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4-01-25 09:3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汉语言师德育人

高 群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一、项目化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项目化研究逐渐实现由零星向系统的转变。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语料库,启动搜索引擎,选择“主题:项目化”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10月28日,文献总量为18 661篇,最早研究成果出现在1962年。其中,21世纪以来的文献总量高达18 636篇,研究热度在2013年前后达到峰值,年度发文量超过1 500篇。研究主题集中在“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化管理”“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1-6],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初步搭建“项目化”理论体系。这说明借助项目化视角观察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课程网络,探索实践能力培养等是行之有效的思考。学术界对项目化的认识逐渐明晰,夏雪梅论述了“设计教学法”逐步发展为“项目化学习”的过程,认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化学习浪潮“延续了杜威对于教育和学习的理解但又体现了新的学习理论和素养追求,指向个体和社会价值的整合、核心知识的深化和思维迁移,并通过寻求项目与学科核心知识的内在关联,解决分科与综合、知识与能力的矛盾。”[7]她在“做语文项目诗歌集的时候用到了美术绘画知识”[8],又提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理念,拓展了研究范畴。我们深受启发,将结合项目化理论,以阜阳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个案,尝试寻找项目化推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和实施保障路径。

二、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

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立足皖北、服务安徽、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情怀,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过硬,具备文化传承、实践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他教育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优秀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后 5 年左右,应当达成如下预期:

目标1:师德高尚,情怀深厚;

目标2:视野开阔,学养丰富;

目标3:乐学善教,技能卓越;

目标4:精于协作,科学育人;

目标5:善于反思,持续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师德高尚,情怀深厚”“视野开阔,学养丰富”“乐学善教,技能卓越”“精于协作,科学育人”“善与反思,持续发展”等 5 个方面。围绕总目标展开的5个分目标,体现了“一践行三学会”的认证理念,其内在体系比较完备,边界比较清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坚守师范初心,服务引领地方基础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 1978 年阜阳师范大学(原阜阳师范学院)创校首批招生的专业之一,专业积淀深厚。本专业注重立德树人,立足皖北,面向安徽,充分挖掘和凝练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特色与优势,为皖北、安徽及长三角地区输送了1万多名优秀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基层教育支持力度的渐次加强,学生到基层从教的意愿也在逐年增强。多数毕业生对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较高,说明本专业培养毕业生执教意愿坚定,也体现了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责任担当。

2.坚持三全育人,彰显实践育人办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数量充足,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高。办学过程中,创设实践育人平台,强化实践育人保障,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长三角、安徽省等各级各类师范生赛等社会活动,成果丰硕。“地方高师院校‘六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获 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强化科研创新,传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皖北区域文化特色,在老庄和管子思想传承、三曹与建安文学普及、皖北方言研究、淮河文化资源挖掘等方向成果丰硕,有力支撑人才培养与服务皖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学院,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行积极探索,尝试推动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课程体系+项目领衔+竞赛跟进”模式的实施。

三、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课程体系+项目领衔+竞赛跟进”模式

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按“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的的模式予以建构,课程结构体系见图1。

图1 汉语文学(师范)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既关注教师教育基础课程,又强化教师教育拓展课程,指向语文教育教学素养的部分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分别为“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桥梁课程”“语文教学素养拓展与提升课程”。同时,为兼顾学生考研需求,按文学文化、语言文字两个方向开设,特色课程为“地方文化与文学”“文学素养拓展与提升”“语言素养的拓展与延伸”“文字素养的拓展与延伸”。方案着重职业素养发展与提升,满足学生求职等职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比较合理,课程类型清晰,注重知识点的衔接与渐进关系,先修后续的关系明确。

为了保障专业宏观设计在课程结构体系过程中得以实现,必须调动教师、辅导员、学生实践等各方力量,在学院整体调控下,采用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项目领衔+竞赛跟进”模式,设计专门课题强化教师理论研究,辅导员参与实践推广,学生参与竞赛,用项目领衔的方式,集中发力,实现预定计划。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立3类招标课题,具体见表1。

招标课题从学院预算到执行结项形成闭环。课程思政类项目强调课程培育,帮助建设思政课程和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持续发力,实现专业所有课程的全覆盖。专业认证类项目以满足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需求的相关改革实施方案为主,内容需要围绕认证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整改的目标、整改的初步成效、依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等方面。研究成果用于专业认证整改,让更多老师参与进来,改进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研究,体现师范类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理念。学生实践类项目要求有实践活动的通知、策划方案和小结。项目的活动能力养成目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活动能力养成的具体要素指标参考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相关资料。具体实践活动由项目组成员设计并组织开展,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需完整填写《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活动评价手册》,结合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认定实践活动学分,并上传系统,做好材料归档。项目参与人员由项目负责人召集,其中活动中的指导老师可以由项目组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学院超前谋划,项目化实施,聚合教师、辅导员和学生3支队伍,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课程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打造出清晰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

表1 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标课题

四、坚定师范专业认证“主线+底线”理念,实现毕业要求

我们坚持将学生中心、结果导向及持续改进思想落到实处,先明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3个主线目标,再反推课程体系建构,用底线的“三个达成”促成“三个目标”的实现。用底线的3个机制“质量监控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毕业要求持续改进机制”,落实主线的3个支撑“课程教学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接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从而实现:培养目标,回应需求,找准定位,明确预期;毕业要求,覆盖标准、支撑目标,可衡量;课程目标,对接毕业要求,引导课程教学。

毕业要求主要包括4大模块和8项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具备一名合格教师应当具备的政治立场、法律知识与师德认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政治立场。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其在校学习过程中的日常表现及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中,能够看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刻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2)法律知识。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熟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在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过程中,能够看出有较为明确的依法执教、规范执教等相关意识与行为。

(3)师德认同。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并落实为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过程中的理想师德行为,立志成为“四有”好教师。

2.教育情怀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具备较强的从教意愿,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师职业认同,关爱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1)职业认同。能初步完成“师范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具备较强的从教意愿,在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看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师职业认同,乐于从事教师工作。

(2)专业精神。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及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代表的教育教学工作,均有较为深厚的职业情怀,并体现为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外显行为,初步树立“以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的专业精神。

(3)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能在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有耐心与责任心等相关行为表现,乐于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1.学科素养

较为全面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功底与较为宽广的学科视野,并能初步转化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能力。

(1)文学素养。熟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学科发展脉络,并能作出较为精确的解释与较为合理的评价。熟知文学概论、文学批评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学科发展脉络,并能作出较为精确的解释与较为合理的评价,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常见的文学、文章作品进行较为合理的解读,进而形成相应的语文教学能力。精读不少于 50 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学素养,并能将其初步转化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能力。

(2)语言素养。熟知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学科发展脉络,并能作出较为精确的解释与较为合理的评价,进而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进行初步解释,进而形成相应的语文教学能力。熟知写作活动的内涵、特点与一般性规律,及叙述、描述、阐述、论述等常见语篇类型的写作要求,并据此对中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写作能力发展进行合理解释,进而形成相应的写作教学能力。

(3)融通素养。能够及时了解历史、社会、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通识性知识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常识性知识,以及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而从中汲取自我发展与教学能力发展的有用养料,并同汉语言文学方向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通,顺应“大文科”“新文科”的相关理念,养成较为宽广、较为灵活的综合素养。

2.教学能力

熟悉中学课程方案及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比较深入地理解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内涵、功能、一般性规律及发展脉络,能够初步做到基于“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工作。

(1)教学设计。能在综合考虑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学生学情、信息技术及其他资源的基础上,选择较为合宜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并以相对合理、规范的方式予以呈现,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流程。

(2)教学实施。能够基于教学设计,在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初步做到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据此进行必要调试,对课堂教学进程及先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反思。

(3) 教学评价。能够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据此采取合理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设计评价方案并予实施。能够有效采用信息技术记录学习轨迹,采集评价数据,并在综合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生学情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初步解释,据此调试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改善学生学习。

(三)学会育人

1.班级指导

理解班级组织与班级活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理解学生发展与班级组织及班级活动之间的关系,掌握常见的班级组织与班级活动开展的相关方法,在活动中育人。

(1)品德教育。重视学生品德教育,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原理与常见方法,并落实为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班级管理及语文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相关行为表现。

(2)班级建设。能从班委组建、班规制定、学生组织、学生评价、家校沟通等方面入手,掌握常见的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等相关技术,并能在见习、实习、研习等活动中,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灵活开展班级活动,有创意地开展工作。

(3)心理辅导。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在见习、实习、研习及日后教学过程中,在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对心理发展存在困境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并利用班级日常管理、语文学科教学及有针对性的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合理引导的外在行为表现。

2.综合育人

比较深入地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与一般性规律,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学科教学、环境建设、实践指导等多种环节的有效组合中综合育人,引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文化育人。对学生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重视文化传承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并能通过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平台,在学科教学、环境建设、实践活动等环节,有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典型做法或行为表现。

(2)学科育人。对语文学科的内涵、特点与一般性规律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在见习、实习、研习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教学领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与发展指导,并有典型做法或可见行为表现,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目的。

(3)活动育人。对学生发展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重视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研学、游学以及其他社会实践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并落实为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过程中,视本校、本班所拥有的资源及其他条件,有效、有序、有目的地开展相关活动相关行为表现,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四)学会发展

1.学会反思

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与研究意识,能对语文教学、学生发展以及自我发展等与语文教师职业有关的领域进行反思,反思目的相对明确,反思方式相对合理,并以比较合理的方式呈现反思结果。

(1)反思意识。对语文教学、学生发展、自我发展等与语文教师职业有关的领域比较敏感、比较好奇,能时刻抱持“为什么”的姿态开展相关工作,反思意识比较敏锐,反思内容比较具体,并能通过论文写作、教学反思等途径予以外显。

(2)反思方法。能根据反思领域与反思内容,比较合理地采取日常反思、教学日记、教育叙事、教研论文、教研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反思方式进行反思,并形成相对具体的反思成果,据此改善学科教学、学生指导乃至自我发展等相关工作。

(3) 持续改进。能够基于反思内容、反思形式与反思结果,对语文教学、学生指导、自我发展等相关工作进行必要调试,进而再实践、再调试,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并通过论文写作、教学反思等途径予以外显。

2.沟通合作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能够根据学科教学、学生发展、自我发展等方面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学生、家长、同事、同行等不同群体进行比较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并对沟通协作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反思。

(1)团队意识。有较为明确的团队意识,能够意识到语文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与同事、学生、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保持有效沟通与良好合作,并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及其他途径,有较为明显的行为表现或典型表现。

(2) 沟通方式。能够基于特定目的,就语文教学、学生指导、自我发展等相关工作,采取相对合理、相对灵活的沟通方式,并落实为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家长、同事、同行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的行为表现。

(3) 有效合作。能够基于特定目的与特定工作,就语文教学、学生指导、自我发展等相关工作,与学生、家长、同事、同行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合作,并以典型案例或典型行为等方式予以呈现,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本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高度一致,8项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形成了很好的支撑。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与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对应了“师德高尚、情怀深厚”培养目标。“师德规范”描述了师德的内容和要求,通过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影响毕业生从教后的师德意识,形成的师德观直接影响毕业生从教后教书育人和班级管理工作;以此目标形成的师德观影响到毕业生未来的成就发展,为毕业生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教育情怀”描述了正确的教师观、教育观和学生观,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的教育信念、教育动机以及教育教学态度、教育教学方法,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及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对应了“视野开阔、学养丰富”及“乐学善教、技能卓越”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描述的具有结构化的语文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要求直接指向“学高为师”,对教学能力提高起到基础支撑和推动作用,对毕业生从教后胜任中学语文教学有着支撑作用,为其终身学习做好了学科知识储备,为反思研究奠定了基本功。另一方面,所描述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评价、反思和研究能力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优良语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对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等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情况适应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及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对应了“精于协作、科学育人”的培养目标,所描述的掌握德育工作的原理要求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方法的掌握。掌握德育工作原理、班级建设与管理策略,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从教后的育人能力,也影响其能否胜任中学管理、能否成为卓越教师。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与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则对“善与反思、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好的支撑,是对“专业能力全面”“发展潜力强劲”等培养目标内涵的具体阐释。

在认证的“主线+底线”理念指导下,细化毕业要求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毕业要求与其他要素关系图

专业毕业要求实现了对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准“毕业要求”的全覆盖,一方面融入了“新文科”“一流专业建设”等理念与精神,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从而使其体系更为合理,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了具体化,以增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完全达到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在广度、深度或程度上有进一步拓展:“师德规范”强调了政治立场、法律常识与师德认同;“教育情怀”突出职业认同等合理价值观的形成;“学科素养”增加了在立足文学素养、语言素养的基础上,顺应新文科建设等相关要求,突出了融通素养的发展需求;“教学能力”按照教师工作的实践逻辑,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思路进行设定;“班级指导”突出了活动设计、心理辅导等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紧密关联的相关要求;“综合育人”强调了活动设计、活动育人等相关要求;“学会反思”及“沟通合作”均按“意识-方式-目的”的思路进行设定,强化毕业要求的可操作性与落地转化,藉此将要求内容具体化。

五、结 语

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项目化理论背景下,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课程体系+项目领衔+竞赛跟进”模式,坚定认证“主线+底线”理念,要求毕业生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理念和优良的师德修养,熟悉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头表情达意的言语交际能力,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能力,拥有“一轴两翼七要素”的核心素养,能够在以中小学为主的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我们依据立德树人、精办教师教育和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定位,培养师德为先、素养为本、教书育人、终身学习的具有为人师表潜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助力教育振兴。

猜你喜欢
汉语言师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