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李顺晋,王 媛,孙 凯,4,李浩然,张 伟,4*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2 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715;3 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4 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我国蔬菜种植面大、增速快,截至2020 年,种植面积已超过2 千万hm2[1]。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养分需求高[2],为满足其养分需求,生产中磷肥投入量普遍过高,在露地蔬菜系统中,果菜类每年的磷素养分投入高达113.0 kg/hm2,辣椒的磷素投入量甚至高达379.5 kg/hm2。过高的磷肥投入降低了磷肥利用效率,我国菜田当季磷肥利用率仅在15.0%~40.0%[3],还导致磷素在土壤中累积,菜田土壤有效磷超过100 mg/kg[4-5],磷素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增加了磷在土壤中的移动和流失风险,极大地增加了环境风险[6]。
无机磷向蔬菜根部的扩散是蔬菜吸收磷的主要途径,由于蔬菜对磷的吸收速度远高于其扩散速度,在生长后期,蔬菜根区会形成磷耗散区[7],根区需要更高的土壤有效磷供应才能满足蔬菜高产的养分需求。磷肥施用方式显著影响作物磷素吸收和利用率[8]。在当前蔬菜生产中,大多将磷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或结合耕作施入土体中,这样的施用方法无疑会增加无机磷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磷被固定或流失的风险[9]。而采用条施磷肥方法,条带中心的活性磷供给率是距条带中心10 cm 土壤的2 倍以上[10]。穴施肥料能在减少1/3 肥料用量的情况下,维持番茄产量不减产[11]。在酸性土壤中,将氮肥、磷肥共同穴施,随着作物对硝酸盐的吸收,根际土壤pH提高,有利于玉米生长,进而提高了对磷肥的吸收和利用[12-15]。农田磷素流失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6]。磷输入量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磷盈余量[17],而磷流失风险与当季农田磷素表观盈余呈显著正相关[18],因此,磷投入量大且盈余量高的蔬菜系统磷流失风险相对较大[17-18]。因此,采用合适的施磷方式也是减少磷肥投入和土壤磷盈余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以露天辣椒体系为对象,在控制氮肥(N 252.0 kg/hm2)、钾肥(K2O 276.0 kg/hm2)施用量[19]条件下,分析不同施磷量和方法对辣椒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磷素盈余的影响,为红壤上辣椒生产改进施磷方式、减少磷肥投入量、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在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红壤上开展,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939.5 mm,供试土壤为西南地区典型红壤,质地为重壤。试验前土壤基础理化性质为pH 6.4 (土水比1∶2.5),有机质含量14.8 g/kg,碱解氮含量116.4 mg/kg,Olsen-P 含量 33.5 mg/kg,速效钾含量100.0 mg/kg。
本试验开始于2021 年。共设计6 个处理:不施磷对照(CK);常规撒施P2O5300 kg/hm2[20](B300);根据土壤有效磷水平及土壤-作物磷平衡体系确定[20]优化施磷量,撒施P2O5150 kg/hm2(B150);在优化施磷量基础上减量撒施P2O5100 kg/hm2[11](B100);减量采用穴施P2O5100 kg/hm2(I100);减量氮磷配合穴施P2O5100 kg/hm2(L100)。所有处理磷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施用方式按照处理要求进行,除L100 处理氮肥与磷肥穴施外,其他处理氮肥、钾肥均采用撒施方式施用。各处理氮肥60.0 kg/hm2为底肥,剩余氮肥为追肥,每次追施48.0 kg/hm2,共追氮肥4 次;钾肥60.0 kg/hm2为底肥,剩余钾肥为追肥,每次追施54.0 kg/hm2,共追钾肥4 次;追肥分别于初花期、初果期、盛果期(2 次)施用[19]。穴施在辣椒幼苗移栽前,在种植穴下方5 cm 处,将氮磷肥一起施入其中,覆土后移栽幼苗。其他追肥和管理措施所有处理一致。传统施磷量根据前期课题组针对西南地区的调研及前人研究[20]确定。供试肥料为尿素(N 46.0%)、过磷酸钙(P2O516.0%)、硫酸钾(K2O 50.0%)。试验小区面积为20 m2(4 m×5 m),每个试验处理设置4 个重复,共计24 个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供试辣椒(CapsicumannuumL.) 品种为“辛香8 号”,种植密度为株距55 cm,行距50 cm。2021年5 月2 日移栽幼苗,9 月29 日全部收获;2022 年5 月7 日移栽幼苗,9 月17 日全部收获。按试验地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田间统一管理,确保试验过程中无杂草和病虫害发生。
土样有效磷含量:辣椒收获期,每个小区按照“S”型,取0—20 cm 土壤,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21]测定土壤Olsen-P,用于计算磷指数。
产量及生物量:辣椒结果期,各小区连续选取8 株辣椒,分3 次测产,前两次摘取果长15 cm 以上的成熟果测产,第3 次摘取全株果实测产,产量为3 次测产总和。在第3 次测产时,各小区选取长势均匀的3 株辣椒,带回室内分为根、茎叶、果,各部分去离子水清洗后在烘箱内105℃杀青30 min,65℃烘干至恒重,称其干重并计算生物量。本研究中,果实产量为辣椒鲜重,果实生物量为辣椒果实干物质重。
植株磷含量:植物样品用全自动消解仪(S60UP)进行前处理(HNO3-H2O2消煮),后用ICP-OES 测定不同器官磷含量[22]。
各部位磷积累量为其生物量乘以其磷含量,植株磷积累量为各部位磷积累量之和。
磷肥吸收利用指标分别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磷肥回收率(P recovery rate,PRR,%)=(施磷处理吸磷量-不施磷处理吸磷量)/施磷量×100[23];
磷肥农学效率(P agronomic efficiency,PAE,kg/kg)=(施磷处理产量-不施磷处理产量)/施磷量[23];
磷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PFPP,kg/kg)=施磷处理产量/施磷量[24];
磷素表观盈余(apparent P surplus,APS,kg/hm2)=磷输入量-作物吸收量[4];
以上吸磷量、施磷量、表观盈余公式均以纯磷量(P,kg/hm2)进行计算。
净收入(元/hm2)=产量×价格-成本,毛收入(元/hm2)=产量×价格[24];
磷指数(phosphorus index,PI):根据实际情况获取各项因子,其中土壤侵蚀为云南省土壤侵蚀值[25],根据表1 判断各项因子的权重值,计算各处理的磷指数及磷流失风险等级[26-28]。
表1 磷指数评价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phosphorus index
式中:Wi为源因素指标权重;Wj为迁移因素指标权重。磷指数评价体系见表1,磷流失风险级别判定见表2。
表2 磷流失风险等级Table 2 Phosphorus loss risk grade scale
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进行整理,使用SPSS 20.0 进行方差分析,使用OriginPro 2023 作图。
施用磷肥能提高辣椒鲜重产量,两年趋势一致。与CK 处理相比,B300、B100 处理辣椒产量增加未达显著水平,B150、I100 以及L100 处理显著增产,但这3 个施磷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图1)。各处理的辣椒总生物量(干物质重)差异不明显,其中果实产量在总生物量中占比最大。2021 年,与CK 处理相比,施磷处理果实生物量显著增加,施磷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2022 年,与CK、B300处理相比,I100、L100 处理果实生物量显著增加(图1)。
图1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辣椒果实产量(鲜重)和总生物量(干重)Fig.1 Fruit yield (fresh weight) and total biomass (dry weight) of pepper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methods
由图2 可以看出,两年试验所有处理辣椒各部位的磷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果实的磷累积量占比高,根和茎叶中磷累积量占比少,两年根、茎叶磷累积量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2021 年,B150、I100、L100 处理的果实磷累积量显著高于CK 处理;2022 年,仅L100 处理的果实磷累积量显著高于CK 处理,其他施磷处理果实磷积累量与CK 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图2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辣椒成熟期不同部位磷含量及磷积累量Fig.2 Phosphorus content and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pepper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methods
磷肥回收率两年趋势不一致,2021 年,在B150、B100、I100、L100 处理的磷肥回收率无显著差异,B150、I100 和L100 处理显著高于B300 处理;2022年,只有B100、I100、L100 处理的磷肥回收率显著高于B300 处理,这3 个处理间(施磷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磷肥农学效率,2021 年,I100、L100 处理显著高于B150、B100 处理,后两处理又显著高于B300 处理;2022 年,B150、B100、I100 和L100处理的农学效率无显著差异,4 者显著高于B300 处理。磷肥偏生产力两年均以I100、L100 处理最高,其次为B100、B150、B300 处理,除I100、L10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3)。表明降低磷的施用量,且采用穴施可以显著提升磷肥的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
表3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辣椒磷肥利用率Table 3 Phosphorus fertilizer efficiency of pepper under different P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methods
土壤磷素表观盈余量两年趋势一致,CK 处理为负盈余,即2021 和2022 年分别亏缺P 14.5、14.2 kg/hm2;B300 处理磷盈余量2021 和2022 年分别高达113.7 和116.4 kg/hm2。B150 磷盈余量较B300 2021 和2022 年分别降低67.5 和65.9 kg/hm2。B100、I100、L100 处理磷盈余量无显著差异,2021年,B100、I100、L100 较B300 处理分别降低86.7、89.2、86.9 kg/hm2,2022 年分别降低88.1、87.5、88.1 kg/hm2(图3)。相比B300 处理,其他施磷量及施用方式处理土壤磷素盈余降低59.5%~82.1%。
图3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磷素表观盈余Fig.3 Apparent phosphorus surplus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methods
磷指数能表征磷养分流失至水体的潜在风险[29],基于施磷量及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计算分析,各处理磷指数CK 最低,B300、B150 最高,依据磷指数进行分级,施磷处理中I100、L100 的磷流失风险为低水平,其他施磷处理为中等水平(表4)。
表4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磷指数及磷流失风险等级Table 4 Phosphorus index and P loss risk grades of the phosphorus treatments
与CK 相比,所有施磷方式均能增加收入,但施磷量增加会增加肥料成本,而穴施则会增加人工成本。与B300 处理相比,B150、I100、L100 处理两年的净收入更高,其中I100 处理的净收入两年均为最高(表5)。
表5 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方式下辣椒的经济效益(yuan/hm2)Table 5 Economic profit of pepper production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methods
本研究发现当土壤有效磷较高时,适量的磷肥投入能提高辣椒产量,但少量或过量施磷对辣椒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当土壤有效磷达到20.0 mg/kg,能满足多数作物对磷的需求,过量的磷肥投入对作物没有增产效应[30],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在相同施磷量下,磷肥穴施并不能显著增加辣椒产量,但与不施磷相比,撒施处理不能增加辣椒产量,而穴施能显著增加辣椒产量,因此,将磷肥穴施能减少磷肥投入量并保证辣椒产量不减少。研究表明,肥料的放置位置对花椰菜、生菜产量没有明显影响[31],本研究与其相似。但也有研究表明,将肥料集中施用能有效提高玉米、油菜产量[32-33]。两者差异是由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造成的,本研究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多数作物高产的临界值,施用适量的磷肥就可以保证产量。研究表明,局部施肥能在减少施肥量的条件下,保证番茄、甘蓝产量不减少[11,34]。磷肥穴施能有效减少无机磷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降低其在红壤中的固定和流失,保持长期的养分供应[8,35],保证作物吸收的磷能满足其生长,因此,在红壤上将磷肥穴施能减少磷肥投入量并满足辣椒对磷的需求,保证其不减产。
辣椒的果实磷含量高于根、茎叶磷含量,当辣椒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磷便从根、茎叶中转移到果实中[3,36]。磷肥用量对辣椒各部分的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不同施磷方式处理的辣椒果实的磷素积累量没有显著差异,原因是不同施磷方式下产量虽然有差异,但其生物量、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最终导致不同施磷方式下,磷素积累量没有显著差异。
将磷肥穴施能有效提高辣椒磷肥回收率,其两年均为最高,但相同施磷量间没有显著差异,B300施磷量处理的磷肥回收率最低,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将磷肥穴施能减少磷肥投入,有效提高辣椒的磷肥回收率。研究表明,将磷肥集中施用能有效提高玉米、洋葱等磷肥利用率[8]。辣椒的磷肥回收率最高仅为13.0%,当季利用率低。有研究表明,中国当季磷肥利用率不足20.0%[35],辣椒生产中,穴施处理的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其他施磷处理,研究表明,磷肥穴施能提高玉米的磷肥偏生产力[37],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辣椒施磷处理均导致土壤磷素盈余,相同施磷量,不同施磷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施磷量之间差异显著,施磷量越高,土壤表观磷盈余越多。优化施磷的磷素盈余虽然低于露地蔬菜系统92.0 kg/hm2的磷盈余[17],但却远超西部及全国农田磷素单位耕地,其磷素盈余分别为23.3、26.1 kg/hm2[38-39]。根据磷指数,磷肥穴施的磷流失风险为低水平。将磷肥穴施能减少土壤磷盈余,降低磷流失风险。将磷肥穴施的辣椒净收益两年均为最高,从农民经济收益上来看,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下,在100.0 kg/hm2的施磷水平下,将磷肥穴施的辣椒产值最好。
供试地区磷过量施用严重,将施磷量从常规的300 kg/hm2减到100 kg/hm2提升了辣椒产量,显著增加了磷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大幅减少土壤磷素表观盈余,将磷素流失从中风险级降至低风险级,辣椒生产的经济效应也获得增加。磷肥穴施效果好于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