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李姝 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宫颈癌是一种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宫颈癌早期,患者基本没有明显的异常症状,所以自身难以及时识别疾病。伴随着宫颈癌逐步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排液以及阴道出血等不适症状,若此时还不及时前往医院确诊疾病,患者则有很高概率发展至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5 年生存率。结合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可发现,35 岁以上女性是宫颈癌高发群体,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宫颈癌患者有逐步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逐步增多。
一般来说,宫颈癌是一种漫长发展后的疾病,患者的癌前病变阶段比较漫长,疾病原因相对确切。积极进行宣传教育,鼓励适龄女性积极进行宫颈癌筛查,可早期诊断、治疗疾病,降低宫颈癌发生率与死亡率。女性可结合自身症状,及时分析是否发生宫颈癌。比如:在正常度过月经期之后,在非月经期有阴道出血症状;女性已经停经,但突然有阴道出血症状。上述症状发生后,女性均需提高警惕,主动前往医院就诊,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
积极分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有利于女性提高警惕,早期识别宫颈癌。
第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今国内外均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导致癌前病变、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HPV16 型与HPV18 型。
国外有学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以8656 例适龄女性为研究对象,持续观察随访13.4 年,发现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具有密切关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之后,细胞的增殖机制会失去控制,继而永生化,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表达会让宫颈微小病变逐步积累,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现今临床发现的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多达两百种,其中四十多种主要在女性生殖器与肛门区域发生,有70%宫颈癌患者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是HPV16 型、HPV18 型。
第二,其他生殖道病原体感染:部分微生物感染导致生殖道的人乳头瘤病毒易感性,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生协同作用,继而导致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国内研究学者发现,存在宫颈慢性病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生率是无宫颈慢性病患者的1.6 倍,其中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是无生殖道感染患者的17.7 倍。
第三,行为危险因素:女性是否存在危险行为,也会影响宫颈癌发病。适龄女性大多有性行为,但性生活年龄过小、性伴侣过多、性行为过于频繁、性生活不洁,均会构成危险因素,继而导致宫颈癌发病。15—16 岁女性正处于青春期,宫颈进入鳞状上皮化生时期,对促癌物质、致癌物质刺激非常敏感,更容易出现病变,发生宫颈癌。若性伴侣在2 个及以上,宫颈癌发病风险明显升高。若性伴侣有过高危行为,比如有阴茎癌史或是性病史,或其前任伴侣有过宫颈癌,更容易发生宫颈癌。
第四,分娩因素:妊娠期女性发生人乳头瘤病毒的概率高于非妊娠状态的健康女性,且伴随着孕周进展,女性的感染率逐步升高,尤其是高危亚型。若女性分娩次数在2 次以上,也会升高宫颈癌发病率。妊娠会导致雌孕激素水平持续升高,局部免疫状态发生改变,继而增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机会。多次分娩会对生殖道造成刺激,损伤宫颈部位,降低局部免疫力和抵抗力,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宫颈部位,增加宫颈感染发生率,并在宫颈移行带区鳞状上皮化生与持续自我修复期间导致异常增生,最终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宫颈癌是否可治愈,这是妇科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大量研究验证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相关性,并肯定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发原因。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院士在医学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在女性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后,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可能需要5—10 年的时间。若能在这一阶段及时识别疾病,积极采用有效措施阻断疾病发展,无疑可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鉴于过早性生活、不洁性生活等行为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尽可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并积极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
现今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需尽快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经宫颈癌普查发现的患者,有80%属于宫颈癌早期,晚期宫颈癌患者不超过10%。若女性的宫颈癌能够在微小浸润癌以及原位癌阶段发现,仅需要进行相对简单的手术操作进行治疗,预后良好。有研究指出,经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早期宫颈原位癌与早期微小浸润癌患者,10—15 年的状态良好,Ⅰ期宫颈癌患者中有95%的生存时间在10 年以上;Ⅱ期宫颈癌患者中有75%、Ⅲ期宫颈癌患者中有50%的生存时间在10 年以上;Ⅳ期宫颈癌患者通过多方努力,也只有20%的生存时间达到5 年。
由此可见,宫颈癌早期和宫颈癌晚期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是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宫颈良性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需要漫长的时间,若能在宫颈良性病变阶段识别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还可进一步减少疾病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能够实现真正的治愈,让患者不受宫颈癌影响。毕竟从多数早期宫颈癌、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看,早期宫颈癌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固然比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长,但和健康女性或是有慢性宫颈良性病变史的女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异,后者的平均寿命明显更长。为达到最理想的治愈标准,需加强宫颈癌预防,尽可能在宫颈良性病变阶段识别疾病,治疗疾病,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再者,积极接种HPV 预防性疫苗,也是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措施。国内外均在推广、普及HPV 预防性疫苗,有九价、四价、二价等类型。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女性,积极接种疫苗,也能有效预防部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总之,宫颈癌是一种常见女性恶性肿瘤,危害性较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结果后,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并积极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最终结局,提高5 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