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不叁* 图/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为秦史研究者,著有《大秦将军》《秦朝穿越指南》等
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课桌椅见证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收获。而在历史上,桌子和椅子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出现,那么在此之前,人们是怎样学习的呢?
你应该听过“席地而坐”的说法,在椅子没有发明前,古人确实坐在席子上。先秦时期,有条件的人家会将整个屋子的地面打扫干净,铺上席子。这种直接贴地、铺满整个房间的席子叫“筵”,面积比较大,类似地毯;真正与身体接触的“席”是铺在“筵”上面的,面积比较小,类似坐垫。这两种席子合称“筵席”,后来指代宴会、酒席,一直沿用至今。
比起现代,古人对坐姿的要求更严格,更有仪式感。首先,古人进屋要脱鞋,免得把席子弄脏;其次,要把席子摆正,让它的四边和墙壁平行,如果不摆正就坐下,孔子肯定得嘟囔那句“席不正,不坐”;再次,不能抬脚跨过席子,这叫“躐席”,是失礼的行为,正确做法是从席子的“下端”(西面)坐上去;最后,坐姿要端庄——两腿并拢跪坐在席子上,小腿和脚背贴着席面,屁股落在脚跟上,双手整理好衣襟,然后扶住膝盖,挺直胸膛,目不斜视,这就是“正襟危坐”。
在桌子没有发明前,古人用的是“案”和“几”。“案”像是一只加长加宽的板凳,随便一个人就能抬走,所以才有“举案齐眉”的典故。它担任现在桌子的用途:书写时摆放竹简笔墨,吃饭时摆放食具……出土自战国曾侯乙墓的“漆绘凤足书案”高度不到0.5 米,使用者只有保持“坐”姿,高度才合适。
“几”的造型也差不多,从字形就能看出它的形状。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几”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几足是两块竖立的木板,中间横嵌一块木板作为几面。几与案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途。案是用来摆放物品的,几却是用来凭倚的。先秦时期的坐姿有多累人,你可以自己体验一下,就算当时的人早已习惯这种姿势,时间长了还是受不了,腰酸腿疼,只能靠几缓解一下。你可以把它放在身前,上身前倾,两肘撑在几面上,让腿休息一下;你也可以把它放在身后,将后背靠在上面休息;甚至在无人时,干脆往席子上一躺,双腿架在几上,恢复一下血液流通。
古人没有桌椅时,靠着筵席和案几,一样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