“任务”等概念误读及混用①“学习任务群”概念辨析,参见王荣生《“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11期)。、学习任务形式花哨且与教学内容不匹配②对学习任务群设计流于形式问题的批评,参见张丽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任务设置》(《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等问题。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板块,将“学习任务群”新理念应用到古诗词教学实践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本文在充分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构建一个可供初中语文教师参考操作的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随着课程标准的革新,初中古诗词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框架下,如何帮助广大教师合理设计古诗词学习任务,以凸显文学审美的特质、实现审美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由此,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范式尤为必要。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着重凸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文学审美特质。当前,针对这一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往往未能充分体现文学审美的特性,与其他发展型任务群的阅读与写作任务区分度不高。事实上,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划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个层次,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表明,“文学阅读”有别于“实用性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更侧重于审美感知与理解。同样,“创意表达”也不同于实用型的“交流”和思辨性的“表达”,更侧重于审美表达与创造。因此,在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突出其文学审美特质。
随着初中生对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许多一线教师已经意识到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逐字翻译与解释等方法“使得诗词支离破碎”③参见罗海萍《<夜雨寄北>的时空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 年第12期)。余映潮持类似观点,认为逐字逐句解释是一种“碎读”,需用其“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思想加以克服(《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审美阅读能力。这种现象与应试教育的实际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现实中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往往以考试得分点为主,忽视了对诗词审美境界的拓展与延伸。教学方法也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忙于吸收消化大量知识点,而无法充分进行审美体验,这种现状与新课标的精神存在明显的背离。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旨在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现状,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独特的文字审美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表达能力。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部分明确提出了初中古诗词的阅读要求,即“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1]27。与小学阶段的要求“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1]27相比,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对诗词外部的整体感知转向了理解诗词内部的文学审美生成路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经由诗词语言和形象进入审美感知与理解,是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古诗词教学对阅读鉴赏的侧重导致表达练习设计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堂交流与习作任务时间有限、写作练习形式固化、读写分离等。首先,一堂古诗词课经过诵读、解释、赏析等环节,留给表达写作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充分进行表达练习,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古诗词阅读的环节,在写作练习方面设计不足。他们往往根据教材的课后题和习作任务布置作业,或者采用撰写诗词赏析、仿写续写等常用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与古诗词阅读的关系并不紧密,学生往往只是用原有的写作经验完成作业,而未能及时将阅读古诗词的收获付诸笔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表达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古诗词的翻译和赏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未能充分发掘古诗词阅读资源,以促进写作训练的迁移与拓展。这导致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解诗意和技法的层面,而难以将阅读与写作融通起来。
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环节。通过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创新读写结合的能力迁移路径,使学生在积累语言材料、感知文本情感和意境的基础上,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迁移。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学习任务群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变革,教师群体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采用西方语言的句法来讲解古诗词,依赖词典的释义来分析文本,导致原本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被刻板、简单地传达出来。这可能忽略了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古诗词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其次,部分教师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尚不到位,片面追求多篇教学,而忽略了单篇教学的优势。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以及如何将这些文本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可在具体任务开展部分充分应用中国传统文学审美的理论,并将其与现代语言学、文学理论相结合,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能通过提示采用多篇文本的需求以及选文的方向,促进学生对不同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此外,大部分教师自学生时期即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又于职业生涯发展初期继续受到来自前辈的指导或影响,因此,想要跳出业已形成的思维习惯实属不易。同时,现行教材未能充分匹配新课标的内容布局,加上严谨细致的教学管理与监督制度,使得教师不敢轻易试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新课标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先进理念应用到当前教学中去,如何用好手中教材、上好每一堂课,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范式将为教师提供一种清晰的指导,使他们能够设计出相对合理的学习任务。这将有助于教师结合个人所思实现突破和创新,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三个核心部分(见图1)。根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内容,将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归纳为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三个层面。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传统古诗词教学惯例,将其划分为品味语言、探究意象、知人论世、读写迁移四个环节。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读写结合任务。这些任务既包括常用的基础任务,如诵读、赏析等,也可引入创新任务,如运用信息化文学地图开展学习探究、策划社交平台图文、短视频内容等。同时,图1 中用虚线连接各环节的任务,以提示在任务过程中需要穿插的表达交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总之,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将新课标的理论联系到教学实际,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三个部分的互相对应和融合,使符合新课标文件精神的学习任务设计能够真正应用到现实课堂当中去。
图1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
教学目标在整个范式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各教学环节及对应的学习任务都紧密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展开。文学语言相较于其他语言类型,其审美性和表现力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该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提升文学审美素养,具体分为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三个层面:
审美感知:“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进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1]26审美感知是学生对古诗词的第一印象和感知。这一层面的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之美,进而疏通字词,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审美理解:“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1]26审美理解是学生对古诗词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过程。这一层面的目标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古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同时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审美表达:“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1]26审美表达是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创造性解读和表达的过程。这一层面的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仿写、续写等任务,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和审美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一般过程通常包括疏通词句、分析意象和赏析艺术特点等环节。如余映潮根据“板块式”教学思路,结合不同篇目增减教学板块,但所有课堂均设置诵读、翻译、赏析三个板块①此结论系统计《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中的课例得出。。这种阅读鉴赏方法由来已久,体现了经由诗词语言窥见意象、探求诗意的经典路径。王弼曾指出:“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5]这表明通过诗词语言和意象可以探求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意境。当代古典文学研究者如袁行霈等也认为古诗词的解析“必须从作品的言词和意象出发”[6]。古诗词教学通常还涉及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即“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7]这说明在理解古诗词时,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文论也有类似观点:“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8]上述文献表明传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方法仍然可行。恰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所强调的:“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新的提法,但仍是在过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脱离实际的‘花招’。”[2]这意味着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基于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推陈出新。
因此,初中古诗词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通过品味语言、探究意象,学生可以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最后通过读写迁移,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
学习任务的设计在范式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其亮点在于融合了传统与创新,并强化了表达与写作的训练。
首先,在“品味语言”环节中,通过反复诵读和汉字溯源,使学生能够读通文本、理解诗意。在此过程中,适时穿插阅读感受的交流讨论小任务,以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分享。
其次,在“探究意象”环节,解读单个意象是基础,必要时选用合适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研究,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形象的审美层面。这一环节注重由上一环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对诗词美感的理性认知,并强调认知与理解的表达写作。
再次,“知人论世”环节以收集、阅读传记文献为主,辅之以文学地图等新兴工具,从作家创作和文本生成的角度,理解并尝试描述诗词审美的生成路径。
最后,“读写迁移”是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仿写、续写等任务外,还可以适当运用创新的互联网媒介改造任务,激发学生的表达创作欲望,形成适用于当代生活的表达成果。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强调了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性。与传统的侧重于知识传授不同,该范式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欣赏古诗词的美,通过感知、理解和表达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引入了创新的学习任务活动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设计,如诵读、探究、仿写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复次,注重读写迁移和创意表达。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可能更注重阅读鉴赏,而忽视了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讨论的重要性。该范式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最后,相关的学习任务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相较于运用西方话语体系阐释古诗词,这种方式更能体现中华传统诗教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之后,如何将其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范式中提到的创新教学任务的实施方法,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表达能力,并对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评价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在本文构建的范式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引入了具有创新性的任务和活动。这些任务和活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运用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话语,还借助了互联网技术,更加切合生活实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1.汉字溯源,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通常历经锤炼,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中的“用”字,均通过反复推敲达到全诗圆融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诗词语言对作品韵味的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教学中常用的课内注释和工具书释义等方式有时难以准确揭示某字的深意,这主要源于语言的演变和诗词用语的灵活性。为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汉字溯源的方法,查阅字源、了解古音古义,自主探寻字词的真正意义。
汉字据义构形,通过溯源和形体分析可以释放字义信息。例如,王宁教授对“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字的阐释便是通过溯源揭示了其深层的文化意蕴[9]。当代初中生已具备完成汉字形体溯源任务的条件和能力,在“诗眼”“词眼”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溯源工具或数据库,并设置阶段性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例如,在教学《饮酒》(其五)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悠然见南山”的“见”字。通过比较“见”“视”“望”等字的甲骨文、金文构形及相关释义,发现各字所表现的动作和视角差异,进而分析其在诗句中的独特表现力[10]。
此外,追溯古诗词语言的读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古典诗词的韵调选择往往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连。如侯立兵教授对岳飞《满江红》韵脚的分析指出:“入声发声很短,收音很急,最适合表现悲咽之情,似有壮志难酬之感,这与岳飞的词境是高度匹配的。”[11]因此,结合诗词格律和声韵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2.比较阅读,探究诗词意象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独特的审美符号,具有在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自然事物之间架设想象桥梁的重要作用[12]137。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不仅要了解意象的所指意涵,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解和应用这种中国古典的审美形式,即“学会从意象中分析出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绪,看出外部感知正是内在情致冲击造成的,感知是由感情决定的”[12]147。意象分析是古诗词教学的经典方法,除了常见的单一作品意象解读,教师还可以设计进阶任务,选择多篇具有同类意象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该意象的认知。
首先,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某一意象在不同作品中寄寓情感的微妙差别。例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缺月”意象,可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等作品中的“月”意象进行比较,还可以和教材中其他作品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进行比较。“月”意象在古诗词中通常表达思乡怀人、期盼团圆之意,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过仔细比较可以发现,“缺月”的“缺”字有破损、残缺之意,与团圆恰恰相反。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可以进一步理解“缺月挂疏桐”一句所描绘的挂在稀疏、细瘦的桐枝上的月亮,以及此时月亮微弱暗淡的光所营造的晦暗基调。
其次,通过梳理意象在同一诗人作品中的历时性变化,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变化。以苏轼作品为例,其作品中常出现“鸿”意象。《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表达了渺小的个体在巨大空间中的飘荡和所到之处的偶然性。而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落单的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在清冷的沙洲之上独自品尝寂寞的滋味,可见其在寂寞、苦闷中透出的执着。从“雪泥鸿爪”到“拣尽寒枝”,可以看到苏轼历经二十余年的人生起伏,从早期随风飘荡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选择和坚守。
在设置意象分析任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避免受阅读经验的固化思想影响。虽然部分古诗词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如红豆代表相思、细雨代表愁思等,但优秀作品的意象往往极具个性、意味悠长。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走近”一个意象,而“走进”作者内心则需要借助适宜的阅读材料,在比较和梳理中准确把握意象背后的情感。
3.文学地图,赋能知人论世
古诗词作为古人情感与思想的凝练表达,其深邃的含义及意象的解读离不开“知人论世”的方法。然而,知人论世并非单一刻板的解读方式,它要求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家的思想与创作。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学生仅以固化的观念去解读陶渊明、辛弃疾等诗人的作品,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种解读能够站得住脚,但这种片面的理解可能会忽视诗人其他作品中的多样性表达。例如,陶渊明有《咏荆轲》式的“金刚怒目”,辛弃疾有《清平乐·村居》式的天伦之乐,这都提示我们知人论世应当包含对诗人全面、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来说,如今的中考、高考等考试中,命题者常常利用学生的经验误区来设计“陷阱”[13],如果学生对“知人论世”的理解过于片面,可能会误导他们走向错误的解读方向。因此,教师在设计知人论世的学习任务时,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一位作家的思想变化过程,这不仅包括其主要创作风貌,也包括次要创作风貌。
为了更好地研究古诗词,有学者开发出了数字化文学地图等研究工具。以苏轼为例,多数人常用“乐观旷达”来理解他的作品。部编版教材收录了五篇苏轼的诗文,分别是《记承天寺夜游》(八上)《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九下)。这些作品创作于苏轼赴黄前后,呈现出一条理解“乐观旷达”东坡形象的重要线索。《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在乌台诗案之前,显示出其积极入世的态度。学生应该认识到此时的苏轼还没有经历过人生起伏,用“乐观旷达”来理解这首词并不贴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同样无法用“乐观旷达”进行解释,这首词作于苏轼刚到黄州之际。借助数字化文学地图,如《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苏轼赴黄的仓皇与劳顿。在该地图上,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轼从离开监狱到动身启程,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他出发当天是元丰三年正月初一,从开封启程,第十一日过淮阳,第十八日过汝南,又经息县、光山,于第二十日过麻城,最终在二月一日抵达黄州并谢上表。整合的可视化资料使得苏轼在这段旅途中的身心遭遇更为具体可感,彼时境遇下“缺月挂疏桐”的凄冷脆弱便有了实在的依傍。通过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乐观旷达”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在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淬炼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学地图开展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过程。这种方法有助于克服刻板印象,避免误读。
4.创新媒介,激发表达欲望
古诗词与学生隔着时空的距离,只有走近初中学生,走近当下真正的现实生活,才能令当代初中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方法灵活、媒介多样的表达任务,引导学生将想象到的场景、画面或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抽象思维的加工,以口头语或书面语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表达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这种表达正是学习借鉴古诗词写作手法并应用到表达创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果不能表达出‘美在此处’,我们就不可能知道美在哪里,发现也就无从说起,而表达‘美在此处’,已经是对美的创造。”[14]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二条的“教学提示”指出了可供拓展的创意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如口头交流可包括诵读、复述、评述等,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诗词形象、体会思想情感;书面创作可包括思维导图、音频文字稿、短视频脚本等。具体而言,此类表达任务可分为解释赏析和诗意阐释两个层次。解释赏析层次的任务重在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词句解释、意象把握、思想情感理解和艺术手法赏析等。设计此类任务,应采用目标具体、实践性强的任务形式,将表达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例如,有的教师设计了出版李白诗选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诗集,在任务中学生要写序写跋、配制插图,并为每首诗写百字简析作为推荐理由[15]。此类任务改变了以往仅作答阅读赏析题这种被动、单一的形式,使得学生作为著作人、负责人,针对不同需求(序、跋、推荐理由等)开展内容生产。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首古诗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经典意象、语言韵律等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感知和体认,再用规定的表达任务形式迫使他们进行理性思考,最终形成赏析文字付诸笔端。诗意阐释层次的任务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形象、技术手法层面之上,对古诗词审美境界的整体把握。例如,有教师通过“青春诗会”的项目化学习,以创作舞台表演脚本与团队朗诵表演的形式,作为诗歌单元阅读与表达的结果[16]。此任务可作为阶段性总结任务,在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学习基础上,进行文学主题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升华。
提升学生文学审美表达能力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阶目标,也是当前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古诗词阅读鉴赏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能够感受并发现美,还需要具备“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1]5。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审美表达作出了具体要求:如果说小学阶段的表达要求,如“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1]27,是碎片化的、即兴的自我表达,是紧紧围绕文本的“蹒跚学步”;那么初中阶段要求“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尝试写诗歌”[1]27,是旨在引导学生用文学审美的方式进行较为完整的文体写作,从“亦步亦趋”到“独立行走”,将古典诗词的音声之美、意境之美、隐喻之美、品格之美融入自己日常的表达、交流、习作与创造当中,真正凭借古诗词阅读提升现代写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表达对古诗词艺术境界的审美理解,即“表现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模仿到融入情感、再到加入理性思考,循序渐进地开展审美创造任务,即“创造美”。
人与自然是贯穿“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四个学段的学习主题,更是部编版初中教材古诗词的第一大主题。教材共有9组单元内古诗词,其中4组的学习要求指出要描写景物、抒发对自然的情感和思考,其他古诗词中也涉及大量景物描写。因此,本文以景物描写为例,讨论如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表达与创造。
古诗词课文所在的景物描写学习单元显示出由易到难的编排思路,相应的表达任务也要分阶段、循序渐进。第一阶段侧重模仿。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因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天净沙·秋思》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学生可以模仿这种意象凝练与组合的方式来描写春天,完成该诗所在单元的写作任务中的片段写作。第二阶段融入情感。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教材把情景交融、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手法作为训练重点。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编了《登幽州台歌》等五首古诗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境,运用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完成作文。第三阶段力求实现由感性体悟到理性思考的思维提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对初中学段的要求是“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对小学高年级的要求是“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这表明初中阶段理性思维的重要性。此阶段的表达任务应侧重训练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设计寓理于物或景的表达任务,引导学生表达独特的个人感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为例,本单元重点学习“托物言志”,单元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先创作一个写景或状物的片段,再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具体到古诗篇目教学,则应重点关注诗中情、景的融合方式。如《望岳》写于杜甫青年时期,诗人为高耸雄奇的泰山所震撼,从远望、近望到决眦细望,登岳的雄心和俯视一切的气魄在久久驻足中生发滋长。例如,异地求学的学生在描写家乡的竹林时运用了类似的手法:
那是片绿的海洋。那绿青翠欲滴,像注满无数青春活力,摇曳着、流动着。那并不是单纯点缀一方,而是生机勃勃向四面八方扩展,延伸到天边那片湛蓝。那竹呀,密密匝匝地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竿竿拔地而起,一簇簇生机盎然。微风轻拂,竹林欢快地舞起来。听,“沙沙沙”是竹叶窃窃私语;“梆梆梆”是竹竿共鸣的心声。一切的一切是一首极和谐悦耳的《翠竹颂》。[17]96
该生先远望、后近观,接着倾听竹林的声音,从不同视角、不同感官出发,将家乡的竹林写得生意盎然。竹林的生命力又集中体现在新笋破土,学生继续写道:
快看那边,一株新笋,雨后正破土而出,沐浴着甘露,倔强地扬着头,雄心勃勃朝顶上那片湛蓝冲上去,朝旁边的竹赶去、超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那一株、两株、千千万万株新笋经风吹雨打,必定更茁壮,更坚定地朝理想冲上去。[17]97
由眼前的新笋,学生悟得新生事物成长的道理,获得努力前进的力量。在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当中,自然融入情感和哲思,循序渐进实现作文升格。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第三条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1]28据此,古诗词学习任务达成度评价可以采用下列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古诗词学习任务达成度评价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审美表达任务的达成度时,首先要抓住文学审美的标准。创意表达任务讲究形式灵活多样,既有书面任务,也有口头任务,既有篇章任务,也有语段任务。面对不同形式的成果,评价标准应落实到文学审美要素上: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并表达出作品的意境美;是否能够运用恰当、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是否能够体现出古诗词特有的语言美;是否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等等。
其次,评价创意表达任务达成度时,把握“创意”尺度非常重要。“相对学生文学阅读的过程而言,只要对学生自身的认知而言是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表达方式就是创意表达。”[18]可见,这种表达创意是建立在学生对古诗词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是学生对古诗词的独特解读和表达。因此,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成果的创意性。例如,选材立意是否新颖独特,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古诗词作品;文本建构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思考;切入视角是否独特,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古诗词作品;语言组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媒介运用是否得当,是否能够运用不同的媒介和形式进行创意表达,等等。同时,也要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创新、以致脱离语文本位的做法,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而忽略了对古诗词原意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研究,针对新课标实施带来的挑战,构建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范式。这一范式旨在充分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对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种可行、合理的设计模式,助力他们更有效地构思和设计古诗词学习任务。该范式不仅整合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更强调了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性,引领教师跳出传统“诵读—解释—赏析”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信息化文学地图、社交平台图文、短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使古诗词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此外,该范式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这是一个灵活的框架,教师可以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任务设计,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古诗词课堂。总之,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表达能力,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语文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