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腑-经络-皮肤一体观探讨湿疹的发病机理

2024-01-26 04:29梅雨航卢益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络脉五脏湿疹

梅雨航 卢益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辽宁沈阳 11003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渗出倾向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糜烂及渗出等,根据皮损特点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该病具有病情顽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1]。近年来,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湿疹的流行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湿疹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古今中外名医也从多种角度提出对于湿疹病因病机的理解和探讨,本文从经络、脏腑与皮肤之间的联系出发,将“脏腑-经络-皮肤”视为一个整体,探讨湿疹由表入里、由内达外的发病过程和发病机制,进而为湿疹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以及为湿疹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1 脏腑-经络-皮肤一体观理论

1.1 脏腑-经络-皮肤一体观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把五体、五官、九窍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的[2]。①脏腑。脏腑以经络、筋骨、气血精津相联系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脏腑的功能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在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情况下,各负其责,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②经络。经络以十二经脉为主体,与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等连属分支共同运行全身气血。经络分布于人体的头面、四肢、躯干、脏腑,能够沟通联络上下内外,是机体信息传导反馈的调控通路。③皮肤。皮肤位于人体最表层,是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疾病产生和变化的首要表现部位。

1.2 脏腑-经络-皮肤一体观与湿疹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

内在脏腑的病变通常可以通过外在皮损的表现反映出来,同时,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病变也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从而诱发内在脏器产生病变。经络作为联系皮肤与脏腑之间的桥梁,使皮肤与脏腑通过经络紧密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在内,而其经络输布流注于皮表,因此脏腑-经脉-皮肤,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功能系统,而非独立存在。

古代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归属于中医学“浸淫疮”之范畴,又因其病因病机、病位、皮损表现等不同,称之为“血风疮”“火革疮”“痛疮”“湿毒疮”“旋耳疮”“肾囊风”“绣球风”等名称。疾病的形成一般是内外合邪或邪犯其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目前中医认为,风、湿、热邪为湿疹外感的主要病因。《素问·皮部论》曰:“邪气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病邪能够由皮肤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各脏腑,在机体禀赋不耐的基础上,发为各种内科疾患。而各脏腑之病亦可沿经脉之通路到达其所主皮肤分部,与风、湿、热等外邪相合,内外搏结,浸润肌肤,发为各种皮肤疾患。

2 经络辨证

经络是沟通人体上下、表里、内外各个组织的通路,外达皮肤,内应脏腑。《素问·缪刺论》云:“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3],正阐明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或脏腑内在的病变由里出表、外达肌肤,都是由经络的传变所主导而致。这种传变既发生在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也发生于体表与内脏之间,既能把局部的信息感传于全身,又能把整体的信息传导于某一局部[4]。经络辨证是中医重要的辨证方式之一,在湿疹的病因病机探究以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1 经络的生理功能与湿疹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

2.1.1 内外联络,沟通表里 《灵枢·海论》中提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即指出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经络是皮肤与脏腑之间联系的桥梁,能够联络内外,沟通表里,使皮肤与脏腑之间紧密联系。

当人体患病时,内在脏腑的病变由里出表、外达肌肤,通过经络反映在皮肤上,进而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水肿、干燥增厚、湿润浸渍等湿疹样皮损表现,以及瘙痒、疼痛、麻木等自觉感受,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所说:“盖有诸内者形诸外”,展现了经络作为桥梁承接这个由深出浅、由里出表的传变过程,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

2.1.2 通行气血营养,濡养脏腑 《灵枢·本脏》载:“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能够输布气血,濡养筋骨、通利关节,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维系机体的阴阳平衡。牛阳教授基于气血理论[5]以及叶天士治“癥瘕案”所言:“久留湿热瘀留……若非宣通气血壅遏,恐非至理”[6]指出,“气血壅遏”是急性湿疹发病的基本病机,风湿热三种实邪侵袭人体积聚于体内,引起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反之气血运行受阻,又加重实邪的积聚,日久往复,最终导致气血壅遏、各脏腑失于濡养,从而打破阴阳平衡,于皮肤则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或干裂、脱屑等急性湿疹表现。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一旦失常则气血逆乱,阴阳失衡,加重湿疹的病理变化。

2.1.3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7]。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如《灵枢·缪刺论》篇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正是体现了经络的抗邪作用。

络脉是人身细小的脉络,遍布于机体各部分,在里能够交织于脏腑及各大经络之间,而在表,皮肤为经络运行的最末端,易受全身气血盈亏的影响[8]。外感病邪,首犯络脉,络脉与营卫之气与邪交争,停留在肌表络脉之间;内伤杂病,病邪由脏腑所发,通过经脉而至络脉,致络脉郁滞、功能失调,郁于肌表而不能外达。最终,内外之邪淫溢肌表,即出现潮红水肿,滋水浸淫,或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等湿疹样的皮损表现。

2.1.4 津血互渗,相化而合 津血互化是气血运行和交换的关键。《灵枢·痈疽》载: “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强调了孙络是津血互化的主要场所;而“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以及《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则体现了孙络中的气血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使络脉之气血与行于腠理肌肉之津液的双向渗灌和交换,从而实现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9]。若经络功能异常,津血互化失衡,机体脏腑组织失去血之供养,则会导致素体虚弱,难以抵抗邪气,易受外邪侵袭,同时血虚、血热亦或是血燥,均可引起内风,两邪交织,使风湿热邪滞留肌表,出现红斑,丘疹等证候。

2.2 局部经络辨证

根据湿疹的皮损部位,结合其在经络循行上的分布,可为湿疹的辨证与治疗提供方向。下面将人体分为三部分进行探讨。

2.2.1 头面部 湿疹发于头皮部,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有关,应从清利膀胱、肝胆湿热方向论治;发于口唇部,足阳明胃经循口绕唇,应当清泄脾胃之热;发于耳部,属肝胆经所过之处,宜疏解肝胆风热。

2.2.2 躯干部 乳头湿疹,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联系紧密,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加入疏肝调畅的药物和益胃和合的药物;胁肋部湿疹循肝经分布,皮损主要表现为阴囊湿疹,肝之经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且多以湿热症状为主,当以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要治法。

2.2.3 四肢部 对于四肢部皮损,首先辨别皮损发于四肢内侧或者外侧,内侧病变主阴经,多为虚证;外侧病变主阳经,多为实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具体治疗还需结合疾病主症、病程等临床表现进行选择。

3 脏腑辨证

《千金要方》云:“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说明脏腑病变与湿疹的发病机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气虚弱,气血难运;或肺失宣降,水湿积聚;或脾失健运,湿邪四溢;或肝气不舒,气机失调;或肾阳虚衰,失于温煦,以上五脏的病变皆可引起湿疹的病发。

3.1 心与湿疹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最早提出了疮疡的病因病机与心有关。后《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载:“粟疮作痒,属心火内郁,外感风邪”,《证治准绳》载:“心有风热,生浸淫疮遍体”,皆指出湿疹的发病与心火有关。

心主血脉,首见于《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即指出心有主导机体血行及脉运的功能。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流注周身,内养脏腑,外濡肌肤,维持人体的生理机能。若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血之运行失司,则会产生血热、血虚、血燥、血瘀等在湿疹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病理因素[10]。急性期心火内炽,血分热盛,热伤血络,致热郁肌表,则可见口舌生疮、皮肤滋水糜烂;久病伤阴,耗伤心血,血虚脉涩,致肌肤失养,则可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难解;慢性期,血虚脉涩,生瘀阻络,致血不濡肤,则可见皮肤粗糙增厚、肌肤甲错。

此外,《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宰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并主导人体的精神意识。若心神失养,神明无依,情志内郁,患者可出现心烦躁郁、失眠多梦等精神之症,甚则出现瘙痒剧烈、疼痛难忍等异常之感。

心火是湿疹发病的病因之一,血脉失调是其发病的前提,心神失养是其瘙痒的重要病机,这三者贯穿于整个湿疹的发病过程[11]。

3.2 肺与湿疹

肺主皮毛,宣发布散卫气运行于周身体表,而《灵枢·本藏》中提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可见卫气循于周身,能够固护皮肤抗击外邪,且能起到濡润皮肤的作用。若肺气虚弱,卫失调控,则腠理不固,外邪易侵,郁于卫表,致气血壅滞,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表现;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若肺气不足,血行失调,则皮肤失于濡养而表现为干燥、脱屑等;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调节体内水液代谢输布运行,若肺功能失常,津液输布调控失衡,则水湿内停,久聚无度,致皮肤出现水肿等表现。

3.3 脾与湿疹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意为凡因水湿积聚而引起的水肿或腹满,都属于脾的疾患,可见脾与湿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医将湿邪视为湿疹发病之本,贯穿于湿疹病程的始终,也是湿疹难治、久治的根源所在[12]。由此可知若脾之功能失常,便可以引起湿疹的发病。

脾主运化,水液的吸收、输布和代谢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若因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脾失健运,则水液运行失司,壅滞体内,阻滞气血津液的运行。而朱丹溪认为“气有余便是火”,火与水湿相结合,化为湿热,浸淫肌表,表现为红肿、滋水等湿热蕴结之象。

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水饮食物通过脾脏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输布全身,成为气血等生命物质化生的来源,供机体的需要。若脾虚日久,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养周身,可见皮肤粗糙增厚、干燥脱屑等血虚风燥之象。

因此符文彬教授认为,风、湿、热邪为湿疹之标,而其本以脾虚为主。脾虚伴随湿疹病程的始终,所以无论是湿疹的任何一种证型,或是湿疹治疗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脾胃的调理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3]。

3.4 肝与湿疹

《灵枢·本神》提出“肝藏血”,认为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若肝血不足,筋脉、爪甲、肌肤等失于濡养,可见肌肤不荣,肤色瘀暗,干燥枯褐。同时,肝主疏泄的理论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篇》[14],后经朱丹溪、喻嘉言等医家完善,认为肝有疏通调畅人体气机的功能。若肝失调畅,气机郁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肌肤甲错,皮肤角化肥厚、干燥粗糙。

此外,由于湿疹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加之症状瘙痒,剧烈难耐,若肝功能失调,气机不达,情志难抒,易使患者出现烦躁抑郁、焦虑不安等症状。研究表明[15],精神方面的原因在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情绪方面,如急躁易怒、抑郁、焦虑等,更是极易导致慢性湿疹复发。

3.5 肾与湿疹

《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表明肾在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若肾之功能失调,气化失常,开阖无度,则津液乏源,肌肤失养,或津液停滞,外溢肌肤。另外,肝与肾之间关系密切,肾藏精,主宰先天生殖之精与后天脏腑之精。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而肝藏血,精血同源,互滋互生,即肝肾同源,互制互约。若肾精亏虚,则肝血不足,同样可发为慢性湿疹。

《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中对于肾的描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可见肾之阴阳在维持整体阴阳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久则五脏皆虚,阴阳失衡,肌肤失养,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病久或后天滋补不力,五脏受累更甚,反扰先天之本,则使病情发展为慢性,更易顽固难愈。

4 小结

湿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皮肤疾病,其病因病机繁杂多变,所以湿疹在临床治疗上也往往会出现缠绵难愈,反复无常,难以根治的表现。本文认为湿疹的发病与脏腑、经络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将“脏腑-经络-皮肤”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辨证论治,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变至皮肤,从而反映为皮损表现,而皮肤的病变亦可通过经络传内,从而损害脏器。注重将“脏腑-经络-皮肤”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外入内,由内达外,内外合治,才可从较为全面的角度对湿疹进行审视,从而完善对于湿疹的治疗。

猜你喜欢
络脉五脏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失眠与五脏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