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程慧斌 袁 军 张雨佳 杨金月 郭思琪 张天祎(石家庄 050011)
提要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复发、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西药虽可在短期内缓解咽部症状,但往往远期疗效欠佳,且极易反复。袁军教授认为,慢性咽炎久治不愈,与痰瘀阻滞密切相关,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散结利咽三法”,运用“天突三针”针刺局部配合刺络拔罐,对于辨证属痰瘀互结型慢性咽炎治疗效果显著。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好发于咽喉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周围,是一种慢性炎症,具有易复发和难以根治的特点。其发病因素众多,可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感染性因素包括菌群紊乱、细菌感染、壁后滴漏综合征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咽喉反流、过敏性疾病、职业暴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1]。其临床表现多以咽部异物感、刺激感、干燥感、烧灼感和轻微的疼痛为主,部位较局限,全身症状常不明显。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抗变态反应、封闭疗法等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存在药物依赖性强、消化系统损伤、依从性差等问题[2]。中医从辨证论治角度出发,以中药制剂内服,或予针灸、刮痧、埋线、穴位贴敷等外治法治疗[3],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尚存在中药制剂口感不佳、疗效不确切、难以复制推广等问题。因此,寻求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袁军是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针灸学术带头人。袁军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与科研近四十年,在总结前人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的基础上,从痰瘀出发,提出“散结利咽三法”,运用“天突三针”局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咽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袁军教授治疗慢性咽炎之经验总结如下。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该病名最早出现于长沙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并在《内经》中多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别论》言:“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即闭塞不通之意[4]。我国历代医家在喉痹的病因病机方面有着不同认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故喉肿塞而痹痛”,认为风热外袭,肺经蕴热是其主要原因。《古今医统大全》中言:“其咽通主饮食……紧关之门户也。”提出本病以饮食不节为主[5]。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道:“喉痹大概多是痰热。”明代张景岳认为喉痹火热之证,有真假虚实之不同,并在《景岳全书》中将喉痹分为“虚火喉痹”与“格阳喉痹”,分别予壮水、温补命门治之。近代医家张赞臣、干祖望在其著述中,认为喉痹与虚、热、痰、瘀密切相关[6]。现代研究亦认为,痰瘀互结是本病后期的最终病机[7]。在总结历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袁教授结合自身近四十年临床经验,提出痰瘀互结是现代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最常见证型。袁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病位在咽喉,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尤与脾、肺、肝功能失调相关。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劳累、饮食失节、思虑过度,久必损耗脾土,脾土既伤,一则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内停,渐而聚湿成痰;二则脾主升清失常,难能滋养肺金,肺体失养,咽喉失润。加之现代人常情绪不宁,肝失疏泄,气滞血阻,渐而化瘀,最终痰瘀凝结喉咙,缠绵难愈。其证临床可见咽部黏膜黯红,异物感,舌黯红伴瘀点、苔或白或黄,脉弦、滑、涩。诚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论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痰瘀之邪的产生无疑是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病理病机之一。
2.1 天突三针散结利咽 天突穴是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位,其名最早出现于《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别名天瞿、玉户。“天”即人体头面部,“突”为强行冲撞之意,天突意为任脉之气血运行于胸中后突行上天,继而上荣头面,其位处咽喉要塞,人体之清气由此处进入肺中,而浊气亦从此处呼出肺外[8]。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记述:“上气气闷,咳逆,咽塞声坏,喉中猜猜,灸天瞿五十壮……”《千金方》亦载:“天突、华盖,主咳逆上气喘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写道:“天突……咽肿咽冷,声破,喉中生疮,喉猜猜咯脓血,喑不能言。”清代郑梅涧《重楼玉钥》言:“主治上气哮喘,咳嗽,喉痹,五噎……咽干,舌下急不得下食等症。”可知天突穴为治疗咽喉疾病之要穴,具有宣通局部气血、散结利咽之作用。随着现代解剖学的进步,对天突穴的研究也越来越具体化,该穴在胸骨切迹中央,当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部分布有颈阔肌、颈下皮神经、舌下神经、甲状腺及外下血管等,若进针手法得当,则能反射性地引起各级支气管扩张,有效增加肺泡换气量,从而起到宣肺止咳、平喘祛痰的良好效果。再者通过此穴可刺激颈部附近的神经组织,协调吞咽肌与膈肌之间的收缩与舒张,最终达到清利咽喉、解除痉挛的目的。袁军教授汲取历代名医典籍中关于天突穴的应用经验,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研究,加之不断地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天突穴在治疗慢性咽炎上常穴简力宏,效果立竿见影。
《灵枢·刺节真邪》云:“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指出针刺具有良好的散结作用[9]。在针刺方法上,袁教授法《灵枢》齐刺法(“十二节刺”之一),最早见于《灵枢·官针》,该篇记述道“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说明齐刺法适用于治疗病邪较深、病变局限的痹证[10]。运用齐刺法可以增强针刺局部的刺激量,加强针灸的效果区域,可以更有效地起到散结利咽、疏通经络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产生松解黏连、剥离、缓解局部疼痛反应的效果。在临床操作中,袁教授采用“天突三针”,其操作方法是先在颈前区,人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找到天突穴,然后用棉签蘸取75%酒精行常规消毒,在局部于天突穴垂直针刺5~8 mm,再于天突穴左右各0.5寸处各斜刺进针5~8 mm,针尖均指向病灶中央,并施以捻转泻法,行针得气后继续留针30 min。
2.2 刺络放穴活血散瘀 刺络放血首见于《灵枢·官针》,在古代典籍中属九刺中的“络刺”,是通过皮肤针或三棱针浅刺人体表浅络脉,使其少量渗血的疗法,具有促进局部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提出刺络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调理气血,疏通经脉。《素问·三部九候论》有“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论断,由此可见,调控血脉是调气的基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瘀血的产生必然加重气机郁滞,采用刺络放血的方式,能够疏导经脉中壅滞的气血,调节体内紊乱的气机,从而起到阴平阳秘的疗效。贺兴辉等指出刺络放血的主要功能是活血散瘀、通络镇痛、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镇静安神等[11]。陈燕荔等则指出刺络放血具有退热、止痛、镇静、消炎、降低血黏度、强心、止痒、抗过敏等作用[12]。袁教授认为,刺络放穴能够加速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组织炎症、血肿的消散,从而促进局部痰瘀之邪的消散,达到利咽散结的良好作用。具体操作为先于天突穴局部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后用戴有一次性灭菌手套的双手配合,一般以左手舒张固定局部皮肤,右手利用手腕的摆动带动前臂,使皮肤针在病变区域内进行垂直叩刺,力度适中,频率以70~90次/min为宜,使皮肤表面轻微渗血,操作中要频率均匀,提针迅速,落针平稳。
2.3 拔以火罐利咽散瘀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火罐气”“吸桶疗法”,即以罐为器具,通过点火、抽吸的方式排除罐具内空气,利用负压作用使其迅速吸附于腧穴或需拔部位体表,通过其产生的负压、温热效应使人体局部或皮下组织充血,产生罐斑,从而促进肌体新陈代谢,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王富春等指出拔罐治疗在患者肌体自我调整中能产生通畅气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从而使患者肌体正常功能得到恢复[13]。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玻璃拔罐具》研究表明拔罐有着增进局部整体血流通畅、调控神经系统平衡、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14],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利用负压状态直接刺激咽喉局部,可以加快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并通过气血的运行促使肌体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度瘀血,进而加快局部病理产物的代谢,最终起到清咽利喉、解毒消肿、祛痰止痒、行气和血的目的;拔罐的温热刺激可使局部体温迅速升高,加速局部整体血液循环,进而加大血流量,增加组织供氧量,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快速充血,使血管扩张,最终使体内废物、毒素迅速排出。同时,拔罐疗法促进局部释放免疫因子,激发局部免疫调节,从而加速疾病康复,调动脏腑功能,提高肌体免疫力[15]。袁教授认为,在使用皮肤针叩刺天突穴局部后再施以火罐,利用玻璃火罐良好的温热与吸附作用,可以起到疗效叠加的效果,从而快速缓解咽部不适,散结利咽。具体操作为在皮肤针叩刺渗血的基础上,选择2号口径的玻璃火罐,使用闪火法迅速将罐具吸附于渗血皮肤表面,吸附力量中等,留罐5~10 min,起罐后用无菌干棉球清理局部,行常规消毒,并嘱患者避免受风,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
袁教授认为,痰瘀之邪的产生与肺、脾、肝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主治节,能够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能够吸收、转输水精,机能失常则水湿痰饮留聚体内,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肝主疏泄,能够疏通、调达全身气机,促进血液与津液的正常输布,机能失常则易使瘀血留滞体内。针对痰瘀互结型慢性咽炎,临床上常辨证选取尺泽、列缺疏利肺气,足三里、丰隆健脾除痰,血海、太冲活血疏肝。诸穴配合,化痰散瘀,标本兼顾,取效甚捷。
患者王某,女,39岁,中学教师,2022年8月12日初诊,主诉:咽喉疼痛伴异物感10月余,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自诉10个月前因工作劳累后出现咽喉部疼痛,伴异物感,咽部干痒不适,咯痰困难。遂就诊于省某医院,行喉镜检查,结果示:咽部黏膜呈现黯红色慢性充血状态,咽后壁伴淋巴滤泡增生,双侧声带肥厚,声门闭合欠佳。予金嗓散结丸、头孢羟氨苄片等药物口服近1个月,症状未见明显缓解。8个月前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复查喉镜,结果示:咽后壁散在淋巴滤泡,右侧声带稍肥厚。予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3日前熬夜后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就诊。现主症:咽喉部疼痛,伴咽部异物感,发声嘶哑,咽部干痒不适,痰少难咯,咯出后可暂缓解,口干,无明显口苦,纳可,入睡困难,平素情绪易急躁,伴身体乏力感,大便黏滞,小便调,舌黯红、苔薄腻,脉弦滑涩。西医诊断:慢性咽炎;中医诊断:慢喉痹(痰瘀互结证)。治疗以祛痰化瘀、散结利咽为大法。针灸治疗以“天突三针”为主,辨证加减。针灸处方:天突三针、尺泽(双)、列缺(双)、足三里(双)、丰隆(双)、血海(双)、太冲(双)。操作:于天突穴垂直针刺5~8 mm,再于天突左右各0.5寸处各斜刺进针5~8 mm,针尖均指向病灶中央,予捻转泻法。尺泽、列缺、合谷、血海、丰隆均施以泻法,足三里予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起针后于“天突三针”处行常规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皮肤针对局部进行轻中度垂直叩刺,局部渗血后用2号口径火罐,采用闪火法迅速将罐具吸附于渗血部位,留罐5~10 min,起罐后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每日治疗1次。同时嘱托患者积极调控生活方式,少量多次饮水,注意休息。2022年8月19日复诊,诉咽部疼痛、异物感明显缓解,但仍有干痒不适,口干、口苦减轻,睡眠好转,二便可,舌脉如前。针刺、叩刺拔罐改为2日1次,并予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口服,继续治疗2周后痊愈。后随访1月余,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以咽部疼痛伴异物感为主证,病属慢性咽炎范畴。患者为中学教师,长期伏案工作,平素进食不甚规律,遂伤及脾胃,脾失运化,津液代谢失常,水液内停,渐而聚湿成痰,痰湿之邪复困阻脾胃,因而身体乏力,大便黏滞;脾脏升清之能失职,肺脏不得濡养,遂出现咽痛、口干、声嘶;“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脾两伤,因而痰少难咯;又患者平素情志不宁,肝脏疏泄功能失司,气机失调,血流不畅,又受痰湿之邪阻碍,易凝而化瘀,终致痰瘀之邪留滞咽喉,缠绵难愈,咽部异物感、舌脉均是痰瘀互结之明证。综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辨为痰瘀互结证,治疗以祛痰化瘀、散结利咽为大法。施以袁军教授“散结利咽”三法:以“天突三针”为主穴针刺局部祛痰散瘀,辅以尺泽、列缺清泻肺经邪热,血海、丰隆除痰瘀之标实,足三里补脾胃之本虚;配合皮肤针局部叩刺,兼以玻璃火罐吸附疏通局部气血,取效甚捷。二诊时已明显缓解,辅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口服,继续治疗2周痊愈。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或副作用大,或难以长期服用,很难彻底将其治愈。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袁军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病位在咽喉,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尤与肺、肝、脾功能失调相关,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痰瘀致病理论,并创造性地总结出“散结利咽三法”——“天突三针”联合局部刺络拔罐,验之临床,疗效确切,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咽炎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