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强
入冬后,煤炭成为投资者的主要暖源。截至1月15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年内及2023年四季度初以来涨幅排在首位的都是煤炭行业,分别为4.85%和9.24%。
同期涨幅为正的行业分别有9个和2个。除了煤炭行业,2023年四季度初以来涨幅为正的只剩公用事业,2024年以来则包括交通运输、银行、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纺织服饰等传统行业中股息率较高的行业。
2023年一度最为受宠的TMT行业则似乎成为弃儿。尤其2024年以来,计算机、电子、通信及传媒4个行业的申万一级指数涨幅分别为-10.87%、-10.11%、-8.47%、-5.96%,分别排在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倒数第四及倒数第五位。
上述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基金市场上。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1月15日,红利主题ETF(基金名称含“红利”二字,下称“红利ETF”)份额规模2024年以来增长了8.88%。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红利ETF份额规模增幅是171.25%,股票ETF则为55.24%,非红利股票ETF为50.47%。
不过,集体规模爆增的背后,则是红利ETF业绩的分化。成立时间超过1年的12只基金中,过去一年业绩居首的高达16.04%,末位则是-17.31%,首位差距超过33个百分点。成立时间超过3年的10只同类基金中,过去三年业绩居首的高达43.80%,末位则是-41.23%,首位差距超过85个百分点。其中原因何在?高股息或者说红利主题还能走多远?
目前市场上的红利ETF有21只,截至2023年年底,份额规模合计261亿份,资产净值合计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25%和100.27%。这些ETF来自17家基金公司,跟踪的指数有14只。
份额规模上,华泰柏瑞排在首位,截至2023年年底,份额规模合计91.63亿份,市占率(所持份额占同类基金份额总规模)为35.07%。其次是景顺长城,尽管旗下仅有一只红利ETF,但其规模为39.83亿份,市占率为15.25%。易方达排在第三,旗下两只产品份额规模合计33.98亿份,市占率为13%。招商基金排在第四,份额规模31.38亿份,市占率为12.01%。
上述TOP4市占率合计75.33%,其余13家基金公司市占率合计24.67%。其中,市占率在5%-10%的仅有工银瑞信一家(6.29%)。
增量上,2023年红利ETF份额规模由年初96亿份增至年底的261亿份,增量为165亿份。其中,上述TOP4占到75.92%。
同期,成立了旗下首只红利ETF的基金公司有6家,分别是摩根资产管理、华宝、天弘、汇添富、华安及鹏扬基金,期末份额规模分别为9.83亿份、4.87亿份、2.34亿份、0.89亿份、4.13亿份及0.72亿份,分别贡献了同类基金年度增量的5.96%、2.95%、1.42%、0.54%、2.95%及0.44%。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3年的增量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事实上,上述6家公司都是在下半年成立其首只红利ETF,其中鹏扬、华安及汇添富在三季度,天弘、摩根资产管理及华宝基金在四季度。
数据显示,四季度红利主题ETF份额规模增量为69.43亿份,占到年度增量的42.08%;三季度则贡献了全年增量的28.48%,整个上半年贡献的增量是年度增量的29.44%。
上述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的变化。“成长”属性较高的4只规模指数即创业板指数、创业50指数、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2023年度跌幅分别为24%、19.41%、11.24%及12.53%,下半年跌幅分别为16.17%、14.61%、15.24%及12.15%。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对红利ETF的持有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自2022年重新开始。
由于公募基金只在中报和年报中披露持有人方面的数据,因此,最新数据还是来源于2023年中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机构投资者所持红利ETF份额规模为68亿份,占到红利ETF份额规模(145亿份)的47.26%,较年初提高14.80个百分点。
在成立了红利ETF的基金公司中,以嘉实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最高,达到88.48%,较年初提高4.38个百分点;以华夏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最低(29.71%),但也较年初提高8.56个百分点。同期,机构持有比例升幅最大的是易方达,由年初的55.13%提升至上半年末的71.84%,提高16.70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看,机构投资者对红利ETF的持有比例由2019年年底的28.88%提升至2020年年底的38.39%之后,在2021年有过一次下降,期末降至24.30%,同比降幅达到14.09个百分点。但进入2022年之后,其持有比例快速回升,年底持有比例是32.46%,同比提升8.16个百分点。
红利ETF的机构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产品、证券公司及券商资管计划、银行及银行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及其他类型公募基金,以及一般工商企业等。
其中,险资对红利ETF的兴趣有明显提升。
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为例,2023年上半年末,其对景顺红利低波100ETF的持有份额是1.34亿份,较年初提高3.05倍;同期还是华泰柏瑞红利ETF及工银瑞信深红利ETF的第二大持有人,年初则未进该两只基金的十大持有人名单。
同期,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管理的两只产品“分红-个人分红-019L-FH002沪”及“分红-团体分红-019L-FH001沪”还分别成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的第六及第八大持有人。
从2023年三季报数据来看,险资同时亦加大了对红利指数涵盖的煤炭、交通运输及公用事业等行业(申万一级分类)的配置,期末分别进入6家煤炭行业、24家交通运输行业及11家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榜,而在上半年末则分别是4家、20家和9家。
业绩上,相对于其他股票ETF,红利ETF整体上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尤其在市场波动较大时。
以过去一年(截至1月15日)为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的最大回撤幅度(在某个特定时期,股价或基金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跌幅)分别是-15.24%、
-26.61%、-33.31%及-33.61%。同期,成立时间超过一年的601只股票ETF净值最大回撤幅度位于-49.23%至-8.59%,其中12只红利主题ETF则位于-20.07%至-8.59%。同期,回撤幅度最小的5只股票ETF中,有4只是红利主题。
投资回报率方面,上述601只股票ETF中,过去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值的只有36只,超过5%的只有21只,占比分别为5.99%和3.49%。而在12只红利主题ETF中,同期回报率为正值的有8只,超过5%的有7只,占比分别为66.67%和58.33%。
若将时间拉长,则在过去三年,成立时间超过三年的256只股票ETF净值最大回撤幅度位于-61.54%至-12.86%,其中10只红利主题ETF位于-50.07%至-12.86%。同期,回撤幅度最小的10只股票ETF中,除排在第十的上证综指ETF外,其余9只皆为红利ETF。
投资回报率方面,256只股票ETF中,过去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值的有21只,超过10%的有15只,占比分别为8.20%和5.86%。而在10只红利主题ETF中,同期回报率为正值的有8只,其中最低的是19.78%,另外7只超过25%。
数据同时显示,同为红利ETF,其业绩稳定性及投资回报率水平的差距不小。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其跟踪的指数有关。
前面已经提到,市场上的红利主题ETF跟踪的指数有14只,这些指数的发布机构主要有6家,即上交所、深交所、中证指数公司、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中信标普指数公司及恒生指数公司。其中,中证指数公司发布8只,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2只,其余4家公司皆1只。
14只红利指数中,除中信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CSPSADRP.MSCI)及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SPAHLVCP.SPI)外,其余12只指数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皆可查到历史数据。
以其中发布时间超过3年的11只指数为例(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发布于2023年6月,参考意义不大),过去一年涨幅为正的有8只,涨幅超过2%的有7只,超过5%的有4只,还有1只超过10%,即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SPCLLHCT.SPI),涨幅为11.02%。3只涨幅为负的指数是沪深300红利指数、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及深证红利指数,涨幅分别为-3.86%、-13.96%及-19.30%。
同期,深证红利指数的最大回撤幅度最大(-22.03%),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则最小(-12.01%),其余9只幅度在-17.95至-12.45%。
至于过去三年,涨幅为正的有8只,超过10%的有6只,表现最好的是中证红利低波指数,涨幅为20.23%。涨幅为负的3只指数还是沪深300红利指数、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及深证红利指数,涨幅分别为-14.76%、-18.67%及-45.24%。
同期,回撤幅度最大的还是深证红利指数(-52.50%),最小的则是中证红利低波指数(-16.94%),其余9只幅度在-25.87%至-17.03%。
综合起来看,在过去一年及过去三年,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中证红利低波及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具有收益率较高但回撤幅度较低的特征。
下面主要看看上述三只指数的行业构成情况。
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的发布机构是标普道琼斯指数,从跟踪该指数的南方红利低波50ETF的持仓来看,其行业(申万一级分类)分布较为均衡,且会适时调整。例如,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在5个季度中,有4个季度所有行业的权重皆在10%以下;与此同时,石油石化一直是前三大重仓行业之一,交通运输及食品饮料则分别只有3个及2个季度位列前三大重仓行业。2023年一季度及二季度,TMT行情起来时,电子行业甚至也进入前三。
中证红利低波及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则会偏重某些行业,同时亦会动态调整行业权重。红利低波方面,2022年三季度以来的5个季度中,银行业的权重一直在23%以上;2023年12月定期调整成分股之后,煤炭行业权重明显提高,由不足5%提升至15%以上,时隔4个季度再次进入前三大重仓行业之列;同时传媒行業权重则由10%降至5%以下,退出已经连续3个季度的前三大重仓行业之列。红利低波100方面,同期银行业权重亦在20%以上,交通运输、钢铁、煤炭、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行业的权重则会在8%上下调整,幅度有时超过4个百分点。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1月15日,中证红利低波及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的PE(TTM)分别为5.51倍和5.94倍,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数据不详。其余8只指数中,除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及深证红利指数(分别为18.39倍和14.88倍)外,其余6只皆不足7.20倍。