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凡?顾荣华
摘 要: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和浅表化,未能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课程蕴含的育人价值。邀请劳动导师进课堂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所在专业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是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补充。高校邀请劳动导师进入课堂仍存在选择标准过于固定、参与方式较为单一和传授内容缺乏组织的问题。因此,高校在充分发挥劳动导师在劳动课程中的育人作用时,需要慎重考虑,挑选具有长期一线从业经验并且劳动品质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人来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导师,深入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同时结合教学过程和结果,扩大宣传,营造学校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提供高质量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高校 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导师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做了总体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高校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进一步要求。[1]但现阶段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缺位和浅表化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课程蕴含的丰富的育人价值。劳动导师进课堂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之一,是转变传统高校劳动课程学习方式、落实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落实好劳动导师进课堂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劳动技能,潜移默化地传达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劳动导师进课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积极价值
(一)劳动导师进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专业应用
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校内实践与碎片化的劳动体验,侧重课外的非专业的实习体验,例如宿舍卫生评比、班级卫生打扫、校园绿化美化、勤工俭学、助学助研、校内志愿服务等。这些校内劳动实践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2],但是总体看来,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劳动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较为简单,与专业和未来参与的社会工作之间贴合度也不够高。高校在重视基础劳动体验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现实性的校外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劳动实践,邀请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从事者作为劳动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分享专业见闻、讲述劳动经历。劳动导师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中分享自己在就业和从业过程中的经历与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们了解目前就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加学生对劳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在某些程度上,这一功能是日常学习专业课程无法完全替代的。劳动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挂钩,实现了“劳动教育+专业”的有效融合,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与专业性。
(二)劳动导师进课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学生进入大学后,时间相较于高中更加自由,了解外界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原有的价值观念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冲击,网络文化的盛行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劳动观。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存在一定的职业歧视,拒绝体力劳动,潜意识里仍然将劳动分为三六九等,不尊重物质收益较低、体力劳动占比较大的职业,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劳动无贵贱,只是分工有所不同的观念。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取向和定位层面存在忽视劳动观念教育的现象,比起观念的传输,高校更重视简单的操作习得。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要更加重视劳动观念的传授,授课过程中要能把劳动、劳动观讲明白、讲清楚,才能帮助大学生对劳动与劳动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才能在学习、生活与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落实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导师在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与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对劳动已有的正确认识,纠正学生们对劳动的偏见,学生们也能够在和劳动导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对劳动的重要性产生直观的感受,对劳动的价值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相较于专业课程中的任课教师简单直接地照本宣科和学生自己日常零碎的劳动经验获得,这一方式对学生来讲显得更有说服力与影响力,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三)劳动导师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在劳动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它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价值态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3]劳动精神内涵丰富,包括且不限于爱岗敬业、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现阶段由于大学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夜暴富、一步到位的心态,比起踏踏实实工作,他们更容易被快速赚钱的方式所吸引,甚至有部分学生指望通过很少的劳动甚至是不劳动获得金钱;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遇到困难就迅速放弃,缺乏在工作中沉心钻研、克服困难的劳动精神与品质。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更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导师大多具有大众所认同的示范性,其本身就具备爱岗敬业等优秀劳动品质和精神。他们在传授专业应用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也会于无形中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导师进课堂能够很好地引起知识技能传授与精神引领的同频共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品质。劳动导师从新闻报道、口口相传的描述中走入大学校园,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一部分职责,可以用其精神品质影响大学生,从而达到高校培养大学生优秀劳动品质的目的。
二、劳动导师进课堂实际操作的真实现状
(一)劳动导师的邀请标准过于固定
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宣传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时普遍只关注使用劳动模范这一概念,受邀进课堂进行分享的主要是各地区的劳动模范。这一群体无疑是劳动精神最好的代言人,但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受邀的劳动模范与学生的专业、生活经历差距过大,会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受到深层次的精神触动与感染,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劳動导师的选择标准可以更加多元,不局限于一种类型,比如可以邀请体力型、知识型、创新型等不同类型的从业者来担任导师,分享自己从业的经历与经验。高校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邀请各专业内受到行业肯定的从业者担任劳动导师走入课堂、走进教学,进一步实现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导师参与课堂的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仍然以课堂传授式为主,单一的理论讲授很难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已经有一部分高校采用网上慕课和线下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本区域或本专业的劳动模范线上或现场讲授,发挥劳动教育课程育人主渠道的作用。[4]虽然这一方式较以往的劳动教育课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劳动导师的实践与育人特性。劳动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本专业的实习,面对面指导学生提高劳动技能,在指导操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价值;劳动导师可以作为固定的实践导师,与学生保持定期联系,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劳动导师作为专业领域中的代表,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精神品质都能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劳动导师课堂传授的内容缺乏组织
通过对大部分高校劳动课程的调查发现,高校在引入劳动模范进行劳动精神宣传时,往往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虽然能够直接感染学生,但容易使大学生不能深入全面、持续性地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一方面,一两场讲座的核心虽然都是劳动精神的培养,但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学生很难得到持续的精神感染;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只重视对事迹的宣传,课程内容仍然停留在讲述劳动模范个人事迹的层面,极少数学校会在课程中考虑事迹之间的串联关系,或者用其他的线索串起劳动教育的内容。作为传授者的劳动模范并不是专业的授课老师,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充分,这就需要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劳动导师进课堂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一)严格完善劳动导师挑选标准
1. 劳动导师的人选必须具有长期一线从业经验
大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旨在掌握未来从业所需要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因此劳动导师必须具备长期一线从业的经验,才能够保证劳动教育基础知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劳动教育的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对于中小学生侧重培养日常生活劳动知识与技能,对于大学生则侧重培养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技能以及未来工作会用到的一些技能,这也正是大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基础。劳动模范在熟练掌握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会对职业现状、行业先进的工艺与技术有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劳动导师应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这一优势,在课堂与指导中主动分享目前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与技能,积累未来从事的职业的经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劳动导师具有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更具有说服力。相较于由未从事过相关工作的老师灌输纯理论知识,尤其是劳动观念,大学生更能接受这种有的放矢的教学。因此,承担这一教学任务的老师就必须从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企事业单位中长期从事一线工作、非常熟悉实际工作过程的人中选择,尤其是对于高校中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如教育学、机械类专业等。
2. 劳动导师的人选必须具备优秀的劳动品质
高校邀请担任教育导师的劳动模范,人选不必局限于受过劳动表彰的人,可以根据专业具体情况,邀请当地该类型企事业单位中工作出色且被大众认可的人。如受过表彰的专业人员、德育先进工作者,只要他们具备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工作情怀;勇于创新、开拓引领的创造精神,能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样的精神能够深刻地影响人,而仅依靠经验与技能的传授,是很难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劳动模范分享自身在实践中对劳动的认识和体悟,可以延展劳动教育的深度与厚度;将自己在从业过程中积累的劳动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认知与精神境界。这正是劳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也是实现难度最大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劳动导师进课堂机制
劳动导师在课堂上进行事迹分享,是劳动导师进课堂的主要形式,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形式。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综合学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相互融合后纳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而不是让它成为一门只讲劳动的课程,完全无法和其他课程产生联系,这并不利于学生提升劳动素养或领悟劳动精神。高校还可以将劳动导师作为连接校园和社会的重要桥梁,不仅要邀请劳动导师在校园内进行授课、指导,还要鼓励劳动导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高校要与劳动导师所在的公司、企业、工厂等搭建校企合作基地,拓展实践体验平台,将大学生带入真实的劳动场域从事参与性强的劳动实践[5],带领他们近距离了解劳动导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与工作状态,密切劳动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
(三)加大劳动导师进课堂宣传力度
劳动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占比较小,在一些学校甚至和创新创业课程共用一个课时,总体看来很难有持续性的育人效果。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劳动导师进课堂和相关活动的系列宣传,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可以在课程和实践活动前后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内宣传栏对劳动导师和相关课程活动进行宣传,也可以挑选部分内容剪辑成视频来宣传和投放。这有助于劳动教育贯穿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全过程,更好地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从思想上、情感上、意志上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同感[6],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幫助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结合专业特色,邀请相关行业劳动模范作为劳动课程的校外导师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与实习实践的第二课堂是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7]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充分利用对学生影响力愈加增强的新媒体,结合劳动导师进课堂的具体案例,扩大劳动导师的影响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参考文献:
[1] 蔡一凡.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2] 吴海龙,程刚.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6):65-69.
[3] 生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J].劳动哲学研究,2023(1):248-258.
[4] 凌富亚.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2(21):75-78.
[5] 陈宏建,郑梦云,梁华玮.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困境与路径[J].文教资料,2023(8):185-188.
[6] 于佳伟.浅议党建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选择标准[J].吉林教育,2023(14):18-21.
[7] 徐晓阳.以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J].人民论坛,2022,(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